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突变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因在年节里, 林家上下人等都有执事,来去忙碌,便是无事的人, 也要趁天色还早, 在屋里偷闲歇上一会儿, 晚上好有精神热闹。
巡盐御史衙门后院,花园西北角处,靠北墙的地方,平日便人迹稀少, 今日更是只有鸟雀啄食而已。
菊影是太太的贴身大丫鬟,身份不同, 今日又是过年,她穿了香色的缎面棉袄, 外面青缎灰鼠的褂子, 发上两支金钗耀眼,耳朵上不大不小的珍珠坠子一晃一晃, 打扮得似人家的姑娘一般, 越发衬得离她几尺远近、只穿着素绸棉袄的杨洗砚看上去灰扑扑的。
“大节下不好骂人, 你有什么要说的,今日只管说,我听完就走, 不啐你。今日说不完,来日再想说, 我就不依了。”菊影双手抱臂, 冷冷看向杨洗砚。
杨洗砚本来低着头, 腰背却还是直的, 听见这话, 眉毛却掉了下来。
“有话快说,别做出这副样子。我还要赶着去服侍太太,没空看你装可怜。”菊影冷笑,“方才我跟着二姑娘,现在已是擅离了职守,回去我还要自领罚的。”
杨洗砚忙道:“是我非要找你,若有罚,我来领。”
菊影抬眉:“这是太太与我的事,与你何干?”
她看向四周:“你再不说,我就走了。”
见菊影真抬脚要走,杨洗砚慌忙伸手要拦,又没敢真的碰她,只急道:“你等等!”
菊影回身,退后了两步。
但杨洗砚也不敢再多靠近她了。
这一两年间,他不知想过几回,如果真的还有能当面和菊影说清楚的机会,他应该怎么起头,怎么把事说明,她不愿意信他,又该怎么办……
可现在,看着这样满面警惕,一丝不容冒犯的菊影,他知道他想的那些都是空的了。
怕她不耐烦,他第一句出口的就是他最想说的话:“我……我和秋霜的事,是我父母定下的,并不是我想的!”
菊影微微一怔,随即笑道:“父母定的,你不愿意?这话你也有脸说?但凡服侍主子的人,哪怕你父母要你死呢,只要主子不许,就没有你去死的道理!你们家服侍了几辈子,你又是老爷跟前的人,你不愿意,去求老爷,老爷还能让你爹娘强压着你定亲拜堂?”
她已经不想听了:“我还以为你到底想和我说什么呢,原来就是这个。以后我一心服侍太太,你管你的事,就算有很要紧的正事,也自有管家的大娘嫂子们来回,你不必再找我。”
杨洗砚情急之下,又忙说出一句:“我和秋霜并没下定,我……”
菊影冷声道:“方才我没说,你越发不尊重了,秋霜姐姐是服侍过先太太的人,如今又跟着大姑娘在京里,你与她无亲无故,怎么敢直呼她的名字,连个‘姑娘’也不称?”
这口气一直存在她心里,今日终于发出来,她索性上前两步,问到他脸上:“本来我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烂在肚子里就好,何必说那么清楚,大家难看:你父母见秋霜姐姐是先太太的大丫头,想让你娶了她,以后好在先太太面前邀脸儿。谁知先太太病重了。秋霜姐姐没了好前程,你父母自然悔上来了,也就由你去寻别人。我又错看了你的为人,多和你说了几句话,你们就另有想头了!幸好老爷心里清楚,没叫委屈了秋霜姐姐。虽然没下定,可人家的终身岂由你们挑拣?把我蒙在鼓里,我若不知道,岂不成了那等没有廉耻的小人了!”
她追问:“你如今非要和我说这些话,有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借我再攀上太太,能让你老子娘回来?”
不等杨洗砚说话,她又道:“你若说你真是真心,没有别的意思,好啊,这就去跟我回了太太老爷,咱们一起到太太的陪嫁庄子上去,一世不回来,也不见别人,如何?”
杨洗砚满面惶然,张了张嘴。
这时,树影摇动,菊影忙看过去,只见似乎有个影子窜走了。
她最后看了杨洗砚几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檀衣在路口等着接她,见她双眼通红,眼角还有残泪,忙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回,问:“他可欺负你了?”
