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都三百二十章 比贪官更可恶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第325章 都三百二十章 比贪官更可恶
袁文绍不知道薛为民的算计,即便知道也不会在意。
因为他此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古代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不高。
而大周土地兼并严重,普通百姓手里田地很少,即便有也不多,许多人家都需要租种一些地主的田地。
即便风调雨顺,日子也过的十分穷苦。
更别说还是在西北这个地方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稍微有点天灾,就会诞生大量流民。
因为普通百姓真的没有丝毫抵御灾荒的能力。
好男不当兵,能够参军的,家里条件自然不会好到哪去。
而武雄军中多是青壮,本该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
如今三个月没发军饷,许多人家里估计都揭不开锅了。
现在有人散布谣言,说他这个经略安抚使会发军饷。
普通士卒可没什么分辨能力,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他们期待的。
因此不管真假,他们都会当成是真的。
若是不尽快把军饷发下去,士卒肯定要哗变。
动一些富商,和军队哗变比起来,孰轻孰重,袁文绍还是分的清的。
回到驿站,袁文绍就命人把陈泽找了过来。
“末将拜见大人!”陈泽行礼道。
袁文绍摆了摆手,让他坐下,说道:“我听说军中都在传我会解决军饷的问题,我想知道,军中现在的情况如何?”
陈泽闻言拱手苦笑道:“大人,这军中将校还好,多少都有些家业,三月不发军饷也不至于饿着。但是士卒不一样,别说三个月了,就是一个月不发,好些家里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不瞒大人,这几个月来,已经出现数十次逃兵现象了,若是再不发军饷,哗变是必然的。”
袁文绍摆了摆手,说道:“我知道你的难处,但是我找你来不是听你诉苦的。我就问伱一句,你还能稳住武雄军多久?”
陈泽闻言眼神暗淡,他之前主动来找袁文绍,甚至不惜在话中带着威胁,就是他已经快顶不住了。
而听袁文绍的意思,还让他继续强撑下去。
想到这里,陈泽愤怒的起身道:“大人,末将在军中有点威望,但是再有威望那些士卒家里人都要饿死了,还能听末将的么?以如今军中的情况,末将最多还能稳住五天。等到时候武雄军哗变,末将只能以死谢罪了。”
袁文绍没有在意陈泽的态度,闻言露出一丝笑容道:“五天倒是够了。”
“大人您说什么?”陈泽一愣,疑惑的看着袁文绍。
“陈指挥使别生气,我已经想到办法筹钱了,五天时间不一定能把欠饷都发下去,但是最少能发一部分把军心稳住。最迟半月内,就能把欠响全部发齐。”袁文绍说道。
“大人此言当真?”陈泽惊喜道。
“你觉得我现在有心情跟你开玩笑么?”袁文绍淡淡道。
陈泽闻言一怔,确实,一旦武雄军哗变,虽说是因为朝廷拖欠军饷导致,但他这个指挥使难逃其咎。
而袁文绍这个新任的经略安抚使也要背锅。
毕竟军队是在他上任后哗变的。
想到这里,陈泽放心不少,躬身道:“末将代武雄军军中所有将校感谢大人!”
他虽然之前逼迫,甚至威胁袁文绍,但是他那么做只是想让袁文绍重视,赶紧上奏朝廷,请求朝廷拨款把欠响的问题解决。
即便不全发,哪怕发一部分也行。
那时候他还有把握稳住个把月时间。
之前跟袁文绍说五天,除了赌气外,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有人故意散播谣言。
没有这个谣言,他还有把握说服将士,毕竟上报汴京一来一会要不少时间。
如今他只能保证稳住将士五天了。
这话倒是没骗袁文绍。
袁文绍说五天内能发一部分,他虽然不知道袁文绍怎么做到,但是这个钱肯定不是朝廷给的。
至于地方上也不可能,他知道地方上是什么情况。
“陈指挥使,我有件事很好奇,既然武雄军情况已经如此严重了,你为何没有上报朝廷?”袁文绍皱眉道。
这一点正是他疑惑的地方,武雄军都快哗变了,但凡陈泽把情况上报,哪怕再没钱,赵宗全都会想办法解决。
毕竟武雄军就一万多人而已,才多少点钱。
赵宗全不可能不知道军队哗变的影响。
“末将怎么没上报?上个月开始,末将上了几道奏折了,却好似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点回应。”陈泽脸色难看道。
“不应该啊?”
