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她五行缺钱 > 182.姜一担心小于烦她

182.姜一担心小于烦她


  死者C是个清理河边垃圾的工人。
  这片水域接连淹死了两个人,上面下了通知,让在周围拉上警戒线,不许人靠近。
  他工作的时间是在凌晨,没有目击证人。
  但警戒线拉了一半,应该是在工作时遇害。
  他的尸体被发现时,已经顺着河水漂出去了好几公里。
  姜一看完资料后合上,说道:“这是非部成立后的第一起案件,我亲自来吧。”
  她要是不露上一手,怕是难以服众。
  姜一按照资料上的地址,找到了那片水域。
  那是一条湍急的河流,最宽的距离得有十多米。
  河水中部很深,边缘被冲刷出一片浅滩。
  就如资料上所讲,浅滩的水还不到脚踝。
  姜一释放灵力,开始在这一片搜寻。
  干干净净。
  别说水鬼了,连一丁点阴气都没有。
  这就怪了。
  据生还者描述,她当时感觉有东西抓了她的脚,试图把她拉下水。
  这非常像水鬼索命。
  姜一沿着河岸一直往下游走,远远的,她看到一个人在钓鱼。
  钓鱼的是个带草帽的老汉,他没什么繁复的钓鱼器械,就一根长杆一个桶,席地而坐,眯着眼好像睡着了。
  姜一知道,钓鱼的时候不能大声说话,以免把鱼给惊跑了。
  她默默坐到老汉旁边。
  十多分钟后,水面上的鱼漂慢慢下沉,又缓缓浮起。
  老汉倏地睁眼,“上钩喽!”
  他一提鱼竿,鱼线下方果然挂着条两斤左右的鲤鱼正在甩尾巴。
  老汉从勾上解下鱼,丢到一旁的桶里。
  姜一探头一看,桶里有四五条,够一家人美美的吃上一顿。
  “您还真没少钓啊。”
  老汉刚钓上一条鱼,心情正好,“最近这个鱼都小了,这要换前一阵子,我钓上来的都是五六斤的大鱼!一上午就能钓一桶!”
  姜一又闲聊两句,才切入正题,“大叔,最近这河里都淹死好几个人了,大家都传的可邪乎了,你咋还敢在这里钓鱼啊!”
  老汉从怀里拿出一个小铁盒,就是八九十年代,乡村医生装针用的那种。
  盒里装着卷烟纸和半盒并不细碎的烟叶。
  老汉捏着烟叶放到卷烟纸上,俩手配合,很快卷出一个烟卷。
  点燃烟卷后,他深吸一口。
  这种烟没有过滤嘴,抽起来格外有劲,也呛人。
  老汉一边抽烟,一边把铁盒递到姜一面前,“小姑娘,卷一根不,比外面买的好抽,有劲。”
  姜一连连摇头,酒她还能咂上两口,烟就拉倒吧。
  老汉抽上烟,才回答姜一问题:“你们这群小年轻,总是怕这怕那的。
  这有什么好怕的?
  这条河啊,隔几年就要淹死几个人。
  我在这儿钓了半辈子的鱼了,经验都总结出来了。
  每次淹死人,这河里的鱼就会变少,隔一阵子,那些大鱼就又回来了。
  只要不碰这个水,就啥事都没有。
  那些城里来玩耍的年轻人不懂……”
  姜一:“您老是说,隔几年就要淹死几个人?您确定不?”
  老汉把旱烟的烟蒂丢在地上,又撵了几脚,目光望向远方似在回忆。
  “我第一次知道淹死人,那是我七岁时候的事。
  那一年我刚好上一年级。
  为啥记得那么清楚呢?
  那时候穷,七八岁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劳动力了。
  小学校长挨家挨户的去动员,说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有人家的孩子想上,结果爹娘不愿意送。
  我们家倒过来了,我不想去念,可我爹娘信了那校长的话,知识改变命运,硬把我送去了。
  那天下午,太阳火辣辣的,我坐在教室里打蔫。
  忽然有逃课的学生跑回校园喊,说小河套里淹死人啦!
  接下去的一个礼拜,淹死三个。
  死三个人以后,这河沟子就平静了。
