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愁去(四)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庭院幽清, 欢声隐隐。箫娘去后,仇九晋见天色渐晚,欲往外头厅上向陶知行辞行。
那厅上酒残席凋, 客已散得许多,陶知行吃得微醺, 已转回屋内小憩。仇九晋随小厮进屋, 见他在榻上撑着手肘揉额角,便上前问安,“为小姐生辰,伯父应酬不暇,多有劳累。小侄不敢久扰, 特来辞过。”
陶知行请他榻上对坐,使小厮看茶, “世侄的意思,我晓得了。请回去转告令尊, 叫他放心,我已在济南府、成都府、贵阳府等地联络了好些粮商,不论今年有多少粮, 都能出手。”
“多谢伯父费心。”仇九晋呷口茶, 把眉轻剔, “家父的意思, 从明年起,南直隶这边就要推行‘一条鞭法’,改折银子缴税。这新法一推行下来, 往后还能不能似如今, 真是不好说。因此今年的粮, 会比往年多出一番, 敢问这价格……”
“税收新策,大家都晓得,我心里也有数。价格你只管放心,还如往年,我也如往年,不过拿一成利。”
闻言,仇九晋满意地点点下颌,搁下盅请辞,“那小侄先行告辞,伯父且请留步。”
陶知行送他至廊下,款留两句,望着他背影在残阳里隐没,温和的面色逐渐变冷。
他转背进屋,榻上才安坐,管家就躬着腰进来,因问:“老爷,方才听仇小官人的意思,仇大人是想在新策落实之前,趁这回税收,大捞一笔?”
喧嚣杳杳传来,似陶知行一缕长吁的伴奏,“朝廷要推行缴税新策,此时再不捞,往后捞起来,恐怕就不便宜了。他一张口,就比往年的粮食翻了一番,我在下头,还得多寻卖主。这笔买卖,真是又费心又费力。”
“老爷何不拒了这桩麻烦事?不是我讲,这要是叫朝廷查出来,可是抄家的罪。老爷不过在其中拿一成利,咱们家的买卖,一年也就真回来了,何苦押上性命做着帮人做这亏空国库的勾当?”
“你觉着我想做?”陶知行冷睇他一眼,欹在榻上,“老爷我这也是迫不得已呀,谁让姓仇的岳丈是咱们南直隶礼部侍郎?他怕我摘了干系往后不替他卖命,前几年把主意都打到我蟾儿身上了。如今虽没定下蟾儿,却定了玉台,我就那一个妹妹,这一个亲侄女,能脱得了干系?如今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只得一条道走到黑,但愿明年新策施行,姓仇的晓得收敛。”
老管家点点下颌,“那济南府那几个粮商,何时请来?”
“下月请来签契。”
管家领命而去,富丽堂皇的屋子曙光渐收,黯淡里,似萦绕着一缕身不由己的叹息,迟迟未散。
乌兔相走,河岸笙歌夜永,凤箫低转,玉笛长吟。陶知行为庆贺爱女芳辰,请师傅扎了许多焰火来放。“砰”的一声接一声,连席家的院内也映得幽辉迷离。
今夜的南京城,比往日更显紫醉消金。
箫娘仰头瞧那些姹紫嫣红的烟花,唱了句:恨的是花灯断续,恨的是人影参差。恨不得香肩缩紧,恨不得玉漏敲迟……
她的背后,是席泠遥遥的目光,盯着她单薄的背脊。半晌箫娘回头,兀地吓得跳起来,“你几时出来的?脚步声也没有,站在那里,吓人一跳!”
席泠入院审度她一眼,“不凉?”各色焰火在他头顶炸开,映得他的脸如梦如幻,“一更了,还不睡?”
“你瞧这烟火放得,砰砰响个不住!谁睡得着?”箫娘朝天上翻个眼皮,满腔幽愤,“就跟谁不晓得他有钱似的,大夜里,非要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不就过个生辰么,好不得了,明日我也过、我也放!”
