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盘玩天下,从读心调戏古玩开始 > 第403章 真迹一定比赝品贵吗

第403章 真迹一定比赝品贵吗


第一位新人展示的藏品,是一尊永乐风格的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体量硕大,从方座到莲花宝座、佛陀像、莲瓣型背光......各种繁缛饰纹,都极尽精美华丽!

  台下会员惊叹声中,裁判组鉴定之后,裁判队长宣布道:

  “李兴云先生的‘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价值1.2亿,过关!”

  台下议论纷纷起来——

  “能不过关吗,就是在拍卖会花这钱拍下的,真舍得下本啊!”

  “要是入不了会,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咯......”

  “人家也是投资,转手都能回本!”

  ......

  第二位上去的是陶定钧,他亮出的是一盏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碗,并不是曜变。

  十位裁判分别看完之后打分,去掉高低两头价之后,居然也过亿!

  步涉暗呼,这估价偏高了,非曜变都过亿,那自己八盏天目曜变,百亿妥妥的!

  果然台下议论起来:

  “天目曜变过十亿不愁出,但普通天目,过亿卖得掉吗?”

  “虽然不曜变,但也算油滴。”

  ......

  五位新人的评比,很快完成,淘汰了两位——

  其中一位的藏品,是一把乾隆鹿角黄花梨座面椅,四脚、靠背和扶手,都是天然鹿角,最终估值没达到标准。

  另一位亮出的是大玉琮王中王,步涉一瞧心里暗笑,他那鸡骨白很浅很平均,有裂纹,附带化学气味,很明显火烤出来的赝品!

  真正的玉琮王中王,正在自己手里,象牙白沁从自然的“天窗”,就能看出玉质莹润致密非凡。

  而且真正的玉琮王中王,像“硬盘”一样,上古巫师祭天原始真实场景,穿越了数千年岁月,还完好保存着——岁月,是无法作伪的!

  “下面有请步涉先生亮宝!”

  台上主持人的声音传来,步涉拿着铜胎珐琅画筒走了上去,台下关书瑾和周围人,大声喧哗起来——

  “淘汰!这铜胎珐琅,要能过三千万,我吃了它!”

  “脱离市场,不懂行情,还是太年轻啊!”

  “这小伙,还停留在去年,当是千万就能入会吧?”

  “最值钱的家当了吧,亿级藏品,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出手的!”

  ......

  步涉解下画筒,放在舞台鉴定桌上。

  六位裁判走了上来,四位裁判只是在原座位站起,就一眼断定——即使是黄金胎掐丝珐琅,也不会过亿,压根不需要上台。

  裁判长眼神扫视一圈,暗示作为基本礼节,都应该走走过场,四位裁判才慢条斯理上台。

  步涉拧开了盖子,倒出了古轴卷《文潞公耆英会图》......

  十位裁判鉴定完毕,回位落座,开始估价——

  “0元!”

  “1千!”

  “2亿!”

  ......

  出现了全场最诡异分数——四位裁判给出了0和接近0;六位裁判最高的5亿,其他2亿到4亿之间!

  拿掉了高低两个价格平均,结果玄之又玄——

  1.01亿!

  “豪横!四个零分还过亿!”

  “买通裁判了吧,说是北宋画,没见过那么大的丝绢!”

  “我信打赝品的裁判,打高价的裁判,是被装画的几千万景泰蓝吓傻了吧?”

  ......

  台下的会员也毁誉参半的议论起来。

  不用申辩,步涉心里松了一口气,开始收起轴卷。

  “步涉先生,请稍等!”

  裁判长忍不住站了出来招呼道。

  步涉停下了手上动作,从容抬头,裁判长含笑道:

  “这幅画争议极大,鉴定是真品的极为推崇,认为是赝品的不屑一顾。

  “摄像仪连着的屏幕前,杨沐雨大家看到了,想亲眼品鉴。

  “趁他到来之前,我汇总了部分会员,还有四位打低分的裁判意见,有几个问题,想先请教一下步涉先生,可以吗?

  步涉浑身一震,沐雨楼主,自己有一幅明山水立轴,就是他所鉴定!

  黎允升直言,他就是海内外书画鉴定第一大家,这儿果然藏龙卧虎!

  “步涉先生,可以吗?”主持提醒道。

  步涉回复过来,调侃笑道:

  “失礼了,刚才听到沐雨楼主大家的名字,我脑袋有点眩晕,问我什么问题?

  主裁判不以为怪道:

  “有会员说,宋丝绢最宽只有80,您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宽度就达到了99厘米......

  “有裁判说,历史记载原图是郑奂画的壁画,这幅明显是仿的。

  您能解释一下吗?”

  步涉好整以暇笑道:

  “我用真实的例子说明——

  “第一,北宋初郭忠恕作了一幅《明皇避暑宫图》,绢本,墨笔,比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短了40厘米,却更宽——纵161.5厘米,横105.6厘米......”

  副会长郭桥东忽然傲娇道:

  “这确有其事,郭忠恕正是在下祖先,家族谱对《明皇避暑宫图》有详细记载,可惜该画作流落异国,存于倭国美术馆。”

  步涉没料到,涉及他先人的事迹,他还真不含糊,帮着说话,于是对他礼貌一笑,继续道:

  “第二点,鉴定画的前提要会画,有艺术功底。

  “大千居士有一幅《江堤晚景图》,是仿造的假画,原作者董源,但是假画是真迹的数倍价格,为什么?

  “因为假画除了像极了原作,笔力、意境都超越了原作。

  “回到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原画作者是画工郑奂,仿者王岩叟是状元,是重臣,是书画名家,专为他朋友文彦博作的画。

  所以,假画未必比真画差,价格也未必比原作低......”

  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走上了舞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高昂道:

  “欢迎杨老,下面有请杨老品鉴《文潞公耆英会图》!”

  杨老细看了一会,招手叫步涉到了跟前,温言道:

  “小伙不简单,你怎么看出这是北宋画,是王岩叟为文彦博所作?”

  通过画能亲临其境,这事说出来压根没人信,自己只会被鉴定为神经。

  步涉暗呼玉魂救命,得到了回应,侃侃道:

  “回杨老话,第一,宋有种双丝绢,不同于后世!

  “后世的双丝绢,经纬相交时,两根经丝同时沉在纬线之下,或同时浮在上面。

  “而这种经线一根沉下,一根浮上的,北宋独有!

  “第二,落款署名叟子,字迹和画作笔法,和王岩叟传世书画对比,都能得出作者是王岩叟的结论。

  “第三,从题头用墨不同,可以知道是后人所加,用文彦博的‘文潞公’号,明显是文彦博家传。

  “如果不是家传,画名应为‘神都耆英会图’。

  “就像《香山九老图》、《兰亭集序》等,不是家传,题目写的会是活动地点!

  杨老以为怎样?”

  杨老含笑点头,补充道:

  “第四,王岩叟是文彦博知交、代为作画的事,《宋史》和文彦博的《文潞公集》,都有记载,可作为佐证。”

  杨老说着,回头对主持人笑吟吟道:

  这儿自然有高手,不需要我到场,这小伙说的全对!”

  主持人扬声道:

  “经杨老鉴定,此画是真迹,步涉先生需要重新估价吗?”

  步涉大方道:

  “这是考试,及格就好,轴卷过亿就行,再多也没必要。”

  主持人点点头,送杨老下了舞台,拿起话筒开始宣布:

  “下一个环节,万众瞩目......”


  https://vvadz.cc/book/85429403/421882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