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却圆(十)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天气一热, 南京就该阴雨频发,堰堤的工程不得不暂停了。目断处,两岸田地自收了秋冬作物, 便荒废下来,如今杂草寸生。
官船慢行, 几个差役举着应天府的牌子, 红底黑字,庄严肃穆。船头河风轻送,别说席泠,就连柏仲眺睃着那些绿油油的荒草,也不由叹息, “这些绿油油的草,要是庄稼就好囖。”
席泠侧面睐他一眼, 寂寥展目,“这些地要是春夏都种起来, 增收不少。都说江南富庶,殊不知江南也有饥荒,倘或想以江南养天下百姓, 那寸土寸金, 就都不能荒废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
说话间, 差役搬来案椅, 安放在船头,上了茶果点心。柏仲拂着补服落座,又邀席泠, “过来坐, 一时操心也是操心不过来的。”二人相对, 柏仲亲自为彼此斟茶, “来来来,吃杯热茶,暑天当吃热茶,发了汗,什么心烦的事情就都挥洒出去了。”
“多谢大人。”席泠忙接过紫砂壶去,为他斟。
柏仲刮刮唇上的须,“京城下来的旨意,我都晓得了。我知道你的用意,你放心,既然工程已经干到这里,不干下去,先前的银子就是白花,你这桩事,也是白遭。不论你结局如何,这件事,往后我担起来,按期竣工,保证不耽误。至于钱,少不得我腆着老脸,去北京打官司,就是把内阁大堂的门槛跪破,我也讨来。”
风轻云淡的玩笑中,席泠默了片刻,又替他斟满,“大人的情,下官没齿不忘,下官不善奉承,就以茶代酒,崇敬大人。”
“嗳,你我之间,不搞这一套。”柏仲用手压下他的盅,继而笑道:“你这人,满南京城,恐怕只我最清楚。别人都弄不清你,我明白。只是你自己还是该打算打算,不要坐以待毙,北京派的那位彭大人,不日就到。他是虞家的姻亲,这个你大概业已知晓。堤防着些吧,你就算不辩罪,也不能叫人将脏水都往你身上倒。”
席泠只是笑,“不瞒大人,到今日,席某没想再为自己争什么。”
柏仲与他对目须臾,好似隔着迢迢流年打量初入仕途的自己。在彼时也有那么一班年轻人,一路走来,或是丧了命,或是死了心。总之,胸怀里似有那么一些酸楚叹息,统统被风一拂而散。
堰堤之事后继有人,席泠总算又了结一桩事,归家往何家一趟,将装订好的一本册子交予何盏。
那册子是蓝封皮,乍一看,何盏只当是本书,却没个名字。略翻两页,便瞧得呆了,“这、这,这是你亲笔写下的?”
“是。”席泠笑笑,两个人引就落座,“这是自税改施行以来,各样已发生或将发生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上头的人推行一个方策,你是晓得的,离民生远了,有些切实的问题,难想得到。譬如这两年,因改收银子,百姓就要将粮物拿到市上换成银子缴税,这时候,因市场挤拥,一应粮商便趁机压低价格,吃亏的,还是百姓;再譬如,虽然合并了许多杂税,但地方上的差官,还是额外借名乱增乱收,多增多收,这时候还过得去,等什么时候哪里打起仗来,必然各种巧立名目。这些问题,我这几年夜夜编写,也写下些应对方策,什么时候你替我呈上去。”
说着,他蜷起手掌,又渐渐舒开,“我晓得,这东西往上交,不知道又会成了谁的论作,故而我也懒得去落什么姓名,随他们去吧。只求一点,箫娘是我的发妻,若我的事情终归要牵连到她,这东西,换她一个平安,那些人不吃亏的。”
“别说这种话,别说这种话碎云。”何盏攥紧册子,捏定了拳头,“你放心,有我在一日,伯娘就平安一日。你这些见解,是大利于民的东西,我收下了,不论交给谁,来日必然让它呈于朝堂。”
“那我先告辞。”
席泠拔座起来,二人双双作揖。如此一来,席泠再无甚不放心的事,一心归家打发箫娘往杭州去。
自定下二十启程,阖家忙活起来,打点细软箱笼。陪着去的有五个小厮,四个丫头,再则是晴芳。谁人都只当是出去游玩,高兴得要不得,日日欢天喜地,各自收拾行装。
单是箫娘的东西就装了三大口箱子在那里,席泠查看一番,偷偷将一应查不着的田契地契值钱的东西塞在里头。赶上箫娘进屋来,瞧见他鬼鬼祟祟的翻检,走到身后倏地喊了声:“你往我箱子里放什么呢?”
