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173 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来人果然就是伍侍卫, 只见他一身玄色短打,外面再罩了一件同色的长披风,看着风尘仆仆的。
周青林见对方依旧和上次一样,手里大包小包的拎着, 伍侍卫说, 包裹里的东西都是王府给周夫子准备的年礼。
到底是常年待在王爷身边的人, 都谨言慎行惯了的,这不,除了开头与周青林寒暄了几句天气,再说明自己今日是过来接小主子回京的后, 其他就没别的话说了。
周青林也不多问,对三皇子为何会摔断腿的这种八卦更是懒得打听, 反正将来谁能做太子,以后谁又是皇帝, 都不是他一个小小七品芝麻官能关心得了的, 如今他要做的事,就是少往沼泽地里蹚, 不然一陷进去, 就拔都拔不出来了。
想到这里,周青林不免心中庆幸, 哈哈,烫手山芋终于要被接走了。
让伍侍卫稍等片刻后,周青林就心情激动地去了隔壁房间,叫醒李煜,告知京中有人来接, 让他快点穿衣起床。
随后, 周青林又脚步欢快地回到了自己卧房, 不多会儿,便拎了七、八个包裹出来了。
这些东西周青林早就收拾好了,等的就是这一天呢。
于是,正在厅堂候着小主子出来的伍侍卫,就看到拎着一大堆包裹的周修撰满脸喜气地对自己说道,“这些都是煜儿的东西,喏,这几包是他的衣衫,那一包是书册,还有这一包是我给煜儿准备的路上吃食,那一包最大的全是一些木制品玩具,还有”
巴拉巴拉
不带喘气地把一通话说完,周青林又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来,“喏,这些银票你带回给王爷!”
伍侍卫傻眼,这周修撰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再看对方一副终于甩了包袱,实在如释重负的模样,伍侍卫嘴角抽抽,有些不忍地说道:“小主子年后还要来与周修撰习学识的。”
啥!还要来?
哎呦,白高兴了一场。
此时李煜已经穿好衣服出来了,听到明年还能过来后,他心里自然高兴,虽然很想念父王母妃了,可李煜也喜欢这里的生活,还有老师和凌雪妹妹,自己也舍不得他们。
所以,等李煜看到老师把他全部家当都拎出来后,嘴巴就噘得老高了。
哼,老师这是巴不得他早些回京城吧。
见自己学生一副被抛弃的委屈小奶狗模样,好老师周青林一把拎起装衣裳和书册的包裹笑道:
“要回来就好!要回来就好!刚刚得知煜儿要回京,为师心里可是好一阵刀绞呢,现下知道煜儿还要回来,为师终于好受多了。”
说罢,周青林空出右手摸了摸胸口,做出一副终于舒肝舒肺的舒心模样。
本以为自己的演技肯定过了关,可等周青林转头看向自己学生时,好嘛,少年依旧嘴巴翘得老高,一副我就知道你在装的表情。
破孩子,没事生这么聪明干嘛!
周青林装作没看见,依旧演戏演全套,“满心欢喜”地拎着几个包袱回房去了。
李煜跟在老师身后,看着他心有不甘地把一个个包袱又重新塞回到柜子里。
“回到京城后,没事不要单独外出,还有,把老师今日讲的子罕篇和子张篇多读一读,等回来时,老师可是要检查的,记住了吗?”
周青林觉得自己有必要叮嘱几句,从三皇子出门摔断腿这件事来看,非常时期还是少出门为妙。
“嗯!”李煜点头。
“还有每日晨起的早锻炼可不要松懈了,别到时候又被为师甩得老远。”
“嗯嗯!”李煜继续点头。
“好了,咱们别耽搁了,伍侍卫还等着呢。”说吧,周青林从衣柜拿了自己的厚棉袍出来,寒冬腊月,坐在马车里肯定也冷,待会儿就让孩子把这个披上,可千万别冻着了。
李煜没挪动脚步,“老师,学生的压岁钱您还没给呢,凌雪妹妹说咱们家里过年都要发红纸包的。”
“还有那开口笑和小麻花,老师您也给我多装上一些,这个学生爱吃,凌雪妹妹说了,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开口笑和小麻花才像过年呢。”
“还有还有”
周青林:“”
而另一边,等在厅堂里的伍侍卫还没回过神来。
