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221 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有了凌瑶给的对子, 形势就扭转了过来,原本以为很快就能过关的接亲队众人,这下又得绞尽脑汁对答起下联来。
黄明远越读纸条上的对联越觉吃惊,心道, 真不愧是老师的女儿, 果然如其父般是个文采斐然的。
再看上头的字, 写的是簪花小楷,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可见平时练字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黄明远本就是个不拘绳墨之人, 见了这手结体宽扁实具隶意的字体后,自然起了探讨一番的兴致, 心中也突然有了偶遇知音之感。
只可惜这是师妹,如果是能促膝长谈的师兄亦或是师弟就好了。
比起其他姐妹, 周凌瑶在写字作学上要用功了许多, 就好比现在,每日练字一个时辰的习惯周凌瑶依旧保持着。
也不是想表现什么, 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 周凌瑶非常喜欢笔墨之间的淡雅,还有诗文中的悠然。
老刘头常跟徐氏念叨, 说几个孩子里头,最像女婿的就是四丫头,四丫头要是个男娃的话,日后说不定也是状元之材呢。
老刘头会这样认为也是有根据的,就比如家中其他几个孩子的月例, 要么存着, 要么就是用来买胭脂水粉或者珠钗头花。
而四丫头呢, 除了买书还是买书,每个月的月银基本都花在了书肆里,这不,每上一回街,手里总有几本书捧回来。
徐氏常常开玩笑道:“将来等咱们凌瑶出嫁时,得用大木箱子把这些书都装进去,好当嫁妆!”
二门的防线最后还是被武力值破了关,看到四、五个兵卫一把抬起八仙桌,然后转身放到身后的场景,李金忍不住想笑,记得当初大姑爷来接亲时也是这番操作呢。
黄明远有些意犹未尽,可是挡住门的八仙桌已被挪开,他也只能退到一旁,看着满身喜气的新郎官,正精神抖擞地穿过二门。
对了,自己手上的纸条还未还给师妹呢。
想到这里,黄明远忙朝身旁看去,见对方正与一名小丫头在说话。
只听那小丫鬟说道,“四小姐,要吃上轿顿了,夫人正在找你呢,咱们还是快些过去吧。”
四小姐??
那不就是祖母说的姑娘吗?
黄明远忙朝远去的背影望去,只见亭亭玉立,如山涧的春兰一般,清雅脱俗,明媚自然。
原来她就是四姑娘啊。
黄明远边走边想,结果“咚”的一声,额头撞到了门框上。
他顾不上揉一揉撞疼的地方,见旁人并未注意到自己时,黄明远忙把手中的纸条塞进了怀里
爆竹声声,唢呐阵阵,催促着新娘快上花轿。
背着二闺女的周青林边走边又开始了老父亲的叮嘱,“这小子要是对你不好,你直接回家来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日后有了孩子咱也不怕,到时一起带回来就是了。”
“你的院子爹爹会一直给你留着的,想家了就回来。”
沈萧就跟在一旁,岳父的话他自然听得清清楚楚,总觉得岳父这话是特地说给自己听的。
不过说就说吧,反正自己是肯定不会欺负媳妇的。
玉兰玉梅还有玉英也跟着众人一起送着新人上花轿,看到堂妹夫对堂妹的关怀备至,三人脸上的笑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如今玉兰几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佑二叔/二伯家越来越好,因为只有他们好了,自己才会跟着好,才能沾上光,才不会被婆家人欺负。
所以先前那些不满和嫉妒什么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何况,通过周玉芬的事,玉兰玉梅还有玉英才知道,原来自己爹娘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有些人有些事还是得自己经历了才会明白。
就比如小姑,收到家中的来信后,她们才知道,原来小姑一直没把卖宅子和庄子的银子给爷奶捎去。
害怕是自己误会了人,玉兰和玉梅几个还特地跑去宅子那里瞧了瞧,结果那新房东搬进去都一年多了。
应该是爹娘他们才离开京城不久,小姑就把宅子给卖出去了。
如今一声不吭,信也不回,找上门又推着不见,姐妹俩便明白,小姑这是铁了心要贪下这笔银子了。
还有卖嫂子两间铺子的银子,小姑居然也准备赖着不给了。
真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厚脸皮的人。
原本玉兰玉梅还准备在今日碰到小姑时,好好问一问她的,谁知人家根本就没来。
也是,明明知道见了面后肯定要问银子的事,小姑怎么还会傻到自己送上门呢。
办好了二闺女的婚事,生活又重新回归到正常的节奏。
刘莲芝开始把家中的账目转交到了周凌雪手上。
都已是及笄的人了,这些管家的本事当然得快些学起来才行,不然成亲后啥啥都不懂,到时吃亏的肯定就是自家闺女。
年初的时候,景康帝给李煜单独开了郡王府,算是为日后的成亲做了准备。
这也表明小两口成亲后就得自己当家做主了,所以刘莲芝才会有了紧迫感。
说是管家,其实就是掌管家中的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另外就是人情上的往来,只要弄明白了这三件事,其他就没什么可为难的了。
经过几年的历练,在人情往来上刘莲芝倒是有了经验的积累,教起自家闺女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知道娘亲这是为自己好,再联想到大姐把偌大的定国公府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样子,周凌雪学习的劲头自然足了又足。
心里想着,将来等自己和煜哥哥成了亲,也要把两人的家打理的有条不紊的。
如今家中的收入分三个方面,包括庄子上的收成,画册的收入,以及木制品作坊的收入,再加上府里每日的开销,周凌雪每天忙碌了不少。
好在爹爹教的借贷记账法她也是学过的,所以做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了许多。
木制品作坊是新开的,用的还是刘莲芝嫁妆的名义。
