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182章 一篇故事

第182章 一篇故事


第182章  一篇故事

崇祯皇帝这辈子最厌恶什么呢?那就是贪污受贿。

崇祯这一辈子都在受贪污的苦,地方出现了灾害,他下令救济,救济的钱就即刻被吞掉了,前线打仗了,他派人送军饷,军饷又被吞掉了。

可以说,大明之所以沦落到如今这个样子,那些贪官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因此,崇祯对贪官的处置方式是非常冷酷的,一个字,杀。

此刻,他听到通政司有人收钱,便愤怒的让这个捕头将那几个人给找来。那几个通政司的发行商还在大声的叫嚣着,完全不怕那什么捕头,在他们眼里,这些捕头自然是算不得什么的。

捕头却完全不惧,直接推着他们就将他们弄进了厢房里。

在这个时候,那几个发行商还在恐吓那位捕头,大声的说道:“你这捕头是不想干了吧!”

“砰~~”

崇祯皇帝猛地丢出了手里的碗,那碗砸在那个正在叫嚣的发行商的脸上,他痛呼了一声,这才停止谩骂,惊惧的看向了崇祯。

当他看到穿着不凡的两个人坐在包厢内,周围站满了严肃的侍卫后,他直接就怂了,别看他在捕头面前这么凶,可他也不过是靠着跟通政司的一点关系而已,他自己啥也不是。

崇祯皇帝眯着双眼,问道;“你们是不是收了那个外地商人的钱?”

他们低着头,看了彼此一眼,便死咬着不承认,崇祯冷笑着,又让那几个外地商人走进来,让他们将实情说出。

那俩个商人此刻都被打得鼻青脸肿,看到有人愿意为他们做主,急忙说道:“我们是从山东来的,原先就是想要开设一个报纸公司,我从商报上看到,太子殿下非常的鼓励各地成立公司来推动商业发展……”

“所以我就找到了通政司,通政司让我找发行商,我们找到这些人,他们就跟我们索要贿赂,我们也不敢不给,可是给了之后,这件事就没有动静了,后来问起,他们就不承认自己收了钱。”

“我们去通政司揭发这件事,通政司让我们回去等消息,我们刚刚回来准备吃饭,他们就带着人过来了……”

从这两个商人口中,朱由检和朱慈烺也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朱慈烺有些无奈的摇着头,说道:“两位的想法倒是很不错,只可惜,通政司辜负了我的希望啊。”

听到这语气,那几个还想要辩解的发行商,顿时打了个激灵,这位难道是通政司的大人物??

那两个商人更是目瞪口呆,呆愣的看着朱慈烺,朱慈烺这才笑了起来,看向一旁的崇祯皇帝,说道:“父皇,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增设一个衙门了……”

这句话一出来,那几个通政司的发行商头脑就炸开了,他刚才说什么???父皇??

“哦?增设衙门?”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这几个家伙,反而是好奇的问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说道:“也就是招商衙门,我们刚才也说了,现在的重心就是如何让各地发展起来,发展地方,当然需要庙堂制定更好的政策,可是,也需要这些民间的力量。”

“像这民办报纸,其实就是很好的一个尝试,我想要设立一个招商衙门,或者说工商衙门,专门来负责这些民办的企业和工厂,鼓励民间出现更多的创业者,投资者……若是符合标准,甚至可以借贷,减轻税赋等。”

“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崇祯皇帝最初是非常反对商业的,他认为商贾没有几个好东西,发展农业才是王道。虽然朱慈烺也觉得那些大资本家没有一个好东西,但是商业是不能反对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光靠农业还不够,还需要发达的商业,发达的农业可以让百姓吃饱饭,而发达的商业就可以构架起工业的大梁,未来是工业化的时代,商业必不可缺。

商业跟商贾是不能划等号的,而且,商人这个职业同样重要,若是没有商人来进行贸易,大家就只能自给自足,自产自销,那简直就是原始社会了。

崇祯皇帝也是在国库渐渐变得充实之后,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商业也是有好处的呀,起码大明不再缺钱了,这就是最重要,那些天天高呼着重农的大儒们,也没见弄出什么实际性的东西来。

于是乎,崇祯皇帝直接同意了朱慈烺的这个想法。

到这个时候,那几个商人和发行商早就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他们眼里满是绝望,至于那两个商人嘛,眼中亮着光,他们没有想到,面前这两位原来就是圣上和太子殿下。

在说完了自己的事情后,朱慈烺这才冷冷说道:“你们两个,自己去辞了通政司发行商的位置,然后等待着衙门的传唤!”

“是,是……多谢太子不杀之恩,多谢太子!”

那几个发行商完全不敢狡辩,磕头认罪。

“至于你们两个,就等工商衙门出现之后,去找他们来办理这件事吧,不会等太久的。”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他们说着,其中一人忽然问道:“殿下,工商衙门的事情,我们可以对外说吗?”

“哈哈哈,当然可以!”

朱慈烺没有再理会他们,跟着崇祯离开了这处酒楼。

在他们两人离开之后,那两个商人方才站起身来,意犹未尽的说着方才发生的事情,就连脸上的伤痛都察觉不到了,他们聊着天,其中一人忽然说道:“兄长,若是我将这件事拿去报刊投稿,您觉得如何啊?”

“啊?投稿?如今接受民间投稿的只有商报和大明文报,若是投商报,只怕对太子不够尊重,若是投大明文报,那里又是一大群文夫子写文章的地方,你这不是献丑吗?”

“我们可以找人润笔啊,再说了,这商报本来就是殿下亲自操办的,这有什么侮辱的呢?”

听到他的话,另外一个人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倒也没错,这样一来,还能给我们的地方报增加一些名气,有利无害,反正殿下也没有反对我们说出去啊。”

他们不亏是山东有名的商人,在确定这么做有利无害之后,他们就开始去准备了,他们找来了几个落魄的秀才,请他们代笔来书写这个故事,得知这是要投往大明文报的文章后,他们也是非常的重视。

在短短三四天后,这篇文章就诞生了,他们在完成了文章的创作后,即刻发往了大明文报和大明商报的编辑部。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