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鲁山县,石碑沟村!

村子深处,有着一座普通的土屋。

土屋是一排三间,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室。在土屋的旁边,有着垒砌的灶台,是日常煮饭的地方。

房屋外,有竹子围起来的竹篱笆。

院子中有三只母鸡,以及圈起来的一点菜园,种了些韭菜、茄子和莴笋,以及已经成熟的蚕豆。

临近午时,年近六十的老妇人正在煮饭。

老妇人是牛皋的母亲,鬓发已经斑白,岁月的沧桑在她脸上留下无数的褶子。

牛母煮饭时,院子的门被推开,儿媳柳氏带着十岁的孙儿回来了。

柳氏放下手中的篮子,笑道:“婆母,我今天采摘了新鲜的野菜。尤其是我去夫君留下的陷阱,捡到了一只野兔。”

牛母苍老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吩咐道:“歇一会儿,准备吃饭。”

柳氏带着孩子去收拾。

虽说家里的日子不算富裕,却过得去,毕竟牛皋也寄了钱回来。尤其牛皋混得开,颇有名声,村子的人对牛家人多有照拂。

“嘎吱!”

院门忽然被推开,一个五十开外的老妪跑进来,惊慌失措道:“大牛他娘,官府的老爷来了村子,是找大牛的。你说,会不会是大牛犯事儿了?”

牛母脸色难看,一颗心也悬在半空中。

儿子在外面做什么,她一点都不知道。虽然儿子时常派人送钱回来,可是送回来的钱,牛母都攒着的,将来要给孙儿说媳妇。

如今,突然遇到官府登门,她一个乡下妇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老妪继续道:“大牛他娘,别愣着,赶紧跑啊?你带着一家人赶紧走,我对外说是替你们看家的。等官府的人走了,你们再回来。”

“不,不走!”

牛母摇头道:“我相信我儿,他不会作奸犯科。”

老妪无奈,只能飞快跑了。

柳氏带着孩子要出来,却被牛母撵回了房间中。

不多时,朱伯材来到了竹篱笆外,先叩房门,才开口道:“有人在吗?”

“有!”

牛母回了一声。

朱伯材推开门进入院子,回头看了眼院子外围观的许多村民,却没去管,无非是看热闹而已。

朱伯材的目光落在牛母身上,脸上带着笑容,不疾不徐道:“您是牛皋的母亲,牛老夫人吗?”

牛母察觉到朱伯材的语气柔和,也平易近人,心头松了口气。

不像找事儿的。

牛母回答道:“牛皋是老身的儿子,官爷找他有什么事?”

朱伯材心中松了口气。

可算找到了。

他带着人到了汝州鲁山县,打听到了牛皋住在石碑沟村。可是这条山路很远,道路也不方便,绕了许久才抵达。

朱伯材直接道:“老夫人,我叫朱伯材,奉陛下的命令,请你和牛皋的家眷一起去东京。”

哗!!

院子外偷听的人,听到‘陛下’二字,顿时议论开了。

奉陛下的命令!

意思是皇帝都知道了牛皋,这是祖坟冒青烟,无上的荣耀。

村子的人都担心牛皋惹出什么麻烦,没想到竟然是好事儿。

牛母一颗心也扑通扑通的跳动,连忙道:“朱大人,我儿做了什么事吗?”

朱伯材解释道:“牛皋一腔热血,阻击金人,陛下得知后很是欣慰。所以,才派我请你们入京。”

牛母为儿子骄傲,却也犹豫要不要去东京。

恰在此时,里正来了,提醒道:“大妹子,你还愣着干什么啊?赶紧答应,这是你们牛家的机会。我听我儿说,朱大人是皇帝的重臣,还是皇帝的岳父咧。”

朱伯材惊讶道:“你竟然知道本官?”

里正年近七十,牙齿都缺了几颗,连忙行礼道:“回禀大人,我的小儿子在东京做事,也是皇城司的人,听小儿子说过皇城司,才知道您的。”

朱伯材笑着点头,问了里正小儿子的名字。

里正更是眉飞色舞,与有荣焉。

朱伯材看向牛母,继续道:“老夫人,陛下在京都等着。您老收拾下,带着家里人和我一起去。”

“好,朱大人稍等。”

牛母想到朱伯材是皇帝的岳父,心中激动,连忙招呼柳氏收拾,又请里正照看家里,就带着柳氏和孙儿,跟着朱伯材离开了。

一行人离开石碑沟村,回了东京城。

马车来到宣德门外,朱伯材让柳氏和小牛在马车中等着,带着牛母入宫觐见。

朱伯材带着牛母进入殿内,行礼道:“陛下,牛皋母亲已经带来了。”

牛母见到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心中激动,双腿都有些打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老妇人,拜见陛下。”

赵桓微笑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陛下!”

牛母小心翼翼的起身,这才迅速的瞄了眼赵桓。

见皇帝面带笑容,丝毫没有架子,她心想皇帝真好,竟然这样平易近人。

这可是皇帝啊!

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如今,她见到了。

赵桓让人赐座,继续道:“请老夫人来京都,是为了牛皋的事情。牛皋一腔热血,抗击金人,是有功于朝廷的。”

“这样的人,朕想重用。”

“奈何,牛皋带着人在阳武县的大梨山落草为寇。朕希望老夫人走一趟大梨山,劝他归顺朝廷,朕必然重用。”

赵桓说道:“不知道老夫人,觉得怎么样?”

牛母听到儿子落草为寇,脑子都懵了。

儿子是贼寇?

这,这……

好在皇帝不计较,还要重用儿子,皇帝真是明君啊。

牛母坚决道:“请陛下放心,牛皋一定听话。他如果不听,老妇人就死在他的面前。”

赵桓笑道:“那倒是不至于,还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牛母觉得皇帝太好了。

儿子必须好好的为皇帝效力,否则她头一个不答应。等儿子在皇帝身边效力,她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回到石碑沟村,再好好说见皇帝的场景。

牛母越想越激动,表态道:“请陛下安排,我马上去大梨山。”

赵桓点头,又嘱咐几句,就让朱伯材带着牛母离开皇宫,又往大梨山去。


  https://vvadz.cc/book/84840615/39776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