说到最尾,恨得跳脚,噼里啪啦如震耳发聩里,隐隐还听见欢笑声。箫娘简直嫉妒得胃里发酸,眼睛似要把那片天看破。
席泠凝望她一对恨眼,目光缓缓移转她的腮,那里是软绵绵的。他记得他停落在上面那触感,柔软得好像世界一直待他很温柔,从未辱杀过他。
因此他也对她心生怜惜,声音格外低柔,像一声玉箫,“你与陶家小姐不是闺中朋友?她的芳辰,你不高兴?”
“哪样朋友?她是阔门里的小姐,我是窄院里的丫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何做朋友?”她仰回粉面,眼波挹露,翘起的唇挂着一抹讥诮,像是在警告自己,“再没有这样可笑的事情了。”
琼枝摇曳,云鬓上的金芙蓉分心游着光。席泠舌尖舔舔薄薄的嘴皮子,好似把一缕莫名的情愫卷回腹内,摸出个两个锭子与她,“上月的薪俸,几石粮食我一并折卖了,拢共十三两,你收好。”
瑶池月下,箫娘果然潺湲笑起来,接了银子掂一掂,“我今日到隔壁,也得了二钱,加上头先为你爹治丧收的那些帛礼,咱们如今有五十来两银子呢。我想着多攒些,咱们也寻个门路,你总不好一辈子做个教谕,有哪样出息?”
话音甫落,她凝神窥他脸色,生怕他又将她斥责几句。可这回,席泠什么也没说,转了背。
箫娘当他又摆他读书人的清高,很有些不服气,在身后撇嘴,“嗳,我可不是为我,是为你打算,你别不识好。我告诉你,今日在陶家撞见仇九晋,他还说要买了宅子接我去呢,倘或我去了,你往后发不发达,可与我没什么相干。”
席泠像被人在心上拽了一把,拽得黑靴稍顿,俄延少顷,转过来,“仇九晋也为陶家小姐做生辰?”
“自然呀,他定了陶知行的亲侄女儿,两家往后就是亲戚,素日不少走动。”
他凝眉片刻,顷刻便想到——向来联姻,都讲究门当户对,彼此助益。这官商联姻,走动频繁,必定也是有利可图,到底图谋什么呢……
他只是隐隐猜测,尚且想不清究竟,便不想了,搁置此事,渐舒展了额心。可心里却像嚼了颗梅子,一丝酸浸入肺腑,“他宅子买在哪里?什么时候走?”
说不清为什么,箫娘不喜欢他如此坦率地与她谈论这个话题。
于是她赌气似的,歪着下巴不瞧他,“不晓得,还没买,哪个说得清?我还没应下呢。谁知他那老娘,会不会又整治我,再那辛玉台,我瞧着也是个不能容人的,岂会放我在外逍遥?”
席泠鼻息里似笑非笑,“他母亲,从前是如何整治你的?”
问得箫娘腹中隐隐下坠,怪了,怎的好似犯起疼来?
她苦瘪着脸,大约是那溶溶月,照得她与席泠两个人,仿佛孤零零天涯里的同途人,忽然就想把那股疼痛叫他一起分担:
“那年仇九晋外出游历,我在仇家照常唱戏。他娘从前就有些厌烦我们这些学戏的女孩子,偏过两月,我查出有了身子。他又正在议亲,他娘只怕我耽误他的婚姻,索性将我坠了胎。还说仇九晋早厌了我了,又不好做那薄情郎,才借故躲出去,留我在家里,凭她处置。这就将我卖了那姓吴的。”
席泠脱口而出,“疼不疼?”
她把锥心刺骨的往事讲得格外简洁,叫他一问,她背着他笑了,“好生奇怪,刚想起来就心口疼的,说出来,却又不觉得什么。……或许是仇九晋回来,那些误会没了,也就不疼了。”
席泠心里却有些隐隐作痛,他想去搂她消瘦的肩,但在听到“仇九晋”三字时,将挪上前的半步又收回。
她说起仇九晋,已经不像含着百年的冤愤了,甚至还带着隐隐雀跃。或许有情人间心心相证,没什么误会怨恨不能消解。
而席泠,他也说不清他此刻的心境,大约她只是暂时栖困在这筚院里的莺,低墙矮树留不住她。
露凉烟淡,银河清淡,夜空红粉飘零,箫娘仰头望着,好像过去的仇怨也随烟逝,她耿耿于怀很久的,似乎因为仇九晋的归来,已经淡却了。
她自顾笑一笑,比及转过背来,席泠已进了门内。她稍稍诧异,在后穷追,“我话还没讲完呢你就走!”
