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唐第一魅魔李承乾(62)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唐朝的科举没有糊名,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科举舞弊,但凡能够中举的,都是世家大族子弟。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所遗留下来的九品中正制,看似已经被科举所取代了。
但实则科举所招收上来的那些人才,也甚少有真正的寒门学子。
天可汗李世民所率领的大唐文武,看似人才济济,群星闪耀。
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有很多饱学之士,都遗落民间,才华难以施展。
眼下这蓝衫士子,便是其中之一。
他原名谭景宗,现改名换姓出现在这庆王大营之内。
甚至能以后来者之身,占据重要的一席位置,与他的计谋,让程咬金率领的大唐士兵数次无功而返不无关系。
谭景宗并没有受过李承乾的恩惠,他家境殷实,饱读诗书,胸有韬略,自有谋生手段,不至于落魄乞讨。
可他会出现在这里,却也是因为承乾太子的身死。
承乾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人会说,那是个难得的仁德之君,他对世间百姓皆有怜悯之心。
这短短的十几年太子生涯,不知道究竟救了多少百姓和贫寒士子。
可在谭景宗看来,承乾太子却是个既有手段,又有能力,同时还有着自己的底线,有着强大抱负的明君圣主。
对方开创小科举,亲自甄选人才,不以出身论英雄,能够顶着世家门阀的压力,一力支持那些寒门士子站在朝堂。
这是当今皇帝想做,却一直都没能做得到的,李世民没能给天下寒门士子,有志之士一条出路。
可承乾太子给了,不管是因为太子的压力,比之皇帝要小,还是因为皇上所顾虑的事情太多,反而不如太子从容。
但谭景宗不会去想那些,他只知道,只有承乾太子能给他们这些有才华,却出身不高之人,施展抱负的舞台。
这些年来,他四处游历,探查各地民情,寻找政策弊端,揣摩承乾太子心思,书写不知多少有利国家的政策。
可他一直不曾入仕,就是为了再打磨钻研,完善自己的心血。
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站在承乾太子面前,能一鸣惊人,被对方委以重用,像是房谋杜断一般,位列宰辅。
如今朝堂上的那些人,谭景宗从不觉得,他们有强过自己多少,不过是生逢乱世,得遇明主,才能一展才华罢了。
他谭景宗出身虽差,但自认才华不输于人,所缺的无非是那个能赏识他的明君圣主罢了。
而承乾太子就是那个他认定的明君圣主,因为只有对方,才敢顶着那些世家门阀的压力,给天下寒门士子一条出路。
因为只有对方才有能力,也有那份仁心,去护着那些被他选中的寒门士子,不受世家门阀的迫害。
这些都是李世民不具备的!
承乾太子这些年,明明身为嫡长子,受天下百姓爱戴,受朝野重臣赞誉,却还是被一个小小的魏王给逼迫的处境艰难。
除了李世民对魏王的偏爱,和对太子的逼迫之外,与那些世家门阀的报复和压力,其实不无关系。
若是换一个人,或许早就选择妥协,或许一开始根本就不会去做。
毕竟身为太子,有的时候,不做反而不会有错。
可承乾太子不一样,谭景宗到现在还记得,东宫小科举初开之时。
他询问对方,明知此举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何还要坚持举办。
承乾太子只是淡淡笑道,他说,诚然,他可以等到未来有朝一日,没有任何威胁的时候,再开始实施。
可那一日,不知还有多久,天下间不知会有多少才华横溢之辈,报国无门,一身壮志无处施展。
天下百姓,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因为那些有志之士,无法立于朝堂,而过得艰难困苦,有冤无处诉。
承乾太子有一句话,谭景宗到今日都记得,一直无法忘怀。
他说,他既身为大唐太子,受天下万民供养,自然便该为这天下做些什么。
也是在那一刻起,谭景宗便将其视为自己要辅佐的主君。
之所以没有立刻毛遂自荐,是因为用不到,谭景宗看得很清楚,皇帝虽然一直打压太子,抬举魏王。
但其实并没有真要废太子的举动,这从魏王一直未参与朝廷政务,而每次都是太子监国便能看得出来。
他以为,只要一直这般下去,太子最后定然能顺利继位。
所以他放心的去天下游历,完善自己那些利国利民的制度,磨炼自己的能力。只待有朝一日,能一展才华。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过只是一趟通州之行,他认定的主君,就那样病逝在了偏僻荒凉之地。
这让谭景宗如何能接受,数年的心血,满怀的希望一朝破灭,所有的理想抱负,顷刻坍塌。
这个时候,就算是李世民站到他的面前,欣赏他的才华,赞誉他的能力,也没有用了。
他认定的主君亡了,还是以那样荒谬可笑的方式,这让他如何能相信这是个误会。
或许是他错了,他低估了皇权的魅力,低估了李世民的狠辣程度。
对方既然能弑兄杀敌,囚父逼子,那再杀一个亲生儿子,又有什么是对方做不出的。
心中想着这些,谭景宗的话越发犀利,眼神也越发愤慨:
“诸位,你们想想,承乾太子身体一向康健,通州的灾情虽烈,可随行官员,有几个是身染疫病而亡!”
“为何就那么巧,偏偏是承乾太子病逝在了通州,这其中真像是李世民所言那般,只是误会?”
“还有太子伴读,长孙温在太子灵前自尽身亡,他终究是自尽,还是被人灭口!”
“甚至一个区区的通州,为何需要一朝太子亲自前来赈灾,难道朝中无人不成?”
“终究是误会,还是别有用心,借此机会除掉太子,只看承乾太子,至死不愿回京,便可知一二!”
“诸君,承乾太子仁厚,不愿天下为他而乱,所以临终遗言只告诉身边之人,可那些话,在下觉得,却是不得不说与诸位了!”
https://vvadz.cc/book/65420607/434743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