菊影摇头:“我是哭我自己糊涂。走罢,咱们找太太去。”
檀衣道:“你哭得这个样儿,怎么好去太太面前?你先回屋去,收拾好了再来。”
菊影忙道:“方才好像有人偷听,我说了几句不大妥的话,姐姐快替我回给太太。”
檀衣听她如此一说,便先避着人将她送回屋子,然后觑着太太身边没人的时候,悄悄将话回了,又低头认错,说不该瞒着太太。
其实,宁安华早就察觉到了丫头们有事。
但她相信她们不会害她,又发觉事情似乎与菊影有关,便等着她们主动告诉她。
除了猜测她有“奇遇”,让她容貌更盛之外,檀衣她们还知道的,就只有她需要一个人在室内长时间静坐。
至于异能、修炼等事,她没有对她们透露过分毫。
而距离她上次升级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她容貌的变化已经毫无破绽。
现在又有了林如海这个暂时不能用的修炼加速器,她对白天独坐修炼的需求也没那么强烈了。
也就是说,哪怕她们每个人都反悔了,都想成婚,婚后还都和她离了心,或者竟然被人绑起来审问了,她也不怕她们说出什么对她不利的话。
因为没有任何证据。
她甚至已经在考虑,如果把菊影放出去成亲了,她该再挑谁上来。
只不过她实在不看好杨洗砚。
若菊影还想和他成婚,她肯定是要劝她换人的。
可现在不用她劝,菊影已经彻底绝了与杨洗砚和好的心了。
至于杨洗砚和偷听的人——
宁安华道:“盯着些那边,有了动静再来回。他们若有胆子搞出事来,正好一并收拾了,也算杀鸡儆猴。”
说起来她和林如海成婚四个多月了,还没杀过一只“鸡”。
檀衣领命去了。
一时,菊影又来认错。
宁安华摸了摸她还发红的眼角,笑道:“这算什么麻烦?小事罢了。若真因此捉出来两个心内藏奸的人,你还有功呢。大节下,不许你再哭了。左右现在没事,我知道你最会玩牌,给你放半日的假,去我箱子里拿两吊钱,找人玩去罢。”
菊影笑道:“太太怎么把我当小孩子哄了,这些年金的银的赏了这么多,谁还少这两吊钱?等我赢些回来,给太太讨个好彩头!”
她才挺胸抬头地去了,林如海又过来了,问:“坐了这半日,累不累?”又叹道:“不该听你的,在这屋里过年,倒让你不能自在歇着。”
宁安华笑道:“我又不是纸糊的,坐一坐就能散了。”便问:“表哥过来,是下完棋了?谁赢了?”
林如海一笑。
宁安华问:“赢了什么彩头?”
林如海从袖中拿出一个青玉雕玉兔抱月的小镇纸,笑道:“本来是子丰给如瑛买的。”
张裕成,字子丰。
宁安华看这镇纸雕得着实精致,用料也不错,笑道:“不如送去给玉儿,说是她爹给她赢的。”
林如海问:“不留给青儿?”
宁安华笑道:“这是做爹的给女儿买的,就该给玉儿。青儿喜欢,再给她买别的就是了。”又说:“我想着初六就让他们上路,路上赶得快些,或许能赶上玉儿的生日呢。”
林如海点头,又道:“大夫说不许你多思,怎么还想得这么细?”
宁安华忍不住嗔他一眼:“我只是怀了孩子,又不是人傻了!罢罢罢,表哥若实在闲得没事做,快去再下两盘棋,看张先生还给他家孩子买什么好东西了,给我肚子里这个也赢过来!”