席泠头也不回,打帘子进了卧房,往床上行去,“你不是已经不疼了么?还有什么好讲?”
“是你要问我!”箫娘空在后头跺脚,跺得那副珍珠坠珥跌跌荡荡,“你这个人,要问,又不听人讲完,气得人脑仁疼!”
她一赌气,就着席泠的床沿坐下。
席泠倒在枕上,将压在她屁股底下的衣袂拽出来,歪着脸瞧一眼她气得鼓囊囊的腮,又忽生不忍,“那你说,我听着。”
两帐间,灯烛安稳,箫娘面朝窗户,翻着眼皮笑了一笑,立时又敛了,含嗔带怨地别来脸把他剜一眼,“你此刻想听,我还不说了呢!哼,人家揭了伤疤当故事一般说给你听,你还不乐意了。”
席泠枕着胳膊莞尔,“去睡吧,明日你许我二两银子,我往铺子里打支钗赔给你。”
箫娘两眼铮亮,一霎提起精神,“打一支细细的,不要那粗粗笨笨的,不好看,就跟老婆子戴的一般。要朵荷花苞样式,还没开那种,细细的一支,缠在簪头上,你懂不懂?”
“懂,惟有绿荷映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1。”
“还有,我那妆奁的镜面裂了条痕,脸也照得参差不齐,你也买个妆奁回来给我好不?”
“要什么样的?”
她益发眼落星辰,亮晶晶的,好不迷人,“我在绿蟾的屋子里见她的妆奁,雕着荷花缠枝纹,还上了彩、还透着香!从前在吴家,倒是见过差不离的,可没有她那个清香,也不知什么木头做的……嗳,你铺子里问问,得多少钱,要不贵,你也买那个给我。”
席泠歪正眼盯着破落的帐顶好笑,“你倒识货,那样的大约二三两。”
箫娘失落地撇撇嘴,“那算了,二三两买个妆奁,倒不划算,还不如裁件好衣裳穿。说起来,眼瞧要入冬,我去扯些好料子,给你做件冬衣。人靠衣装马靠鞍,你不穿体面些,人都不拿正眼瞧你。”
“不必费事。”席泠盯着她撅起的嘴,心里有些软陷。
他真怕这感觉,只怕是一场空欢喜,于是翻身背过去,“去睡吧,这会烟火也停了。”
月帐星前,箫娘暗里合计半日,回了西厢打算一番,次日便往铺子里扯了好的羽纱料子,添上里子,给席泠缝制冬衣。
仲秋天气,衰草连天,席泠穿得单薄,外罩件湖绿棉布道袍,里头一件中衣,胜在年轻,倒不觉得冷,每日往儒学教导生员。
这日午晌,艳阳高照,原要归家,却在秦淮河桥头撞见个人,迎面将其拦住。
席泠抬头瞧,此人衣着光鲜,有几分面熟,转眼才想起,便是头先往他家中去的那位定安侯虞家的小公子虞敏之。
那虞敏之上前拜礼,“席教谕是要往家去?真是巧,我包了艘画舫游河,请先生赏光,上船与学生用席,学生正好有事请教。”
席泠见其行容虽然有礼,态度却十二分强硬,不欲理睬,拱手相辞。虞敏之却不由分说,使左右小厮将席泠强行押上船去,“学生不过是请教文章,又不是要打家劫舍,先生何以如此不近人情?”