袁文绍觉得这件事有些不同寻常,现在的枢密使可是英国公,他这种老将,不应该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
袁文绍一时半会也弄不清其中的缘由,也就没有再想这件事,说道:“武雄军那边你去安抚,务必保证五天内武雄军不能乱。你也知道现在河湟乱了,我这次来就是为了防止西夏吞并河湟,也就是说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要打仗了。军饷的事我给解决了,到时候武雄军若是上了战场,战力不行,就别怪我翻脸了。”
他自然清楚查抄那些商人,会引起什么后果。
但是他更清楚赵宗全让他来秦凤路的目的。
只要他能阻止西夏吞并河湟,赵宗全自然会保他。
若是不成,就算没有别的事,赵宗全也不会放过他。
“大人放心,若是武雄军不顶用,末将提头来见!”陈泽坚定道。
袁文绍微微颔首,对于陈泽从打听到的一些消息来看,治军还算严格,武雄军这些年也打退了一些小股劫掠的吐蕃和羌族的军队,战力还是有的。
“好了,你回去吧。”袁文绍说道。
“末将告退!”陈泽行礼退了下去。
……
面对袁文绍安排的任务,各个州县的主官心思各异,但是表面上却不敢丝毫懈怠。
第二天陆续就有一些陈案和已经处理过的案子卷宗送到了驿站。
袁文绍在这之前已经派人分散到附近各县去打听消息去了。
如今卷宗送来,把打听到的消息对照卷宗,一下就找出很多冤案。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这里靠近河湟西夏边境,走私成风。
敢干这种杀头买卖的,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心狠手辣,二是有背景。
当然了,这些商人表面上还是一副好人的模样。
甚至一些人资助官府修桥铺路,在地方上还有很好的名声。
<div class="contentadv"> 但是背地里,欺男霸女,强占土地的事情没少干。
这些人老奸巨猾,事情做的干净,虽然打听到一些消息,但是时间太短找不到什么证据。
但是他们的子嗣就不同了,仗着家世,有些行事可为是肆无忌惮。
袁文绍就看到一个案子,秦州一个程家的公子哥,在街上游玩的时候,被人无意撞了一下,就让护卫把人当街活活打死。
结果官府仵作检查后,却说那人本身就有旧疾在身,是旧疾发作而死,并不是被人打死的。
那个程家公子哥,只赔了点钱屁事没有。
当然了卷宗上自然不会记这些,别的消息是他派的人打听到的。
除此外,这种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袁文绍知道,这种事别说秦凤路了,整个大周不知道有多少。
他没能力去管,也管不过来。
但是他现在需要钱,这些人家就是他下手的目标,顺带还能为民除害。
袁文绍命人清查所有卷宗,把牵扯到当地富商的案子全部挑出来,然后调查找证据。
仅仅两天时间,就找到了秦州几家犯罪的证据。
其中有两家还牵扯到当家的主事人,证据确凿,袁文绍直接命盛长梧带兵进城拿人抄家。
他答应陈泽五天内解决一部分军饷,已经过去三天了,他没有时间等下去了。
士兵进城抓人,抓得还是秦州有名的两家富商,动静自然不会小。
盛长梧还没回来,胡淮宁就怒气冲冲的来到了驿站。
“侯爷,你虽然是经略安抚使,也没道理随意派兵进城抓人吧?”胡淮宁脸色难看道。
袁文绍淡淡道:“胡大人勿急,坐下说。”
胡淮宁冷哼一声坐了下来,看着袁文绍,等他解释。
“我有确凿证据,这两家草菅人命,侵占百姓田地数千亩。身为经略安抚使,掌管秦凤路军政大权,我自然可以命人拿人。”袁文绍淡淡道。
“侯爷应该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和法度,他们就算犯法,侯爷掌握证据,也该交给秦州通判审理,抓人自有衙役来做。哪有派兵拿人的?”胡淮宁质问道。
“呵呵,这两家犯的事,可是有不少百姓去衙门告过。然而官员却说要调查取证,让告状的百姓先回去。而那些百姓没有出城,就被地痞流氓抓走了,恐吓加殴打,逼迫他们不去再告。一些百姓不听,一家人晚上活活被人放火烧死。
我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查到了实证,胡大人觉得秦州的官员会不知道么?”
