新笔趣阁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294章 卖报、卖报

第294章 卖报、卖报


这不由就让他满心都是欢喜。

毕竟若真如蓝武所说,发行了这个民报,那他水浒传就真要在整个大明都传播开来了。

但欣喜之后,他脸上却是不由又有些担心。

“国公,这种事情,朝廷会允许吗?”

蓝武闻言却是不在意的一挥手道:“朝廷方面的事情,施公不用担心,自有我去操持。”

“只是民报若是要办起来,只有一篇连载的水浒传是不行的。”

“我想要把这件事托付给施公你,多寻一些民间写小说,或者说传记的大师,把他们邀请过来,专门在民报上连载故事。”

“我可以保证,只要是施公邀请过来的,每个人都会有稿费发放,若是写的特别好的,还另有重谢。”

听到蓝武此言,施耐庵不由眼睛一亮。

他还真认识不少这方面的行家。

而且如今小说也好、各种记传也好,并不算主流,从事这一行的人大多数其实都穷困潦倒,在为爱发电,听到能有银子赚,恐怕都会过来一试。

“国公,请受施某一拜!”

“您这样的不遗余力的支持,简直是在救我们这些人于水火之中啊!”

“施某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报答国公了”

施耐庵满脸感动的开口。

“呵呵!”

“报答什么啊!”

“看小说也是我的爱好,为了爱好花一点银子,我倒是觉得非常值得。”

蓝武满不在乎的呵呵笑了起来。

他说的的确是心里话。

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和赚钱能力,想要为自己的兴趣开办一家民报,供养一群写小说的专门写一些自己爱看的故事,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说实话,他也不觉得这份民报就一定赔钱。

说不定这份产业,假以时日又会变成他手中的摇钱树也说不定。

而且还有一点,报纸在如今的大明,那就是最好的信息传播渠道。

他掌握了民报,现在虽然只是在连小说,但未来若是报纸的销量真的上去了,能直接让下层的百姓接触到,他难道就不能发表一些别的东西吗?

之前,老朱之所以在对待江南士绅时束手束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权不下乡,民间真正和百姓进行接触和管理的不是官吏,而是士绅群体。

有些偏远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依然不知道大明已经打下了天下,还以为自己是在元朝的统治之下呢!

自秦汉开始,大一统王朝出现以来,统治层级一直都是皇帝约束门阀或者士绅,门阀、士绅管理百姓。

这套管理规则从古至今一千多年一直都没有变过。

特别是到了如今的大明。

这套规矩变得越发扭曲。

皇帝要依靠士绅管理百姓,同时又要防范士绅对百姓压榨过狠,导致民不聊生酿成祸乱。

这造成了皇帝对官员的极不信任。

既要你做事儿,又要防着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但科举官只在当官这几年才会有一定的权势,一旦辞官归乡,便会变成士绅,他们做官一定是要给自己谋取利益的。

即便他们自己能够守住本心,但他们的家人却是必定要借着他们的名声来谋私利的。

洪武十八年的时候,有官员甚至当着朱元璋的面喊出了千里做官只为财的口号。

虽然这个官员被老朱扒皮抽筋了,但这却也算是这个时代,大部分官员的心声。

这是皇帝和官员之间最大,也是最根本的矛盾。

也是有明一朝,为何皇帝和官员之间几乎一直都站在对立面的根本原因。

等到了大明中后期,皇权衰弱后,朝廷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到了地方全都推行不下去。

若是强行推行,要么地方官不作为,要么就是遇到当地的百姓暴动,甚至最恶劣的时候,当街殴死官员的事情都屡见不鲜。

而大明终究是汉人建立的王朝,他不可能真的全部抛弃这些士绅阶层。

不像是后来的满清,满清的基本盘不是汉人士绅群体,而是满清贵族和包衣奴才,自然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对汉人士绅,特别是江南士绅群体进行屠杀。

满清持续了上百年的文字狱,就是这种屠杀最真实的体现。

真要说起来,康熙乾隆对江南士绅的杀戮要比老朱、朱棣厉害的多的多,但最讽刺的是,最后老朱和朱棣变成了屠夫,而康熙、乾隆却是变成了圣皇明君。

造成这样结果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朝廷掌握不了和真正最基层百姓的沟通渠道,掌握不了底层的舆论话语权。

这些东西一直以来都在士绅们的手中握着。

而这些人却又是一群最是欺善怕恶的软骨头群体。

蓝武现在尝试要做的,便是要依靠报纸一点一滴的把舆论话语权拿到自己手里来。

只要掌握了舆论话语权,那么士绅阶层对底层百姓的控制力就会被撕开一条小裂缝。

有了这条裂缝,朝廷对于士绅的依赖就会少上那么一丝。

虽然这件事如今来说还极其任重而道远,最起码在底层识字率上来之前还做不到,但在蓝武看来却是一个好的开始。

毕竟事情总要先开始做才能看到未来成功的希望不是。

时间悄然而过。

眨眼洪武三十一年的正月就过去了。

二月初六,一家叫做侠客行的民间报纸正式开始在整个京城发售。

大街小巷之间,开始有十多岁的半大小子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不停的吆喝。

“卖报、卖报!”

“看穷苦小子高俅如何因蹴鞠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太尉。”

“看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如何结义造反,替天行道……!”

“嗯?”

一个因为快要迟到,脚步匆匆往衙门赶的官员听到这孩子的呼喊,突然脚步一顿。

他是都察院的官员,自然对什么造反,替天行道这样的词汇有些敏感,立马朝着一个报童招了招手。

“小孩儿,你过来,告诉我你拿的是什么东西?”他问道。

“回禀老爷,这是侠客行报纸,一份只要两文钱,其上不但有最新的故事《水浒传》连载,而且还有我大明如今第一才女许婷芳的新作和写真画作,老爷要不要来上一份?”


  https://vvadz.cc/book/64329381/410598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