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683章 水路相连

第683章 水路相连


五月初八甲戌,一大早卯时许,晨曦中的京城还有些朦朦胧胧,皇宫却是灯火通明。

    万历要率军出征了,而且这一次他最少也得去一年多。

    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那都依依不舍。

    他御驾亲征虽不是一回两回了,但以前最多也就是几个月时间而已。

    这次却不一样了,这一去一年多还不一定回来呢,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那都忍不住跑太液池送行来了。

    卯时三刻,天刚放亮,玉河桥码头那便已经挤满了人。

    万历就要登船了,皇贵妃秦兰连忙放下小南王朱常治,郑重道:“万岁爷,要不还是让臣妾陪您去吧,您带的护卫也太少了。”

    这次他就带了一千锦衣卫轻骑和一千禁军轻骑,金吾卫他更是一个没带。

    因为他担心小朱常洵出事。

    万历微微摇头道:“你就放心吧,那边京营将士都几十万了,而且朕这次还带了十万神机营将士。

    如果后面人马不够,朕还会命水师舰船回了继续拉京营将士过去,朕有小舅和单将军在身边护卫就足够了。

    倒是皇宫,你得帮忙看着点,小舅和单将军一走,这皇宫里真正的高手就剩下你一个了。”

    好吧,太子还要监国呢,万一出事了,那也不得了。

    皇贵妃秦兰看了看小朱常洵,不说话了。

    小朱常洵见状,小心的问道:“父皇,您什么时候回来啊。”

    这个可说不好,这次可是几万里之遥。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耐心教导道:“洵儿,你不要想这些,你只需好好批阅奏折,好好处理朝政就行。

    现在飞龙船都有了,从北美东都司那边打个来回也就是一个多月的事情,你有什么处理不了的,让飞龙船给父皇传讯就行了。”

    行吧,希望不要有处理不了的事情吧。

    小朱常洵缓缓点了点头,也没再吭气了。

    王皇后倒是一贯的温婉贤淑,从不给万历添麻烦。

    她也就满脸不舍的看着万历,并没有吭气。

    荣昌公主却是忍不住问道:“父皇,带我去没什么问题吧?”

    这次出征不带女眷。

    万历微微摇头道:“媖媖,你就放心吧,翼明是京营主将,跟在朕身边就行,不用上战场。”

    这是放不放心的问题吗?

    我们刚成亲你就要带着夫君出征!

    唉,没办法。

    荣昌公主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不再吭气了。

    另外几个小公主都开始抹眼泪了。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这样下去不行,嫔妃和小公主哭成一片就麻烦了,得赶紧走。

    万历见状,连忙挥了挥手,随即便带着秦翼明、李玄成和单思南等上了船。

    很快,上百艘飞梭船便鱼贯而出,过护城河,顺着通惠河、北运河、海河一路疾驰而下,直奔内海。

    午时许,他们便赶到了位于海河口北侧的海港码头。

    此时海港码头附近方圆数百里海域那都停满了水师舰船,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宛如无边无际一般。

    很快,他们便通过码头登上了熟悉的旗舰。

    此时,俞咨皋、董一奎、徐光启、王象晋和李之藻等那早就已经恭候多时了。

    众人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克迈,准备好了吗?”

    俞咨皋连连点头道:“万岁爷,都准备好了。”

    那就出发。

    这一路最少得走一个多月,什么都可以路上聊。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你指挥舰队出发吧。”

    俞咨皋闻言,连忙疾步走到船头下令,命舰队出发。

    万历则是招呼众人坐下来,盯着桌上最新版的世界地图细细看了看,这才问道:“振之,这条航线你应该熟吧,你估计我们赶到北美东都司大概需要多少天?”

    这个怎么说呢?

