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又弹劾文青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病案本
李世民回到皇宫里,喝了些酒本想早点休息的。
但他脑子里始终回荡着文青的话。
因为他细细一琢磨,文青的话恐怕是真有可能会发生的。
程咬金那家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为了吃牛肉简直不择手段。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不就是生活太安逸了,没仗打了。
久久睡不着觉的李世民最终还是把门外的小太监叫了进来。
“传朕谕旨,明天安排太子监国主持早朝”
“此外,让梁国公早朝之前寻几个信得过的亲信接管户部”
“朕明日自然会跟梁国公说明一切”
看着小太监走后,李世民的困意总算袭来了。
......
早朝之上,李承乾单手扶着下巴,看着下方一众大臣吵的不可开交,头疼的不能行。
“殿下,吐谷浑屡次进犯,臣认为,不可放任他们胡作非为,必须打回去”
“倘若其他蛮夷小国都对大唐边境随意践踏,大唐天威何在?必须打回去”
一边的武将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殿下,臣认为此事不妥,吾等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就因为这点小事而大规模进犯他国,有损大唐颜面”
“臣附议,此事如若贸然进犯吐谷浑,难免会引得其他小国不满,唯恐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文臣与武将发表完全不同的言论。
入冬之后,吐谷浑接连劫掠大唐边境子民,这个事情武将那边是怨声连天,一个个上朝就喊打喊杀。
可是文臣那边却不赞同这个事情。
为此,这几天早朝之上,天天都在为这个事情争论不休。
李世民在这里还好一些,李世民能压得住这群大臣,但李承乾怎么可能能压得住这帮老油条。
一旦吵起来,一个比一个凶。
一直主张攻打吐谷浑的李道宗站了出来,对太子说道:“请殿下请示陛下,让陛下来做主吧,这个事情不能再拖”
“大唐边境屡屡进犯,此事继续拖下去,将来岂不是个个蛮夷小国都能来大唐边境劫掠?那我们大唐还谈何礼仪之邦?简直就是被圈养的牛羊,任人宰割”
李道宗乃是皇室将领,又身兼刑部尚书,说起话来是一点都不客气的,他明白李承乾做不了主,那就让李世民来。
这个事情已经争论多天,再不出结果,一众将领实在受不了这种窝囊气。
文臣那边的表态是不想进犯吐谷浑,但将领这边不打回去的话,文臣那边又说三道四,说他们武将铜铃搞不定这个事情。
那双标的嘴脸,让他们作呕,所以,这一仗,必须打。
面对众多大臣的进言,李承乾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走了出来,对文武百官锐声道:
“传陛下口谕”
“吐谷浑一事搁置两日,两日后再议,朝堂之上,莫要再论了”
听到这个话,李承乾松了口气,暗道父皇果然料事如神,知道文武百官肯定会因为这个事情继续争吵不休的。
他只是一个监国太子,这等开战的大事情,他肯定是不能做主的,就算他再有主见,也不行。
李世民的话还是很有用的,那几个最能说的,听到了口谕后,就都闭嘴了。
接下来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汇报。
就在李承乾以为可以退朝的时候,一个官员走了出来,对李承乾说道:“殿下,臣要弹劾”
李承乾点点头:“崔大人请说”
自从父皇登基以来,弹劾风气极重,就连他这个太子都经常被弹劾,所以有人公堂弹劾,习惯就好。
那人拱手道:“臣想弹劾内帑掌柜,文青”
李承乾:“......”
又弹劾文青,文青只是一个商贾没事内帑的掌柜,他就是一个。
这朝堂大臣接二连三的去弹劾一个白身,还是一个下九流的商贾。
文青绝对是千古第一人。
李承乾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好吧,王大人你说吧,因何事要弹劾内帑掌柜文青?”
下方的一部分大臣互相对视了眼后,那名大臣继续说道:
“据臣所知,那文青作为内帑掌柜,不好好安分守己,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心里所图甚大,还希望殿下明察”
李承乾拧起了眉头,问道;“什么所图甚大,崔大人你可要说清楚了”
这个大臣所说的语气让人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所图甚大?什么事情能让人喻为所图甚大的?这话听着就耐人寻味。
那个大臣低头思索了一下,跪倒字了地上,说道:
“据臣得知,文青收购大量的煤矿山,现如今手里已有煤矿山数目,令人咂舌”
“其中不少煤矿山更是连体山脉,地理位置极为偏僻”
“殿下,那煤矿山本是无用之物,试问,那文青拿这些煤矿山来做什么?怕不是所图甚大?”
李承乾站了起来,在座位面前来回度步。
这话听起来,是想置文青于死地啊。
这时候程咬金站了出来,阴阳怪调的对那个崔大人说道:
“崔大人,那个叫文青的小子收那么多煤矿山,你就能说他所图甚大?”
“那你家里呢?里面的煤矿山有多少?难不成你们也所图甚大?”
那个大臣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眼程咬金,而后跪倒在地上,说道:“殿下,臣满门忠子,苍天可鉴”
“臣之所以说文青所图甚大,是因为实在想不明白,那文青到底收那么多煤矿山来做什么呀”
“殿下想想看,那煤矿山几乎都处于无人区地带”
“那些区域现如今都被文青买去,成为了他们家的四人地域”
“殿下再想想看,若是那文青有所图的话,那些平日里无人问津的煤矿山,能藏下多少人?”
崔大人的话一出口,在场的不少人都开始头皮发麻了。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说的很开了。
这位崔大人乃是五姓七望中的一个大臣,看来五姓七望是想给文青搞个罪名。
谋反。
诛九族的重罪。
李承乾怎么会相信文青谋反?冷声斥责道:“崔大人,说话可要想清楚,你可有证据”
“臣,有疑证,望殿下过目”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https://vvadz.cc/book/93457254/571369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