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一切都是为了皇上【求金票】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太子还在偏殿?”康熙蹙眉。
“是。”
“叫他进来。”
太子进来请安后,瞅了一眼其他人。
康熙挥手示意让人下去。
“保成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
等了一个时辰,大臣才陆续散完。
太子以问问题的方式开口。
最后把自己分析的皇阿玛对待满汉的关系,阐述了一遍。
其中几点,说在了人心坎上。
亲手教导的太子,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康熙还没来得及高兴一番。
太子深吸一口气,下一句就道:“皇阿玛,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啊。”
太子为了维护皇阿玛在瑜娘娘心中的地位,决定自己承担一切,站在不跑不动。
憋了几天的话,说出来,一下子轻松不少。
当小子的教训起了老子。
康熙一时不明人跳跃的思绪,但脸色还是黑了。
这孩子自从被他打过后,越发对着跟他干。
一国之君的威严不容冒犯,但那个人是他的儿子。
康熙默默放下自己手,“《尚书》读了吗?抄了吗?”
太子脸色一白。
这是要给他加重任务量。
鼓了腮帮子,眼珠子转一圈,走到人面前,像个做错的孩子一样,“我回去就写。”
康熙瞧着自己精心养的儿子,眼里露出几分嫌弃。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太子忽而就抱住了他的大腿,哭哭啼啼道:“皇阿玛这样做,瑜娘娘会难过的。”他说得已经很明显了,皇阿玛不会不知道吧。
在腹内诗书上,太子自认比不得他皇阿玛,皇阿玛一定会用各种歪理来说服他。
太子选择利用自己的优势——抱大腿。
六弟能撒娇,他也能抱大腿哭。
没有外人在,他只是个孩子。
康熙被吓到,酸涩弥漫心间,才听见他的话,脸色又黑了一度。
所以在保成眼里,他是做错了?
并且不知从哪里知道他在纪宁心中也做错了,来想劝他回头?
被他抱住的脚微不可察地动了下。
半大的人,眼里含着泪水,望着他,康熙还是没舍得踢下去。
放柔了目光,“保成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质。看事情,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心看。”
太子想要心中那个完美皇阿玛形象的缺口补上,注定是不得所愿。
对于纪宁,康熙发现一些她心底的思想,几乎与他一致。不同于其他人,在她眼中,看到的是天下粗安,四海承平,这是康熙自己的功绩。
她从出生,乃至身边的人,康熙都清楚,内心深处却拥有这样的洞察力。
借用她的词,不管他会不会一直宠爱人,这辈子锁死是必定了。
对于妖孽之说,康熙从不信有人能一直在他身边蛊惑自己,只当宫中污秽之事。
第二天。
魏象枢上了一封请罪折子。
康熙翻阅完,“啪”地一下扔在桌上,不知是笑还是气:“他倒尽是为朕着想了!”
梁九功有些摸不准帝王的情绪,呵呵道:“想来,皇上说的,都是对的。”
中规中矩,没有惹得皇上冷眼的话,看来,魏大人这次上的请罪折子,起了作用。
魏象枢最后留下与皇上独对时,出来时,老脸上浑浊的眼睛分布了几根血丝,虽然背有些躬,那种轻松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魏象枢自知,恐难逃一死,竟然没想到,换个说法,局面彻底扭转。
今皇上登泰山不封禅,只以体察民情、周知吏治为名。
之后致祭孔子。
那位,竟能从这些行为中,发现其本质。
他乃朝中大臣,一时都不能联想到......
魏象枢只觉这位,不简单。
他即便直陈此事,为了平息圣怒,也是死路一条。
寄望通过其他无足轻重的小事请罪,请皇上惩他,能平一点皇上的怒气。
皇上不仅驳回,还对他大为赞叹。
魏象枢心惊胆战,怕是今年,他的日就到头了。
但他不后悔做了此事,能在自己辞官之前,为天下曾在战乱中被抓走拐卖人寻回一个公道,值了。
连他也没想到,当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后,直臣就是活路。
而这个法子,除放肆了一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皇上尽忠。
他现在落得个辞官下场,已是求之不得。
今天一天,大臣都看的出来,皇上不再是前几天看着的和颜悦色。
做事都舒畅了不少。
头都抬得高了些。
那种暗戳戳的高兴,在信任的人面前,不是刻意,也无意间流露。
康熙在纪宁面前,无心夸了几句李方昶,想着纪横新升官一事,也该提上日程,也就说了几句。
纪宁立马就知道,她利用出行之时,与书生递的纸条,魏象枢,看到,并且采纳了。有暗卫跟着她,过程只能迂回再迂回。
又默默吐槽一句,人命于天子不过蝼蚁。
前一刻估计在心里骂人李方昶,现在又夸人。
那折子里写了什么,让皇上这么高兴呢。
纪宁只是突然想到了太子出阁一事。
康熙立太子已是打破满洲传统,采用汉制,疼爱太子有之,但更多的是稳定朝野。
明朝将长城外称作关外。努尔哈赤入关至今不过四十多年,循序不渐进,颇有名不正言不顺之意。
三藩之乱爆发,朝廷所行的许多政策制度都依循汉制,仓促而定。
即便清朝已建立,但典制政体不合,国是悬而未决,即国家根基不稳,民心散乱,不被天下人认可。
当时的无奈之举,在平定三藩之后,只有迅速建立中原正统,才能汇聚民心,太平天下。
汉臣多次进言请皇太子出阁,但皇上有自己私心,在维护满洲正统上,不愿轻易采取明制,遂将此置之高阁。
皇太子出阁读书,乃巩固国本之大事。
又是依循汉制,更益于收拢天下汉人之心。
如何建立中原正统,名正言顺当这个皇帝呢。
而今,不说全部,只将各省记录在册的所抢人员,寻还回去。
所抢人口,其中自是汉人居多。
等魏象枢回去,知会同僚一声,请皇太子出阁,此时出阁,泰山封禅上皇上谦逊不封禅了,拜孔子阙里了,崇儒重道达到高潮,实事也做了。
康熙的基业不稳,谁稳。
魏象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皇上着想。
一切都是为了皇上。
皇上有皇上的威严,虽仍是不喜人私下做决定,但这个决定与之相比,简直是小意思。
至少不会再想要了人性命。
https://vvadz.cc/book/97279766/411594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