那船上闳崇富丽,猩红四季花帘子后头便是偌大一间舱,芳屏如景,宝榻横立,舱内早有四五佳人等候,还有一位衣锦相公。
席上摆着满当当晶碗银碟、金齑玉鲙,席泠扫过一眼,转背欲打帘子登岸去。
虞敏之正儿八经地恼了,想他公侯世家,还从未被人这般扫过颜面,一行款留,“先生留步,回家也无事,不如吃几杯酒,学生还要向您讨教呢。”一行暗朝几个妓/女递眼色。
左右莺燕便上前嗔笑奚落,“哪里来的乡巴佬?如此不讲礼数。虞官人请客做东,不说谢一句,反倒拉下脸就走。”
“既说是乡巴佬么,自然见不过大场面囖,姐姐怎的蠢笨起来。叫人家坐,人家只怕跌了这船上的好东西,赔不起嚜。”
再有席上那位相公搭腔,“敏之,放人去吧,慌脚鸡上不得高台面,你只顾留人在这里,人不自在的。”
讥得席泠打着帘子顿步,噙着抹冷笑回首把众人睃一眼,目光清冷地落在虞敏之身上,“向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公子有这些能说会道的朋友,想必你也是能高谈雄辩之才,何必向我请教?”
虞敏之何曾遭此冷嘲过,须臾把笑敛了,剪起胳膊咬着后槽牙,“这样又臭又硬的脾性,怪道只能在县儒学做个教谕。按理说你二甲第一名的进士出身,当初就该点进翰林院当差的,我还奇呢,怎的沦落至此。你既如此不识抬举,我不留你,你且去,咱们往后再说话!”
只说这虞敏之被拒后,心里赍气,在船上总是不自在,吃酒耍了也提不起兴致来。
下晌归到乌衣巷,他祖母喊他屋里吃晚饭。这厢进去,脸色便不大好,一屁股落在圆案上,气鼓鼓地不作声。
老太太榻上见了,喊到榻上来坐,面前窥他一窥,便把炕桌拍一拍,“哪个不长眼的惹得我孙儿不自在?你告诉祖母,祖母给你出气去!”
这头还没作声,倏闻廊下细细一缕笑音迢递进来,“祖母不要理他,自从回到南京来,他哪日不是在外头与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吃酒耍乐?能受什么气?左不过又为了行院里那些姑娘争风吃醋、败了阵仗,才做出这副脸色。”
话音甫落,门里便走进来位妙龄女子,穿着桃粉绉纱掩襟长衫,底下露大半截素白的裙,宫髻虚笼,傅粉欺朱,脂香满满,杏眼含嗔,柳眉带颦,天然风韵衬着胸前佩的一个红玛瑙坠项圈,更显葳蕤风流。
虞敏之瞧见,起身打了个拱,“姐姐。”
正是定安侯家的嫡小姐,名叫虞露浓,芳龄十八,才情上好,被其祖父祖母视为奇货,因此可居,尚未婚定。
此番随定安侯卸任返回祖籍,长住了南京,平日除了与此地权贵人家的小姐往来,便是在闺中舞文弄墨。因此待她这成日在外寻欢作乐不学无术的兄弟,很有些恨铁不成钢。
眼前见他,把眼一嗔,落到老太太身边,“你不要喊我,我当不起你姐姐。成日只晓得在外头胡混,何尝把我的话听进耳朵里去?”
“我哪里没听?”虞敏之坐回对榻,蹙额皱眉,“前些时,我去拜访个进士,朝他讨教学问,我可是隔日就去了的。是人家不理睬我,我有哪样法子?”
“人家不理你,你就不能再去?齐桓公还曾礼贤下士呢,你算什么东西?不过混了个秀才,仗着祖父父亲的威名在外为非作歹。”
“我可是再去了的,今日在秦淮河小桥头撞见,我画舫内设宴请他,是他不识好歹,甩个脸色便走了!什么东西,不过是个进士出身,在京师,连进士及第那三个,也得给我几分薄面!”
闻言,露浓冷噙着一抹笑,“我还不晓得你?你待人哪里有这样的耐心?必定是以强权压人,得罪了人,人才不愿与你为伍。”
虞敏之心有不服,歪着脸怨她,“姐姐怎的帮着个外人说话?莫非是姐姐仰慕人家才学,心里有些……”
此言一出,登时激得露浓眼眶泛红,恼得说不出话。
老太太亦抬手拍他的肩,“鬼人,哪有这样讲姐姐的?!你姐姐闺阁里的姑娘,叫你这样编排她,她的脸面哪里放?什么了不得的进士,也要与你姐姐牵扯瓜葛,叫你祖父听见,先打你!”
