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清穿之瑜贵妃升职日常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危机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危机


  康熙透露了许多东西。
  纪宁忽略了为什么今天的皇上这般不设防。
  从准噶尔大败尚书阿喇尼、安北大将军常宁,到噶尔丹遣尊者来谈判,提出南北分治、分裂中国作为“讲信修好”的条件。
  两场战争中,康熙重新评估了对方和我方的实力,分析利弊。
  从其带着困意的声音中,纪宁都听出了噶尔丹的气势凌人,简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狼子野心,见身为少数民族的女真族统一中原,遂起了自己何尝不能成为皇帝的心思。
  康熙对皇权的紧握,从擒鳌拜便可知,自是不可能允许噶尔丹如此嚣张。
  而噶尔丹带领的蒙古一支也的确勇猛惊人,几次战役都让清军吃了瘪。
  皇上的话语中,对噶尔丹的警惕大大提高。
  纪宁想得太入神了,就没注意到身后的人蹭着她的同时,目光在脸上流连。
  可这与皇上病了有什么联系?
  噶尔丹在西北崛起,侵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扩张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朝的边疆地区。
  蒙古地区在清朝的边疆中极其重要,康熙亲征,提高威望的同时,更多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
  “宁宁想到什么了?”
  纪宁没捋出来,被他一吓,动弹疼得龇牙咧嘴。
  看他的神情,清醒多时,原就是为了试探她。
  这么给她讲政事,她真的不会被参吗?
  纪宁诚实道:“不晓得欸。”
  这个样子,有点吓人,一点也不敢嘲笑他了。
  ......
  用膳时,康熙问:“朝臣连太子都在劝朕该回去,你说朕要不要回去?”
  想听她的,纪宁偏不直说,表示自己听皇上的。
  康熙轻笑。
  太医诊脉后,纪宁问太医皇上是何症状,太医说乃身热心烦,夜不能寐之症。
  听在纪宁耳朵里,就是烦躁,失眠。
  “可有好转?”
  太医低着头,状似在思考,过了一会,才说,此病最宜静养,而此地气候寒冷,不适合调摄。
  太医出去熬药。
  太子和三阿哥前来请安。
  还是劝皇阿玛回程休养,以免圣体不安。
  一副父慈子爱的画面。
  可皇上今日面上没有丝毫病态,面颊还带了些浅浅的红。
  呵,折腾她换来的。
  熬好的药,也喝了。
  启程时的决心大。
  从他病了已经四日,今日还没抉择是否回程,明显他不想回程。
  可所有人生怕出了事,都在劝皇上回去。
  纪宁觉得自己又摸到了什么。
  那个答案,很可怕。
  等太子呵三阿哥请安回去,纪宁不再权衡利弊,柔声道:“皇上方才问臣妾,要不要回去,臣妾仔细想过。皇上出征是为天下统一,那么皇上保重龙体亦是为了天下百姓。但不论你怎样,我都是站在你这边的。”
  皇上心底有了答案,其他人再怎样劝说,他都是不听的。
  “哦?”康熙握着她的手,“你的意思是,朕不顾安危扔去与前线汇合,遇到危险你也是支持的?”
  纪宁笑意不变:康熙是真的够!
  “不管皇上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康熙盯着她一会。
  眼神暗了下来。
  手指上粗糙的薄茧划过人的手背。
  大手包住她的拳头,又摊开一点点将十指嵌入进去,不留一丝缝隙。
  ......
  好在,纪宁是吃了饭的。
  又睡过去了。
  康熙不顾所有人劝阻,称自己病好,下令,速与前线汇合。
  事已成定局。
  考量一番,只带女人好似不好,康熙决定再带着儿子。来得匆忙,朝中只几位太子命的重臣暂代政务,又叫太子赶回去。
  昨天才来的太子:......
  问了一句:“瑜额娘跟着儿臣回去吗?”
  康熙:“你瑜额娘总是向往蒙古景色,这次趁便叫她看了。”
  将此次打仗说得轻松无比,仿佛真是去看风景的。
  语气流露出来的自信令太子为之一振。
  皇阿玛此去定是胸有成竹!
  太子激动叩拜皇父,又嘱咐皇阿玛保重身体,有什么的话,一定要顾大局抱住自己等等。
  康熙欣慰看着自己儿子,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吧。”
  太子离去。
  纪宁再次醒来后,是在......营帐里。
  纪宁眨了眨眼睛。
  她睡着了,皇上都不放过她!
  是她低估了人,本以为,即便皇上要亲灭噶尔丹,最多是让她留守在行宫等待。
  战争号角声很快打响。
  纪宁住在皇上的营帐,白日基本见不到人。
  她知道皇上想要什么。
  就静静待在帐篷里,夜里等着他回来。
  噶尔丹在万匹骆驼腿上绑了箱子,筑成“驼城”防线,左右山岗林木密布,清军火炮优势不利发挥,佟国纲不幸战死。
  纪宁闷在小小帐篷里,忍不住内耗。
  历史上,皇上因病回程,而现在皇上来到前线,十万打十万,胜算有,但不够。前面改了,战场上,瞬息万变,后面的胜局会不会改变?
  落败的下场,不用想,一定很惨。
  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皇上亲征,臣子担忧的心情。
  这么想着,纪宁就被抱住了。
  听到身后的人,说佟国纲死了。
  佟国纲是皇上的亲舅舅,皇贵妃的亲大伯,位高权重。
  纪宁一下子回抱住了人。
  这样的皇上,让人生怜。
  康熙没想到她还没睡,沉默了会,埋在她颈窝里。
  轻轻说着战场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清军极为不利。
  纪宁想到了太皇太后临终前对她说的话,“从前,我最放心的是玄烨。现在,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他了。他少年为帝,半生都在历难,成长到如此,虽有我护着,也诸多不易。如今,我走了,剩他一个人去面对世间风浪......”
  太皇太后仙逝,皇上巨大的悲痛。
  有割舍不断的亲情。
  还有一个人的高处不胜寒。
  正如太皇太后所说,皇上半生都在历难。
  一个人时常处于危机之中,身份又是极其专制霸道的皇帝,对危机的敏锐超过一般人,也会......过度夸大,过度夸大的后果是对形势的过度估计,形势过估,危机过大,一个人是处理不了的。
  即便处于安全环境下,也无法理智做出判断,只能以一种稳妥熟悉的方法,震慑敌人——招降,可招降对准噶尔没用
  在不改变下,皇上回去后,不久身体就痊愈,理智更加清晰,指挥更加有度。
  皇上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
  噶尔丹崛起得猛,带来的威胁大。
  任由下去,便又是一场“三藩之乱”。
  纪宁不知道自己也曾无意间加剧了皇上心中的危机。


  https://vvadz.cc/book/97279766/411593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