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去!汉高祖!不对!是庆高祖! > 第47章 表“忠心”

第47章 表“忠心”


在司里里房间,被生物钟再次叫醒的范隐,一睁眼就看到司里里躺在自己身边。

范隐已经对睡醒时,身边有个女人很是习惯了。

范隐没有惊动司里里,自己出了房门。

司里里睁开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离开的范隐。

范隐则是乘着小船回到岸上,经过一座桥后,遇到了等着他的敬王世子。

“范兄,昨夜过的怎么样啊?”

“睡了一觉,神清气爽。”

“春宵一刻,范兄清晨还能神清气爽,真是能力非凡啊。”

敬王世子露出一个你懂的表情,但范隐则表示:

“没有,我就和司里里聊了聊,然后就正常睡觉了。”

敬王世子一脸懵,就算你出去了一趟,但回来后还有半夜呢,就什么都没做?

“不说了,我先回去了。”

范隐说完就走了。

范隐走后,二皇子走来。

敬王世子问:

“他昨晚到底去干嘛了?”

“打人去了。”

敬王世子很惊讶:

“打人,打谁啊?”

“郭宝昆和贺总萎。”

敬王世子理所当然的说:

“那正常,范隐这个睚眦必报的性子,昨天诗会上郭宝昆和贺总萎那么针对他们兄弟二人,范隐打他们一顿实属正常。”

“打一顿没什么,但郭宝昆已经瘫了。”

敬王世子又是很惊讶:

“什么?郭宝昆瘫了,范隐下手这么重?”

二皇子说:

“没错,事情闹大了,郭有之把范隐送他的那瓶酒又送回了范府,还叫人把事告到了京城府尹那里。表明自己要不死不休。”

——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按照原剧中一样,衙役到范府抓人,被柳汝雨挡下,范隐表示要与郭宝昆对簿公堂,衙役无奈只能回去禀报,郭宝昆到了公堂后,范隐才跟随衙役到了京城府,和郭宝昆对簿公堂。

郭宝昆依旧被捆得像个粽子一样,与原剧不同的是贺总萎也包的和个猪头一样。

接下来,范隐就用郭宝昆和贺总萎被打时,他们都被蒙住了头,只是听到了打人者是范隐和滕子静,但是实际上可能不是他们,而是有人在冒充行凶。

之后范隐以滕子静一直在监察院大牢里这一点,反驳对方的供词。

京城府尹梅知礼叫人去监察院提人,结果铩羽而归。

之后只能从范隐这里下手,梅知礼叫人请来了敬王世子和司里里。

敬王世子和司里里都为范隐作证,就要以范隐无罪结案时。

太子来了,给梅知礼上压力。

梅知礼就要对司里里上刑,但没有来得及动手,二皇子就来了。

接着梅知礼左右为难,但梅知礼还是硬着头皮对司里里动刑。

之后司里里被夹手指,司里里没有招供。

接着就要被动大刑,范隐突然开口说道:

“太子,不要对里里姑娘上刑了,她只是个弱女子。”

太子则说:

“若你认罪,这便不用动刑。”

范隐则是说道:

“里里姑娘昨晚与我共度良宵,我实在不忍里里姑娘忍受如此伤害。

既然太子执意要臣认罪,那臣只能认罪。

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太子还在装傻,呃……

就是装的有点过了,因为太子接着说:

“既然如此,范隐你已认罪,便押入大牢。”

二皇子则提醒道:

“太子殿下,这范隐说的可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太子殿下这是要不顾臣子谆谆报国之心,执意要冤杀忠臣吗?”

太子则是一脸疑惑的望向范隐,问道:

“范隐你是这么说的吗?”

范隐则是说:

“太子认为臣说了,臣便说了。太子认为臣没有说过,臣便没有说过。”

接着猴公公便来了,说道:

“陛下口谕,审案暂停,召范隐入宫。”

接着审案便被暂停,范隐被猴公公带到了皇宫。

路上,范隐还故意问猴公公:

“公公,咱们是不是见过啊?”

猴公公装糊涂地说道:

“哪里,老奴可没有见过范大公子。

不过,老奴可得提醒公子一句,有些事心里知道就行,别说出来。”

接着范隐将一张银票塞到猴公公手中,猴公公先是推脱,然后就范隐硬塞,猴公公顺势收下了。

到了庆皇宫殿,范隐只看到一道屏风,一个人影在里面。

猴公公把范隐引到屏风一侧,让范隐看不到屏风里面。

然后猴公公说道:

“陛下,范隐范公子带到。”

屏风后的人说道:

“嗯。”

范隐则是站着向屏风那边的庆皇行礼道:

“臣范隐见过陛下。”

庆皇说道:

“你为何称臣啊?”

范隐回道:

“臣是监察院提刑司,可不就称臣嘛。”

“可是,朕怎么没听过你这个提刑司啊?”