虞敏之缩着肩避一壁,不屑笑道:“哼,人家可是二甲一名的进士出身。”
露浓听见,杏眼微转,泪光里似隐隐回荡起无限春意,波滚斜阳绿窗中,记起那个春天——
那年,她在闺中也略有耳闻,听说有位德才过人,品貌上流的青年到京赴考,名叫席泠。殿试前,他的诗文为人传颂,还曾传进闺中,被她抄录。
却听说他被几个纨绔捉弄得病了,卷面失仪,被圣上冷落。原该点进翰林院当差的,又因家境贫寒,没个门路,被内阁划了姓名,放回南京待命。那时候露浓听见,还曾为这一位落寞才子痛惋过。
机缘凑巧,不曾想她也来到南京,千丝万缕地竟扯上瓜葛。露浓倚窗含笑,丫头奉茶进来,跟着好笑,“姑娘什么事情那样高兴?”
露浓眼波溶溶,要讲不讲,低着脸笑。
哪里想她是女儿春心漾,外头却只顾“快意恩仇”——
晚间虞敏之往外头吃了台酒,在席上把此事一番讲述,引得那些个权贵公子很是替他动怒,撺掇着要他把席泠“点拨点拨”。
夜半虞敏之归家,左思右想,心内怀恨,叫来小厮吩咐,“好个不得了的进士,竟把我侯门公勋也不放在眼内。过几日,你往上元县县令家里走一趟,把此事告诉他一声。”
祸事平起,席泠早有预料,心知得罪这位权贵公子,未必会有好果子吃?却不大放在心上,仍旧每日进出儒学,归家便闭门读书,万事不问。
这日阴沉沉的天,不见晴光,倏地秋风带凉,吹落满院黄叶。箫娘烧了饭摆到正屋里,两个人对坐吃饭。
这个默默无言,那个只顾钻头觅缝,“我问你,你这教谕要做到哪个日子才算完?县衙门里有没有要紧的缺,也该把你往上提拔提拔呀。”
席泠慢睇她一眼,隐隐好笑,“就是有,轮得到我么?”
“轮不到。”箫娘捧着碗沉吟,片刻亮眼抬起来,“可如今咱们也有门路啊。仇九晋,他在上元县做县……”
话还未完,却被席泠硬声截断,“不许找他。”他嚼咽两下,抬首起来,眸如天色,淡淡晦暗,“你与他什么干系是你们的事情,我与他,不相干。”
箫娘叫他冷眼望出一股气来,把眼皮翻翻,“不相干就不相干,你凶什么凶?”
“我凶了么?”他眼色未改,只是嗓音蓦地软了几分。
“凶了!”箫娘愈发得势,把碗叮咣搁下,“我见天替你筹谋,反倒不得好,我为谁操心,你只当为我自己呀?我告诉你,要不是为着你,我早走了,你以为我没地方去呢?人仇九晋,巴巴在外头寻宅子,就等着挑了地方来接我,我有的是好去处。”
席泠搁下空碗,眱她半日启口,“算我凶了你,抱歉。”
箫娘别开脸,抿着唇憋着抹得意的笑。再回首,人已走到卧房门帘子前头,背影掩得声音有些发闷,“你去吧,跟着他不愁吃穿,也不用成日与炉灶为伍,日子好过。”
说得不差,仇九晋眼前虽只是个县丞,可凭他外祖的关系,升官加爵,指日可待。
箫娘这辈子,就图个翻身为主,也使唤使唤奴仆、享一享高人一等的福气。
可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仇九晋两次说起,她都未坦率答应。好似总有些放不下,丢不开,或许是对从前还未真正释怀,或许又是对未来有些怀疑,总之犹豫踟蹰,几番不定。
此刻却一口气顶上来,倏地想应了,于是鼓着个腮捉裙起来,“我这就去告诉他,叫他寻个三进的宅子,少了十亩地,我可不住。你把桌儿收了!”
