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将计就计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天已一更, 空中无月,宁安硕吃得半醉,被冷风吹了半日还觉得头脑发胀。
一进亮堂屋子, 更是暖意铺面,他越发觉得心跳得厉害, 见了这两个貌美丫头,反被吓得立刻醒了酒。
这两个人是哪儿来的?是宁家的?谁送来的?给他送丫头做什么?
吃这一吓,他脑袋像针扎一样疼, 心里种种念头闪过。
两个丫头上来扶他, 他便没躲。
房门大开, 就着烛光,摘云扫月也看见这两个丫头了, 才要出言叱问, 就看大爷任丫头们一左一右没骨头似的靠在身上, 把他搀了进去,不由面面相觑,都不敢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待要跟, 又恐大爷生气,待要不跟,又怕大爷年轻,真着了道儿, 被人害了。
正为难时,看见大爷回头给他们使眼色,他们心头一松, 便忙从要关上的门口挤了进去。
正关门那个丫头穿水红的棉袄,被摘云挤得一个踉跄,一双柳叶眉一立, 本有五分容貌,一分娇媚,更添一分颜色:“你作什么死?”
摘云扫月都是从小跟着宁安硕的,跟太太姑娘的大丫头是“副小姐”,他们自然也是“副少爷”,除了正经主子以外,连亲爹娘都不大呵斥,管家有事和他们说,也要客气一两分,也就只有姑太太——大姑娘——身边的姐姐能随意教训他们,他们也心服。
现被这两个不知哪里来的丫头骂了,他们对视一眼,只等大爷令下,就要叫她们知道什么是厉害!
宁安硕似乎有十分的醉,摇摇晃晃在一把椅子上坐了,手只抬起了一半,指着门说:“关上,快关上。”
摘云便对那丫头赔笑:“咱们也是急着服侍大爷,姐姐别生气,看在大爷份上,饶了小的罢。”
趁他说话的空儿,扫月早把门扇阖上,又把门闩别了。
那丫头犹在冷笑:“这里有我们,哪里用你们粗手粗脚的服侍,还不出去!”又不住扭头看另一个穿嫩粉的,已经捧了一杯热茶到宁安硕面前,要亲手喂他喝了。
宁安硕接过茶,推开粉衣丫头的手,不复方才的顺从和懵然,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看向她,让她心头一慌。
她待要说句什么,还没出口,宁安硕站了起来,细长的手指轻轻擦过她的脸颊,又从她的耳朵绕至她颈后,似乎在端详她的容貌。
丫头脸一红,看向宁安硕的眼神越发大胆了。
接着,她眼前发黑,似乎有什么东西重重击打了她的后颈。她晕倒在地。
摘云和扫月都松了一口气,忙一个堵嘴,一个敲头,让红衣丫头的尖叫噎在了喉咙口。
两个丫头都晕了,宁安硕捂住额头晃晃脑袋,把茶杯随手一放,抽出帕子擦了擦手:“快绑起来堵上嘴!”
看扫月要扯丫头的汗巾子,他又忙道:“别动她们!拿咱们的衣服!”
摘云踢了扫月的屁·股一脚,到卧房翻出包袱,哪件也没舍得拿,索性把床帐拆了一层拿来,和扫月一起撕了,把两个丫头从头到脚绑成了粽子,又团了拳头大小的两团布,一人塞了一满嘴。
两个丫头虽然娇弱,一人也有百八十斤重。
又是撕床帐,又是把她们翻过来折过去半日,摘云扫月都累得气喘。
房后,一个婆子凑在墙根儿底下,屋里说什么没听清楚,只听了这半日屋里撕·衣·服的声音,又有男人喘·粗·气,便以为成了事,听见房门响动了,也不敢再多听,忙忙地躲远了。
摘云出去抬新水,再去找不知上哪儿去了的另两个小厮。
从门缝一看,见他们正被几个有几分眼熟的小厮围着灌酒,已经醉得要人事不省了,他便没声张,也没叫他们,只自己摸去下人房,给看门老头塞了个一两的银锞子,进院悄悄把白三叫了出来,如此这般一说,又塞给老头一两银子,原路回了宁安硕房中。
幸而宁家祖宅虽大,下人却不算多,给宁安硕安排的屋子离下人房也不远,他出去没两刻钟就回来了,在院门碰见了宁知信的小厮,只说抬水险些迷了路,便混过去了,没叫人察觉。
屋内,宁安硕已经与扫月合力把两个丫头抬在墙角平放了,又收拾了屋子,把粉衣丫头倒的茶和用过的茶壶妥善放起来,等着明日查验里面有无加料。
宁安硕是醉后发渴,扫月是出了一身汗,更渴,偏屋里有水又不敢喝,又怕摘云在外出了什么事。
宁安硕叹道:“该叫你和摘云一起出去的。”
扫月忙说:“我们都出去了,再有人想害大爷怎么办?大爷放心,他什么不会,难不倒他。就是他也被绑起来了,咱们这里有两个,明儿换他一个总够了。”
宁安硕笑道:“等他回来,我把你夸他这话告诉他。”
扫月忙求饶,笑道:“我们还以为大爷要……”
宁安硕瞥了那两个丫头一眼,心中冷笑。
想算计他,就弄来这么两个人,到底是嫡支已经没人了,还是瞧不起他,以为他没见过好丫头?
