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117 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在马车上颠簸了一天之后, 等天黑时,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灵清。
年前周青林就和吕、应二人规划好了去京城的路线,准备乘车到了灵清后就改为坐船。
因为从这边坐马车去往京城的话,得先到德州, 而后再往沧州, 最后过了通州才能到达京城, 这样弯弯绕绕的车马劳顿不说,且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多。
而国子监的开课时间在正月十六,吕志义和应进庆担心会赶不上。
再说,他们两家到了京城后, 找居住的房子肯定还要费些功夫,总要留点宽裕的时间才行。
是以, 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明知自己会晕船,但还是咬牙决定走水路了。
此时城门已关, 车夫把他们送到城外的客栈, 因车上的行李多,搬上搬下实在不便, 且那渡口离这边还有十来里路, 于是周青林与车夫说好了明日再雇佣马车半日,等把他们送到了渡口后, 让他们再行回去,车夫们自是答应的。
拿了几样重要的行李,周青林他们几个找了一家稍微大一些的客栈住下。
一般像这种设在城外的客栈,因住的人少,是以大多都比较简陋, 除了睡觉功能, 其他要啥啥没有。
就像云河镇那边的城外客栈, 听说连个热水都没有。
周青林担心这边的客栈也是这样的情况,话说颠簸了一天,他还想好好洗漱一下,再泡个脚去去乏呢。
是以,进了客房后,周青林正想找小二打听一下客栈有没有热水的事,结果已有伙计提了两大木桶热水上楼来了。
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周青林心想,大概是因这里是通往京城的要道,每天来往的行客众多,所以这边的客栈要比旁的地方好上许多的缘故吧。
就着热水,仔细用帕子擦洗了头脸,而后用热水舒舒服服地泡了一会儿脚,顿时身上的乏累也解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周青林不得不感叹自己的明智,他觉得自己每天花在锻炼上的时间没有白费,按理来说自己一个马上就四十岁的人,不管是在身体机能上还是精力上,和吕志义应进庆他们这些大小伙子肯定是没法比的。
可今天一天颠簸下来,吕、应二人一点精神头都没有了,看着一副累得不行的样子,两个女眷就更不用说了,走路都得自家相公扶着。
反观自己,除了稍微有些疲惫,其他啥情况都没有,走路依旧虎虎生风的,这就是长期运动的成效啊。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为了自己将来活得不那么被动,周青林心想,他肯定会继续运动下去的。
一夜无梦。
第二日,一行人就去了城郊渡口,而后乘上了前往京城的客船。
本以为这次吕、应二人这一路又会吐个昏天暗地,上船时周青林就一直在担心。
谁知两人一反常态,居然一点事都没有,空闲之余还领着媳妇到甲板上观赏沿江风景,时不时还对着江河两边的美景赋诗几首,引得媳妇连连夸赞。
看到自家媳妇看着自己的目光里满是崇拜,吕、应二人心里得意的快要飞起。
周青林见两人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不禁有些想笑,懒得再理他们,独自回船仓背四书去了。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出发前,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的妻子,特地去药铺给相公买了预防晕船的药丸,这样提前做了准备,也难怪他们俩能一路无忧了。
想来这两个女人是把自家相公会晕船的事记在心里了。
听吕、应二人的意思,他们两个都还不知道媳妇已经给自己备了晕船的药呢。
想到这里,周青林又想起了刘莲芝,想到她也对自己这么关怀备至,他在家里的这段时间,对方老给自己炖各种补汤不说,出发前一天,还特地跑去镇上,给他买了好几样开味的蜜饯,生怕他因舟车劳顿而失了胃口。
还有自己的几个丫丫。
想到几个闺女,周青林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腰间挂着的钱袋与香包。
再想起自己出门时,妻女们捂脸哭泣的样子,周青林在心里暗念,“加油,争取拿下这次会试,这样自己就可以守在妻儿身边了。”
船在运河上连着行驶了四日,到了第五日的上午,船只才在京郊的东便门大通桥码头靠了岸。
京城到了。
挑夫们见有船靠岸,忙围上前来,想寻摸挑货的活计。
让挑夫把行李都挑上了岸,而后又找了几辆马车,把东西都抬到车上后,一行人就让车夫带他们往住宿的客栈去了。
没办法,人生地不熟的,只能先让马车夫给自己找落脚地,反正只住一晚,明日他们就会另寻了住处的。
因为说了尽量找离国子监近一些的地方,是以,车夫就带他们去了万隆客栈,这里和国子监只隔了两条街的距离,算是最近的落脚点了。
见有客人上门,店伙计赶忙上前,帮着把行李都搬了下来。
等订了房,且行李都拿到客房后,几人这才真真正正的松了口气,这下终于不用再整天赶路了,也终于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了。
真好。
简单洗漱过后,周青林独自去楼下大堂吃了饭,而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各自叫了饭到客房吃了,有女眷带着,和平时总不一样的。
吃好了饭,周青林就在楼下等着吕、应二人。
今日已是十四,再过一日便是国子监开课时间,所以应进庆和吕志义他俩得尽快把租房的事办好才行。
很快两人就下楼来了,他俩心里也急着这事呢,再加上第一次来京城,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对哪里有房子租住更是一概不知了。
不过,想到有周兄陪着,两人倒也安心了许多。
刚刚吃饭时,周青林特地和店小二打听了附近哪里有房屋租赁的牙行,小二告诉他,沿这条街往东一直走一直走,等快走出头时就能看到了,还说那里有好几家,让他多问问看。
于是出了门后,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就看到周兄熟门熟路地带着他俩一直往前走,说是牙行就在路的尽头。
吕、应二人都有些奇怪周兄怎么会认识牙行的位置的,明明对方也和他们一样,都是第一次来京都的啊。
见两人云里雾里的样子,周青林笑着说道:“你俩都是秀才了,总不会不知道路长在嘴里这句话吧?”