言讫,回西厢摔阖了门。又扒着窗缝看,见席泠来往几回,收拾碗碟,叮叮当当响。
她心里有气,也将那个新买的妆奁弄得叮当响,把几件有限的头面首饰,摔摔碰碰,跟谁置气似的,非要弄出个动静来。
半日收拾出来,换了件嫩绿的掩襟短褂子,扎着松黄的裙,也学人闺阁小姐,挽着条翠绿的披帛,打扮得乌云坠翠翘,黛薄红深,点着金莲抱着个包袱皮,待要出门。
捱着步子到院门前,总算被席泠喊住,“站一站。”
她洋洋回首,抬着下巴冷睨他,“做什么?”
“往远处去,如何走得?”席泠走过来,往她脚上瞥一眼,擦身出门,“等我去请顶软轿来送你去。”
于是乎,这顶软轿游过好几条街,落在巡检元大人家角门上。箫娘门首报了门房,小厮引着进去,倒也是偌大个宅子,比陶家人口多了许多,来往仆妇丫头众多,递东西传话的,热热闹闹。
到那元小姐闺房,亦是宝瓶插花,绮窗细密,春屏秀丽,宝榻繁裀。小姐不好诗书,屋里写字的家伙不多,不过挂着两张字画,装点屋子。
屋里还坐着位葳蕤妇人,三十出头的年纪,穿金戴银,见了礼才知,是小姐的母亲,元家的正头太太。
见箫娘随仆妇踅进屏风来,小姐便起身去拉,“我说晚两日来一样,我也不急着穿,今日天气不大好,路上恐怕下雨。”
箫娘如今领悟了,当这些阔门小姐,不能像朋友似的待,人反说你不配,与你远了。
就拿她们当女财神一般,一味钻营讨好,她们反觉你虽是奉承讨好的下作人,却胜在机谨,待你倒还和软些。
因此笑得十二分卖力,朝夫人小姐都行了礼,只在榻跟前杌凳上坐,“姑娘交代的活计,哪里敢耽误呀?若是下雨么,少不得在姑娘太太家,等太太赏口饭吃了。”
果然,奉承得元太太障袂嬉笑,“好个机灵人,我们家还会亏你碗饭吃不成?”说着,使丫头端了茶果来,指给她吃,“你往日在哪里做勾当呢?也常往我家走走,把外头的新鲜事,说来我听听。”
“哪有什么正经勾当,还不是姑娘奶奶们发善,赏我点差使。昨日往赵家去了,她们家奶奶请人小姑子念经,叫不齐六个,我去凑个数,我也不大识字,坐在那里白混口吃的。”
元太太笑问:“可是跑船运的赵家?”
“是嚜。”箫娘开了包袱,拿出绣鞋。
元太太摸摸鞋底子,“你这鞋底倒好,她爹成日在外东走西逛,稍薄的底子脚受不住。你比着这个,做一双皂靴来,料子你走时带去。”
箫娘应着,随口搭问:“老爷衙门里忙些什么呢?”
“不比泠官人,儒学里清净。他么,平日查私贩、人口,各处奔走,没个消停,从不肯轻易在家。”
箫娘闲说几句,倒与这元太太说得几分投缘。元太太一高兴,赏了料子并一些打赏。
这厢仍旧乘坐软轿归家,路上撩了帘子瞧,见许多差役押赶粮食,大约是县衙门收秋税的缘故,街市比往日芜杂些。
正是这个缘故,衙门里税收登记造册,忙得何盏焦头烂额。
又有消息,县令赵科已上奏辞官,等明年顺天府内阁批文下来,就要回乡养老,不大管衙内的事情了,把他们底下人愈发忙得不行。
下晌归家,便打后门去请了席泠来帮忙核对税册,两个人在书房说起赵科辞官之事。何盏埋头笑论,“赵大人老滑头了,眼瞧着今年是最后一遭以粮缴税,有些人趁这个时机,必要大捞一笔。他怕那些人捅出篓子,届时牵连了他,横竖也升不上去,不如辞官回乡,一身自在。”
席泠在下案,捧着账册瞟他一眼,乔做无意,“那些人……你这话,像是晓得是哪些人似的。”
日影西昃,阳光斜倾在书案上,何盏抬起头,笑脸与微尘同浮在光束里:
“咱们俩自□□好,我不瞒你。往年征税收粮食,不少人贪墨,官商勾结,粮食脱手出去,按利分成。你瞧应天府的仇通判,他老岳丈是南直隶礼部侍郎,过两年只怕就要调任京师六部,怎的他迟迟进不了南直隶六部?”
