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直播:惊!龙凤猪凑不出一个太子 > 第514章 肥子孙肥了276年,百万宗室杀不完?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第514章 肥子孙肥了276年,百万宗室杀不完?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当然了,老朱家也有靠谱的顽王爷,比如唐王朱聿键。”

“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朱聿键散财募兵千人,从南阳封地起兵勤王,结果还没遇上清军就被崇祯敕令回兵,你领兵进京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这件事情之后,更是把朱聿键废为庶人,圈养在凤阳高墙之中。”

朱元璋:“傻****”

朱棣:“......”

他可以把之前的话收回去吗?

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在多疑什么??!

不应该先解决外患问题吗!!!

“还有一个周王,周王出银50万两当军饷驻守开封,最终也是没有守住。”

“因为黄河灌城逃离藩地,避居彰德。”

“这两位是不怕死不投降的,那怕死投降的也不少。”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罗汝才克汝宁,明崇王朱由樻和他的弟弟何阳王朱由材、世子朱慈辉一起投降。”

“随后朱由樻被封为襄阳伯,可是你投降还是救不了命。”

“没过多久,朱由樻就连同家属一起被处死于河南泌阳,到最后还是死了。”

“当然我们一起说的这些事,都是发生在李自成还没有席卷天下,还没有建立新政权的时候。”

听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是绷不住破口大骂,“真是一群饭桶!蛀虫!废物!”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从山峡进兵北京就发起了对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击,在这个时候他的策略已发生变化。”

“比如秦王朱存极在崇祯十六年投降,他就没有被杀。”

“晋王也在太原投降得以免死。”

“这二位就被李自成立为标杆型的人物,主要作用就是装点新朝,可是那些普通的宗室诸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根据记载,韩文全在山西抓捕朱明宗室400多人送到西安,之后全部被杀。”

“陈永福在太原杀朱明宗室也有1000多人,大同的代王出家散财帮助守城,结果城破不降和,和他的世子一起被杀。”

“同时被杀宗室也有1000多人,对于崇祯的儿子李自成反倒是一直没有杀,而是和秦王晋王一样带在军中做标杆人物。”

“......”

明朝百姓:别说,听着怪爽的是怎么回事?

“明代藩王在经济上有汲取的特权,这些宗室对财富也十分贪婪,所以说像李自成这种起义军就属于报复性屠杀,因为你大明朝有民愤、也有军愤。”

“杀完既能解气又能劫财。”

“清军入关更是没放过朱家的子孙,根据记载赵秉忠的清兵入关与明朝宗室一文统计,从顺治三年到顺治八年,被清军斩杀的明朝宗室郡王就有50多人。”

“那这些郡王的家属也留不下吧,无论年老年少皆诛之,光是郡王都杀了50多人,以此计算死于清军的朱明宗室其人数应该在万人以上。”

“对于已经先来投顺的朱明宗室,清廷也没放过。”

“以前先投降的也不能先留你,顺治三年五月以私匿印信为借口荆王等11余人全部被处死,到顺治五年被俘的福王,也就是弘光帝和早已投降的周王、晋王、德王又一起被杀。”

“这样直到康熙四年清政相对稳固,朝廷这才下诏晓瑜全国,说朱明宗室改易姓名隐匿逃避者,具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

“也就是说你改名换姓的老朱家宗室你都不用害怕了,你都该回家回家该过日子过日子。”

众帝王:“有这么好?”

真的假的。

下一秒——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说的这话也没太算数。”

“......”

“康熙四十七年,崇祯第四子朱慈焕在山东汶上县被捕,时年75岁。”

“当然,他到底是不是第四子还有说法,有的说是三子五子。”

“这个时候75岁的朱慈焕只是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但清廷还是没放过他说他是伪皇子,将朱慈焕和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同斩首,家乡妻女六人也是闻讯自杀。”

闻言,老朱两眼一黑又一黑。

这都什么糟心事啊。

还有这劳什子清军,他老朱死之前不收拾他们一顿姓不姓朱!

“中原板荡,江山易主,要说在这场大变故中朱家百万宗室说都没了都死了,这也不太现实。”

“这叫天潢贵胄,转徙流亡。”

“无不改姓自晦,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的也不在少数。”

“朱元璋一场谋划,肥子孙肥了276年,终究还是无法千秋万代啊,到最后难免落得一个风流云散的下场啊~”

视频到此结束,时锦初忍不住咂舌朱明宗室还真是多啊。

而诸天万朝的老百姓想法亦是如此,感觉杀都杀不完。

这么多宗室子孙,且个个不是专盐就是白银抬不完,真是好生讽刺。

不用想,明朝普通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了。

沉默被茶馆掌柜擦拭茶碗的叮当声打破,角落里佝偻着背的老秀才突然开口:“孔夫子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可如今绸缎庄的东家顿顿鱼翅海参,码头扛活的汉子连糙米都吃不上顿。”

“可不是!”卖糖葫芦的瘸腿老周拍着板凳,竹棍上的山楂晃得人眼晕。

“上个月我家丫头病了,抓副药要二两银子,药铺掌柜眼皮都不抬。”

“转头听说城里新来了个侍郎,光是给他小妾过生辰,就往河里撒了半船烟花!”

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推了推圆框眼镜,语气里带着酸意:“上头的人动动嘴皮子,下头的人跑断腿。就说修河堤的银子,拨下来十成,到咱百姓手里能剩三成都是菩萨保佑。”

众人正唏嘘间,外头突然传来衙役鸣锣开道的声响,一个人突然问了一句:

“银子怎的就流向不缺钱的人?”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呗。”有人接茬道。

“这个世界难道真就弱肉强食?”

“因为环境都是那些强者搞坏的。”

“......”

众人:好有道理,没毛病


  https://vvadz.cc/book/83151263/407888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