席泠冷不丁惊吓一瞬,讪讪轻笑,“放了两本书,指望你在外头,也学着认两个字。”
闻言,箫娘一脸的嫌烦,连翻也懒得去翻,“我才懒得学认什么字,我不是那块料,一瞧见你那些书,我脑壳也疼了。随你放吧,反正我不学!”
说着走到那头榻上坐,将怀内赍抱的一堆匣子锦盒散在炕桌上,翻检里头的东西去了。席泠跟着过来,瞧见是一些首饰,几把泥金扇,因问:“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我说你这人,真是半点礼数想不到。”箫娘翻了个眼皮,掣他对面坐下,递了把金扇与他,“你将我们交托与你那位同窗,人家家中女眷要忙着应酬我们一场,又大老远地赶着去码头接我们,难道就不该捎带些礼?”
“是,我把这桩事也忘记了。”席泠展开那金扇稍看看,又装回匣子里,“什么都好,是个礼数就成,我这位同窗有些怪脾性,比我还不喜欢应酬俗礼。”
“天下还有比你脾性怪的人?好笑了。”
箫娘念叨着,再将东西查检一番。赶着晴芳使小厮来抬行李,吩咐着将这些精礼都装了抬出去。
乱一场,屋子又蓦地静下来,日影西落,又近黄昏,淡淡的金辉铺了满地,里里外外照透了,有些散场的凄清。箫娘蓦地提起离情别绪,沉寂下来。席泠欹在窗上,懒懒散散的,有些轻松的姿态,“怎么又不高兴了?”
箫娘想一想,死活不肯承认是舍不得他,把脸别向窗外,“我走两三个月,回来不晓得这园子成什么样子。你一向是不理会下人的,由得他们作闹。他们可别把我那些花花早早糟蹋死了!”
“好好的在那里,怎么会死?这样的天,时时下雨,又犯不着浇水施肥,就是不理它,也必然长得好好的。”
她仍不高兴,转脸是一脸凄丽,依依地绕榻下来,爬进他怀里,“我是怕把你折腾死了。你向来不大理会他们,他们对你也不大用心。你不使唤人,人就懒得应付你,倘或你饿了冷了,谁顾着?我不在家,他们就要乱为王了。”
席泠随手拨弄她紫水晶的珥珰,“我不见得这样没威势吧?”
细一想,倒也是,他虽从来不大理会小丫头小厮的,可这些人碰着他,无一不讲规矩。反是对箫娘,有些没上没下的爱玩笑,偶然还打趣她。
箫娘噗嗤一乐,席泠歪着眼探究,“笑什么?”
她窃窃地低声,“你像个顽固老太爷,虽然说话少,咳一声,人家也怕你。”
席泠把胳膊撑在窗台上,抵着额角看她,“你可不怕我,作闹起来没个王法。”
“你一向是许我闹的。”箫娘洋洋得意,孩子似的搂着他脖子,跪坐在他的膝盖间,“我去杭州,你要什么,我给你捎带回来。那头的龙井丝绸倒是顶好,我带些回来?”
“又何必挂碍许多,我并不缺什么。”席泠掐一掐她日渐充盈起来的腮。
自打老太医说下那话后,箫娘刻意注意起饮食来。她从前吃糠咽菜习惯了,一向是嘴里嚷嚷着要吃山珍海味,真给她吃,又还是那萝卜青菜合她的胃口,因此总也不见胖。这回留意起来,不论可不可口,一律大啖大嚼,那点软肉真是好容易长起来。
顿了顿,席泠又说:“你平平安安的,就足够了。”
箫娘却瞥下嘴去,“你总是这样!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喜欢,人家给你操心,像白操了似的,到你这里,都是多余的!”
席泠只得哄她,“怎么是多余的呢?你有为我的一片心,我就十分喜欢。”
这倒不是完全哄她的话,她有一点为他忙碌的心,他就满足了。即使到今日,面对他手边触手可及的富贵,他仍然觉得她是无可比拟的珍贵。
箫娘要走了,懒得与他争,片刻又转怒为笑,“不跟你计较,你怄也要把人怄死了,计较起来,吃亏的是我自家!后日几时走?你送我么?”
