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对句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黄立极双手捧着茶碗,里面无茶,只是半盏淡盐水,但也是皇帝的关怀。
太监王坤已经扶他在天工院会议室的会议桌前坐下了,就坐在小皇帝左首位置。
王体乾本来也有位置,但他就是不坐,站在小皇帝右首位置上躬着身子。一边帮朱慈炅翻他面前的大堆奏折,一边说话:
“这些都是太后批红的。”
朱慈炅草草看过,大多是一些官员的起复。朱慈炅本没有在意,但突然阻止了王体乾的快速翻动。
张太后清秀的一个“准”字,加上朱笔的颜色,瞬间刺红了朱慈炅的双眼。
朱慈炅把奏折扔到黄立极面前,“这是孙阁老拟的,有没有通知你们?”
黄立极终于放下珍贵的茶碗,捧起奏折,凑到眼前。“王永光”三个字让他瞬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朱慈炅小眉头一皱,这老黄视力也有问题,这么大的字还要凑这么近看吗?不会他身体真不行了吧?
“哦,那倒没有。毕竟孙阁老拟的,毕阁老也副署了,这点小事不会堂议。”黄立极放下奏折,内心一紧,小皇帝不会小题大作吧。
“朱燮元怎么回事?他不是在贵州督师吗?贵州平定了,安、奢都死了?他怎么有闲心关心朝中之事?王永光跟他什么关系?这是打算用边事要挟朕吗?”朱慈炅连珠提问,心情可想而知。
黄立极头大无比,道:“朱燮元和王永光是同年,他也是挂兵部尚书衔的,既然他担保王永光,锦衣卫也没查出王永光什么大问题,孙阁老如此票拟,也合情合礼。毕阁老也是他们同年,所以副署。”
“同年?”朱慈炅冷笑,原来如此,这就是大明官场啊。别看这王永光阉党东林都不待见,人家还有同年。
朱慈炅眼睛直视着黄立极,“这么说,内阁来管朕的诏狱也合理了?你看朕要不要‘夜半片纸了当之’?”
黄立极瞬间脸色煞白。
夜半片纸了当之,这是当初他对魏忠贤说的话。正是有人试图营救熊廷弼的时候,老魏也听了他的话,半夜就搞死了熊廷弼。
这小皇帝是什么妖孽,他那时刚出生呢。
换到此时,王永光和当初的熊廷弼多像啊,但此时的黄立极却不敢再掀起如此激烈的党争了。不说名声,如今他好不容易在面子上稳定了内阁,这事要这样搞,内阁立刻彻底决裂。他黄立极背后也没有了魏忠贤这样的强人,谁生谁死真还说不定。
而且,小皇帝和天启帝有很大不同,小皇帝强硬无比,如今看来连太后都不买账。
当初还是太子时就敢说出“为朱氏者左袒”这样的话,那时他还只有三千太子侍卫亲军。而现在,他已经彻底控制了锦衣卫和东厂,还有新六卫。
搞到最后,小皇帝掀桌子,软禁张太后都有可能。
本来皇帝是没钱这么搞的,但这小皇帝却根本不把银子当银子,内库两百多万两说花就花了。要不是太后插手,他能让内库一空。
黄立极念头急转,以近乎哀求的语气道:“陛下,不能这样啊!王永光也罪不致死吧?老臣立即将这道奏折驳了。”
朱慈炅不置可否。
朱燮元本来是他准备用来取代崔呈秀的头号人选,但瞬间便失望之极。
王永光对朕爷爷有恩又怎样?王永光是干吏又怎样?他完全不把朕放在眼里,在朕的第一次朝会上就莫名奇妙的跳出来,这不是孩视朕是什么?就这一条就够要他狗头了。
朱燮元居然为这样的人担保,你这个统兵尚书上奏折,不是用边事威胁中央是什么?你擅长兵事?呸,别以为朕不知道,没有秦良玉,你一样会被人揍得像狗一样。
“罢朱燮元,升秦良玉为兵部尚书,代掌云贵川兵事!”朱慈炅含恨脱口而出。
黄立极差点坐不稳,小皇帝怎么知道秦良玉的?连忙开口:“陛下,秦良玉是个女人。”
朱慈炅不以为然,道:“女人怎么了?朕也是女人生的。”
黄立极脑袋都要炸了,“秦良玉也是土司,而且她现在最高官职只是都督佥事,属于武将,这不合规矩。不可能的,她控制不了三省之兵的。陛下这个旨意下去,只会导致三省大乱。陛下三思啊!”
朱慈炅立马冷静了,这确实是乱命。但依然忿忿不平,问道:“那有谁可以取代朱燮元?”