嘻嘻,两人边点头边傻笑。
“哦哦哦,知道知道,原来周兄早已和人打听过牙行的位置了啊!”
话说,这一路舟车劳顿的,他们的脑袋瓜子累得都快成浆糊了。
大概走了半刻钟,路快走出头了,果然看到拐弯处有好几家牙行开在那里。
周青林觉得古代的牙行其实和前世的房屋中介有点像,也是一个门面,里面摆了一张大桌子,牙侩就坐在桌子面前,如果你稍微在店铺门口停留,那么他马上会开口询问,“客官您是准备租房还是买房啊?亦或者是买庄子还是买田地?再或者买牛、马还有骡子?只要您说的出来且不是犯法的东西,咱们这边统统都有,就算没有,您可以先留个定金,不出多久,保准会给您寻摸来。哦,说错了说错了,您要是想买仆子奴才啥的,那肯定是没有的,因为买卖人口,那是人牙子的行当。”
看牙侩大有滔滔不绝之势,周青林连忙开口道:“我们来这里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小院子租的,不用太大,一进的就可以了,最好带着东西厢房的那种,且院子里要有水井,还带有一个小花园的,还有,位置一定要在国子监附近,这样的小院你们牙行里有吗?”
“有有有!”
牙侩忙点头,心道,京城的小院大部分不都是这种样式的吗,前面住房,后头带小花园。
不过,要在国子监附近的,
瘦脸牙侩想了想,而后翻来本子看了看,接着就从抽屉里拿了一大串钥匙出来,说道:“你说要国子监附近的,我这边倒是有两间,不过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看着有些旧了,要不我先带你们看看去?”
周青林转身看向吕志义和应进庆,想看看他俩是个什么意思,毕竟这房子是他们两家人住的,到底嫌不嫌旧,得看他们自己的想法。
吕、应二人点头,他俩决定先去看一看,要是还过得去的话就定下来吧,毕竟房子旧的话,就意味着租金肯定不会很贵。
话说这次出来,他们可没带多少银子呢,自己总要省着点用才行。
虽然妻子说了可以用她的嫁妆,可自己一个大老爷们,要是用媳妇嫁妆的话,说出来还不笑掉旁人的大牙。
于是三人跟着瘦脸牙侩去看了房子。
两间宅子都在胡同里,一间离胡同口很近,大概二十来米的样子,而另一间则在胡同的最里头,至于房子的新旧,都差不多。
进了宅院后,周青林就让牙侩把正房和东西厢的房门都打了开来,而后他一间间轮番进去看了看,见那房中白墙上并没有陈旧水渍,地上也未见干透的水滴印子,可见这两所宅子虽旧,倒是不会漏雨的。
看了之后,应进庆和吕志义还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看到院子北面、正房后头还有三、四分地的小花园,且花园边上还有一口水井后,两人更是没意见了。
话说,他俩还记着要自己种菜和养鸡的事呢。
问多少租金,瘦脸牙侩笑道:“胡同口的这间每月一两银子,胡同里头的那间八百文一个月。”
说完,他又嘿嘿笑道:“要不是这屋宅有年头了,这样的价格肯定租不下来,这不,就对面的祥关胡同,那里和这边差不多大的宅子,每个月可就要一两五钱的租金呢。”
听他这么说,周青林想了想,便开口问道:“像这样的宅子,要是买的话需多少银子啊?”
“买?”
