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第一神女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尾声

第一百五十八章 尾声


季晏蔺被温蘅赶走了,但临走前季晏蔺抓着温蘅,顶着被温蘅再抽一个大嘴巴子的风险,又亲了温蘅一口。

温蘅真的差点再抽了季晏蔺一巴掌,但是因为孟星河插了一脚,让季晏蔺逃走了。

也不知道季晏蔺用了什么办法,居然没有惊动任何人偷偷溜了出去,之后也没在北安城里出现过。

温蘅在北安城待了半年,最开始将士们还对突如其来的一个女子颇有微词,可自从温蘅在战场上带着她的猛兽大军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原本那些不好的流言也渐渐平息了。

原本温蘅还打算藏拙,可是当她真正站在战场上,亲身经历那些战火与血肉后,其实什么也顾不上了。饶是如此,她也数次都是死里逃生。

若不是那个神奇的短距离传送,恐怕她早就被齐国和大启的人暗杀了。

说起来,这半年内,她和季晏蔺也算是交手了不下数十次,甭管直接对上还是间接交手,季晏蔺从未放水。也是这半年内,她知道了为何那么多人在战场上听到季晏蔺的名字时会觉得头疼,甚至是有些恐惧了。

那可真是拿人命去堆的胜利。

有一次她甚至被季晏蔺抓到了齐国的营地,原本季晏蔺倒没有什么别的心思,只是单纯地不想再让温蘅的能力出现在战场上而已。

但是温蘅自己竟然偷偷逃了,季晏蔺了解温蘅,在温蘅逃走的路线上堵住了温蘅。

季晏蔺这次没把温蘅抓回营地,反而带着温蘅去北墉关。

温蘅被迫在季晏蔺身边待了半个月,这人就连睡觉也要盯着她,生怕她跑了。温蘅花费了半个月装作乖巧,对于季晏蔺的话虽然还会像之前一样回怼两句,但也不会过多反驳什么。

甚至她还逐渐了习惯季晏蔺对自己动手动脚,每天一睁眼就是把季晏蔺推开。

终于,在经过半个月之后,季晏蔺放松了警惕,温蘅趁着季晏蔺去营地巡查,把自己涂成了一个乞丐,偷偷跑出了城,一路上在林子里提心吊胆。

为了更加快速地回到北安城,温蘅一次次动用那个短距离传送,一连用了十次后,终于因为承受不住吐出了一大口鲜血。

温蘅从未在季晏蔺的眼前展现过自己真正的能力,她始终需要给自己留一点退路。

她忍着头疼,踉踉跄跄回了北安城,足足修养了一个月才能重新上战场。

这半年内,边境战事越发焦灼,北安城有温蘅和孟星河在还算勉强守住了。虽然温蘅从未和季晏蔺交过手,但她同样了解季晏蔺,也研读过季晏蔺之前的几次战争,每次都能给魏祺枫提出很有针对性的建议。

但西边那就不行了,几乎是全面溃败,半年内云州境内三座城都被大启占领了,现在大启的军队甚至能直接到北安城来。

就在魏祺枫和温蘅严阵以待,以为大启要从云州那里派兵支援季晏蔺的时候,大启和齐国却突然撤兵了,不仅仅是从北安城外,也从云州境外撤兵了。

但依旧留了兵在云州境内和北墉关,俨然是已经把这里当做是自己的版图了。

温蘅不懂季晏蔺为何要这么做,但是她也无暇顾及那么多,京城那边传来温瑶和顾晚舟被抓回京城的消息,现在通和帝让她赶回京城。

直到温蘅回到京城才知道,原来是宋辰宵向通和帝进言,说靖国这仗打得难全部都是因为国内有人影响国运。一问是谁,是温瑶。

说温瑶妖言惑众,还说顾晚舟本就是敌国血脉不能留,根本没有什么神仙转世,都是温瑶编的。

就在通和帝半信半疑的时候,边境那边一再溃败,气得通和帝下旨把原本已经打算偷渡出海的温瑶和顾晚舟抓起来。说来也是巧,抓到温瑶和顾晚舟的那一天恰好就是大启和齐国撤兵的日子。

更为宋辰宵的话添了作证。

温蘅回来的那天也是温瑶和顾晚舟被抓回京城的日子,这次通和帝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了斩立决的命令,而温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温瑶欺君罔上,所有在职的温家人都被削了乌纱帽,举族流放。

温大人和温,夫人本想求到温蘅跟前,但蘅芜居的人只告诉他们,是温蘅让通和帝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顾忌她。

