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89 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大年下的, 本该是年味越来越浓的时候,可整个京城的官圈,就因为景康帝突然下旨立太子的事,变得不平静了起来。
原先依附晋王的, 也就是如今太子的官员们, 自然是心想事成, 满面春风了。
而那些站队二皇子的,心里的感受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比如礼部郎中陈友忠,原本圣上没下旨立太子前,自己哪有回家吃晚饭的时间啊, 不是今天这个请,就是明天那个邀的, 可以说,自从踏上二皇子这条大船后, 晚饭这一顿, 他基本就没怎么摸过自家的碗了。
虽陈友忠官职不高,可在那些比他职位低的官员面前还是有市场的, 更何况, 礼部尚书年后就要致仕,据可靠消息, 陈大人极有可能接任尚书一职,所以大家都急着烧灶呢。
哪知变化太快,立晋王为太子的圣旨,犹如五雷轰到了所有二皇子派系人的头顶上,那么的让人猝不及防。
此时, 窝在书房里的陈友忠正在冥思苦想, 自己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该不该继续一条道走到黑,毕竟历朝历代,当了太子最后却没能问顶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谁能保证晋王就一定能顺顺利利坐上那把龙椅啊。
所以陈友忠觉得自己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好,免得到时两边都落不到好。
再说,退一万步来讲,自己前头还有好几个大员顶着呢,日后太子真要翻旧账什么的,也到不了他一个小小五品官的头上啊。
何况自己虽在二皇子这条船上,可除了帮着拉人,旁的事自己从来没有参与过。
此时陈友忠无比庆幸,自己对二皇子来说,还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物,所以很多事还轮不到自己参预其中。
比如上次狩猎场突然出现两头狗熊的事。
又比如前不久慧郡王院子“不小心”走水的事,想到这里,陈友忠不得不佩服起慧郡王的运气来,当时大火把整个院子烧了个精光,正当众人都以为慧郡王肯定没了的时候,结果听说人家当晚压根就没睡在小院里。
这运气真真是没谁了。
理清思路后,陈友忠心里稍微放心了些。
还有,他准备明日就和二女婿说一说,也让他脑子警醒一些,如今可是非常时期,那些应酬什么的,暂时还是少去为好,可别到时成了旁人探底的靶子。
想到二女婿,陈友忠不禁又想起圣上新封的大司农来,心里要说不气那是假的,这可是二品大员啊,更别说人家还有两个女儿未来夫家的好门第。
这样一棵大树,在旁人家里早就抱着舍不得松手了,女婿一家倒好,早八百年就把人推到门外去了。
自己早就跟他们说了要搞好关系搞好关系,非是不听。
唉!陈友忠叹气。
心说这世上还有比亲母子、亲兄弟、亲叔侄更亲的关系吗,要是相处好了,等对方发达时,还能不提拔自己人吗。
何况人家又没有儿子,往后还不是只能围着侄儿和侄孙转。
届时说不定自己这个姻亲也能沾上不少光。
如今可倒好,啥都捞不到。
陈友忠是越想越气,此时的他要是知道,把二品大员推出门外,他女儿是出力最大的那一个,也不知会作如何感想。
城北周家。
自从听到孙子带回来的消息后,与周富贵的满脸喜气不同,王氏的心气就没顺过。
看到老婆子整日耷着一张脸,周富贵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说,都和对方说不清,是以也懒得搭理,一甩袖子就走开了,留下王氏一个人更是气得流泪痛哭。
如今“后悔”两个字都形容不了王氏此时的心情,早知道老二会有如今这出息,自己怎么也得把他一起带到京城来啊。
多一房人的开销家里又不是出不起。
还有,老二闺女多怕啥,自己好好养着就是了,没看现在大丫二丫都定了这么好的亲事吗。
当初要是没有分家,自己这个当奶的得多风光啊!
