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251章 智取

第251章 智取


第251章  智取

虽然朱慈烺拥有足够的武力,可身为太子,他还是要讲道理的,不能说直接就动用武力,逼迫各地豪强进行迁徙,现在是大明,并非是大汉。

在大汉可以光明正大做的事情,在大明就未必可以做了,时代是在进步的,虽然同样都是封建主义,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可是比起汉朝来说,如今的人显然是要更讲道理。

毕竟无论是读书人的数量,识字率,以及百姓们的开化程度上来说,大明都是要远超大汉的。就是那些奸官,想要挣钱都得要巧立名目,拉拢豪绅……再三七分成。

这要是在秦汉,奸官们里那是连抢钱的都有,公然买官的有,都不必去拉拢乡绅,直接去抢豪强……

朱慈烺思索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借口。

而朱慈烺找的这个借口,便是开化四方。

首先,朱慈烺知道,大明的这些读书人,对文教事业是非常重视的。朱慈烺这些年来提出了不少的制度,其中最受天下人欢迎,也是唯一没有遭遇到任何反对的制度,那就是建立教育体系的事情。

大明的读书人就吃这一套,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农业发达,或者是商业繁荣,都不如文教事业的昌盛,毕竟儒家就是靠教育发达的,在诸子百家之内,儒学也是最重视教育的。

当初孔圣人开设私塾,成为了华夏第一位教育大家,可见一斑。孔圣人的诸多思想到如今早已被扭曲,唯独这个教育,却还是传承了下来,成为儒家用来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装饰品。你要是说他们真的在乎,那未必,哪个读书人甘愿抛弃功名,去穷乡僻壤里开设私塾,教化那里的孩子呢?在朱慈烺没有将老师收纳为国家体系之中的时候,只有那些考不上功名的秀才才愿意当老师。

他们大多还是去当富贵人家的老师,根本不会像孔圣人那样有教无类。

而他们却为了表现出自己重视文教的精神,很多名士都会在开设讲堂,自诩为教化,其实也就是趁机扬名,明朝的读书人大概是最重视名声的。

因此,朱慈烺只需要将这个迁徙之事往教化上去挂钩,不愁这些读书人不同意。

只要天下的读书人同意了,那舆论永远都会在自己这边。

朱慈烺在想好了计策之后,即刻派人去将范景文给找了过来。“殿下!”

正值壮年的范景文是目前内阁里最年轻的成员,他体格高大,完全不像是一个文官,据说,他还是一位用剑的高手,年轻的时候也曾游侠各方,闯下过威名。

可是因为喜好任侠,他闯下麻烦,急忙逃离家乡,等事情平息,他回到家乡的时候,却发现母亲早已病逝,因为担心他,又忙着为他摆平麻烦,他的母亲大病不起,在他离开三个月后丧生。

范景文哭晕在了母亲的坟前,从那之后,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弃武从文,很快就科举有名,做到了如今的地步。

因为年轻时叛逆,曾研究法家之学说,故而他行事就有些酷吏的风格。

朱慈烺打量着这位得力干将,笑着说道:“这次叫你来,是要你配合着演一场好戏……”他一一将自己的想法与计策告诉了范景文,并且告诉他在接下来的朝议里该怎么去做。范景文认真的听着,将朱慈烺的话语牢牢记在心里。

他没有询问朱慈烺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有质疑这样的办法是否可行,他只是在朱慈烺说完之后,重重的点着头,说道:“是!”

朱慈烺一愣,问道:“你不问问详情?”

“殿下永远不会有错,作为殿下之臣,殿下说的,臣就一定要办!”

朱慈烺大喜,却又无奈的说道:“不过,这么一来,就怕影响到你在民间的声望……”

“哈哈哈,殿下,臣在民间的声望,已经是臭不可闻,还能影响到什么呢?”……

朝议上,群臣歌颂着天子的恩德,崇祯喜气洋洋的坐在上位,听着他们吹捧。崇祯向来都是吃软不吃硬,这些人将他吹的舒服了,也就好办事了。众人说着各地的盛世,在他们口中,崇祯无疑是成为了远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明君。

在群臣奏告完毕之后,朱慈烺这才不急不慢的起身,他朝着崇祯大拜,方才说道:“儿臣有奏!”

崇祯假装大惊,作为皇帝,他的演技还是很不错的,他吃惊的问道:“太子有什么事?”

朱慈烺长叹了一声,有些无奈的说道:“如今大明在四处开阔,收服故土,只可惜,故土早已被蛮夷所污,边境之地,不知文字,不懂教化,行事有违人伦……不孝不义……”

朱慈烺缓缓说道:“辽东有一獠,为了活命,竟弑母而事……甘州有一妇,竟然共嫁一户三兄弟……”

他这些故事,有些是真的,大多都是假的,是朱慈烺自己编出来的,反正,他说有就是有,这些大臣也总不会亲自派人去查这些事情。朱慈烺经历过后来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编造这样令人愤怒的故事,那实在是太容易了,群臣听着朱慈烺说着边塞所发生的一些不孝不义,甚至称得上恐怖的事情,都是咬紧了牙齿,无比的愤怒。

对于这些大臣们而言,这些违背了人伦道义的行为,简直就是对儒学的践踏,是儒生们最不能接受的东西。

朱慈烺一一将这些事情说完,脸色更加愁苦,他看着那些大臣们,悲痛的叫道:“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我大明之境内啊,若是后人得知,他们会怎么说呢?他们会说大明的儒风不兴啊!”

“他们会说大明妖孽横行,会问我们到底都做了什么?!”

听着朱慈烺的质问,群臣瞬间变得激动了起来,对于他们而言,名声是非常重要的,而儒学教化也是很重要,此刻,两件事变成了一件事,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呢?朱慈烺说完之后,悲愤的说道:“故而,我想要教化边境之地,让他们也懂得儒学之伦,大道之理!”

“我准备派遣中原的读书人前往边境,各位以为如何?”

朱慈烺这么一问,刚刚还无比激动的群臣,顿时就熄了火,教化边境,那当然可以,但是要将读书人派往边境搞教化?那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读书人啊!

群臣有些尴尬的看着彼此,他们想要反对,却又不好开口,在这种时候,谁贸然开口反对,谁就是反对教化,众人自然不敢再开口了。

就在群臣愈发焦急的时候,范景文忽然起身,说道:“殿下,如此不可。”

群臣急忙看向了范景文,在这一刻,平日里被群臣在暗地里诅咒了无数次的范景文,第一次在群臣那里得到了他们的好感,群臣感激的看着他。要不是他,众人还真不敢开口反对,那样一来,要是太子真的执行,他们的晚辈,包括他们自己,岂不是都要前往边境吗?边疆可都是苦寒之地啊,谁愿意去呢?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4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