他吭吭笑两声,下巴挑一下席泠,“你想想,他要是升调了,底下弄钱这些事情,谁来盯着办?外人到底不如亲女婿放心呐。”
破窗射入的阳光熨帖着席泠半张脸,浓卷的睫毛细微颤地抖了下,眼却未抬,左右对看账册,“如此说来,赶在税策有变前,他们定要放手贪一笔?”
何盏架着眉点头,席泠稍垂眼皮,笑了下,“嘶……倘或查处了这些人,令尊高升,倒是个机会。”
何盏拈着一页纸,将翻未翻,望着他笑,“你说得不错,家父的意思,若他们不出手便罢,倘或出手,就密告南直隶户部。户部侍郎与仇通判岳父不大过得去,必定呈报京师,遣人彻查。”
说到此间,何盏眼色稍沉,暗磨牙根,“倒不为什么高升不高升的话,南京这班贪腐蛀虫,也该整治整治了!”
“要是查无实证呢?”
“查无实证……”何盏俯首,长吁一声,“那就算我何家运数已尽。给你说句交底的话,就算家父要明哲保身,我也要求个无愧于心。咱们自幼读书,是为着什么?不就为效忠朝廷,百姓安居?明瞧见那么大的亏空却坐视不理,枉受圣贤教诲!”
如今再说起这些忠君报国的抱负,席泠业已无情无绪,甚至感到几分疲惫。
他搁下账本望何盏,绮窗折进阳光,返照他眼中一点虚飘飘的钦佩,顷刻就沉入眸色深深的海底。
沉日跃兔,金乌相避,没几日秋莺啼花残,红叶亦衰减,暖风骤散,凉风乍紧了。
席泠仍穿两件单衣,箫娘瞧不过眼,点灯熬油地忙活四五日,为他裁了一套夹棉的中衣。
这厢举着衣裳在他肩头比一比,弯着眼笑,“外衣费时日,还差肩上两个补子没绣好,先裁夹棉的中衣你穿,裹在里头,也不觉冷。”
席泠瞥见她帐中搁着双男人的靴,软缎料子,针脚细致,还未收线,一下踏碎了他好些萦于腹中的话。
他盯着箫娘折返回床前的纤背弱腰,声音含沙发闷,“不必急着赶做它,我不冷,什么时候做好我什么时候再穿就是。”
“你不冷?”
透过她满头鸦髻,席泠仿佛能看见她的笑脸,翻着白眼,俏皮伶俐,“你此刻年轻,是不晓得冷,等年纪大了就晓得,那骨头缝里都细针扎似的疼,就是年轻时候不留心保暖作下的病!”
话音甫落,箫娘提着中衣的裤子转过来,见席泠的目光定在她身后的床铺上,她跟着看一眼,就瞧见那双黑靴。
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她把那没必要解说的非要表白表白,“那是给元家老爷做的,前些日往他家中去,他夫人见我鞋子做得还将就,就托我给她老爷做一双。”
席泠心里的酸稍稍烟消云散,笑了下,“哪个元家?”
“就是巡检司巡检元大老爷家呀,他小女与绿蟾是朋友。上回绿蟾生辰,我去陶家,在那里认得的。她托我往她家走动,送些绢子汗巾之类。谁知去了撞见太太,倒与这太太投缘,说了好些话。你别说,这元太太三十好几的人了,脸上倒瞧不见一条皱纹,真是显年轻!”