最重要的是,如若没把二房分出去,自家宝珠肯定就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去了。
哪像现在,说的好听是书香门第,可过起日子来却连个普通的商户人家都不如,实在紧巴的厉害。
想起闺女三朝回门时跟自己的抱怨,说婆家除了一日三餐,其他点心啥的一概没有。
当时就把王氏心疼的不行,心想着,好在自己陪的嫁妆还算丰厚,不然闺女可就得受苦了。
想到嫁妆,王氏又记起宝珠出嫁时老大和老三给宝珠的添妆来,当时两人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一般,一人给了二十两银子,除了这个,其他珠钗首饰啥的一件都没有。更别说两个孙媳妇各给了五两银子了,就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说实话,二孙媳的五两银子倒没让王氏感觉难受,她心里最气不过的,还是大孙子夫妻俩居然也只拿了五两出来,要知道,这些年,自己偷偷补贴到耀祖头上的银子,两百个五两都不止了吧。
所以,真让人心寒啊。
王氏不禁又记起那时老头子去老二家告知宝珠要成亲,当时老二媳妇虽然人没有过来吃喜酒,却让管家送来五十两银子以及两块上好细绸的事。
想到这里,王氏的心顿时五味杂陈起来。
后院,书房里。
周耀祖手持书卷,正直挺挺地坐在书桌前,看他这正襟危坐的样子,好似真在认真读书一般,可观那发直的双眼,便知捧书之人早已云游天外去了。
确实,此时的周耀祖哪里还有用在看书上的心思啊,这不,从知道二叔育出的高产粮种,就是那日在翰林院看到的外番果子后,周耀祖就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原来今日晚饭时,饭桌上多了两样新吃食,周耀祖一看,咦,这不是二叔买过的外邦果子吗,怎么自家也买来吃了?
周富贵见大孙子对着玉米和红薯发愣的样子,忙笑道:“咋样,这又红彤彤又是黄灿灿的,看着还挺好看的吧,我也是今日才知道原来你二叔育出的新粮长这样,听说亩产能有四千多斤呢!”
随即,周富贵又感叹道,“没想到老二这么厉害,居然能种出这样的高产粮来,这可是积大德行大善的事啊!”
能让百姓吃饱肚子,可不就是天大的善行吗。
见大孙子依旧发着呆,周富贵把玉米和红薯往他面前一推,道:“方才我吃着味道还挺不错的,喏,耀祖你也吃吃看!”
周耀祖拿起一根玉米,看到上头金黄色的玉米粒,他记起当时自己好像还在心里嘲笑二叔人傻钱多来着,笑他居然被外邦使者坑骗,买了一堆不知是啥的东西,如今看来这个傻子是自己才对。
周耀祖不禁在想,要是当初买到这些种子的是自己,那么这天大的功劳不就是他的了吗。
可转瞬,周耀祖又有些怀疑,自己真要是遇到这些种子时,会不会去买了来。
同样的想法,此时也正在翰林院的邱掌院以及其他几个侍讲和侍读心中盘旋。
自从第二季红薯和玉米再次大丰收后,新品粮就开始出现在各个粮店中了,所以先前那些看到过周青林买外邦果子的翰林院同僚们,也都知道了外邦果子就是新品粮的事,要说不羡慕不嫉妒那肯定是假的,他们在心里也做过无数次“如果”的假设,可最后都觉得,这些种子也只有到了周青林手里,才会结出如今这种造福百姓的果实。
所以,他们没啥好嫉妒的。
皇帝的圣旨还在路上,远在南川的周青林自然不知道,再过两个月,自己就得回京城赴职了。
此时的他,正在玩具作坊里,安排众人抓阄的事呢。
至于抓什么阄,当然是分房子啦,再有三天便是过年了,分配好了房子,大伙儿正好可以在新屋里头过新年。
经过大半年的建造,路泽塘的所有房子终于在年前完了工。
昨日周青林又去安置房那里转了一圈,看着一排排青砖灰瓦,罗列整齐的小院,他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不少的赞。
有时想想,其实外放也挺好的,这不,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可以直接为百姓做实事谋福利。
周青林心道,等自己回到了京城,在皇帝老头的眼皮底下,做起事来肯定就没有如今这般随心随性了。
衙役们按照周青林的吩咐,把写着房号的小木牌全都塞进了木箱里,然后摇了摇。
而老郑头他们早就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每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
随着一声开始,第一个抓阄的人就走了上来,这是个少了只胳膊的中年汉子。
轮到他第一个上场,中年汉子还有些拘谨,抖着手好不容易从箱子里抓了一块木牌出来。
衙役接过来看了看,随即念道:“八十六号!”
