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改邪归正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野狗骨头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玉京
当下,曹鲲可谓饱受争议,不是在作秀,就是在作秀的路上。
为达成改朝换代,成为天下苍生心中“太阳”,他不辞辛劳,无畏风雨,纡尊降贵地深入百姓之中,对百姓嘘寒问暖。
这一日,曹鲲携一众官员前往即将竣工的天魁城视察。
工地上,尘土漫天飞扬,民夫们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
曹鲲身着一袭朴素衣袍,头戴一顶简朴方巾,迈着沉稳的步伐,在一众人的前呼后拥下大步迈进工地。
他的目光在工地上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一个身材魁梧的民夫身上。
他快步上前,脸上堆满亲切笑容,关切问道:“这儿的工作累不累呀?”
那民夫满脸紧张,赶忙回答:“回丞相的话,这儿的工作一点儿都不累,在这儿筑城,不光能吃上饭,还有工钱拿,我力气大,想在这儿干一辈子呢。”
曹鲲和煦笑道:“这种活儿哪能干一辈子呀,将来这城建好了,你们人人都能住进来,人人都能有好生计,日子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民夫听了,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感动道:“丞相!您对我们实在太好了,您给了我们饭吃,给了我们活计,还给了我们工钱,让我们活得有了尊严,我们就是十辈子也无法报答您的恩情啊。”
曹鲲拍了拍民夫的肩膀,一脸感慨道:“不瞒大家,我以前也是老百姓,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我知道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苦,日子有多艰难。”
“但我始终坚信,这天下归根结底是咱们老百姓的。”
“没有咱们老百姓,哪来的万里江山,哪来的高大城池,一望无际的良田?”
“穿的衣服、吃的粮食,哪一样不是出自咱们老百姓之手?”
“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实现天下大同。”
在场众人听了曹鲲的话,无不热泪盈眶,纷纷跪地磕头,口中高呼:“丞相仁德!”
“丞相您真是大好人!”
“我家世世代代都会感激丞相、追随丞相。”
待曹鲲离开那尘土飞扬的工地后,章如虎忍不住说道:“王上,体察民情这种事交给官员们去做就行了,您没必要隔三岔五来这种地方,辛苦不说,万一有刺客怎么办?”
曹鲲听了,脸色一沉,怒斥道:“糊涂!我在凤凰书院是怎么说的,你们都忘了吗?”
“我说过,为官者要为百姓做主,要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不能脱离百姓,不能高高在上、超然物外、不知人间疾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官者不能忘记百姓!更不能怕苦怕累!要是怕苦怕累,就别当官!”
曹鲲看向一众官员,神情严肃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记住了,没有百姓,就没有天下;没有百姓,就没有江山社稷。你们要把为百姓做主刻在骨子里,印在心上,时时刻刻想着百姓,知道吗?”
众官员齐声高呼:“丞相爱民如子,臣等谨记丞相教诲,永生不忘!”
曹鲲一到公共场合,各种为国为民、以百姓为重、为百姓好的言论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口若悬河,掷地有声,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或许是因为说得太多,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而更令人唏嘘的是,不少百姓也深信不疑。
他们真把曹鲲当成了“太阳”,手持锄头时一口一个忠诚,端着饭碗时一口一个恩情还不完。
当然,光靠嘴上作秀是不行的,曹鲲确实拿出了真金白银,把从各个州郡收上来的税都用在了百姓民生上,国库的钱他一文不贪,一文不占,清廉如水,恪尽职守。
在他的仁政之下,玉京的老百姓只要不懒惰,就能吃上饭。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没有出现饿死冻死的情况,百业兴旺,一片繁荣景象,家家户户路不拾遗,比大乱之前还要兴盛。
这样的景象让文武百官都觉得不可思议,心中暗自猜疑,私下里议论纷纷。
“难道曹鲲真是个仁德爱民的君子、治世能臣?不应该啊,他可是出身魔道啊!”
“难道是出淤泥而不染,现在当了丞相就改邪归正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权力还能劝人向善?”
“肯定是装的,不过这装的也太像了。”
在玉京的街头巷尾、城里城外,百姓们对曹鲲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对着路过的行人说:
“咱们丞相啊,那真是圣人转世。”
“自从他来了之后,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以前咱们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这都是丞相的功劳啊!”
一个年轻的樵夫,背着柴禾从城外回来,听到老者的话,附和道:“是啊是啊,丞相对咱们老百姓那是没话说,要不是丞相自掏腰包,省吃俭用拿出钱粮赈济百姓,我早就饿死了。”
当然在这片赞誉声中,也有一些清醒的人。
一个三朝老臣对曹鲲仁义爱民的举动嗤之以鼻,对榆木脑袋的儿子说道:“儿啊,这世间之事,往往不能只看表面。曹鲲虽然现在做了不少好事,但他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的,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收买人心,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他自己的一己私欲,他不是个好人,你可不能被曹鲲蒙骗!”
皇宫深处,姬高躺在御榻上,满脸病容,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怨愤。听了皇后讲述大儒对曹鲲的评价后,气得大口咳血。
曹鲲的势力越来越大,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威望也越来越高,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而自己的皇位已经岌岌可危,曹鲲随时可能谋权篡位。
“难道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大乾江山落入曹贼之手?”
“朕无能啊!愧对列祖列宗!”
魏王府中,曹鲲坐在书房里,手中拿着一本书,得意洋洋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他想起了这几句诗,心中感慨万千。
周公一心辅佐成王,却因流言蜚语而陷入恐惧与困境,历史最终证明了他的忠诚与清白。
王莽在篡位前,表现得极为谦恭有礼,深得人心,迷惑了世人,直到他篡位后,人们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曹鲲如今正效仿王莽,借鉴其成功经验,树立道德形象,礼贤下士,厚待儒学圣贤,将所得俸禄尽数分给穷人,保持仁义爱民的作风。
同时,他争取权势要人支持,威逼利诱,不择手段,赢得了这些人的认可和拥护,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此外,他还制造符命谶语,暗示姬氏皇朝气数已尽,自己才是“天命所归”。
比如在疏通河道时挖出了一块玉石,上面写着“宣告魏王为帝”。
比如还收买儒生著书做赋,从舆论层面为自己的篡位行为造势,强化了“天命所归”的形象。
以王莽的套路,再加上自己的本事,谋朝篡位、登基称帝,那还不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https://vvadz.cc/book/82594126/678517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