别说他在这上头没心,就是有心,也轮不着这样的人脏了他的身!
忽然,门外有动静,似乎是摘云和人说话,宁安硕便忙同扫月在门边细听。
不一时,一个脚步声远了,摘云敲门:“扫月?快来开门!”
扫月忙开门,见摘云正一手提热水壶,一手拎桶,忙上前接了。宁安硕又把门闩上。
摘云也累得够呛,三人来不及说什么,先喝了一肚子水,才慢慢地脱换衣服擦身。
摘云便道:“揽风和飞雨是让人请去吃酒了,我看有一个像八太爷的人,我就没叫他们,方才我进来碰见信一爷的锄红,他还帮我抬了一段水,倒不像是知道什么。我看信一爷屋里的灯已经熄了。”
他口中的“八太爷”,就是当日带头排挤欺压宁父的人。
按辈分算,“八太爷”与宁家现任族长、宁父都是平辈,宁安硕还要叫他一声“族叔”。
按亲戚关系远近来算,“八太爷”与族长是同一个祖父,他们与宁父却只是同一个高祖。
“八太爷”现下还住在宁氏祖宅里,没有搬出去。今夜他并没露面,只派了与宁安硕平辈的两个儿子过来。但摘云扫月机灵,半日的功夫,就把这宅院里各人的小厮认得差不多了。
至于“信一爷”,便是宁知信,他与一同南下扬州的宁安光是亲叔侄。
宁安光是叔叔,是族长的幼子。宁知信是族长次子的次子。
宁安硕辈分大,年纪小,还要读书,族长便安排他住在族学后面,与宁知信一处住。宁知信住东厢,他住正房。
宁安光与宁知信到扬州时,宁安华的孩子已经办完了满月。
他们在扬州一月,谨慎知礼,从未有逾矩之言,越轨之举,无事只在下处读书作文,或从宁安硕之请,游览扬州风光。且自见过林如海,他们隔几日便递帖子求见,十分虚心求教,请林如海指点学问,或与张裕成切磋,以求进益。
对宁安硕,他们也并不藏私,不但将各自考县试、府试、院试的经验全盘告知,还热心为他讲解宁家族中的关系——哪位叔伯兄弟在何处为官,谁有举人功名,谁又是秀才,都娶的是哪家闺秀,保定府中又有哪几家是宁家世交等等用得上的,都与他讲明。
所以,宁安硕才同他们一起北上回乡,也答应了在祖宅里住下来。
哪知这才第一夜,就有妖魔鬼怪冒出头了。
宁安硕怀疑“八太爷”,却也并未全信族长一脉。
他命:“不必管揽风和飞雨了,今日他们不吃亏,来日我也要赏板子!咱们且睡。明日五更起来,大门一开,等白三叔请了大夫来,立刻随我去见族长,那时咱们再做道理。”
摘云和扫月听命,便又将两个丫头身上绑着的绳子紧了紧,把她们的嘴也塞得严实了些。
红衣丫头已经醒了,满眼是泪,口中“呜呜”求饶,可怜极了。
摘云却只对她笑了一笑,在她面前轻轻吹熄了灯,盯着她慢慢退出去,关死了东屋的门。
一夜无话。
不到五更,离天亮还早,宁家祖宅就人声渐响。
先是厨上劈柴点火烧水。
白烟从锅盖边上冒出来,散得整间厨房都似笼罩在雾气中。
水开了,照旧是太爷房里先要了水,接着才是大太太房里、大老爷房里和光老爷房里。
等各房中都要过了水,掌厨的娘子揪住信一爷的小厮问:“硕老爷的早饭在哪儿用?”
锄红笑道:“自然是和太爷用了。”
说着,他和另一个抬了水就要走。
掌厨娘子吩咐了人几句,回身又忙拦住他问:“怎么硕老爷的人不和你们一起来?虽然他是老爷,才来头一天,就使唤上你们了?”