“自然送,后日晨起,我不往衙门去了,专送你往码头去。包了艘大船,富丽敞亮,你尽可在上头玩耍,只是留心别栽到河里去。要是路上遇见什么事,打发小厮将我名帖送去给县上的官员,人家自然晓得照应。”
“晓得了。”
次日起来,席泠自往衙门去,箫娘打算着去向柏家娘儿们几个辞行。满南京城,场面上来往的官眷不少,若论有些情谊的,还是柏家几位太太姨娘,下有徐姑子王婆子几个,再是元太太,只不过她往扬州去了,不过书信往来。
难得出远门一趟,是礼是情,总要去向这些招呼一声。晨起打发了人去告诉姑子婆子,那两个没有说的,少不得打秋风求往杭州捎带些东西回来。
走到柏家门里,凑巧娘儿们几个礼佛去了,只有四娘嫌暑热未去,只在家里盯着小儿读书。听见箫娘来,忙迎进房子,款待茶果说话。
箫娘一颗颗地拣着葡萄吃,一壁告诉,“我明日就要往杭州去一趟,来告诉娘儿们一声,不想太太二娘又出门礼佛,回头她们回来,烦你告诉她们一声。我这一去,两三个月呢,你想要些什么,写张单子,回头我捎带回来给你。”
说话又拣一颗大大的胭脂色的李子啃着。四娘窥她一会,搭过脑袋来,“怎的,你还回来?”
“你这话说得,我不回来往哪里去?”箫娘翻她一眼,下瞥一眼,那李子里头的颜色更深,红得发紫。
四娘惊骇地瞪着眼,“你不晓得?”
“我晓得什么?”
“看来是泠官人瞒着你。”四娘沉吟须臾,拈绢子那只手一下塞进另一只手心,定下主意,“他瞒着你,我不瞒!咱们好一场,我想来想去,这事情还是该叫你知道。”
引得箫娘额心蹙紧,“到底哪样事情你神神叨叨的,说呀!”
四娘横下心,将丫头小儿追出门去,“你别说是我说的。听我们老爷讲,你们泠官人在官中犯了些事情,这会朝廷里的旨意都下了,北京要个派个什么官来查这桩案子,听我们老爷那口气,只怕事情不好。我估摸着,这会北京那姓彭的官,就这几日就要到南京了。泠官人打发你去杭州,一准是叫你躲出去,倘或他出了什么事情,牵连不到你,这里的房子纵然被查抄了,你在杭州,也算避了险。倘或牵连到你,我想,他也准能有法子把你撇开。”
刹那间,箫娘手上那颗吃了一半的李子像是活过来,反向她啃去,一口一口地,啃进她的心肺,五内全是惊与酸。那门内折进来的一片光,也一寸寸地朝她爬过来,周围都在啃她,将她撕成碎片。
见她呆怔的模样,四娘两眉倒扣,“怎的,你竟是一点风也不知道?”
箫娘木楞楞地摇首,“不知道……”那尾音沉下去良久,她的人噌地站起来,“我走了,回家去问问他。”
“嗳,是该去细问问,我们这里到底也说不清楚。”四娘忙起身送她,一路上宽慰,“你不要急呀,你们泠官人,年纪轻轻就坐了四品大员,本事不小的。这官场上的事情一天一个模样,谁说得准?他一准有法子应付的,你不要发急呀。”
箫娘一股脑钻进马车内,吩咐小厮快马加鞭,疾驰归家。
这日席泠也是老早就归家来,听见箫娘往柏家去了,就晓得事情恐怕再瞒不住,独个在书案后头坐了半日,静候她回来质问。
窗口的阳光落在底下髹黑的一套案椅上,轻摇着细碎的竹影,抖落了一面细尘。箫娘气势汹汹奔进门来,在书案前头死盯着他。他那副表情,坦然得镇静,她满腔的话蓦地遇到坎坷。
这一坎坷,那些铺天盖地的问题像是被一个浪头掀翻,就沉默了。
箫娘知道四娘说的都是真的,她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又一次遭遇挫败。她落到满面尘埃的椅子上坐着,神色悲苦肃穆,阳光斜斜从窗口照下来,滑过她的脸,落在她绾色的裙间。
俄延片刻,席泠便听见她细声啜泣起来,他从椅上起身,坐在窗下另一根椅上,微微将脑袋仰在窗台上,“柏家几位太太姨娘告诉你了?”
