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釜底抽薪之计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第26章 釜底抽薪之计
早在派遣左良玉前往之前,朱慈烺就找到了崇祯皇帝,并且将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他。
崇祯皇帝当然是又惊又怒。
可是转念一想,朱慈烺说的确实没问题,大明根本收不上税,地方乡绅越来越富,大明越来越穷,再这样下去,朝廷连军饷都凑不齐了。
李自成,皇太极,张献忠,这些人虎视眈眈,都想要灭亡大明,在这种时候,正是最需要钱财的时候。
若是在十年前,不,就是在五年前,朱慈烺将如此疯狂的计划告诉崇祯皇帝,皇帝都一定会即刻将他下狱。
当初的崇祯皇帝,是真的天真,他完全的相信文官集团,居然亲手毁掉了锦衣卫,东厂,拿走了挂在群臣头上的利剑。
可是如今的崇祯皇帝,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欺骗与失望之后,他已经开始成长了,这从他最近开始频繁的接触锦衣卫就能看出来。
连朱慈烺都有对付乡绅士大夫们的魄力,崇祯皇帝又怎么会怂呢?
于是乎,崇祯皇帝答应了朱慈烺,并准备按着朱慈烺的计划来行事。
对于这个让自己最骄傲的太子,崇祯皇帝还是非常信任的。
内阁大臣们纷纷提议,要求左良玉带着军队返回京城,并且要求查清这件事是否与左良玉有关联。
崇祯皇帝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由首辅下令,要求左良玉回朝。大臣们都认定了这件事与左良玉有关,认为只要左良玉带着军队返回京城,这样的事情就会立刻结束,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
在左良玉带着军队往回走的时候,各地的土匪却是更加猖狂了,他们开始肆无忌惮的攻打县城,杀死城内的乡绅豪族。
就连朝中一些大臣的族人,都死在了土匪的手里。
这让群臣们非常的惊愕,监军明确的传来消息,左良玉的确是带着军队在往京城走,士卒并没有减员情况,确定那些土匪与左良玉无关。
这就是朱慈烺选择左良玉的目的了,左良玉这个人,有着一种恐怖的暴兵能力,据说,历史上,在明朝灭亡之后,这个人暴了八十万军队。
他总是能找到各地的土匪并收复这些人,包括一些战俘。
在左良玉当初来拜见朱慈烺的时候,朱慈烺就让他招募士卒,越多越好,并且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因此,左良玉在私下里,还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这些人大多都是被收编的流寇,战俘等,左良玉只需要派出几个将领就能带着他们完成朱慈烺的吩咐,压根不需要动用明面上的士卒。
这样一来,大臣们就再也没有办法将这件事与左良玉联系起来了。
当然,也有大臣查出左良玉当初在私下里征募收编士卒的事情,只是,他们没有证据,左良玉是一个浑人,来到京城之外,他直接向皇帝告状。
他指责当朝大臣们胡乱猜忌,导致土匪横行,贻误战机,直接倒打一耙,将事情的责任都推了出去。
大臣们自然也是出来与他对峙。
双方闹得沸沸扬扬的,可是各地的乡绅可就遭殃了,土匪们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就连李自成,张献忠也听说了这件事,也开始效仿。
朝中大臣们可不敢再拖下去了,哪怕是知道这件事肯定与太子扯不清关系,也是硬着头皮,要求兵部尚书孙传庭来解决这些匪患。
崇祯皇帝再次召开了朝议。
“我认为,想要制止各地的匪患,就必须要允许各地的县令们征募士卒,去平定土匪……”
有大臣想到了办法,朱慈烺冷冷的看着他,冷酷的说道:“在汉朝末年,天下大乱,有大臣提议让地方官私自招募军队来镇压民变,却造成了更大的祸乱。”
“你这个人,胆大包天,暗藏祸心!”
朱慈烺的一句话,就直接送走了一位大臣。
其余众人低着头,再也不敢出声,心里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父皇,儿臣以为,还是需要派遣一支得力的军队去平定这些土匪,我们不能纵容这些土匪如此猖狂!”
朱慈烺义正言辞的说道。
众人以为然,朱慈烺又说道:“我认为,应当让总兵吴三桂率领一支辽东精锐,前往平定匪乱!”
大臣们再次点着头,上次战役之后,大多数将领都返回了辽东,而吴三桂却没有回去,带着他的军队坐镇在京城周围,修建关卡营寨。
比起左良玉,大臣们当然是希望吴三桂能出面。
而得到朱慈烺授意的吴三桂,面对诸多大臣,却是摇着头,无奈的说道:“臣并非是不敢出战,只是不能出战啊。”
“我部没有粮食,没有军饷,没有武器,如何能出征呢?”
这是公然的索要军饷了,而奇怪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生气,只是平静的询问国库是否能拿出足够的军饷与粮食。
显然,国库是拿不出任何东西的,大明国库比朝中大臣的脸还要干净!
到这个时候,大臣们已经察觉到了异样,这次的匪患,处处都透露出一种不对劲,难道这是陛下想要从我们这里榨取一点军饷吗?
可是我们这些大臣都是两袖清风的正直官员,哪里有钱来作为军饷呢?
听到军饷这个词,大臣们即刻做起了缩头乌龟,甚至有大臣厚颜无耻的提议,让太子殿下来凑齐这军饷,毕竟太子殿下还是非常有钱的。
朱慈烺险些笑出了声,他盯着那位提议的大臣,将他牢牢记住,随即说道:“我的钱都用来赈灾了,身无分文。”
“不过,我倒是有办法来解决这样的困境,大明国库没有钱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儿臣以为,只有取消士子不纳税的制度,才能让国库变得充实,让大明不至于没有军饷可用。”
取缔士子不纳税这句话刚刚出现,就引起了朝中的地震。
“这怎么能行啊?”
“这是违背了国本啊!!”
“万万不可啊!”
“这是亡国之策啊!”
大臣们顿时急了,大吼大叫,眼里满是怒火。
这就是大明的弊端了,通过开始有名位的读书人不必交税,这些读书人就成为了耕读世家,一些地方豪强为了免税,就主动跟这些人联盟。
或是联姻,或是将土地转让到他们名下,反正,他们都免掉了税赋。
到最后,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那些贫苦农民的身上,大臣们不必交税,读书人不必交税,乡绅们不必交税,呵,等到东虏杀来的时候,从这些人家里搜出的粮食连国库都装不下。
这是大臣们最大的利益,也是所有读书人的利益。
当初,制定这样的政策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更多人都愿意去读书,可是如今呢,这些读书人屁本事没有,而逃税敛财的本事却是大大的有。
看到大臣们群起而攻,甚至有大臣已经做好了撞柱自杀的准备,朱慈烺笑了笑,摇着头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提这件事了。”
大臣们没有想到,朱慈烺如此轻易的收回了自己的建议,崇祯皇帝随即下令退朝。
https://vvadz.cc/book/84233034/409266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