可以说,从看到李煜的那一刻,伍侍卫就有些不太敢相信,因为他家小主子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要不是眉眼没变,恐怕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当年王妃早产,小主子生下来时就跟个小猫似的,这些年虽一直精心调养着长大,可与其他同龄的孩子比起来,小主子还是要瘦弱单薄了许多。
记得当初自己送小主子过来南川时,都不敢让马车跑的太快,生怕把人给颠坏了。
可如今,伍侍卫想到刚刚自己看到的小主子,不但个子长高了不少,且身子骨也结实了许多,再看那红润的面色,再也不似以往那般苍白无力了。
整个人看着身康体健的,充满了朝气。
这样的大变化让伍侍卫惊喜非常,他完全可以想象,等回到京城后,王爷和王妃看到小主子时该是怎样一番欢喜的场景了。
真不知道周修撰是怎么养的孩子,怎么可以把他们小主子养得这么好呢。
要是周青林知道伍侍卫此时心中所想,定会奉上一句:“跑步,掰玉米,挖红薯,喂喂鸡,多吃饭,对了,还有舞那个什么天昆剑法。”
最后李煜是提着不少于七、八个的包裹离开的,那得意洋洋的神情看得周青林恨不得踹上一脚。
这破孩子学坏了啊。
至于跟谁学的坏,周青林是肯定不会承认是被自己给潜移默化了的。
第二天南川县就下起了大雪,天越发冷了起来,周青林有些担心还在路上的李煜,可转念一想,伍侍卫也不是粗枝大叶之人,定会照料好他的。
这么想着,周青林心里就稍微放心一些了。
家里少了江哥哥,三丫觉得没伴了许多,其实小姑娘心里还有想不明白的地方,那就是为何江哥哥要半夜偷偷的走,就如当初突然就出现在家里一样,让人猝不及防。
不过,三丫并未与其他人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包括贴身侍婢彩蝶,她觉得爹爹和江哥哥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所以这事还是不要让更多的人关注为好。
晋王府给的年礼周青林全打开看了,除了几包精致的御制点心和一方古砚外,剩下就都是女孩子家喜欢的东西了。
许是知道自家闺女多,那珠钗首饰居然装了满满的两盒,周青林简直惊呆,要知道,这可是八寸长,六寸宽的大木盒呢,这让周青林对古代王府的富贵又有了新的认识。
另外还有好多块名贵的衣料,自己在外头布店压根就没看到有卖过,怕都是贡缎一类的吧。
看过之后,周青林把首饰和布料都收到了储物仓库里。
至于那几包点心,周青林每样拿出两块给三丫吃,剩下的重新包好放到了储物仓库里,他准备留给岳父岳母还有妻子和其他几个闺女,这可是有银子都买不到的御制点心,得让家里人都尝尝才行。
外头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城东的玩具作坊里却忙得热火朝天。
放了假,木匠师傅们都回家过年去了,是以这几日玩具作坊里做的都是普通的打磨活计。
乞丐们拿着泡过水的木贼草,正哼哧哼哧打磨着木圆盘,这是“十二生肖大转盘”上的底托,打磨好后,就可以直接安到销柱上了,再把小动物插入销孔里,转动圆盘后,就能看到十二生肖依次转起圈圈来。
昨日,杨县承按照周青林的吩咐给作坊买了两头杀好的大肥猪送了过去,还有米面菜干也都买了不少,算是给他们备好了过年的吃食。
至于为啥肥猪一买就是两头,那是因为如今玩具作坊里的工人可有八十多个呢,太少了哪里够吃啊,话说,大过年的,总要让人吃的尽兴才好。
作坊人多起来后,睡觉就成了头痛的问题,周青林干脆就让木匠把宿舍里的睡床改成了上下铺,这样一个房间里就可以睡下八个人,否则就那十几间宿舍哪里住的下啊。
巳时刚到,院门口就响起了砰砰砰的敲门声。
“谁啊?”老郑头放下手里的活计忙去应门。
就听外头有人敞着嗓子说道:“我们是张记成衣坊的伙计,给你们送衣衫来了。”
成衣坊?
老郑头立马反应了过来,哎呦,这是给他们送新棉袄来的吧,想到这里,他忙朝屋里大喊:“于老哥于老哥,你快去操作间叫几个人过来帮忙,咱们的新棉袄到了。”
老于头还没来得及应答,就见小泥鳅和小鱼儿两人快步跑了出去,而后嗷嗷嗷地直往操作间冲去。
不多会儿便听到两个小家伙的清脆嗓音传来,“新衣裳到啦!新衣裳到啦!叔叔伯伯快点去拿新衣裳啦!”