嗯,周青林点头。
“买的话,像这样年头的宅子,四百多两就够了,要是年数不长的,得这个数!”说着,瘦脸牙侩伸出手指比了个“六”的样子。
“六百两?!”吕志义和应进庆异口同声。
“对,六百两。”
这也太贵了吧!吕志义和应进庆心下感叹,看来自己这辈子都难在京城买上一座宅子了。
周青林也觉得京城的房子挺贵的,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一朝之都,房子贵也正常,前世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定下来后,一行人又回到了牙行,付租金,签契约。
吕志义和应进庆决定租下胡同口的那间,他俩觉得离路口近,出行方便一些,而周青林则认为胡同口比胡同深处要安全一些,特别是夜晚回家的时候,不用走长长的黑路。
每个月一两银子,两家摊派,每家五百文,虽然不多,可也不少了,把契约揣进怀里,应进庆和牙侩打听起附近的书斋来。
话说,如今已经到达京城,住的房子也租好了,是以,除了念书外,接下来他们也该开始抄书挣家用了。
回到客栈,周青林并没有参与到吕、应二人的挣钱计划中去,而是回客房看书写文章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眼前事,他也不能耽搁才行。
再说春闱就在下月初九,连今天算上去也只有二十三天时间了,所以自己的任务还很艰巨呢。
总之一句话,只要学不死,那就往死里学。
第二日吃过了早点,吕志义和应进庆就找来了一辆马车,而后把行李都运到了新租的宅子里,因为箱子多,马车来回跑了两趟。
最后一趟,吕、应二人各自提着一个包袱,再把自家媳妇扶上马车,然后二人拱手与周青林道别,
“周兄,有事记得到国子监找我们!”
“周兄要是找到新的住处,记得也和我们说一下哈!”吕志义还有些不舍。
嗯嗯,周青林笑着点头。
随后,看着马车缓缓消失在街头。
吃过中饭,周青林便退了房,住这里这是为了方便吕志义他们寻摸住的地方,现下他们的房子已经找到,那么接下来,他该给自己找个离贡院近的客栈住了。
店伙计告诉他,京城的贡院在东城,这边过去也不是很远,走上半个时辰就到了。
周青林没有耽搁,结算好房钱后,就备著书箱往东城去了,至于为什么只有书箱,因为考篮和包袱,他已经把它们放到储物仓库里面去了。
能省力气的事情不去做,他又不是进水的脑袋。
他边走边问路,很快周青林就走到了贡院门口。
只见墙垣高耸,四周并无高大的树木,而且从旁侧看去,贡院的围墙好像有三重来着,再看贡院院墙的四角,还建有了望楼。
这应该是春闱时考官站在上头监视考生用的吧。
周青林走近了贡院大门,就见两边各立着两块石牌,左边石牌上刻着“公正廉明”,右边则刻了“为国取才”。而大门对出来的正中位置,还有一块青砖影壁,影壁上头用隶书刻写了“天开文运”四个大字。
看到门口还有把守的士兵,于是逗留了没多久,周青林便离开了。
此时已快申时,自己得快点把睡觉的地方定下来才行。
想到这里,周青林就在附近的街道找寻起客栈来,到底是会试在即,离贡院越近的客房就越紧张,那房价也涨了不少,大历朝没有物价局,怎么定价都是卖家说了算。
只要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就行。
最后,周青林住到了同福客栈里,和省城自己住的那家客栈同名,不知道是不是分店来着。
不过虽是同名,可房价却天差地别,省城那里是三百文一晚不包饭,而这边是八百文一晚不管饭。
到底是京城,啥啥都贵,好在离贡院很近,这就够了。
话说,挣银子本来就是为了花的,要是过分苛刻的精打细算,那就失去生活的乐趣了。
哈哈,说的好像自己很会过日子一样。
今天是正月十五,京城有看花灯闹元宵的风俗,这不天刚黑下来,街道两旁的各式花灯就亮起来了。
还有十几人举着的长龙灯在街面上舞着,配着敲锣打鼓声,真是热闹非常。
街上看灯的行人越聚越多,到处都是众人的嬉闹欢呼声。
周青林也出了客栈,他也想好好欣赏一下古代的元宵节。
于是沿着街道一路走走停停,两边店铺门口挂着的精致花灯看的周青林惊叹不已。
就在周青林感叹古代人的智慧并不亚于现代人时,此时从对面走了一个中年男子过来,看到迎面而来的周青林时,中年男子惊得张大了嘴,两颗金闪闪的大门牙在摇曳的烛火中显得格外耀眼。
见周青林并没有注意到他,中年男子赶紧一个转身,慌不择路地跑到一旁的巷子里去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10 21:18:48~2022-03-11 14:38: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佳佳、coty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4、咕咚来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伊人 25瓶;uknowyouknow 10瓶;鱼找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vvadz.cc/book/93903340/615810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