锄红笑道:“娘别乱说。硕老爷昨儿喝多了,现下还没起。我们一爷也喝多了,昨儿回去倒头就睡了,我叫了好半日。等我们抬了水回去,大约一爷就把硕老爷叫起来了。”
掌厨娘子笑道:“我说呢,都说他是知礼的,又叫‘老爷’,我都忘了他还是个小孩子了。”
锄红来不及再与他娘多说,急匆匆往回走。
五更一过,角门开了,送夜香的一出去,白三便带了两个人,先假做无事,不慌不忙地出了门,拐过转角,立刻快步去找大夫。
偌大的宁氏祖宅在他们身后,一间接一间院落地苏醒了。
宁家在前朝颇出过几位尚书侍郎,在本朝也曾有一位太爷官至巡抚。
虽说宁家人本朝在官运上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儿,代代都有几个举人进士,却没有一个能位极人臣的人物,族运却还不错。
前朝末帝暴虐无道,引得天下豪杰起义。开国皇帝打天下时,大军到了保定附近,时任前朝直隶巡抚的韩大人直接举城而献,归降了本朝。
韩大人得了锦乡伯之爵[注1],保定城内的世族百姓也免于战火侵扰,虽少不了损失些银钱粮食布帛,却得以保全了家人、土地和房舍。
宁家的祖宅和族人自然也完好无损地经历了朝代更迭。
历经两朝,宁家同出一祖的这一支除去几家在外为官的,余下一十余家分关系远近,都住在祖宅内或围绕在祖宅附近居住。
而宁氏祖宅经过不断修扩,已是一所东西四跨,前后共有八进的大宅,房舍规制不敢逾矩,占地却与公侯府邸相差不多。
宅中连花园都有两处。一处大些,名为“止园”,位于祖宅东南,是族中老少爷们日常相聚饮酒论文或招待来客之所。一处只有止园的一半大小,只叫“西花园”,家下人都混着叫“小姐园”,是给内宅的太太和小姐们日常消遣游戏散心的。
宁家现任族长就住在祖宅正中、止园以西的一间大院内。院内正房五间,门外匾额上三个大字,“齐身堂”。
天边泛起一点微亮,族长在院中打过一套八段锦,直身收势,接过老仆递来的棉巾擦了汗,又面朝东方吐息一番:“这一月,都留安硕在我这里用饭,告诉家下人,谁也不能怠慢了。”
老仆笑道:“太爷安心,他们都知道。”
族长闭目吐气:“下人知道,老八就难说了。”
老仆笑道:“八太爷也都四十过半的人了,总不至于还和小时候一样赌气。”
族长轻嗤一声,不置可否。
老仆在旁只是笑。
八太爷虽然只是族长的堂弟,按理说,早该分出去过了,可谁让八太爷的爹一老太爷当年官至巡抚,长房反还要借着一房的势,就死活没让一老太爷这一支分家出去?
一家不分,家家都不好分了,所以祖宅里才住了这么些人。
八太爷是一老太爷的老来子,是爹娘娇惯着下人捧着长大到一十岁。族里的子孙都是一起上学的,凡是略差些儿的人家,谁没被八太爷伙同五老太爷家的几位老爷欺负到脸上过?
可一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带头欺负人的,四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只知道在家混吃等死。被欺负的十几岁进了学,不到三十中了进士,虽然死得是早了些,却当真结了一门好亲,女儿又结了一门好亲。
现今一老太爷作古一十年了,经过十年前那场乱,一老太爷留下的人脉早就用不上了。在云南做按察使的五老太爷今年寄信,说身上着实不好,若仍不得致仕,只恐再也无法回乡了。
家里这些老爷少爷,不是做了官的,就是将来要做官的,若能得林大人提携看顾一一,将来升官不是就顺当多了?
八太爷再看不惯,硕老爷也要在家里住长咯!
族长晨练毕,他在家里的两个儿子就带了孙子们来请安。
久等不见宁安硕来,连宁知信都没了影子,族长一皱眉,宁安光忙道:“父亲,我去看看,只怕是他们年纪小,吃醉了起不来。”
族长一摆手,宁安光忙向外走。
他才走至院中,忽听得一阵脚步声,似乎有许多人在往这里过来。
他略停了一下,便见宁安硕披着一件暗青大氅,大步走了进来。
宁知信耷拉着脑袋跟在一旁,一点精神气也没有。
宁安硕身后是十来个男仆小厮,另外五六个穿绸的婆子抬着两个捆起来的丫头,还有人领着大夫,竟然还有两个人捧着茶壶和茶杯。
再后面,才是祖宅里的人慌忙跟着。
宁安光暗道一声不好,迎了上去:“硕兄弟,这是出了什么事了?”
宁安硕面上不见恼色,笑得如春风拂面,似乎把冬日清早的寒意都驱散了几分,向后一指两个丫头:“光三哥认不认得她们?”
宁安光早就想看这两个丫头是何人了,此时便过去细看。
宁安硕慢悠悠跟在后面,盯着宁安光的表情,见他神情没变,眉心却一动。
https://vvadz.cc/book/77017035/60877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