这批棉袄是周青林特地让成衣坊给工人们量身制做的,每个人都有。
玩具作坊能有这么好的收益,肯定离不开工人们平时的努力,所以该有的奖励还是要给的。
而此时,县衙后堂里,周青林也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给大家发奖银和年终福利。
管他“州府正仓”欠了两个月的薪俸什么时候才能发下来,反正他周青林是绝对不能让自己的部下束紧裤腰带过年的。
何况,这些福利和奖励本就应该发给他们的,因为玩具作坊的创收他们也出过不少的力。
特别是杨县丞和黄主簿,从玩具作坊开办到现在这大半年里,谈生意,签单子,收款,记账目,打包装,这些活基本都是他俩在忙,就连休沐日,两人也都泡在玩具作坊里。
还有各房的书吏,他们有帮着管仓库进出账的,有帮着记账结算工钱的,也都没有空闲过。
而几个衙役,除了上次陪着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去各地发过一趟广告书外,十月份的时候,几人又分批去了南边几个州府发广告书来着。
如今玩具作坊的生意越来越好,和众人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周青林觉得,自己的衙门团队虽然只有区区的十六人,可是工作效率却远超其他县衙的一、两百人。
既然付出就该给回报。
更何况他们南川县明年年初就有一场硬仗要打,所以鼓舞士气很重要。
而有家有室的人,最需要的“士气”就是能买米买面、能买穿戴的养家银,这样家里人过日子就不用再紧巴巴的了。
年终福利是黄主簿按着周青林开出的单子去采买的,每人五十斤大米,三十斤面粉,十斤菜油,二十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十斤鸡蛋,细棉布两匹,还有茶叶一斤,三斤炒花生和三斤葵瓜子,最后还有景香斋的栗子糕和桃花酥各一包。
领到这么一大堆的年货,杨县丞和黄主簿两个还要好些,毕竟昨日他俩看到单子后就已经激动过了。
可书吏和徭役们是完全不知情的,所以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了。
几人纷纷在心中感叹,太好了太好了,今年终于能过一个丰年了。
本以为接下来便该是想法子把这些年货弄回家的事了,岂料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众人看到他们的周大人不疾不徐地从怀中掏了一大叠红封出来。
对,就是一大叠,大伙儿都看得真真的。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就见周大人已经照着红封上头写着的名字一个个发了起来。
第一个被叫到名字的是杨县丞。
杨县丞支支吾吾半天才找到了自己的舌头,“大大大人,这给给我的?”
周青林笑道:“对啊,这些时日多谢你为木制品作坊辛劳,这是作坊里给你发的奖银。”
“黄文堂,这个是你的,也同样多谢你为作坊忙碌。”
黄主簿激动接过。
周青林继续,“王守财”
红包口是封着的,大家都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银两,不过摸着薄薄的一层,里面装着银票是肯定的。
本朝最低面值的银票是十两,所以众人自然而然的以为红封里头就是十两银子呢,这下可把他们激动的不行,就比如杨县丞,他一年的薪俸才三十五两,黄主簿一年的俸禄是二十五两,而书吏和衙役们的俸禄在每月一两银子左右。
他们南川一个特级贫困县,除了俸禄,其他的灰色收入基本等于零,加上时不时还要被拖欠俸禄,所以杨县丞和黄主簿他们的日子过的都不宽裕。
本来因着上两个月的俸禄还未发,这几日大家都在发愁这个年该怎么过的事。
现下好了,有了这么多年货,再有可以抵过好几个月俸禄的十两银子,今年他们家就能舒舒心心的过上一个大肥年了。
听到院外有马蹄声停在门口,胡氏纳闷着去打开院门,等看到自家相公果真是雇马车回来时,她心里不免有些埋怨,自家是个什么情况又不是不知道,干嘛还浪费雇马车的银子啊。
可等胡氏看到相公转回车厢,而后从里面拖出一袋袋东西时,顿时愣住了,这是在做啥?
“愣着干嘛,还不快点喊孩子们出来搬年货!”杨县丞声音洪亮,带着好久没有过的自得。
哦哦哦,胡氏回过神,忙回院喊人了。
一阵鸡飞狗跳后,杨县丞的几个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都围着一大堆年货喜气洋洋。
见这情形,杨县丞心里更是得意,随即又把衣兜里的红封掏了出来,“喏,这是大人发给我的十两奖银,明日你给几个娃儿买布料做新衣裳去!”
还有奖银?
胡氏接过后就忍不住拆了开来。
大儿媳妇伸长了脖子往婆婆手里瞧,想看看是不是十两银子来着,可等她看清银票上的数额时,顿时结巴了起来,“一一百两!”
啥,一百两?
胡氏忙往手中银票看去,杨县丞更是迫不及待地探过头来,等看到果真是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时,夫妻俩都不可置信地睁大了双眼。
随后满腔的喜悦抑制不住地四散开来。
同样的事也在黄主簿家上演了一遍,黄家人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黄主簿更是感动的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他明年一定继续好好干。
周青林给黄主簿发的也是一百两银子,其余书吏和衙役们则每人五十两,可想而知,这些人回去之后该有多开心了。
癸卯岁去,甲辰春来。
南川的除夕夜虽下着茫茫大雪,可辞旧的鞭炮烟花依旧飞满了夜空。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09 20:22:58~2022-05-11 19:46: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jjoo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宝贝猪钟、35402809 20瓶;山风岚、27413095 10瓶;银色月光002 6瓶;我爱贝贝、谁给我半世年华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vvadz.cc/book/93903340/615810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