箫娘点点头,泪珠子直往下坠,她横袖胡乱搽一把,红红的眼圈转过来,“你有法子应付的是不是?从前说要做官,果然就做了官,说升官也果然升了官,还有什么难得倒你?”
席泠也转过眼来,笑了笑,“你不问我犯了什么事?”
“我不管!”箫娘蓦地提高了嗓音,咬着腮,又渐渐放软,“你做什么事,总有你的缘故。”
“要是我做了坏事呢?”
箫娘也不算傻,哪有无缘无故的忽然升官发财。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转,她的首饰头面,一日比一日风光,从前对她嗤之以鼻的太太奶奶后来对她奉承巴结。哪能是白来的?
但怎么来的,她不关心。她咬着牙,抖着下巴,“做就做了,世人都坏得这样子,凭什么就单要你做个好人?你又不欠他们的!我不管你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我只问你,事情查下来,会受哪样刑?”
席泠倏地笑了,张扬到狂妄,伸出手去在她发髻上揉一揉,“大约会死,我也说不准。”
他说得落拓轻松,可箫娘单是听见个“死”字,心里就慌得不行,手也抖了,泪也住了,忙抓住他的腕子,“你有法子应付的是不是?我不信你想不出个办法来。”
“有,但我不想再使什么手段,”席泠反手握住她,不管她能不能理解,他一股脑地往外说,不再是哪些关于世道生民的大论,单论他自己,“你能明白么?我这一生,除了你,都在与心之所想背道而驰,这条路太长太远,没有归途,我不想再往下走了。”
或许他们俩心有灵犀,箫娘一霎就懂得,他自甘臣服在命运的刀口,对一切都彻底不在乎。她也明白,他是老早就打算好了,没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她抽出手,热泪变冷,“那我呢?你往后就不管我了?”
“谁说不管你?”席泠吁一口气,眼睛渐渐有些湿意,“我都替你打算好了,有些官府查不着的田产地契,都给你装在箱笼里了,你一并带着往杭州去。我交代了那位同窗,请他在杭州替你寻处宅子,大宅子。”
他低头笑笑,又抬起来,“过两年,再请他替你寻门好亲事,你太太平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也不必受穷受苦。只是要像从前陶家那般大富大贵,还差些。你也将就些,好不好?”
箫娘想说“不好”,却又没个“不好”之处。他事事周到,什么都安排得妥帖。
席泠将目光投入面前虚空的光束里,仿佛在里头望见了她的余生,“箫娘,你既然忘得了仇九晋,终有一天也能忘得了我,我们与世间别的夫妻也没什么不同的,若非要说点不寻常,你与仇九晋也曾不同寻常过。你受的那么些苦痛都能忘了,没什么再可以难得倒你的。”
又再提起仇九晋,恍如间隔一生那么长,一并连过去走过的路途都恍如隔世。箫娘在那些遥远的记忆里翻翻拣拣,发现的确不错,她是不断向上攀爬的藤,并没有什么能绊住她。
她与仇九晋,也曾相互许诺,说下过感天撼地的誓言,她还说过非他不可。但无数历史经验告诉她,再苦痛风光的爱与恨,只要跨过去了,再回头看,也只是寻常不过的河。
一条一条的长河,她总要跨过去,生命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只能向前。她再闪着泪看席泠,尽量把他想象得陌生起来,想象成那些她曾淌过的洪流。也许,他说的对的。
然后她渐渐哼出笑,流着泪点头,“你说得不错,你说得不错。”
这就算达成共识,两人就搁置此事不提。吃过晚饭,席泠大大方方地又再使人为她装点了些东西,恨不能将一切值钱的、能装的都装进她的箱笼里。
箫娘就在榻上看他忙碌的背影,从眼到心,企图提前淡化他的影,反正迟早他都是要消失在她的日子里的。
可望着望着,眼泪又泛滥起来。她转脸望向窗外,外头浓绿的竹林越来越黯淡,日月会更迭,光阴会轮转,人影与人影也是不停交换,握在手里的,只有锦绣罗衫。
