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饭白欣芃白秀呈 > 第2406章 活该白家发大财

第2406章 活该白家发大财


因为提前知会了樊柊,又给对方发了个定位,所以其他事情都抛到了脑后,买肉回家之后就开始忙活。

他们家的老三样,那必须不能少的就是猪肉炖粉条了。

另外还有一些菜肴,都是现买菜回去,询问大家想吃什么。

羊肉做了最经典的葱爆羊肉,还做了孜然羊肉。

牛肉做了一道干煸牛肉丝。

白老爹还去自家大棚里摘了不少新鲜的蔬菜和榆黄蘑回来。

“妈,这榆黄蘑卖的咋样啊?”

“好的很啊。”一说到这榆黄蘑的销量,母亲姜兰的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之前在电话里也曾经听白老爹说起过老家的榆黄蘑生意,但电话里说的总还是比较笼统的。

现在提起这茬来,母亲姜兰的话源源不绝的。

上次离开之前,正好是郑教授派两个学生过来的时候,知道当时村里应该是有七八户人家都种上了。

那还是因为其他人家的大棚还没建设好。

到了如今,村里大多数人都已经种上了。

郑教授这边出产的榆黄蘑菌棒基本在半个月左右成熟,技术不熟练的,可能会导致时间延长一周到十天。

现在基本上都控制在二十天内。

而且郑教授的菌棒给他们的价格都是内部价三块不到,能出三斤左右的榆黄蘑,而且一开始大家若是资金不够还能先登记领取,等卖出钱之后再补回来。

这一点,是白叶偷偷的在垫资。

毕竟也不能让人家郑教授给他们村兜底。

所以白叶跟自己爹妈商量了一下,自己垫了五十万在郑教授这边,等于村里大部分的养殖户就算都先行赊款,郑教授也是扛得住的。

新鲜的榆黄蘑价格很不错,尤其是过了十月之后,他们村的榆黄蘑迎来了销售高峰。

之前愿意多拿一些,但手头不宽裕的居民们很快就等到了资金回笼。

钱拿到手,立马就要做的就是再进一批菌棒,然后将前面的欠款都补上,顺便再购进一些。

村里人做的大棚,到底还是心里含糊,毕竟白家做的时候,那是李教授给他们农场和白叶的优惠。

村民们优惠就没有这么大了,但整个村子都做还是有优惠的。

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做一两亩顶多三四亩的大棚。

而一亩一般能种植五千到一万菌棒,但密集度越高,需要的经验和耗费的心力也是成倍的。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是几千几千种的。

多的三五千,少的一两千。

大棚的钱,菌棒的钱,还有大棚后续里面温控等耗费的水电也都是钱。

大家也只有真正的见到了回头钱的时候,才敢大面积的种植。

榆黄蘑应季的时候还能便宜点,十月之后就少了,反而价格能上到五六块。

要是能运到别的城市,那价格就更高了,北上广这些地方卖到二三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目前来说,运出去比较难,但是借助白叶这边卖到省城去还是没问题的。

村民们赚了钱去还钱,结果还意外从郑教授口中知道了白家为他们所有村民背书,提前垫资了五十万的事情。

大家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都说人家老白家赚钱,赚大钱了。

可,就活该人家发大财啊。

他们这些街坊邻居都盼着白家越来越好。

这俩月来啊,村里人弥补了之前只能猫冬的传统。

毕竟就东北这边的天气,尤其是他们这靠着林子边的就冷的早了,到了冬天真是没啥事,就吃吃喝喝打牌聊天。

听着怪不错的,可那是在有钱的情况下。

舒舒服服猫个冬,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腻了就吃个冻梨冻柿子啥的。

可要是没钱呢。

本来就没钱,天天还在坐吃山空,心里着急上火的,吃冰溜子都降不下来。

前两年有直播平台,卖点干货啥的,能过个好年,等着开春了再干活。

现在,就算是过年也不耽误他们赚钱。

尤其是近年关了,这新鲜蘑菇价格又涨了点,这价格已经是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价儿了,一个个乐得啊,都快到后脑勺了。


  https://vvadz.cc/book/91936949/678499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