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朱长夜朱元璋 > 第422章 集齐三杨!

第422章 集齐三杨!


“殿下我懂我懂!”

    李景隆笑嘻嘻的道。

    “你懂?你懂啥呀?”

    “我就真的单纯想来看看,你想啥呢?”

    “是是是!”

    “我懂!”

    朱雄英:“……”

    看到李景隆那模样,朱雄英顿时不想解释,在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这时一名年轻人从一楼走了上来,斯斯文文,眉宇之间透着英气。

    年轻人走上来,环顾四周,发现位置上都有人了,朝朱雄英这边走来。

    “两位兄台有礼!”

    “周围都没有位置了,不知能否行个方便?”

    朱雄英抬眼看了一眼年轻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请坐!”

    “多谢兄台!”

    “来!用茶!”

    朱雄英亲自给年轻人倒茶,一旁的李景隆眼睛都要突出来了。

    能让朱雄英亲自倒茶的,眼前的年轻人可是第一个,朱元璋都没这待遇。

    “兄台是进京赶考的吧?”

    年轻人点点头:“是啊!”

    “兄台也是参加此次大考吧?”

    “呃……”

    “呵呵……算是吧!”

    朱雄英笑了笑道。

    “还未请教兄台贵姓?”

    “啊!免贵姓杨,单名一个荣字。”

    朱雄英闻言一愣,杨荣?

    又一位历史上的一名大佬,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所处居地,时人称为东杨。

    历史上的杨荣与杨蒲都是建文二年的进士,授翰林编修。

    明成祖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

    在成祖去世后,辅助明仁宗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不过现在好像提前了,现在的杨荣不过二十岁出头,年轻的很!

    “原来是杨兄,看杨兄说话是南方人啊!”

    “兄台观察真仔细,在下是建宁府的,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朱雄英笑着摆摆手,道:“免贵姓朱,单名一个英字。”

    听到这话,杨荣眼前之中闪过一丝惊讶。

    “您……您是皇族?”

    从他的话能听出来,他有点紧张。

    “哈哈哈……”

    “杨兄不必紧张,我可不是什么皇族,只是碰巧也姓朱而已。”

    听到这,杨荣这才稍稍放心,毕竟自己刚来应天,没什么没背景,若是冲撞了皇族,那可就危险了。

    “杨兄,不知你对这次大考可有信心?”

    “当然!”

    “这次我可是做了十足的准备,这次一定要考中。”

    言语之中,充满豪放之气,可谓是意气风发。

    “哈哈哈……”

    “那在下就以茶代酒,祝杨兄高中。”

    “嘿嘿……”

    “来!”

    杨荣也不扭捏直接端起茶杯,朱雄英碰杯,一饮而尽。

    “哈哈哈……”

    两人哈哈大笑,年轻人在一起共同话题比较多,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相谈甚欢。

    ………………………………………………

    朱雄英带着李景隆离开酒楼,往回走!

    “表哥,你觉得杨荣如何?”

    “一身的书卷气,标准的秀才相,学识应该不错,不过想要高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

    倒不是李景隆小看了杨荣,毕竟想要高中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纵观历史,这么多封建王朝,皇帝有四百多个,状元可没多少。

    可是像高考那种水平,科举的考试可比高考难多了,可千万别被误导了。

    在古代不是你有文彩你就可以高中的,要的可是全能型的。

    不然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文豪,像杜甫、苏轼等等早就是状元了。

    “表哥,我认为他应该能行,要不我们打个赌如何?”

    “呃……”

    “还是别了,每次都是我输,我不玩。”

    李景隆连忙摆手拒绝。

    “表哥,你怎么对自己一点自信都没有?”

    “殿下,谁能在您面前有自信?”

    “你这话说的,我……”

    话还没说完,朱雄英就被人撞了一下,撞他的人却被摔倒了。

    “嗯?”

    “你他妈的走路不长眼睛啊!”

    李景隆当即大怒,上前一把揪住那人的衣领,举起拳头就要教他怎么做人。

    “表哥!”

    朱雄英呵斥一声,李景隆这才没动手。

    “两位实在对不起,抱歉!”

    年轻人连忙道歉,这时有一群人追了上来。

    “臭小子,你跑?”

    “你跑啊!”

    为首的人怒骂道。

    一上来,就要动手!

    “住手!”

    “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谁让你们动手的。”

    朱雄英当即怒喝一声,将年轻人护在身后。

    “你他妈的谁啊?多……”

    当看到是朱雄英时,顿时就蔫了。

    “殿……殿……”

    “闭嘴!”

    朱雄英呵斥一声,吓得他不敢说话。

    “我记得你是舅老爷的义子吧?”

    蓝春点点头!

    “发生什么事了?”

    “这……”

    蓝春支支吾吾半天蹦不出一个屁。

    “你来说!”

    见蓝春半天蹦不出一个屁,直接转身让那个年轻人说。

    “我刚刚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就……”

    “好了!”

    “蓝春,你自己回去找舅老爷领罚,明白?”

    “是!”

    蓝春当即带着人灰溜溜走了。

    “你没事吧?”

    这时朱雄英这才看清年轻人的模样,跟杨荣一样,一副书生模样,穿着极为朴素。

    “多谢兄台相助,杨浦在此谢过,他日定然报答。”

    嗯?

    杨浦?

    三杨之一的杨浦?

    这一下可就集齐三杨了!

    杨溥字弘济,号澹庵,湖广石首人,明朝初年政治家、诗人,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南杨。

    内阁首辅啊!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没事了,走吧!”

    杨浦转身走了几步,又回来了,表情有些尴尬。

    “兄台,不知能否求您一件事?”