林如海满面笑容,又去找张裕成下棋赌彩头了。
京城之外的贵族官宦之家,尽可在家中自在过节。
但京中人家,男子有爵为官的不提,女眷凡正四品诰命及以上,也皆要在除夕这日进宫朝贺,行礼领宴后,方能回家中祭祖守岁,与家人共迎新年。[注1]
宁荣二府中,头一个贾母,是荣国公夫人,往下依次,邢夫人是一等将军诰命,尤氏是三等将军诰命,都须入宫。
王夫人与王熙凤皆是五品宜人,只在家中等候便是。
待贾母回来,王夫人与王熙凤忙围随服侍。
王夫人心急,想问贾元春在宫里如何了,偏贾母自上回大病后,将养了几个月,这几日才有力气坐车坐轿,今日入宫一趟,又是朝贺,又是领宴,回来时累得都站不稳了,她又不好问。
贾母闭目歇了好一会儿,睁眼看了看王夫人,说:“还要等。”
太后娘娘也得先顾着自家的姑娘。
王夫人心里一酸:“元春都入宫五年了。”
贾母道:“元春是才孝贤德,才能得幸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娘娘。咱们家里不说上感天恩,怎么还抱怨起来?”
王夫人忙拭泪低了头,不再言语。
贾母歇够了精神,方被媳妇丫鬟们搀着起身,到宁国府宗祠拜祭祖宗。
因老太太大病初愈,为了老太太高兴,这个新年,宁荣两府过得比往年还要热闹。
但贾母与儿孙们取乐解闷之余,心里却始终有一块不凉不热,不上不下。
她和两个玉儿这么大的时候,正是贾家史家最盛之时。她活了六十多年,怎么不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贾家如今的情形,别说比五六十年前了,就是比国公爷刚走的那年,也不如多了。
但她以为,有祖宗的余荫在,还有这些亲戚们,家里纵然败落了,也不至于到子孙们没饭吃的地步。
可先是珠儿没了,敏儿也没了,女婿娶了别人,和贾家也注定是要远了。
虽说贾家不是只有林家一门亲戚,可珠儿这样的好孩子,家里竟再没有第二个了。
若家中一直没有出息的儿孙,等她走了,亲戚们又能靠多久?
元春还不知能有什么结果,纵她真做了皇上的妃嫔,难道皇上宫里那么多娘娘,个个都能提携家里富贵几十年?
若宝玉能开了窍,学他哥哥,认真上学念书就好了。偏他又生得单弱。
已经没了一个珠儿,他再有个好歹,别说她自己伤心,二太太那里又怎么处呢?
外头的事不归她管,她也管不了了。她老了,儿孙们瞒着她,有许多事都到不了她耳边眼前。
她把看得着的管一管,实在见不到的,也就只能随他们去了。
一直等到二月,贾母才终于等来林如海给林黛玉的回信。
才过正月,宫中给出了孝的北静郡王赐婚,赐了甄家二小姐为王妃的事正传得热闹。
贾家与甄家是老亲,听得这个消息,也不免派人送去礼物相贺。又听得婚期定在秋日。
林黛玉看了父亲的信,知道太太有孕了,心中又喜又忧。她又怕贾家的人知道了,再编派出许多不好听的闲话,便忙让秋霜送信出去,不许林家的人在这里谈论太太的身孕。
把信给贾母看时,她也只拿了有关贾宝玉的几页。
贾母只当不知道林黛玉少拿了信,戴上眼镜看过后,发愁半日,终究还是唤了贾政来,说:“我有心送宝玉去林家读几年书,可他现今这样,纵去了也是淘气,还白耽误你妹夫的正事。从今日起,我就把宝玉和兰儿交给你了,你先看着他们,按你妹夫的话,让他们把这几本书念会了,再习惯了每日五更起来念书写字,送去了才不丢人。”
贾政一向要管贾宝玉的,只是碍着母亲疼爱,不好狠管。
今见母亲说出这样一番话,又有林如海的意思,他想到二十年前,又想到贾珠,心有所感,领命而去,当即便命把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叫了来,考较一番,唯独对贾兰还算满意。
他打了贾宝玉和贾环一人十戒尺,又命他们读完了书才可坐下吃饭。
不上半日,贾宝玉便受不得了。
他直挨到晚饭时分,回来就和贾母诉苦。
贾母见他的手被打得红亮发肿,一时心疼,便要叫贾政过来,说他管得太狠了。
可恰好林黛玉和三春也过来请安吃饭。
贾母看见林黛玉,也不让人去叫贾政了,只说是贾宝玉自己的不是,让他明天乖些,好生读书,省得再挨他老子的打。
贾宝玉不知才一日的功夫,怎么祖母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求动贾母改主意,只得睡下,等明日再做计较。
偏他睡得太晚了。第二日五更,他被丫鬟们叫起来,闭着眼睛穿上衣服洗了脸,被嬷嬷们送至贾政书房的时候,还没清醒。
直到听见贾政一声怒喝,他才似腊月天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从里到外都凉透了。
贾宝玉在贾政书房受苦,每日不是被骂,就是被打,学堂里的先生也比以往严上许多,不单他房里的丫鬟们诧异老太太不管,从贾琏、王熙凤、三春,下至粗使的婆子小丫头,连东院的贾赦邢夫人,乃至于宁国府里,谁不好奇原因?
