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神农壶 > 第179章 难民到来

第179章 难民到来


雪粒子敲打着朱家村祠堂的窗棂,发出细碎的声响。

老村长朱有田佝偻着背,站在祠堂门口,望着远处官道上缓缓移动的黑点。

那些黑点渐渐清晰,变成了一群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人影。

“村长,那是...”朱老四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眉头拧成了疙瘩。

“难民。”朱有田叹了口气,龟裂的嘴唇吐出两个字,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

那群人越来越近,朱老四看清了他们的模样——面黄肌瘦的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树枝当拐杖。

青壮年男子眼中闪烁着饥饿与绝望的光芒。他们像一群行走的骷髅,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深陷的脚印。

“村长,咱村自己的粮食都不宽裕,如今家家户户才刚有了几百斤粮食积蓄...”朱老四低声提醒,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装粮种的布袋。

朱有田没有立即回答,他浑浊的眼睛扫过这群人,最后落在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身上。

那孩子裹着一件明显过大的单衣,赤脚踩在雪地里,脚趾冻得发紫,却倔强地跟着大人往前走。

“开祠堂,熬粥。”

老村长突然转身,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把村东头那座破庙收拾出来,再问问谁家有空房柴房之类,挤一挤总能安置些人。”

朱老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妻子春妮拽住了袖子。

春妮怀里抱着捡回来的婴儿,轻声道:“四哥,咱家柴房还能住人...”

就这样,这一批到达朱家村的三十多名难民被暂时安置。

村民们目前虽然不富裕,但在牧长青的救济帮助下总算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如今见这些逃荒的人比自己当初还惨,大多动了恻隐之心。

祠堂前的空地上很快支起了三口大铁锅。

朱大牛的媳妇带着几个妇人忙着熬粥,米香混合着雪粒子的清冷气息,在祠堂周围弥漫开来。

难民们排着队,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翻滚的麦粒,喉结不停地上下滑动。

“别急,每人都有份。”

朱有田拄着拐杖维持秩序,声音沙哑却坚定:“领了粥的去庙里歇着,天寒地冻的,别染了风寒。”

夜幕降临,雪下得更大了。朱家村陷入了难得的宁静,只有祠堂檐角的风铃偶尔被北风吹响,发出清脆的声响。

然而,这宁静在子时被打破了。

“抓贼啊!有人偷粮!”

一声凄厉的喊叫划破夜空。朱老四光着膀子从自家粮仓冲出来,手里攥着半截被割断的麻绳。

他身后,一个黑影正抱着布袋往村外狂奔。

喊声惊动了半个村子。很快,十几支火把亮了起来,村民们抄起锄头、镰刀,呼喊着追了上去。

那偷粮贼慌不择路,竟一头撞进了村口的麦秸垛。

“打死他!”愤怒的村民将那人拖出来,火把照亮了一张年轻却憔悴的脸——是白天难民中的一个青年。

“我没有...我只是...”青年结结巴巴地辩解,却死死抱着怀里的布袋不放。

朱老四一把夺过布袋,倒出来的正是他家留着做种的冬小麦。这些麦种浸泡过牧长青的神农灵液,是自家人的命根子。

“狗曰的!我们好心收留你们,你们就这样报答?”朱老四气得浑身发抖,一拳砸在那青年脸上。

青年踉跄着后退,嘴角渗出血丝。突然,他从腰间抽出一把生锈的柴刀,胡乱挥舞着:“别过来!我妹妹快饿死了,我只要一点粮...”

“还敢动刀!”村民们更加愤怒,不知谁先扔了块石头,正砸在青年额头,顿时血流如注。

冲突瞬间升级。听到动静赶来的其他难民见同伴被打,纷纷抄起木棍、石块加入混战。

一时间,雪地上人影交错,怒骂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住手!都住手!”朱有田拄着拐杖赶来,却被混乱的人群撞倒在地。

老人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一只不知是谁的脚踩中了手背,疼得闷哼一声。

当牧长青带着武馆弟子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雪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受伤的村民和难民,血迹在月光下呈现出诡异的黑色。

