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清穿之瑜贵妃升职日常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干仗【求金票】

第四百八十七章 干仗【求金票】


  太子很想勇一把,小小的人咳嗽了下,还是表示拒绝:“皇阿玛说过,慎勿尽露己之底蕴。”
  心里盘算了下,皇阿玛是八岁登基,十六岁亲政,他怎么落后太多呢,也不能比皇阿玛厉害,那他就是二十岁好啦。
  被太子拒绝。
  在情理之中。
  纪宁继续晓之以理,打亲情牌他们以后将会是除了皇上外最亲近的亲人。
  现在太子和她一体的。
  若太子二废二立,她能有好下场么。
  养太子,纪宁都赌上了自己的一切,还包括六阿哥。
  太子懂了,还是没说,但道出了自己的需求。
  出阁一事,定下,在明年。
  最近,皇阿玛管他太严了。
  太子梦中是满汉蒙三种语言飘来飘去,白日下撵走路是飘的。
  要出阁,皇阿玛怕他当日进讲出错,是正常的。
  但,太子一点私人时间都没有了。
  正事上,太子又没法与皇阿玛相抗。
  纪宁已试探出太子登基的想法。
  都提要求了,看来是想过的。
  大致交换了信息,在她发力时,被另一方阻挠的可能性就少了许多。
  有了小秘密后,两人之间,无疑又扯出了一种牵连。
  究其根底,是皇上不想自己教育的太子输了汉人。
  压力给到太子身上,代表康熙紧张了。
  毕竟几岁稚龄的太子,所面临的都是院士级别的评委大师。
  皇上哪怕书卷不离手,在一些学问仍然比不过从小浸淫如今又白须飘飘的老臣。
  所以,只要太子在这次进讲上表现良好,皇上就不会逼迫太子了。
  但其实没那么难,太子乃君,便是一时讲不出,也会有人委婉提醒。
  她没有那么大的作用,纪宁就在太皇太后跟前提了一嘴,太子最近吃不出最爱的点心滋味了。
  太皇太后很是满意瑜妃的细心,亲自出马教训了玄烨,勒令不许再折腾保成。
  回去后,纪宁就被康熙教育了顿,自然是在榻上。
  终究是她承受了一切。
  太子更加佩服瑜额娘了。
  出阁典礼进讲程序礼仪,讲官遴选,所讲内容,皇上无不再三商议。
  翌年四月二十四,辰时。
  保和殿,礼乐庄严,气氛肃穆,衣冠整洁。
  皇太子率满汉大学士、九卿、詹事府官员与皇上行三跪九叩礼。
  太子即在保和殿讲“四书”一章。
  进讲无比顺利。
  两旁白胡子和有识文青眼中溢出浅浅满意。
  轮到讲官发表意见。
  就其观点展开论述,优则夸之,劣则评之,总体而言,皆是赞同。
  其中一点,康熙与某位讲官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
  康熙认为应以前代为鉴,以不重形式为然,论证有理有据。
  这位朔学大儒指出皇上所言前代不清不晰,积弊要改,仪式亦不容忽视。
  二人份各执己见。
  白胡子脑壳扭成了一根筋,就此铺叙开来。
  似是一场学术的讨论,其他讲官,忍不住,插足了进来,讨论的话题不断掺杂其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
  很快,大部分满洲朔学儒士败下仗来。
  很快,就变成了康熙一人,舌战群儒,逮住缝隙即插针。
  ……%¥*&¥#!¥&……*@&%¥@#¥......
  你来我往,谦谦有序。
  说得很文化。
  但骂得很脏。
  一旁起居注官记载:某某时候哪年哪日,太子出阁会讲尤为成功,各讲官激情发表见解,皇上集道统与治统见解深刻,(深刻不好,划掉,稍后润色)太子受益良多......
  太子:......
  他真的没见过皇阿玛有这么......孩子的一面。
  ......
  出阁典礼结束,太子由师傅教学。
  康熙气死了!
  心中默念今日是太子出阁,不能大动干戈。
  议事的时候,变成了挑刺小能手。
  群臣甘愿受着。
  毕竟他们骂赢了,呸,是深刻交流中所进益颇深。
  康熙憋闷了一天。
  晚上,就去了景仁宫。
  将纪宁在杏树下埋的酒给挖了出来。
  酌了几杯,说话很自然,没有一点郁气。
  纪宁对情绪多敏锐啊,一看就知道皇上受了......委屈。
  是的,她竟然瞧出了委屈。
  可今日出阁会讲很成功啊。
  纪宁就想起太子临走时表情有些难言,难道有什么内幕是不能宣开来的。
  心里笑了下,明明不高兴,死要面子活受罪。
  纪宁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经意问了几句。
  康熙不带个人情绪的阐述了几个点。
  纪宁听得云里雾里,还是感觉高深有道理。
  康熙有点烦。
  他们是知道今日自己不会大动干戈,才露出了本来面貌。
  从前果然尽是些阿谀之言!
  看着眼前的面孔,崇拜还在眼里,甜美的话溢出唇舌。
  康熙产生了一种怀疑,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他是否看透了那些人?又是否看透了眼前人?
  悲观的苗头才冒出来,就被人拉了起来。
  纪宁直觉到他的问题有点大,大约是......内耗了。
  恰巧她跟着谨常在一起学习剑术,舞剑时候灵感爆棚,脚下步伐如舞如蹈。
  肢体有序摆动时,愉悦的多巴胺疯狂滋生。
  一开始,别扭得不行,还想逃出她的舞步。
  节奏很快就刻在了身体上。
  无人打扰。
  康熙越发放得开。
  除开开头一点,康熙全程就没落后过。
  两刻钟后,两人才停了下来。
  康熙还板着脸,说跳得很好,以后不许拉着他了。
  传出去,实在有没君王风度。
  内心深处,又在想自己竟这上面有天赋。
  纪宁瞧他眉眼里的愉悦根本藏不住,明显还有些沉浸。
  哼,她严重怀疑这人还在回味。
  她记得在几年后,太子出阁制度取笑,可见皇上和臣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今儿,相比也不如皇上的意。
  她想到了一个法子,就是有点废纪宁。
  于是纪宁当了一回学生,向康熙请教。
  来自老师的碾压,很快就让康熙找回了自信,不,是豁然开朗。
  康熙拨开了云雾。
  他不必在理论上战胜诸人,凡事由他定论即可。
  胜了他,说明选的讲官正确。
  理学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一回事。
  理学为基础,实事诞生变化,循环往复......
  至此,康熙歇了奋战一晚听讲的念头。
  入定时,纪宁没打扰他。
  着实废脑子。
  恐怕明天她都要多掉几根头发。
  皇上的外面看起来坚固异常,内心深处也有自己软弱的地方。
  皇上的童年很惨。登基时处处被掣肘,好不容易能和亲生母亲共享天伦之乐,才两年,人就没了。一直到康熙八年,才夺回政权,接着又是内忧外嚷。
  养一个太子是养,康熙她也可以养养。
  她还是不要招揽朝臣了,她要让皇上知道她的后盾只有皇上,这样皇上才会毫无顾忌地依赖她,心情不好了,就会回来找妈妈。
  咳咳。


  https://vvadz.cc/book/97279766/411594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