第二天,席泠没往衙门去,套了马车送箫娘往码头上去。下码头有条窄窄的山路,两侧荒草疯长,风将草压低,它又抬头,又压低,再抬头,时间长了,草斜斜地长,却总是不死的。
席泠不再是散漫的坐姿,而是端正凝重地,一手垂在膝上,一手搂紧了箫娘的肩。在她肩头的手不知不觉地愈发使了力,骨节上的筋络渐渐突起来,仿佛要崩断。
真断开,是他凉薄的身体里热涌的血,那些血像要从口里喷出来,他连呼吸也不畅快。他不能再陪着走了,于是叫停了马车,对箫娘说,“我就送你到这里,免得在码头上哭哭啼啼的,不好看。”
箫娘一反常态,极其冷静地看着他。席泠被这双眼看得肠穿肚烂,苦涩地笑了笑,“倘或事情了结,我还好好活着,一定去杭州接你回来。”
“用不着了。”箫娘仍盯着他,像要穿透迷障,将他看清,“你自己讲的,我没心没肺,忘性大,等你寻过去,说不准我都跟别人好上了。”
席泠的脸色变了变,想说什么,又没话可说。沉默着坐了一阵,就打了车帘子跳下去。只听见他在外用干涩的嗓子吩咐小厮,“去吧,当心点,顾着太太。”
马车又慢悠悠颠起来,那些迷障化成烟雨,汇拢回箫娘的眼。她堵着气,又似没气可堵,把脸转过去,挑着帘子看窗外。四面屏山,围着庞大的河,那河从一侧穿过去,掩在山间,看不清去向。河面上罩着一层雾,能看见虫蚁大小的船挤着,有来的,有去的,不知谁是归人谁是客。
路太颠簸,她忍不住朝车后望,席泠还站在原地,空荡荡蜿蜒的小路上,路生杂草,有他半身高,天宽地阔衬得他渺小而无力。
箫娘想起头一回听说他,是个屈了才的进士,后来见他,觉得是隐了世的高人,再了解他,又觉是被尘埋的金子。她一向执着地相信,他能有所为,能为她谋得宏伟前程。
但此刻再看他,忽然推翻了她从前一切的幻想。他只是个普通人,与她一样,不过是这世间微不足道的尘埃。她心里阴阴地疼起来,为她终于抛弃了一切对他自私的期待,却仍旧爱他的真相。
她叫停了马车,跳下来,一个劲往回跑。好几辆车也跟着停,车上麻绳困着一个个髹红的箱笼,塞满了值钱的财物。她把这些一并风与土都抛在身后,只顾着往回跑。
跑到席泠跟前,他也惊住了,又沉默着,等着箫娘开口。箫娘稍稍喘口气,握着拳头朝他胸膛上狠捶下去,“你凭什么叫我走?!你凭什么以为,我就怕死、就怕被你连累?!”
席泠刚要启唇,箫娘吊着嗓子,泼口给他掐断了,“你就这么看不起我?这还没死呢,就把我的往后都安顿了!我用得着你安排?我自己不会替自己打算?你怎么就知道你死了,我往后就一定能忘了你?从前也是,我要走,你留也不曾留一句,知道的,只说你是为我,不知道的,说你是洒脱。可我倒要问问你,你争取过么?你说过你要么?怎么就见得,你说了,我不会为你留呢?!你总要我心甘情愿,你凡事都闷着不对我说,我怎么晓得你的心,又如何去情愿?!”
一气说话,箫娘喘了两下,又瞪起泪涔涔的眼,“你总私自为我打算,你凭什么断定这样那样就是为我好?从前我爱仇九晋,今番爱你,这话不错。可我爱仇九晋时,没想过明天会遇见你,更没想过爱你;我今朝爱你时,也不去想往后跟别人的事!”
一腔话似如一盆凉水,稀里哗啦朝席泠泼下来,使他骨头颤抖着,凝望她,余光瞥见后头晴芳也跟来了,又在远处站定。
天地都随晴芳的裙角静默,山下的河面晨雾也散开,一切都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他一把将她揽在怀里,一字一句地说:“我要你,也要你平平顺顺的。”
箫娘猛地推开他,“那就只想你要我,什么狗屁都不要去想它!活着,就别顾虑死的事情!”因眼睛瞪得大,山风把她的泪水吹干了,那干涩的眼底,满是简单的爱与怨,“你们读书人,哪样都好,就这点不好,满脑子迂酸!”
席泠后跌一步望她,望着望着,渐渐笑起来。在这山野荒原,他再次领略她,原来她不是蒙昧,只是具有最原始纯粹的智慧。
https://vvadz.cc/book/80157564/628653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