朱老四捂着流血的手臂,仍在和几个难民对峙。

而那位偷粮的青年被捆在祠堂前的榆树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却仍倔强地昂着头。

“牧大人来了!”有人喊了一声,嘈杂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长青披着玄色斗篷,腰间悬着那枚代表县尉身份的玉牌。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先走到朱有田身边,将老人扶起,又查看了几个伤者的伤势。

“谁来说说,怎么回事?”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朱老四红着眼睛上前:“牧大人,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我们好心收留他们,他们却半夜偷粮!您看——”

他举起那袋被割破的粮种,“这可是您给的仙种啊!要是没了这些,明年我们全家人都得饿肚子!”

难民中一个白发老者颤巍巍地跪下:“大人明鉴,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从休岭县那边逃荒过来。

一路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一百多人到这儿就剩下了三十来人,小虎子他妹妹得了重病,再不吃点正经粮食怕是熬不过今晚...”

长青的目光移向被绑在树上的青年。那青年咬着嘴唇不说话,眼里却噙着泪水。

“先松绑。”长青对身后的韩元道。

“大人!”朱老四急了:“不能就这么算了!这些难民必须全部赶走,谁知道他们还会偷什么!”

“对!赶走他们!”村民们纷纷附和。

难民们则跪成一片,不住地磕头哀求:“大人开恩啊!”“我们真的没活路了!”

“孩子还小,出去就是个死啊...”

雪越下越大,落在每个人的肩头,仿佛要给这场冲突按下暂停键。

长青深吸一口气,走到两群人中间。

他先转向村民:“朱家村的乡亲们,我理解你们的愤怒。粮食是命根子,换做是我也会生气。”

然后他又看向难民:“但我也知道,人饿极了会做出什么事来。这不是善恶的问题,是生死的问题。”

他解下自己的斗篷,披在被松绑的青年身上:“带我去看看你妹妹。”

青年愣住了,浑浊的泪水终于滚落下来。他领着长青来到破庙角落,那里躺着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女孩,面色惨白,呼吸微弱,身下垫着几捆稻草。

长青蹲下身,探了探女孩的脉搏,眉头微皱。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褐色药丸:“温水化开,喂她服下。”

青年颤抖着接过,如获至宝。

“现在,”长青站起身,声音提高了几分:“我们来解决问题。”

他走到庙堂中央,火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首先,偷粮伤人不对,必须惩戒。”

难民们紧张地低下头。

“但见死不救,也不是朱家村的作风。”长青看向朱有田,老人微微点头。

“所以我的决定是——”

长青环视众人:“偷粮者罚为朱四哥劳役十日,以工抵过。其余难民可以留下,但必须遵守三条规矩。”

他竖起三根手指:“第一,每日劳作换取口粮,不得私自拿取村民财物。

第二,设立监督队,由村民和难民各出几人,互相监督。

第三,我会再调拨一批灵泉水和御寒物资来,但所有人必须按需分配,不得争抢。”

“第四,你们外乡人来的不得抢占本地村民的土地,暂时可以租借一点地给你们生存,但是你们必须自己去开垦自己的土地。”

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议论声。

“这...这公平吗?”朱老四迟疑地问。

长青拍拍他的肩膀:“四哥,雪灾面前,我们都是受害者。与其互相敌视,不如互相帮助。你忘了当初是谁救了朱家村?”

朱老四想起一个月前,自己差点亲手埋葬孩子的场景,眼眶红了。

难民中的老者再次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这位大人活命之恩,我们永世难忘!从今往后,您让我们往东,我们绝不往西!”

长青扶起老人,转向所有人:“记住,这场雪灾远未结束,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度过难关。”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正在给妹妹喂药的青年,轻声道:“有时候,活命和尊严之间,人不得不做出选择。

但至少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雪渐渐小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而朱家村的这场风波,也暂时画上了句号。

当他走出破庙时,韩元快步跟上,低声道:“馆主,刚收到消息,休岭县、平谷县等地的县尉都在故意把其他地区难民往我们这边赶。

我们派人查看了,陆陆续续向赤岭县赶来的难民恐怕不下十万人!”


  https://vvadz.cc/book/89009728/678522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