“原来是两县巡检元澜……”
“你认得?”
席泠莞尔摇首,“不认得,听说过。这元澜是上元江宁两县总巡检,手底下上千人,专管两县人口防查与商贩来往。”
说着,席泠将手搭在窗前那条椅背上,十个指头倏蜷倏放,像是思虑什么。
“噢……怪道这元家与陶家有往来呢,陶家跑买卖货运,总少不得与他打交道。”
箫娘随口附和,将那条裤子提到窗前,扒他的肩,“转过来。”旋即比到他腰上,把他两边腰一掐,“瞧瞧这腰合不合适,大些不妨,我还往上缝裤带子呢。”
蓦地把席泠掐得心猛跳两下,热气朝脖子涌,正巧叫衣襟遮住,一张脸仍是冷白的,垂眼盯着箫娘低伏的乌髻,血气躁动,却脉脉无话。
箫娘比了少顷,收了裤子,朱唇唼喋着叠衣裳,“蛮合身哩,回头缝上裤带子就给你穿。”
叠罢衣裳,又摸了条绢子朝他走近,垫着脚尖擦他额上细汗,“我儿,这样凉的天,怎的出汗呢?”
席泠瞧见她鬓上光溜溜的,只有条大红的布带子,与发丝勾勾缠缠,同挽头顶,便笑,“怎么不戴那件分心?”
“哪有见天戴的道理呀?”箫娘撇撇嘴,收了绢子,“你不懂,女人心思细着呢,我要是日日戴,叫那些闺秀小姐瞧见,一要说我眼皮子浅,得个金首饰,恨不得日日显摆;二也要说我没别的,只得那一件,这才天天戴在头上。”
“再买一件,翡翠的。”
箫娘一抬头,他的瞳孔似叶尖上的两滴露,亮晶晶的,好像往她的心湖里坠下来,溅起两圈小小涟漪。她便媚孜孜笑了,“还是我儿晓得孝敬我。”
送席泠出门后,箫娘低着脖子在窗户底下做活计,半日脖子酸,抬眼抚脖子,却见晴芳进来,说是绿蟾请她去一趟。箫娘只得丢了针线,跟着往陶家后门进去。
绣阁里晨光和软,绿蟾莺慵蝶懒地倚在书案,将一张写了字的粉笺提着笑看,看得出神,连箫娘进来也未听见。
“姑娘叫我什么吩咐?”
绿蟾乍惊,抬起脸,箫娘扶着案沿,纤腰微俯。她稍稍诧异,将纸笺折入信封,“说什么吩咐不吩咐的,你怎的客气起来?”
箫娘笑笑未答,绿蟾也不深究,将信并一张喷香的桃粉绢子递与她,朝屏风外头张望,放低了声音,“这帕子是我亲绣的,上回何小官人给我贺生辰,我还未还他的礼呢,托你转交给他。我屋里有我家商号新进的缎子,你拿一匹回去裁衣裳穿。谢谢你。”
“姑娘只管交给我。”箫娘接了信,与她闲说两句,辞回家去。
走时忘了栓院门,回去就见院内立着个身影,箫娘歪着脸在后头敲半晌,没认出是谁,吭吭轻咳两声,那人转过来,才认出是仇九晋跟前的小厮华筵。
那华筵笑嘻嘻迎到跟前,“我的姐姐,等你好半天,你哪里去了不在家。快,收拾收拾,与我出去,爷在旧花巷等你呢。”
旧花巷与乌衣巷比邻,倒是不远。箫娘提起柳眉将他照探照探,“往那里去做什么?”
“那里有处宅子,前几日我打听见的,爷去瞧呢,使我来请姐姐一道去瞧瞧好不好。”
箫娘把眼皮轻垂,树上正好栖着只寒鸦,在树杈上左右跳两脚,呱呱吸引着箫娘抬头。
就看见它扇着翅膀,抖落满天灰,扑腾腾飞离那枯枝败叶的杏树,往万里碧霄飞去了。
——————
1唐李商隐《蹭荷花》
https://vvadz.cc/book/80157564/628653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