王夫人探听了好几日,终于知道是林如海一封信的事。
她一时埋怨林如海都娶了别人了,怎么还管贾家的事,一时又觉得该谢他,让宝玉终于有了个读书的样子。
但心里想了再多,她面上还是只能对林黛玉一样。
不过贾家大多数下人们,对林黛玉的态度都不免更恭敬了些。
贾家上下对她的态度如何变化,林黛玉不是太放在心上。
如今她只一心盼着太太能平安生下孩子,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只要太太能母子平安,比什么都强。
而且贾宝玉被逼着读书,没工夫再找她了,或许也是不敢再找她了,她还清净不少。
就是他每次挨板子,动静都闹得太大,外祖母有一次险些又气病了外,别的也没什么不好的。
不觉到了季夏时节。
这日,林黛玉午睡才醒,还未起身,便在心中默算一回,太太大约是这个月生产,不知平安与否,便回想家里今年寄过来的信,都说太太身子好得很,不知是否只是哄她的话。
左右下午不用上学,她放心不下,便下床找出信,又看了一回,忽觉有些不对:
怎么爹爹和太太都没提太太得了封诰的事?
她又翻出去年的信,果然看见爹爹有心教她,和她说了已递折子给太太请封诰命。若封诰下来,爹爹也当会和她说。
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难道太太的诰命还没得?还是爹爹忘了说?
正疑虑时,林黛玉又听一阵帘子响动,有人急匆匆跑了进来。
见来的人是鸳鸯,秋霜已先迎上去问:“什么事这么急?”
鸳鸯绕过她,来到林黛玉面前,急道:“姑娘,林家来人了,说林姑老爷病重了,要接姑娘回去,人就在老太太那里!还有林姑老爷的亲笔书信,姑娘快和我去罢!”
林黛玉慌忙起身:“你说什么?”
本还想再与林如海拉进关系,谁知他竟病重到要接外孙女回去的地步,贾母心中忧闷,一面命人去帮林黛玉打点行装预备起身,一面细思半日,叫了贾琏过来,吩咐道:“你亲自跟着,把你林妹妹好生送回去,看你林姑父若不好了,能帮的就帮些,要紧的是看你姑妈的嫁妆,一定要让你林妹妹收着。林家若有立嗣分家产的事,你也多帮你林妹妹看着些,别叫她吃了亏。”
她命人拿了三千两银子来,交给贾琏:“你若办好了事回来,我还有多赏你的。”
贾琏拿了银子回去,王熙凤也忙帮他打点起来,预备上路。
他见王熙凤越发地温柔小意了,离家在即,心里舍不得,正要温存一番,哪知贾赦又有事叫他,他只得过去。
贾赦问明白贾母吩咐了他什么,抚须道:“林如海无子,这一份家私按说都该是你林妹妹的。”
贾琏道:“老爷知道,去年林姑父新娶了一位姑母……”
贾赦道:“你亲自去了,还争不过一个新妇?她兄弟又小,给她留下些嫁妆过活就是了。”
贾琏心知这事不妥,不愿意办,也未必能办成,怎奈贾赦不是听劝之人。
他若多说,恐怕老爷还以为他想多吞林家财产,只得含糊应下。
前后不过两日,林黛玉就和贾琏坐上了回扬州的快船。
京畿保定府,宁家嫡支也有两个年轻人,带了七八个仆从,辞别长辈,快马向扬州行去。
而此时,天子派去的数十个仪鸾卫的精锐,已经抵达了扬州城门。[注2]
https://vvadz.cc/book/77017035/610440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