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第 10 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往常, 蒋孟琴揍方立安,基本上都是虚张声势,方立安一跑, 事情就算翻篇了。
这一次,方立安老老实实地任打任骂,不躲不闪, 蒋孟琴越打越心疼。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精心呵护了十八年, 是她的希望与寄托。见李高明来拉她,总算松了口气, 顺着台阶就下了。
说起来, 蒋孟琴也有自己的心酸苦楚。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 进入官场, 无亲无故, 无人照应。
后来李高明从京城调回来,两人结婚, 家里陪嫁了一台洗衣机。至于李高明家,一穷二白, 什么都没, 完全指望不上。
那时候, 交通厅给她分配的宿舍在山上。夏天, 蛇虫鼠蚁纷纷冒头, 蒋孟琴在家活捉了一条蛇,拎去单位, 直接摔在领导桌上。单位这才重新给她分配一个环境相对好点的住所, 就是方立安刚来时看到的旧房子。
职场女性总是有诸多不易, 更何况蒋孟琴混的是官场。她一个毫无背景的女人, 不知道写了多少篇报告,熬了多少个通宵,受了多少挫折,才升到今天的位置。与此同时,还要带孩子,做家务。
并非李高明不作为,而是九十年代,国人思想传统,他们俩的老家盐阳县更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地方,夫妻俩便默认了这种分工。
等后来,家庭条件好点了,蒋孟琴大小也成了领导,工作越来越忙,这才请了钟点工。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闲着,白天忙工作,晚上忙着给女儿检查作业,难得周末可以休息,还要接送方立安上辅导班。万一再碰上有事加班,真的是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蒋孟琴不累吗?她当然累,但她比谁都清楚知识改变命运。一无所有、一贫如洗的她和李高明凭什么在宁城立足,靠的就是知识和文化。
否则,她这会儿也许只是个下岗女工,正想办法跟改制的企业讨要退休金,而李高明或许还在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生个孩子继续放牛。
她想摆脱的大概就是不知道转了几手,墙面斑驳脱落,天花板四处漏水,冬冷夏热的破房子。
她想摆脱的大概就是即便公费出国,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却依旧要一天两顿泡面,吃到想吐的日子。
她想摆脱的大概就是冰天雪地,看着别人舒服的坐在小汽车里,她却只能抱着女儿在公交车站台瑟瑟发抖的时光。
是的,家里后来有了代步轿车,有了精装修楼房,有了她曾经想拥有的一切。可是这些都是他们夫妻俩一点一滴打拼来的,即便女儿将来可以继承所有,也不能改变她更希望女儿拥有“从无到有”能力的想法。
兴趣班、辅导班、足够的零花钱、漂亮的连衣裙、时下最新的电子产品……她竭尽所能地提供最好的条件,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将来拥有更高的起点,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看着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发出羡慕嫉妒的喟叹。
方立安也曾为人父、为人母,她理解蒋孟琴的心情,并且选择体谅。再加上她对未来的计划和预判,所以一直乖巧听话,听从了对方的大多数安排,表现成了优秀本人。
可以说,蒋孟琴的强势与虚荣心,有大半是她助养的,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然而半途而废的优秀只会让她的日子变得水深火热,所以她决定继续优秀。
只是到了十八岁,她必须按照自己计划好的路子走,这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左右的。
苦肉计还是很管用的,方立安挨了一顿打,叫蒋孟琴撒了这口气,还让对方心疼起她,十分顺利地把这件事揭了过去。
只是对于方立安大学究竟去哪儿念,蒋孟琴始终不愿意松口。她虽然不再暴怒,但也不愿意搭理方立安,化愤怒为力量,埋头工作。方立安在家没饭吃,她也不管。
李高明问她,她就怼道,“人家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人家还有钱,我没问她要租金就不错了,还管饭?想得倒美。”转念一想,又道,“不许给她钱,你身上那点钱自己留着花吧,从现在到她去上学,我不会给你一分钱。”
李高明:从经济上打压,思路没错,但是我招谁惹谁了?
