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财大气粗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病案本
刚挂了电话,电话又响了起来。
“喂。”
“赵总,是我啊,老牟。”牟期中的声音从电话里响了起来。
“哦,老牟啊,怎么样?都很长时间没能联系上你,你在哪呢?回国了吗?”赵宏图问道。
牟期中和赵宏图一起从倒腾飞机后,赚了几千万。
开始雄心勃勃,要在满洲里建一个北方的港城。
只是这么大一个项目,他那几千万,根本玩不出来几个水花。
要不是赵宏图后面也来了满洲里。
参与到牟期中那个国际公路口岸建设的项目。
缓解了牟期中的资金压力,不然说不定现在,他都资金链断裂了。
后来,赵宏图还带着牟期中一起往北边做大宗商品批发出口。
牟期中也从中大赚了一笔。
国际公路口岸建设也非常顺利。
“没有,我现在在欧洲这边考察呢,我给你打电话是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牟期中在电话里边笑呵呵的说道。
牟期中是一个非常懂得造势的人。
不仅仅是在国内,天天占据各种报纸杂志的新闻封面。
在海外的媒体上,也占据一席之地。
名气大了后,牟期中更是忙得不行。
今天在这个座谈,明天那个学术交流。
更是拿到了不少外贸订单。
只是有赔有赚,钱没赚到多少,但是名气倒是越来越大了。
他还各处考察投资,演讲,又或者语出惊人,干一些超前的事来维持热度。
“在欧洲,老牟你可是潇洒的很啊,过年回来么,我还想着和你聚一聚呢。”赵宏图笑着说道。
“过年我估计是回不来了,这边太忙了。对了,还没有恭喜赵总,在北边当初贷款,应该让你赚了一个钵满盆满。”牟期中话语掩饰不住的羡慕。
这辈子,他做了好几件大事,换飞机,大宗外贸,开发满洲里。
消息传开后,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一时采访他的记者特别多。
在不断报道的过程中,各种名誉纷至沓来,而他也被媒体称为“华国第一儒商”。
是国内,甚至全球,都非常有名气的企业家。
但是所谓的第一儒商,却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因为有一个人,永远都在他头上,那就是赵宏图。
不管是在儒方面,还是在商方面。
他都不如赵宏图。
要不是有赵宏图在,这几件大事,他一件也干不成。
外面对他越是吹捧,他越感觉难堪,越是觉得头上赵宏图带给自己的阴影越大。
他一心想要摆脱赵宏图给自己的阴影。
所以,才这么努力地到处跑关系,搞钱。
只是折腾了这么多年,还不如赵宏图当初在苏北贷款一次搞得钱多。
如果他能赚这么多钱,他一定要再做一件让世界瞩目的大事,开发大西北,让大西北成为大江南一样的鱼米之乡。
牟期中真是后悔,当初贷款的时候,赵宏图可是邀请自己了。
可是自己不干。
所以赵宏图一个人干了,具体多少钱,他不知道,但是那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所以他特别的羡慕。
“哎呀,没多少,这有什么恭喜的。”赵宏图不愿意在电话里说这事,太敏感。
“唉,谁知道呢?这北边怎么好好的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牟期中有些感慨。
“对了,你想告诉我一个什么好消息?”赵宏图转移话题。
不知道又是什么外贸生意,说真的。
赵宏图对他的那些生意,还真不是很感兴趣。
“我在德这边搞到了二十辆虎头奔,不知道你是不是要。回到国内如果走正规途径的话,那就是1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走特殊渠道的话,……”牟期中说道。
赵宏图没有听牟期中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语。“走正规途径,我都要了。”
特殊途径,赵宏图自然是知道什么意思。
但是他现在,最不差的就是钱,用不着这样干。
“哈哈,财大气粗,好,一共是二十辆车一共两千万人民币,随时都可以发回国内去。”牟期中笑着说道。
“没有问题,我让公司给你打款。”赵宏图道,他以为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打钱就行了。
结果没有想到牟期中却说:“赵总,德这边我也找到了一家蔬菜进口的外贸商,他们主要是想采购洋葱、番茄和胡萝卜。如果可以的话,华远集团把蔬菜发过来,到时候抵扣车钱就行。”
买到几辆车,这可不是他要和赵宏图说的好消息。
好消息是他帮赵宏图的华远集团,打开了欧洲的蔬菜市场。
赵宏图笑了笑嘀咕道:“老牟,你还真是有能耐,两千多万的蔬菜出口,竟然被你给谈成了。”
想了想,可能也是受到北方的影响。
蔬菜食品,也成了紧俏货。
“这和你比起来,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对了,老赵,满洲里,咱们都开发了,以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北方的港城。我还有一个大计划,那就是开发大西北,不知道你感兴趣么……”牟期中兴致勃勃地说道。
“老牟,等你回来后再说吧。”赵宏图连忙打断他的话。
他真怕牟期中说出来给喜马拉雅山炸出来一个大口子,从此变成了鱼米之乡。
这样的大事,赵宏图可是承接不住。
但牟期中的话,好像具有一种魔力一样。
挂断电话后,开发大西北,一直在赵宏图脑海里盘旋。
那地方,有什么可以发展的产业呢。
新地,那地方地处北纬37~47之间,水土资源丰富,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质土地十分丰富。
好像有黑色的石油,白色的棉花,红色的西红柿?
对了,可以做西红柿产业。
新地可是世界适宜种植番茄的少数地区。
特别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库尔勒一带,被国内外誉为种植蔬菜、番茄的最佳地方。
想了想,赵宏图给王兴华又给王兴华去了一个电话,“兴华,据我所知,独联体国家的番茄消耗量相当可观,是个不错的商机。
你找人去做一份番茄酱行业咨询报告,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在新地那边投资第一座番茄酱生产厂,以后做大做强,争取能掌握国际番茄市场定价权。”
有钱了,赵宏图说话就是有底气。
番茄酱?
王兴华还真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销售。
在国内,大家消耗的主要还是新鲜的番茄。
很少有人吃番茄酱呢。
“行,我安排人去调研一下。如果确实可行,我们马上就去新地那边投资建厂。”王兴华说道。
https://vvadz.cc/book/76037528/398450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