“这是陈院长很久前任命的,臣之前也一直没有来过京城,这才不为陛下所知。”

庆皇说道:

“是陈平平任命你的啊,怪不得朕不知道。”

庆皇其实知道。

接着庆皇问道:

“今天,你那案子审的怎么样了?”

范隐说道:

“启禀陛下,臣本来有人证,证明臣案发时不在现场,本来要结案了。

但是太子赶来,审案的梅大人被太子的威严压制,又开始重审。

要对昨晚与臣共度良宵的女子用刑,那位女子没有因为被用刑而改变说法。

之后二皇子也来了,太子依旧要求梅知礼梅大人要对那位女子用大刑。

臣看不下去了,就认罪了。”

“哦,看来是屈打成招啊,你怎么就认了?”庆皇问道。

范隐则是说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庆皇则是饶有兴趣地笑着说: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是不是忘了,太子只是储君?”

范隐则表示:

“陛下,储君也是君啊。”

“那你服吗?”

“臣不服,但是为了不再牵连无辜之人,臣只能认罪,臣不敢不服。”

庆皇突然大怒地说道:

“你不是不服,你这是在打朕的脸,在朕的治理下,在天子脚下,出现这种屈打成招的案件,而且是因为朕的儿子,你这是要朕背上千古骂名吗?”

范隐则是赶忙表示:

“臣不敢,是臣愚钝,臣只考虑了臣,没有考虑到陛下,没有考虑到大庆。”

庆皇情绪平复了下来,接着说:

“行了,不管怎么说你是受害者。”

接着庆皇吩咐道:

“老侯,传朕口谕,叫审案现场,那些吃饱饭撑的慌,没事干的无关人员各回各家。

还有叫梅知礼进宫见朕。

至于案子相关人员,既然案子早审完了,就让他们也都回去。

那个证人姑娘,也给人家送回去,赔礼道歉,好好补偿。

这人心要是散了,就不好再凝聚了。”

猴公公回话:

“是。”

接着猴公公去传旨了。

屋子里只有屏风后的庆皇和另一边范隐。

庆皇开口说道:

“行了,别演了。你小子早就认出朕了吧。”

范隐回道:

“之前不知道,今天才知道那天臣第一次进京城,见到的是陛下。”

庆皇接着问道:

“你小子,做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别跟朕说你什么目的都没有。”

范隐挠了挠头说道:

“陛下都知道了,臣也就不藏了。

臣自从担任监察院提刑司后,便夙夜忧叹,唯恐不能担起监察院的职责,进京后,一直想着为陛下尽责。

监察院的职责有一点,是监察百官,臣这些日子便投入到了工作中,查到了京城府尹梅知礼暗中早就投靠了太子,判案中多有不公。

为了抓到梅知礼的罪证,臣故意装出投靠二皇子的样子,使太子厌恶臣。

之后便一直等待机会,这今天机会来了,郭宝昆诬告臣,郭宝昆是太子门下,太子肯定要为郭宝昆出头,让梅知礼做出不公的判决。

果然不出臣所料,太子一到场,梅知礼便改变已有的判决。

太子说臣的证人证词含糊不清,梅知礼不是问清楚,或是去寻找新的证据,而是选择屈打成招。

由此可见梅知礼大人已不适合担任京城府尹。

而且臣还调查过,梅知礼以前的京城府尹一直由皇家子弟担任,当年是陛下力排众议,把此重任交到梅知礼手中。

为的大概率是不想让皇子争斗影响京城安全。

但梅知礼如今却投入太子麾下,实在是有取死之道。”

庆皇笑了笑,说道:

“你倒是用心良苦啊。”

范隐回道:

“为了大庆。”

庆皇则是好奇说道:

“为了大庆?没有私心?”

“臣当然有私心。”

“哦,是什么?”

“臣想名流史册。”

“是为了名啊。”

“是的,陛下。”

“那你要怎样留名史册啊?”

“臣要说的话,擅自揣测圣意之嫌,烦请陛下恕臣之罪。”

“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是这样的,臣知道陛下是位雄主,心中有收服四海,吞并八荒的决心,但是如今朝堂党派林立,互相征伐,贪腐成风,甚至科考舞弊。实在是不利于陛下施展雄心。

所以臣愿做陛下手中的刀,为陛下排忧解难,整顿朝堂。”

庆皇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实在是因为眼前的不单是臣子,还是他儿子。

要是臣子的话,用完之后直接一丢就行。

但是儿子,用的好,越来越符合自己对继承人期望的话,难免会生出想换继承人的想法。

庆皇接着笑着说:

“可自古以来天子手中的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范隐则是说道:

“那是因为以前的那些臣子都多是功高盖主之人,同时那些天子没有容人之量。

而面对陛下的话,臣认为未来臣自己无论功有多高,也达不到功高盖主。

且臣相信陛下,若陛下也相信臣,臣必定和陛下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行了,你小小年纪,还初到京城,还是先熟悉一下官场再说。”

最终庆皇先是搁置了范隐表忠心的谈话。


  https://vvadz.cc/book/97598088/385096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