蒋孟琴说不管她那是真不管她,方立安出门都不用报备了。为了防止坐吃山空,她不得不重操旧业,去金融市场寻求帮助。
只是这一次,资金需求不大,她便没有像娱乐圈那一世一样,反复操作,天天翻倍,只赚点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就行了。
方立安的签证早就办好了,m国那边的录取通知书也收到了,上面标的报道日期是8月22日。如果真要去的话,她这边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准备。
蒋孟琴没有放弃,机票、行李、宿舍……她一件不落地准备着,方立安让她别弄,告诉她最后只会是白忙活,她不听,自顾自地忙着。等到到了机票上的日子,便让李高明开车送她们去机场。
李高明:送谁,人呢?
方立安:谁去?我不去。
方立安最终还是没上车,她就待在家里,楼也不下,听李高明说蒋孟琴在车里嚎啕大哭了一场,红着眼去了单位。
李高明则满脑子都是中介费、申请费、住宿费、学费、机票钱……心痛到无法呼吸……
许是尘埃落定,李高明开始琢磨升学宴的事情,眼看着就要到8月下旬,再不请客,闺女就要去上学了。份子钱还没收回来,这是万万不行的!
蒋孟琴对方立安依旧有气,但这并不妨碍她邀请同事们参加升学宴。大家迟早知道她女儿没出国,还要去念什么劳什子法医专业,笑话都看了,她得把门票钱收回来。
夫妻俩带着方立安在宁城办了一场,又回老家办了一场。看着一个月以来的头一次进账,李高明激动的热泪盈眶。
至于那些知道方立安明明被top10录取却留在国内读法医的人,纷纷猜测这闺女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或者有什么特殊癖好。
大家脑子里来来回回播放着《汉尼拔》和《嗜血法医》,脑补了几部高智商完美犯罪的电影,极力控制住了旺盛的吃瓜欲望。吃瓜什么的还是算了,小命要紧。
方立安:???
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报到时间是9月10号,方立安收拾好行李——一个24寸的行李箱和一个书包。
临走前一晚,蒋孟琴还是来到她房间,帮她把行李检查了一遍,又添了许多东西,行李箱变得沉甸甸的。
方立安竖起a4纸,“不能再放了,要超重了。”
蒋孟琴嘴角翘起一个嘲讽的弧度,“国际机票都作废了,还抠这几个钱?怎么跟你爸一副德行?”(李高明:闺女像我不好吗?)
蒋孟琴看着a4纸,终于想起什么,“你这怎么回事?就知道写写写,哑巴了?”这段时间只顾着跟方立安冷战,孩子的怪癖她也没心思管。
方立安刷刷刷写道,“我不想说话,这么写挺好的。”
“好什么好,到了学校,同学怎么看你?”蒋孟琴瞪了她一眼,“不许写了,好好说话。”
方立安垂头不语,看起来失落又伤心。
这一个多月,蒋孟琴已经被她磨得没脾气了,想到大学都随她去了,还跟她计较这些做什么。
“算了算了,儿女都是债,随你,你高兴就好。”她烦躁的摆了摆手,“不过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不能因为上了大学就放松。”
方立安点头。
“这专业是你自己报的,我知道你感兴趣,但是,电视剧和现实是两码事,电视里看着好,现实中未必如此。解剖什么的,要是受不了就申请换专业,别硬撑,知道吗?”
方立安点头。
“以后找不到对象别怨我。”她叹了口气,接着道,“行了,赶紧睡吧,明天早上还要赶飞机。”
方立安点头,在纸上写道,“妈妈晚安。”
第二天早上,9点28分的飞机,7点钟吃过早饭,一家三口便出发了。从家里到机场,不堵车要一小时。
因为蒋孟琴和李高明一起送她去广城,所以车内并没有离别伤感的气氛。只是蒋孟琴和方立安昨天收拾东西,睡得晚,精神有点萎靡困顿。
倒是李高明兴奋的不行,一路叨叨叨叨说个不停,兴致上来还做了首诗,怀念他逝去的大学时光,顺便纪念下自家闺女上大学一事。
方立安心中感叹,真不愧是文科才子。然而,她不方便说话,没法搭理他,蒋孟琴则是根本不稀得搭理他。
饶是如此,李高明还是兴致不减,这边刚念完诗,那边又开始放喉高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把方立安的瞌睡虫赶了个精光。
宁城到广城,全程只要两个小时,飞机难得准时起飞,三人在中午12点前便到了广城。
https://vvadz.cc/book/80668106/634571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