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国公府,我还奋斗什么? > 第259章 定州的安排

第259章 定州的安排


“大人,还有件事,可能要麻烦麻烦您。”徐安轻声说道。

孔有德捋须沉思片刻,突然失笑:"好你个徐安,还没完没了,说吧,你小子还有什么事!"

他拿起茶盏轻抿一口,眼中精光闪烁:"下官有个送个人去定州,帮我看着一点定州那边的事情。"

"你不放心?"孔有德意味深长地说,"若是没有官职在身,恐怕老夫帮不了你太多..."

徐安会意一笑:"老大人放心,不插手刺史大人在定州的任何决策,只是让他在那边盯着些,看看各地成效,毕竟刺史大人公务繁忙,官面上的事情已经够他焦头烂额了,下官还需要一些百姓的声音,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可以,到时候老夫会在信里说明,给他一个过得去的身份,让他在定州畅通无阻。”

“如此,就多谢大人了。”

"对了!"孔有德笑骂,"你那个学堂若是开办起来,给老夫留几个名额,老夫也想试试,有些不成器的东西,读圣贤书读成了榆木脑袋,正好送去打磨打磨!"

徐安微微一笑:“大人跟下官想象中的有点不太一样。”

孔有德摆摆手:"行了,这世间难不成只能你徐安走一条新的路,别人就不行了?"

"大人...是个有智慧的人。"徐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下官期待大人能带大周的读书人,走上一条新的路,给我大周带来新的景象。"

"你小子滑头!"孔有德大笑,随即正色道,"把这些东西拿给老夫看,就知道老夫会去尝试,偏偏收益的还是你小子..."

"老大人多心了。"徐安神色一凛,"下官并没有那个想法。"

“无妨,不管你有什么想法,老夫就是做老夫想做的事情,你且安心去吧。”

徐安从孔府出来后,天色已近中午。徐安裹紧狐裘,对车夫吩咐道:"去看看唐先生,找他蹭蹭饭。"

马车穿过积雪的街道,不多时便停在一处幽静的院落前,这里是徐安安置唐益清的地方,唐益清虽无功名在身,但他看的书很多,而且还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徐安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也知道改革中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

唐益清匆忙迎出:"小少爷怎的亲自来了?有事唤我过去便是。"

徐安摆手笑道:"顺路罢了。有桩要紧事要托付给你。"

两人来到书房,侍女奉上热茶后退下。徐安着实觉得唐益清这里太过冷清了,少了点人间烟火,便硬是安排了两个下人,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唐益清搓了搓手:"小少爷说的要紧事是..."

"土地改革的事情,陛下已经同意了,那小册子你都看过,好多地方都是你帮忙修改的。我想让唐先生亲自去趟定州,帮我盯着一些。"

唐益清眼睛一亮:"小少爷是担心下面执行不力?"

徐安轻声说道:"孔家二公子虽为刺史,但那边的大部分官员太年轻了,他们有魄力,敢作为,可缺点也明显,我怕他们做事做的太急了,改革的事情欲速则不达,总要一步一步来,而且那位刺史官面上的事情都处理不过来,方方面面,肯定是有缺失的。"

“改革这件事,归根到底也是要改到百姓头上,若是落不到百姓头上,任何政策都没有丝毫意义,只是给那些世家官员开辟一个新的敛财口子罢了,刺史负责官面上的问题,但我更想听百姓的声音,先生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唐益清微微点头:"小少爷是希望我去定州盯着,把各地改革出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

"正是。"徐安点头,"你去了定州以后,不必与官府打交道,我给孔大人打过招呼,他会给你一个明面过得去的身份,你只需暗中记录各地实情,特别是百姓反应。"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凭此物,有什么消息就直接去当地的新华书坊,他们会把你的消息送给我,若是需要银钱,直接到书坊去取。"

唐益清接过令牌,不由肃然:"小少爷放心,老朽必不负所托。"

"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轻举妄动。"徐安叮嘱道,"朝廷的政令不要去干涉,等我到定州以后再说。"

“小少爷不去定州嘛?”唐益清面露一丝疑惑问道。

徐安微微摇头:"陛下另有差遣,我要先去趟北境。等那边事了,再绕道去定州与你会合。"

唐益清沉吟片刻:"小少爷此去北境..."

"去见见那位北元的国师大人。"徐安打断他的话,"他的身份有些特殊,等回来之后再给先生细说。倒是定州这边,先生要多费心,因为北元之战过后,总要拿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子,让那些百姓好过些。"

“小少爷大义。”唐益清起身,行了一礼。

徐安只是一笑,挥了挥手:“先生坐吧,我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大义,也只是有个好出身,这件事有陛下帮我扛着,有孔家二公子帮我去实行,也有先生帮我在那边盯着,说白了,我就是个甩手掌柜而已。”

“但这件事受益的,终归是天下百姓。”唐益清诚恳道。

徐安轻描淡写的说道:“在看清这个时代的真相以后,有的人选择认真的活着,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我也想随波逐流,但力所能及的时候,也想给他们一条出路,他们或许是只是上位者的一种工具。”

“可他们也毕竟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曾听过一句话,若是一个人对生命都有没丝毫敬畏,那么总有一天,生命也不会再眷恋你。定州的事情,就拜托先生了。”

唐益清接过密函,仔细收好:"老朽明白。不知小少爷何时启程去北境?"

"十日后吧。"徐安起身,"想来陛下那边也还要准备些时日,先生什么时候启程,你自行安排,一路上的通关文书,我已让人备好,在春耕之前赶到定州就行了。"

“好了,不谈公事了,好久没跟先生喝两杯,今日顺路,特地去商行那边弄了两坛新酒,去年就开始酿造的,眼下也算成了,来先生这儿蹭蹭饭。”

唐益清闻言展颜一笑:"小少爷有心了,正好今早庄子上送来几只野味,老朽这就吩咐厨房整治几道下酒菜。"

不多时,一桌简单却精致的菜肴便摆了上来。徐安拍开酒坛泥封,顿时酒香四溢。

"好酒!"唐益清深吸一口气。

徐安给两人各斟了一杯:"先生尝尝,这是酱香酒,酿造的周期比较长一些。"

两人举杯对饮,酒液入喉,绵柔甘冽,回味悠长。

"小少爷,"唐益清放下酒杯,犹豫片刻道,"老朽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但说无妨。"

唐益清压低声音,"小少爷此去北境,还是当心一些,毕竟敌国之人。"

徐安夹了一筷子鹿肉,笑道:"先生放心,我不过是去传个话罢了。再说了,北境的军士大多都跟徐家有些脱不开的关系,无妨的。"

“倒是老朽多虑了。”


  https://vvadz.cc/book/93969401/390996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