底下众人一听,忍不住嚷道:“八十六号不就在第六排东边数过来第三间吗,哎哟,这可是个好位置呢。”
“对对对,就在第六排,位置确实不错。”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周青林听了,忍不住想笑,看来房子的门牌号都已经记在他们心里了。
也是,这些工人除了上工和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待在路泽塘那边了,全部记下来也正常。
抓好了阄,中年汉子就来到一旁的两个书吏那里,而后抖着手从衣襟里掏出一张户籍递了过去。
书吏接过,然后从一大叠房契中找出八十六号房这一张,接着在房契上填上中年汉子的姓名,填写期间,另一个书吏则从钥匙串中拿出八十六号房的钥匙。
办好了手续,两个书吏再三核对无误后,就把钥匙和房契交到了中年汉子的手上。
此时,中年汉子的心情已经不是“激动”两个字能形容得了的。
这还没完呢,最后中年汉子又走到杨县丞和黄主簿这边,从两人手里领了十两银子的安家银。
一通手续走下来,中年汉子已是热泪满眶,回想起过去乞讨的日子,再想想如今,噙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快步行至周青林的面前,然后双膝跪地,不住地磕头:“多谢知县老爷多谢知县老爷!”
其他人见状,也朝周青林跪下磕头,纷纷表达着对知县老爷由衷的感激。
周青林让众人都起了身,想了想,他开口说道:“领到房子后,大家就好好过日子,还有,发给你们的安家银子,除了添些必要的家什外,剩下的省着点花,另外,原先你们的工钱都是一百文一个月,从明年开始,都改为五百文吧。”
关于发安家银子的事,周青林是考虑再三才下这个决定的。
之所以要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这些乞丐一个最后的生活保障而已。
因为周青林并不知道自己离开南川县后,玩具作坊在新的知县手里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自己已经制定了新的计划,准备把玩具作坊以后几年的收入都用在整个南川县的教学上,可人走茶凉,后来人听或者不听,自己根本掌控不了。
然而这还不是周青林最担心的问题,他最怕的是到最后这些乞丐在作坊里待不下去,到时一点收入都没有,生活会成问题。所以给他们安家银,算是紧急关头有个生活保障吧,其他的自己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至于工钱,本来就是要加的,当初只给他们开一百文一个月,那是因为还要盖房子呢,总要让他们知道房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等办好最后一个人的领房手续,已快午时了,拿到了新房钥匙,大家哪还有吃饭的心思啊,这不,狼吞虎咽地扒完了碗里的饭后,众人都急匆匆地往路泽塘赶去。
马上就要过年了,家里还有好些东西要置办呢。
那春联,鞭炮啥的都得去买回来,还有,小娃儿过年的新衣裳肯定要买上一身。
至于今天发的安家银子,他们肯定会好好收着的。
这不,先前每个月的工钱,他们都还存着呢,用这些银子来办年货就够了。
吃了中饭,众人回到了县衙。
忙好了安置房的事,接下来便该是给县衙众人发福利的时间了。
杨县丞拿出账本,上面记录着整个玩具作坊全年的收入,其实不用打开,周青林也清楚今年到底挣了多少银子,因为他手里也有一本账册,且所有挣来的银钱都由他保管着呢。
不过该走的程序还得走,周青林打开账本,一一说起上头记录着的收入来,“今年玩具作坊的总收入为八千五百两,加上去年剩下的三千二百两,总计收入为一万一千七百两。”
而后他又翻开另一本册子念道:“建造安置房,材料加人工费共计二千六百三十两,今日安家银发放九百七十两,减去这两样开销,咱们作坊还有余银八千一百两。”
想到年初大人答应给自己的福利,杨县丞和众人都屏声静气,等着知县大人接下来要说的话。
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周青林也没有墨迹,直接开口道:“这些银子,留下两千两作为作坊的日常开销及新学堂的建造之用,一百两置办年货,剩下的六千两全都做福利发给大家吧!”
