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最强太子爷 > 第66章 复古儒学

第66章 复古儒学


第66章  复古儒学

“主公,有人听到李大人说,若招安令早出十年,定不从贼!”

“李大人乃是举人之身,心里肯定还留恋过去的身份,如今看到招安令,魂不守舍,连计策都不愿意出,还说什么效仿朱慈烺!”

“我认为,必须要警惕,李大人怀有异心!”

牛金星完全没有隐藏自己对李岩的仇视,刚刚见到李自成,就将心里对李岩的怀疑通通说了出来。

李自成是知道两人之间的过节的,此刻听到牛金星的诋毁,他既没有相信牛金星,也没有制止牛金星。他虽然没有听取李岩的建议,可是他不认为李岩会背信弃义,他知道李岩并不是那样的人,他在自己最艰难的时间跟随自己,又怎么会背叛自己呢?

牛金星人品虽然不行,可是察言观色还是很在行的,他一眼就看出了李自成不相信李岩有异心,于是乎,他急忙改变了说辞。

“李大人平日里,总是看不起主公,他认为主公出身低下,不知政务,不懂兵法……”

这一下,果然是刺中了李自成的痛处,一瞬间,李自成脸色大变,李岩什么都好,就是有一股藏不住的傲气,当然,这也是正常的。

有才能的人,大多都有些傲气,只是,作为李自成帐下仅存的举人,李岩的傲气在这里就显得有些明显,甚至是刺眼。

李自成出身的确不高,可是,他不能像朱元璋那样豁达,甚至不许将士们提及自己的出身,并常常对左右说,自己乃是唐皇之后。牛金星看到李自成的脸色,趁热打铁,又说道:“在不久之前,李岩曾对左右说,当今群雄皆以先祖为耻,不给自己找个有名的先祖都不敢出门见人。”

“他真的是这么说?”

“臣可以将他叫来对质,绝对不会有假!”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李自成挥了挥手,让牛金星离开,神色很是不好看。

接下来的时日里,李自成也灭有去跟李岩问罪,只是,两人之间,终究还是出现了些裂缝,李岩的信念因为朱慈烺的出现而动摇,李自成则是因为那无谓的虚荣心作祟。

招安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地的起义军里都出现了大量叛逃的事情,罗汝才那里尤其严重,为了阻挡这些人,他的帐下还发生了内讧。

李自成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分散在各地的将士,也有不少叛逃的,其中不少人还是属于他最信任的那一批人,这让李自成越来越暴躁。

朱慈烺倒是很快活,安排好这些事情,他就开始了悠闲的日常,偶尔去军营看看新兵,然后再去科技园和火器研发工厂。

有些时候,他也会召见自己的几个大臣,询问他们的进度。

周成,史可法,黄宗羲,顾炎武,孙嘉绩等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目前,也只有魏呈润,钱龙锡还在忙,魏呈润负责道路和扩建城池,而钱龙锡负责辅助他。

这工作的确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

朱慈烺更多的时间都是待在了学府里,也就是他名下的鸿儒学府,黄宗羲已经将朱慈烺所送给他的书本都读透了,如今将自己所领悟到的内容传授给那些学生。

这些学生在经历了新式教育之后,从内而外的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但从气质上看,就能看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朱慈烺所编写的教材,看起来,还是很有作用的,的确是培养出了第一批不错的人才,按着黄宗羲的说法,这些人就算现在被派过去当个县令都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朱慈烺培养这些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明多几个县令,他是要以这些人为种子,扩大新式教育的影响力,抢占思想的高地。

当一年的期限达到之后,朱慈烺亲自来到了学府,召见了所有在这里学习的学子们。

这些学子们,都是朱慈烺精心挑选的人才,不只是在能力上合格,在道德上也是出色,更是属于愿意锐意进取的那一批人。

经过了黄宗羲这一年的培养,这些人的思想也渐渐向新儒学靠拢。没错,朱慈烺将自己的这套东西称之为新儒学。儒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占据霸主地位,到如今,已经是称霸了一千多年。

儒学能持续这么久,显然是有着自己的道理,虽然在宋明时期,因为那帮子傻子,儒学变得有些扭曲腐朽,可是这个学问还是比较适合治国的。

无论是仁政思想,重民思想,还是忠孝思想,都是便于统治的,对百姓也有利,最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熏陶后,华夏众人已经被打上了儒学的烙印。

朱慈烺若是想要改变,取缔儒学的主流思想,那也不是不能做到,只是,那需要很长的时间,起码需要六七十年,要如今这一代人全部死掉才行。

朱慈烺不喜欢麻烦,比起取缔儒学,还不如将儒学变成自己所需要的模样,反正,儒学早就被改成面目全非的样子了,你拿如今的儒学给孔子去看,孔子都得气的骂娘。既然他们都能改,那朱慈烺又为什么不能改呢?

朱慈烺将自己的这套儒学体系称为复古儒学,这套儒学是建立在暴躁的公羊儒学体系上的,加上了格物致知以及致世经用的思想。

这两个思想都是属于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当然,还有朱慈烺自己加上的唯物主义的史学思想,以及后世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地理之类的内容。

这套思想,就是要改变当下的风气,如今的儒学主流思想是理学,就是那个“存天理灭人欲”,搞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学。

在理学的熏陶下,所选择出的人才,都是些除了吹牛啥也不会,除了内斗啥也不懂的蠢物,他们看不起除却经学之外的任何东西,自视清高,手无缚鸡之力。

朱慈烺的新儒学正好相反,他要培养出一批勇敢,能干实事,不搞迷信,精通商业农业的真正人才,一旦朱慈烺的复古儒学占据主流,大明就不会为人才而发愁了。

而为什么要叫复古呢?这是因为朱慈烺给自己披上了孔子的皮,他批判如今的儒学都是脱离了孔子的初心,是离经叛道,他要发扬最初的儒学体系。

一旦披上了复古和孔子的皮,他就可以大胆的去进行改革了,拖古改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朱慈烺真的是什么都算到了,甚至还独自编造出了一套适合当下的儒学体系。

当他出现在了学府的时候,得到了学子们最为热烈的欢迎,因为这些学子们都知道,朱慈烺才是自己这个思想体系的创造者,是祖师爷一般的人物。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6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