袁文绍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说实话,一开始来秦凤路,他对胡淮宁还是有些好感的。
毕竟胡淮宁在秦凤路官声不错,对于他的到来,也给足了面子,没有刁难。
但是这次查案,才发现这些只是表象。
别的不说,他今天命人抓的两家其一的程家,就曾多次出资给胡淮宁修桥铺路,甚至出粮食给他赈济灾民。
胡淮宁在秦凤路为官多年,和程家还有一些联系,他能不知道程家做的那些事?
虽说袁文绍没有查到胡淮宁帮人掩盖罪行,但是他觉得胡淮宁这样的人比一些贪官还可恶。
胡淮宁在秦凤路没有贪污受贿,修桥铺路,赈济灾民。
看似为人正派,是个好官。
但是那些乡绅豪强,所做的事,他不可能没有一丝察觉。
然而他却从未管过,并不是他和那些人有什么利益往来,也不是他想让那些人为他出资做政绩。
而是他根本没有把普通百姓当成是百姓。
古代讲究皇权不下乡,官员治理地方,靠的就是那些乡绅。
不管是政令,还是税收,其实都是通过地主乡绅完成的。
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没有民这个概念的。
而地主乡绅才是他们眼里的民。
胡淮宁固执的认为,自己修桥铺路,廉洁就算好官了。
这样的人往往比那些贪官更可恶。
贪官贪腐会留下把柄,不管是碰到清官弹劾,还是被政敌利用,总归是不长久的。
但是胡淮宁这样自以为是的清官,反而因为他们做出了政绩,又不贪腐,成为了皇帝眼里的好官。
这种人官越做越大,祸害的人也越来越多。
“侯爷觉得秦州官员有问题,可以向朝廷弹劾。无规矩不成方圆,侯爷如此做,置朝廷法度于何地?”胡淮宁正气道。
哪怕袁文绍说的再有道理,在胡淮宁看来,军队都不该插手地方事物,哪怕只是抓人,也不该由军队来抓。
“胡大人若是觉得我做的不妥,可以向朝廷弹劾我。如今我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官家没有罢免我之前,我就是秦凤路最高官员。”袁文绍淡淡道。
和胡淮宁这种死脑筋的人争辩,没有任何意义。
在胡淮宁眼里,只看重规矩。
“不用侯爷说,老夫也会弹劾你的,老夫是不会让你在秦凤路乱来的。”胡淮宁说完,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胡淮宁走后没多久,盛长梧就回来了。
“大将军,两家人已经都被抓起来了,无一遗漏。另外两家的财产正在清点,粗略估算,光是银子就有十多万两。”盛长梧说道。
“我知道了,你记住一定要监督好,虽有财产一文钱都不能少,明白么?”袁文绍脸色凝重道。
两家才查抄这么点钱,不算多。
但是这些有钱人,最喜欢做的就是屯田地屯铺子这些固定资产。
袁文绍前世也看过一些穿越小说,说什么发展商业是最好阻止土地兼并的。
毕竟土地的那点产出,比商业赚钱来的慢多了。
事实上这一点就是扯淡。
大周商业发达远超任何朝代,但是土地兼并也远超任何朝代。
毕竟古代没有什么理财股票的,商人赚的钱越多,越喜欢置办固定资产。
因为这些固定资产会给他们带来收益,而钱财放在家里却不会变多。
查抄的那两家光是银子就有十多万两,其余财产只会更多。
不过越是这样,越要防止有人见钱眼开。
https://vvadz.cc/book/95836659/84790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