“轰”的一下,在场众人突觉自己耳朵嗡嗡作响。
老天,他们没听错吧,这可是足足的六千两啊,全都给他们当福利发光光吗?
这下包括杨县丞在内,众人都不敢相信地睁大了眼睛。
没让大家疑惑太久,周青林从怀中其实是从储物仓库里拿出一叠红封来,这是他昨晚就准备好的。
这时,吕志义和应进庆也过来了。
两人是周青林的幕僚,加上这一年也是忙里忙外的,所以把他俩也算在福利发放的名额里也是理所应当的。
周青林拿起最上头的一个红封对杨县丞说道:“这个是你的,里面有银票四百五十两,其中两百两是二进宅子的银钱,一百两是奖银,另外一百五十两是年终福利。”
接过红封,杨县丞的手有些发抖,他他他不是在做梦吧?
黄主簿和杨县丞一样,也是四百五十两。
接下来是书吏和衙役们,周青林给他们每人发了三百五十两,其中一百两是当初答应他们一进宅子的银子,一百两是奖银,还有一百五十两也是年终福利。
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和书吏们发的一样,也是三百五十两来着。
吕、应二人半天没有回过神,昨晚周兄说要给他们发福利,他俩没往多了去想,可现在,两人看了看手里的红封,仿佛天降横财砸到了他们头上,脑袋瓜嗡嗡的。
等众人都领到红包后,周青林又拿出一张银票,他对杨县丞和黄主簿说道:“这是一百两,待会儿你俩去买些年货回来,等发了年货,咱们县衙就封印放假吧。”
杨县丞和黄主簿接了银票就出门去了,跟着一起的还有书吏和衙役们,话说这么多年货,他们得帮着拿才行。
哎呦,真是想想都开心,话说今年可又是个大丰年啊!这日子可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见一个个乐得一蹦三尺高的样子,周青林忍不住朝他们喊到,“红包放放好,别给蹦丢了!”
众人一听,对啊,红包还在身上呢,这下也不敢蹦了,一个个摁着胸口,分外小心了起来。
吕、应二人很想问一句,“周兄你怎么不给自己发红包啊?”
可话到嘴边,两人还是没有问出口,他俩觉得,周兄之所以会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的。
周青林这么做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觉得既然自己已被圣上封了官,得了最大的好处,那么在银子上,自己就不能占这个便宜了。
至于为何会把作坊里一大半利润都拿出来分了,原因只有一个,与其留着这些银子将来不知便宜给了谁,他还不如趁着自己能做主的时候,拿出来分给认真做事的人。
不得不说此时的周青林是明智的,因为正如他担心的那样,在他离开南川县不到半年时间里,玩具作坊就没再继续下去,至于具体原因,周青林也不得而知,想来还是因为银子的事吧。
果然,没过多久杨县丞就写了信过来,原来自从新知县接手玩具作坊后,管理作坊的人渐渐换成了知县的自己人,后来又在工钱上开始克扣,导致木匠师傅们相继离开,随后他们在外头做玩具卖,使得作坊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再也开不下去了。
随信而来的还有两张一千两的银票,杨县丞在信上写道,本来准备建造的书院没有再造了,作坊工人解散后,有的去帮人扛货,有的做起了小生意,不过大多数人都用攒下的银子买了地,他们准备种红薯和玉米来着,所以请大人您不用担心。
原以为还要再等上一等呢,谁知才过了大年初二,快马加鞭的圣旨就送到了。
周青林的心总算落了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隔两年,自己终于完成了心中的目标,要回京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8 16:06:16~2022-05-29 23:04: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木离坊 50瓶;idontcare、佳佳、auferstehung_ 10瓶;采薇 8瓶;一小书虫 2瓶;鱼找水、花、平和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vvadz.cc/book/93903340/615809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