黄立极迅速回想夹袋中人,嗯,没人。只好摇头,道:
“陛下,黔事尚未平,不可轻易换将啊。请陛下息怒,让老臣来处理此事如何?”说完便把奏折装入袖中。
朱慈炅看着黄立极想了想,自己确实有点上头了,不够冷静。
这治国果然不是易事,所有事情都是千丝万缕的,有时候确实需要黄立极这样的老滑头。自己差点就做了五皇叔!
好难,进一步是五皇叔,退一步又是天启爸爸。
但嘴上依然强硬,“好。但王体乾,朕要知道后续。让朱燮元和秦良玉都单独给朕上书,朕要知道奢安之乱还要多久才能平定。朝廷不能在西南投放过多精力,辽东才是大敌,陕西才是大患。”
“陛下放心,老臣会处理好的。”黄立极不等王体乾答话,赶紧抢话,把这事揭过。
朱慈炅没心情继续看张太后批的奏折了,往加了软垫的御座上一趟,闭上双眼。
“黄先生今天入宫也有事吧?”
“哦,对。主要是陛下登基大典的事,各项事务都准备妥当了。老臣主要是想问问陛下的登基诏书有没有啥特别的安排?”
黄立极早已经不把幼主当幼主了,而且可以肯定小皇帝知道这登基诏书的猫腻。当初天启遗诏搞出四个版本就是明证,他可不想在这种小事上跟小皇帝作对,先请示才是明智的。
“有,朕打算亲自去南方看看,所以朕要亲祭孝陵。”小皇帝声音平淡,仿佛这是件稀松平常的事。
黄立极眼珠都快瞪出来了,“陛下是说太祖三百年大祭,陛下要亲赴孝陵?”
小皇帝睁开眼,坐起。“怎么?不行吗?”
“不是,陛下,你才三岁啊。这来回千里旅途的——”黄立极担忧的是小皇帝的身体,不是政治操作的难度。
“你放心,吉庆已经在打造朕南行的车船了,朕坐船去,来回也就四十天左右。”朱慈炅不以为然。
“陛下有问过张介宾吗?”黄立极准备苦口婆心了。
朱慈炅不耐烦的摆手,“景岳先生当然伴驾,没啥玄乎的,朕身体好着呢。朝中有你,也有太后,朕也放心。”
黄立极暗自叫苦,这小祖宗哦,怎么这么能搞事。继续低声道:“恐怕两宫太后都不会同意的。”
朱慈炅自信微笑道:“难道两宫太后要阻止朕尽孝?百年才有这一天,如果朕不去,此生都再没机会去看看南方了,那所有一切都是南臣说了算,朕不能容忍。”
朱慈炅没说出口的是,他还想借此机会收拾下藩王,不过他具体方略还要再思量下。
黄立极算是理解了小皇帝的用心,果然是天生帝皇,年纪大点就完美了。
老黄有些疲惫了,反正他不想触这个霉头,谁爱劝,谁能劝,谁来劝。又道:
“陛下改组西苑新六卫的事,老臣已经平息了朝中纷争。不过,有一难处,臣等都有点智穷。”
“说!”
“新六卫待遇惊人,导致边军不少强兵回京。边防虽然暂时无事,但内阁都有点担心前线士气。同为皇上效命,他们还有欠饷。内阁更担心,边将家丁流失,边将也会加薪留人。这必然导致辽饷进一步增加,龌龊之事层出不穷。”
黄立极一本正经的向皇帝问策,丝毫不把他当三岁小孩了。
朱慈炅坐直了身体,小模样一脸严肃。这个问题可比他的愤怒和南巡重要紧迫,处理不好,大明边防立时崩溃。想建新六卫的时候可没想过会遇到这个问题,这可是个教训。
王体乾在一旁也皱眉,大明可没有这样的问题。从来是一穷俱穷,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现在却有一只部队,可以拿高军饷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咋搞。
朱慈炅思量了好一会,才缓缓道:“明旨天下,新六卫为天下标兵,各卫所均可推荐优秀士兵参加考核和试训,合格则留,不合格则汰。”
黄立极眼前一亮,“陛下圣明!”
但朱慈炅依然愁眉不展,自己的方案肯定又有连锁后果,只能面子上缓解矛盾,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边军问题是个系统性工程,自己似乎需要个参谋团啊。
朱慈炅又有些好笑看着黄立极,问道:
“朕这个‘天工寸晷定纷争’能否对上黄先生的‘夜半片纸了当之’?”
https://vvadz.cc/book/68180502/186083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