  相安无事好些年,就在大家快忘了这事时,又死人了!
  这回又淹死三。
  我们村里人都说,这河里住着河神。
  隔几年就会收掉几条人命当祭品,然后保佑我们当地风调雨顺。
  前年,不是,大前年吧。
  我们村有户人家,把刚生的丫头片子扔河里了。
  说是给河神献祭,让河神保佑他们家生个儿子。
  后来警帽来了,把他们家都给带走了。
  孩子都生出来了,活生生扔到河里,献啥祭,这特么是杀人。”
  姜一:“隔几年就死几个人,没人管?”
  “嗐,哪片河沟子里不淹死个把人?那有啥能管的?”
  姜一陷入沉思。
  每隔几年,这里就会死三个人。
  而这一次,也刚好是三个死者。
  有现场视频就好了,说不定能看出蛛丝马迹。
  姜一现在是华市非部部长,手底下一大堆人能用,不用啥事都给许长青打电话,她一时半刻还有点不适应。
  她也不知道打给谁,干脆打华市非部的座机。
  电话一接通,姜一就报了名字,“给我查一下,这几位死者死的时候,有没有周边游玩的人拍下视频。”
  挂断电话,姜一拿出黄表纸,她撕了几下,又折了几下,手心里就多了条小纸鱼。
  姜一拿着小纸鱼,放到河水旁。
  前一秒小鱼还是个手工品,可沾到水后,它尾巴甩了几下,竟然欢快的游了起来。
  它转过头,脸朝向姜一,小尾巴甩的欢快,像是在告别。
  随后一头扎进河水。
  姜一的灵力并不能沉入最深的河底,还是让小鱼替她去探查一番吧。
  等待小鱼的功夫,工作人员小于加了姜一的v信好友。
  姜一通过后,小于发来好几段视频,是前两个死者的死亡现场。
  死者A挣扎着被拖进河里。
  旁人看不到,但姜一清晰的透过屏幕看到,一道黑色的气体缠在死者A的脚踝上。
  死者B也是同样。
  姜一反反复复观看视频。
  她在死者A落水的视频中,看到河对岸的草丛里隐约有个黑点。
  黑点太小了,普通人很难注意到。
  姜一起身,开始在河边寻找拍摄者的角度。
  找好角度看河对岸,对岸并没发现那个黑点。
  姜一又翻看死者B的落水视频,她又在河对岸的草丛里看到了黑点!
  姜一给小于打电话,让技术人员把这帧画面放大,争取看清黑点是什么东西。
  不多时,小于打过来电话,“部长,拍摄那个人用的相机像素很高,通过放大和修补,对岸草丛里的黑点,是一双鞋子。
  确切说,是鞋底。
  鞋底是垂直于地面放置的。”
  姜一:“鞋底垂直?是有一个人穿着鞋子躺在那里!挂了挂了,我要去看看!”
  怎么可能有这么碰巧的事,接连两次死亡现场,都有人躺到河对岸睡觉!
  姜一目测自己到河对岸的距离。
  又左右看看,没人,大叔钓好鱼也回家了。
  姜一释放灵力,托着自己的身体,就那么大喇喇的踩着水走过去了!
  还好周边没人,否则明天头版头条又炸了。
  姜一找到视频中的位置,果然,荒草被压折,形成了一个人形!
  由于河的这一侧是农田,杂草丛生,蚊虫特别多,鲜少有人来。
  所以这一侧的河堤上深深浅浅的脚印,就是躺着那个人踩的。
  姜一跟着脚印,走到一道桥边。
  城市规划,所以河上架了一座十来米的桥。
  姜一站在桥边抬头一看,桥上的路灯装了摄像头。
  修这道桥,是为了满足小轿车和行人通行。
  后来一些司机发现走这条路,能节省不少路程。
  于是载货汽车经常从这道桥上过,把桥给压塌了。
  桥修好后,交警部门就安装了拍照摄像头和警示牌。
  姜一又给小于打去电话。
  她都担心小于烦她。
  小于很有敬业精神,对姜一态度很好,接到指示就去和相关部门协调摄像头的问题。
  调查估计要时间,姜一决定回家等消息。
  她把她的小鱼,忘!在!河!里!啦!


  https://vvadz.cc/book/97678429/432476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