温瑶和顾家的人都判了斩立决,秋后处决,温家人被流放,温蘅已经把仇都报了,并不想再留在靖国。但想来通和帝也知道了她在战场上大显神通,派了人看守她。

还乱点鸳鸯谱,好巧不巧,这个乱点的鸳鸯谱,和看守她的人,是一个。

孟星河。

对于赐婚的圣旨,温蘅看起来倒平静,她看了一眼“择日完婚”四个字,嗤笑了一声,扶了一下鬓边的玉簪。

反倒是孟星河,看起来不似之前稳重了。

一晃眼又是一年冬去春来,钦天监已经替温蘅还有孟星河看好了日子,就在明年年初成婚。

这一年靖国内倒算安稳,齐国却忽然向大启称臣,愿意做大启的附属国。而大启内也经历了一番动,乱,原本在战场上的四皇子忽然回来,大开杀戒,直接把除他之外的所有皇子都一一暗杀,最后更是直接逼宫。

登上皇位后,四皇子又大刀阔斧地换了一大批朝堂上的人。他也不管各个世家的意见,我行我素,若有不服的通通都杀了省事。

自四皇子登上皇位后短短两个月,明京城已经死了一百来人了,如此残暴的手段,自然是没人再敢置喙他,就连新帝提出改革田地的时候也没人敢提出反对。

直到年底的时候,大启忽然向靖国发兵,从云州北上,直指京城。

而靖国经过之前连续几次战败,国力早就大不如前。可大启有了齐国这个附属国,新帝虽然手段狠戾,但于民生来说并未多残暴,反而经过休养生息,还杀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而变得强盛起来,国库充盈,军队强盛。

通和帝还以为又要像之前一样,想着就算不能反败为胜,也要啃下大启的几块肉来。

可就在通和帝刚要准备出兵的时候,来自大启的使臣却说他们新帝愿意用百年和平换取一人。

通和帝自然不愿意让有特殊能力的温蘅去他国,可是大启新帝不仅说百年和平,还带来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并且将北墉关和云州一城还给靖国。

思量再三,通和帝打算问问温蘅的意见。

而温蘅知晓时机已经到了,但她不愿意就这样轻易地把自己交到季晏蔺手上,她提出要单独见季晏蔺。

其实她没什么其他的要求,除了要善待马婆婆。但她仍然不愿意让季晏蔺这样轻易地得逞。所以她说她要游历天下,多则五年少则三年,若是季晏蔺愿意等,她便会在游历完天下后去大启,成为大启的皇后;若是季晏蔺不愿意,那她便会回大明山脉,永远不再出来。

季晏蔺答应得很爽快,还承诺自己会一生一世一双人,当着温蘅的面立了一道圣旨。

靖国朝堂上温蘅表示愿意用自己换取两国的和平,孟星河有心阻止却为时已晚。

四年后。

温蘅看着面前巍峨的宫殿,和靖国的皇宫是很不一样的风格。

几乎没有什么阻拦她便到了大启皇宫的皇帝寝宫,或许是她骑着小宝牵着绵绵的形象太过标志,路过的每一个宫人虽然惊讶于她穿着粗布麻衣,头上还戴着一个斗笠,但仍然会向她行礼,嘴里道着:“皇后娘娘吉祥。”

明和宫,大启的皇帝寝宫。

四年前便先她一步到了大启的岁红和滴翠j没有选择嫁人,而是留在宫里做了一等宫女,只等着她回来就继续伺候她。

看到熟悉的身影回来,岁红和滴翠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还不等她们朝温蘅扑过来,不知道何时出现在明和宫的季晏蔺一把将虎背上的温蘅抱起来。

“你再不回来,我就要让人满天下抓你了……”季晏蔺把温蘅死死抱在怀里,不肯撒手。

温蘅拍了拍季晏蔺的背:“好了,这不是来了吗,我可没有食言的习惯。”

四年来,一千两百多个日夜,她早在昼夜交替和物是人非中看清了自己的心。

现在,她也依然要遵循着自己的心意。

元嘉六年,大启终于等来了它的女主人。

元嘉八年,皇后温氏诞下一子一女,帝大喜。

元嘉十二年,《四海游记》面世,此书一出便被誉为“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风情”的游记之最,不仅记载了风土人情,还记载了各处的山川河流。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各地的特有物种,有很多都未曾听过的物种,一面世便广为流传,直至后世也依然有后人根据此游记了解当年的风土人情。

流传至后世的,不是大启的哪一任皇后温氏,而是《四海游记》的著者,温蘅。


  https://vvadz.cc/book/73792521/67852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