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阖家团圆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第180章 阖家团圆
父子两人相拥,过了许久,崇祯方才松开了双手。朱慈烺笑了笑,方才说道:“许久不见,父皇又健壮了许多啊。”
方才那么一抱,崇祯都差点把他给勒的喘不过气来了,原先的崇祯皇帝,发丝里已经有了灰白,人看起来也是格外的沧桑,根本就不像是是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
此刻,他终于是恢复了些元气,红光满面,看来这段时日里,崇祯皇帝过的还不错。崇祯皇帝闻言,也是笑着摸了摸朱慈烺的头。
“朕的心腹大患,都已经被你一个接着一个的解决掉了,朕再无忧虑,当然就会精神焕发啊。”说着,他拉着朱慈烺的手,就朝着后宫走去,边走边说道:“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啊,你母后可是担心坏了,整天都是在念叨着你,还老是怪罪朕。”
“明明是你自己要求去前线的,这黑锅却让朕来背,以后你离开之前,可要说清楚啊!”
崇祯皇帝这段时间看来被周皇后骂惨了,此刻摸着鼻子,抱怨道。朱慈烺不由得笑了起来,他说道:“父皇,我听说云南那边送来了不少的茶叶。”
“哦??是送了,那味道的确不错,朕每天批阅奏章之前都要喝上几口……你提这个干啥?”
朱慈烺眯着双眼,笑着说道:“把茶叶给我,不然我就告诉母后,说是父皇你派我出征的!”
“好你个混小子啊,还敢来要挟朕?朕就是不给!”“不给我就说,反正母后是一直站在我这边的!”
父子两人开起玩笑,崇祯皇帝笑得更加大声了,周围的几个太监都是无奈的看着这一对活宝,没听说那个朝代的皇帝和太子能这么融洽的开玩笑,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父子啊。
终于,崇祯皇帝还是屈服了,同意将那些茶叶送给朱慈烺,随行的王承恩却很清楚,在云南送来那些好茶后,崇祯皇帝是一口都没有舍得喝。
他总是不断的给王承恩说:“这都是烺儿最爱喝的,若是他在,一定会喝个精光……”
他将全部茶叶都留给了儿子,就是朱慈烺不说,他也一定会送过去的。
当父子俩走进皇宫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崇祯皇帝是笑着来见儿子的,可周皇后,却是直接哭了起来,她将朱慈烺紧紧抱在怀里,眼泪不断的掉落。“我的烺儿啊~~”
朱慈烺每一次出征,周皇后都是那么的担心,朱慈烺只能是不断的劝慰她,崇祯皇帝也是在一旁安慰,在父子两人的劝慰下,周皇后终于擦干了眼泪,随即,心疼的打量着面前的儿子。
“你也别担心了,烺儿这不是回来了吗?他精着呢,绝对不会冒险……”
周皇后白了一眼崇祯,说道:“还说呢,堂堂一个大明,总是让一个孩子来担任主帅,大明的将军是不是都死完了?没人了??”
崇祯皇帝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主要是我们这孩子优秀啊,你说的这个孩子直接灭掉了东虏,若是跟他比,那大明还真的就没有什么将军了。”
“我孩子这是有太祖皇帝的遗风呢!”
周皇后此刻又骄傲的说着,太祖皇帝出身很低,却在短短的时间内统一了全国,战斗力在历代皇帝里也算是彪悍了,崇祯皇帝不由得点着头,也承认这一点。
一家人团聚,就连朱慈烺的几个弟弟妹妹也都被找了过来,一同用餐。
作为长子,朱慈烺跟几个弟弟妹妹的年龄差距还是有些大的,除却年纪最大的朱慈炯,其余几个弟妹此刻还只是小娃娃。
崇祯皇帝有过很多儿子,可是没有早夭的只有三个人,朱慈烺,朱慈炯,以及最小的朱慈炤。至于女儿,他也有两个,一个是长平公主朱媺娖,一个是昭仁公主朱媺英。
朱慈烺坐在崇祯皇帝的身边,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几个弟弟妹妹,朱慈炯坐在他的对面,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弟朱慈炤此刻正往朱慈烺的怀里钻,这小家伙只有六岁,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年纪,也不知为什么,这小家伙非常的喜欢大哥,总是缠着朱慈烺。而朱媺英比他要大一岁,今年七岁,此刻就站在朱慈烺的另一边,跟朱慈炤吵架,争吵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朱慈烺到底是谁的哥哥。
“是我哥哥!”
“是我哥哥!!”
两人大声的吵着,偶尔还伸出肥嘟嘟的小手拍来拍去的,朱慈烺大笑着,直接将两个家伙抱起来,让他们坐在自己的怀里,然后说道:“别吵了,我是你们两人的哥哥!!”
至于朱媺娖,只比朱慈烺要小一岁,听说家里人正在准备给她找未来的夫婿,年纪大了,自然就不会胡闹。
她是一个很温柔的公主,平日里遇到朱慈烺也是非常的恭敬。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用了一顿餐,崇祯皇帝看来是最开心的,此刻的他,已经没有烦心事,这是他从登基后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事情,他整个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的严肃。
宴会结束之后,崇祯皇帝将朱慈烺拉到身边,低声说道:“你好好休息两天,三天后,跟朕出一趟宫……”
朱慈烺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崇祯为什么想要带自己出宫,可还是没有拒绝。
朱慈烺刚刚回到了宫殿,王承恩随后就到了,还带来了那些云南的好茶。朱慈烺就在端本宫内休息了两天,这两天也不是啥也没做。
他先是跟自己的心腹们都见了一面,众人都在忙碌着,其中,黄宗羲在这段时间内取得的成就最为惊人,他是负责搞学府的,主要就是推广新的思想潮流。
在朱慈烺前往征讨东虏的时候,黄宗羲培养的第三批弟子已经完成了学业,在全国,已经有了四百多座新儒学的学府来传播新知识。
这些新学府里,担任老师的大多都是黄宗羲所培养出来的儒生们。大明的文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改变,很多儒者都放弃了理学,不再信奉什么灭欲之类的鬼话。
读书人也开始来到基层,在耕地上学习农耕,或者走街串巷的去查探商业知识,在最新的大明文报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关于这些农业商业手工业的文章,写这些文章的大多都是新学派的儒生们。
实践出真知,这也是新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
黄宗羲负责的这学派还真的是搞起来了,在京城之内也是声势浩大,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这些人与老派的文人进行辩论,这股年轻的力量,对未来的大明而言,简直就是瑰宝。
朱慈烺不由得笑了起来。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5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