    “何事?”

    “那个……能否借我一些银两?”

    这话一出,杨浦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哟呵?”

    “我说小子?你脸皮够厚的呀?”

    “啊?我们帮了你,你还借钱?你别得寸进尺啊!”

    一旁的李景隆顿时不不爽了。

    “实在抱歉,我身上的银两都被刚刚那个人抢走了,所以……”

    杨浦一阵尴尬,但是在这帝都之内,如果没钱那将寸步难行。

    他是看到朱雄英气质不凡,而且还能一句话就能喝退蓝春,还能让蓝春老老实实去领罚,身份肯定不简单。

    至少不缺钱,为了这次大考,他可是期盼了好久,绝对不错过这次机会。

    现在距离大考还有三天的时间,如果没有钱,三天后恐怕他会饿得连笔都拿不起。

    所以,只能厚着脸皮跟朱雄英借钱。

    看到杨浦这窘迫的样子,实在很难跟内阁首辅联想到一起。

    当即掏出一锭银子扔给杨浦,当即转身就走。

    “等等!兄台等等!”

    杨浦连忙追了上去,挡在两人面前。

    “小子,你还想做甚?”

    “是嫌钱少吗?”

    李景隆有些不悦道。

    “不不不……”

    “是太多了,这足足五十两,太多了,在下怕还不起。”

    “我就这么多了,我也没有碎银,你就拿着吧!”

    “不用你还,好好读书,争取金榜题名!”

    说完,带着李景隆走了。

    “他怎么知道我是来参加科举的?”

    望着朱雄英离去的背影,杨浦喃喃自语道。

    ………………………………………………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天正式举行科考,所有学子个个奋笔疾书,都想在这这次大考脱颖而出。

    他们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考场外,则是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科举考试不仅考验着考生们的学识水平,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

    在这场长达数日的考试中,考生们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如题目的难易程度、时间的紧迫性、身体的疲惫等。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才更加凸显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选拔性。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纷纷走出考场,他们的脸上既有疲惫也有释然。

    他们相互交谈着考试的感受和心得,分享着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尽力了,都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过。

    科举考试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人生的历练。

    它让无数读书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也让他们明白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一处驿馆内!

    许多学子都在讨论着这次的考试,驿馆内人声鼎沸。

    有人侃侃而谈,有人信心满满,有人满脸愁容……

    距离放榜还有一段时间,乾坤未定,说什么都没用。

    时间飞逝!

    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放榜之日,天色初明,皇宫外早已人声鼎沸。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既有焦急等待的考生及其家属,也有慕名而来的百姓,他们纷纷涌向皇榜张贴之处,希望能第一时间目睹科举的辉煌成果。

    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也在为这场盛事增添一份神圣与庄严。

    随着鼓声响起,皇宫大门缓缓开启,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手持黄榜,步出宫门,宣布科举放榜的正式开始。

    他高声宣读着榜上名字,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人群中的考生们,有的神情紧张,手心冒汗,他们紧握双拳,默默地祈祷着自己的名字能被宣读;

    有的则面露微笑,胸有成竹,似乎已经预感到了胜利的到来。

    而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时,他们无不欢呼雀跃,激动得热泪盈眶,与家人、朋友紧紧相拥,共同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

    而那些未能上榜的考生,虽然脸上难掩失落与沮丧,但他们并未气馁,而是相互鼓励,约定来年再战。

    他们深知,科举之路漫长且艰辛,但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梦想成真。

    随着黄榜的缓缓展开,人群也沸腾起来。

    “中了!”

    “我终于中了!”

    杨浦满脸的激动,激动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啊!

    杨荣看着自己名字上榜,同样也是激动不已,虽然他很有信心,但是真到这一刻,依旧免不了激动。

    人生有四大喜!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如今他金榜题名,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怎么能不高兴?

    而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这榜上怎么都是南方人?北方学子怎么一个都没有?”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众人的注意。

    “对啊!怎么都是南方人?”

    “怎么回事?”

    “这里有内幕!”

    北方学子顿时感觉自己的功名被人盗取了,一时间愤怒不已。

    “什么内幕?”

    “你们北方人学艺不精,还怪起别人了?”

    “就是!你们不好好用功,在这质疑什么?”

    “你说什么?”

    “你再说一遍!”

    “说你怎么了?”

    “你混蛋……”

    顿时双方便扭打在一起!

    ……………………………………………………

    御书房内!

    毛骧匆忙走进御书房。

    “陛下,出事了!”

    “嗯?”

    朱元璋眉头微微皱起,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向毛骧。

    “出什么事了?”

    “启禀陛下,宫外南北学子打起来了。”

    “原因是刚刚放的榜,上面全都是南方学子,北方学子竟无一人。”

    “什么?”

    朱元璋当即就怒了。

    “混账!难不成咱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吗?”

    “主考官是谁?”

    “是苏伯衡!”

    “混账!立刻让他来见我!”

    “是!”

    ……………………………………

    不多时,苏伯衡战战兢兢的走进了御书房,扑通一声跪下。

    “罪臣苏伯衡参见陛下!”

    他已经知道了放榜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差点没晕过去。

    这他妈的是诅咒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啊!

    这若是处理不好,引起北方学子的不满,真的就会断用大明的半壁江山。

    分裂国家,这罪名可不是他能背得起的,轻则灭九族,重则遗臭万年。

    对于文人来说,名声就是他们的命,不,比命还重要。

    他祖上可是北宋的大家族啊!

    他就是北宋名臣苏辙的九世孙,这要是背上这个名声,九泉之下,苏辙非打死他不可。(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74625853/678519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