说实话,开这个作坊还真不在周青林原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这间木制品作坊是在旁人的三请四催下开起来的。
起因还是因为那套淘气堡的事,自打周青林送了一套淘气堡给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女做周岁礼物后,定国公府从来就没有这样热闹过。
依旧是周岁宴的那帮小童,每天都乐颠颠的上门来,然后不玩到天黑绝不回家。
这样的奇景自然引起了其他夫人们的好奇,忙也带上自家孩子去一探究竟,结果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自家孩子却拖不回家来了。
哭着闹着还要玩。
这让家长们都头痛不已,都是三两岁的小娃儿,打打不得,骂骂不得,可总赖在人家定国公府也不是个事儿啊。
于是就有人想到,要不干脆自己府里也摆上一套这样好玩的东东吧。
至于淘气堡上哪儿去弄,自然是去问大司农了,虽说木匠师傅见过之后肯定会做,可这些玩具是大司农想出来的,他们总不好把人家的点子偷学过来吧。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就陆陆续续有人找上了门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周青林也帮他家做一套淘气堡来着。
这样的情况周青林先前是怎么也没想过的。
要他说,其实淘气堡本身的魅力并不大,主要还是因为里面的玩具能让众多孩子都参与进来,大家一起互动,同时开心,这样才是真正的乐趣。
起先周青林并没有应承下来,主要做一套淘气堡可不轻松,不说又是找木匠又是买材料的,就是做活的大场地都必须有一块,要不是自家有庄子,想做出来可不是易事。
更何况让他帮忙做一套的人有这么多家,帮了这个,得罪了那个,全部答应下来的话,得做到猴年马月去。
所以他是有多吃饱撑的慌才会傻乎乎地去接下这活。
那些人似乎也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是以等再次过来时全都是拿了定金过来的,完全一副与店家订货的架势,且给了定金后,转身就走,一点不给你推辞的余地。
唉,没法子,最后刘记木制品作坊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立起来了。
接下来作坊的准备事宜,周青林全都交到了李金手上,反正买材料找木匠这些事儿李金都是经手过的,再做起来应该不难。
作坊场地就设在庄子上,另外在城里开上一间门面,再把做好的样品往铺子里头一放,齐活!
周青林准备过些时日就把先前为南川玩具作坊设计的那些图纸重新拿出来,既然已经开了作坊,那就努力赚银子吧。
时间很快到了年底,白茫茫的大雪落了下来,天冷的厉害,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让每日必须早起的人儿越发显得艰难了起来。
这样的寒冷天,大臣们在宫门外等候早朝时,可都是冻得瑟瑟发抖的。
相比之下,周青林就要好上许多,虽然他也冷的发抖,可对他来说,每日的早起和早锻炼都已经成了习惯,所以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难以适应。
如今只不过是从原先的在后花园跑步,改为现下的跑着步去赶早朝而已。
这不,等周青林跑到宫门口后,牛三赶着的马车已经在宫门外等着了。
周青林快速钻进车厢里,把脚上的羊皮靴换成了朝靴,再吃上一两块点心垫垫肚子,之后就排队进了掖门,去上早朝去了。
这一系列的操作看在旁人眼里,简直不可理喻,真不知道大司农到底哪根筋搭错了,天热见他在跑,天冷也看他在跑,好好的马车不坐,有福不知道享,每天跑的吸呼哈呼的,累不累的慌啊。
其他人肯定不会知道,周青林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有个好的身体,就因为坚持锻炼,来到古代已经七年的周青林从没有得过风寒,就连咳嗽都没有过。
正因为一直坚持锻炼,使得周青林与同龄人比起来要更显年轻了许多,加上他并不像时下人那样爱留胡须,说他是弱冠之岁,也是有人信的。
进入勤政殿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众人列好队,只等圣上来升座。
这两年因着粮食高产,百姓们安居乐业,加上北地打了胜仗,边关又安定,所以朝中气氛空前的好。
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众朝臣之间更是和气了许多。平日那种你参我一本,我气得恨不得一脚踢飞你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这不,大家都等着圣上宣布封印放年假,然后回家好好过年呢。
不一会儿,就见邱公公快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手捧木盒的小公公。
看到这样的组合,大家立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皇上不来早朝,让邱公公过来收奏章的意思。
众人都有些意外,毕竟最近这段大冷的天气,景康帝可是一日早朝都没落下呢,没道理年末最后一次的早朝反而说不来了啊。
所以这其中不会有什么事吧?
……
作者有话说:
上桥顿是指新娘出娘门时和家中姐妹坐在一起,象征性地吃顿饭。
感谢在2022-07-10 21:44:29~2022-07-12 17:10: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红尘醉梦、45672896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雨樱 50瓶;pxq 10瓶;古它 2瓶;一小书虫、鱼找水、蛋黄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vvadz.cc/book/93903340/615809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