    李之藻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路途太远,大概需要多少天还真不好说。

    因为我们带了飞梭船,在海上可能遇到风暴,到时候飞梭船还得去最近的港口躲避。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舰队一天一夜跑一千二百里左右还是不成问题的,二十多天我们就能赶到金山,四十多天我们就能赶到北美东都司。”

    这么远的路途,还真不好说。

    迄今为止,他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方丈岛了。

    那边距离大明本土也就两万余里而已。

    北美东都司距离大明本土却是四万里都不止。

    没办法,他还得去,没有他坐镇,那边跨越上万里的防线根本就建不起来。

    万历又盯着硕大的世界地图看了看,随即忍不住感叹道:“我们若是有足够的飞龙船就好了,赶过去那都不用一个月。”

    飞龙船的确是好,可惜这会儿他们才造出来六百艘。

    看样子这趟回来之后就要在南直隶建造新船厂了,飞龙船的产量必须提上来,这样大明硕大的疆域才能通过水路连接在一起。

    要不然像现在这样跑一趟动不动就是一两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来往一点都不方便。

    万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一奎,这次让你手下将士和家眷一起远离故土几万里去镇守边疆,他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他们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回大明本土来看看?”

    这个自然是想的,故土难离啊。

    董一奎仔细斟酌了一番,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守卫边疆本就是我们边军将士的职责所在,哪怕再远我们也得去。

    至于以后,有机会的话他们自然很想回大明本土看看。

    不过,这路途如此之远,来回都得几个月时间,他们大部分人怕是没机会回故土了。”

    他们会有机会的。

    万历缓缓摇了摇头,随即郑重道:“一奎,你放心,朕会让良甫研制更大更快的舰船。

    朕还会安排客运船队,往返于大明本土和海外各都司之间,让大明所有疆域都通过水路相连。

    到时候他们有空的话就可以坐着往返的客运舰船回大明本土来看看了。”

    大明还能研制出更大更快的舰船来吗?

    万岁爷说能,那就能。

    若是换做以前,如同威远战舰这样又大又快的舰船那都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比威远战舰还要快的飞龙船都已经造出来了。

    董一奎闻言,不由满脸憧憬道:“万岁爷英明,到时候末将也想回大明本土看看。”

    嗯,朕一定帮你们完成这个愿望。

    万历闻言,那都开始琢磨怎么建造更大更快的舰船了。

    现在制约舰船速度的因素倒还没有多少。

    理论上他们只要用简单的叠加法安装更多的蒸汽机和水轮,让水轮转得更快,那舰船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快。

    这些问题好像都不大,现在飞龙船也就八组十六个半丈多的水轮而已,两边占据的船体长度都不到十丈。

    他们完全可以建造更长的快船,装上十六组三十二个水轮,然后不断加大齿轮比。

    唯一的问题那可能就是水轮转太快,现在的轴承会有点受不了。

    不过,他们完全可以打造更好的轴承。

    也就是说,以大明现有的水平,哪怕就是用最简单的叠加法,那都能让舰船的速度变得更快。

    关键就是舰船要往大里做好像比较的麻烦。

    木制舰船超过二十多丈那就很难量产了,因为木制舰船要保证船体强度而且不漏水,那船底乃至船舷两侧那就得用整块的木板。

    这年头二十多丈的树倒是还能找到不少,所以,威远战舰还能量产。

    问题,超过二十多丈的树就很难找到了,所以,超过二十多丈的舰船是很难实现量产的。

    至少,用纯木质结构不行。

    不过,他们可以考虑用钢板来替代,打造真正的铁甲船,也就是船体都用钢板,中间加橡胶密封。

    这个理论上好像行得通,现在他们是多长的钢板都能造出来的。

    但是,超过二十多丈长的钢板那重量,人力肯定是没法抬起来组装的。

    到时候怕是要建造超级船坞,架满钢梁和吊葫芦才行。

    万历这一路有了琢磨的事情倒不觉得无聊了。

    不过,大明本土到北美东都司的路途那真不是一般的远,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这一路都是日夜赶路,除了补充淡水,那基本就没有靠岸停留。

    舰队经过东洋都司的时候万历甚至都只是在补充淡水的时候见了东王朱常洛和一众王妃一面。

    至于从未到过的北美西都司,他甚至都没上岸去看一看。

    还好,这会儿是初夏时节,正是北太平洋最为稳定的时候,他们这一路并没有遇到什么大风暴。

    二十多天之后,他们还真赶到金山了。

    三十多天之后,他们便跨过美洲中部的运河,来到了美洲东部海域。

    四十多天之后,北美东都司最大的港湾终于在望。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84109850/678516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