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复合国防工业体系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野狗骨头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老刘忧心忡忡,"三个月能有多大进展?"
李明远笑了,这笑容里有种让人莫名安心的自信,"相信我,足够了。"
……
停战第三天,秘密研究所。
"精度问题的关键在哪?"李明远站在白板前,看着台下二十多位顶尖专家。
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甚至是半夜被从睡梦中叫醒,连夜飞来的。
"材料问题!"材料学教授立刻举手,"我们的钢材精度和均匀性远不如敌国。"
"加工问题!"机械专家接着说,"我们的机床精度太低,无法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
争论持续了近两小时,意见五花八门,却没有触及本质。
李明远最后敲了敲桌子,会议室安静下来。
"各位,这些都是表象问题。根本问题是..."他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计算能力。"
"计算机?"有人困惑地问,"那不是用来算数的大家伙吗?和武器精度有什么关系?"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计算机革命对现代工业和军事的根本性影响,但在这个年代解释清楚并不容易。
"请各位想象,如果有一台机器,能在一秒钟内完成数千次复杂计算,能实时调整炮弹的发射角度和火药量,能精确控制金属的切削路径和深度,能模拟分析复杂物理环境下的应力分布..."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的设想震住了。
"这...这……这可能吗吧?假的吧?"一位老专家摇头。
"不,"李明远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计算机能做到的。而且,我们必须在敌人之前做到。"
当天下午,李明远带领专家组参观了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研究室。
这里的"计算机"是虽然很小了,但是依旧是一台庞然大物,占据了小半个房间,靠成千上万个电子管工作,每分钟能完成几百次基础计算。
"看到了吗?"李明远指着这个庞然大物,
"这就是我们当前的计算能力极限。体积大、速度慢、可靠性差、耗电惊人。这样的计算机,根本无法安装在坦克里控制火炮,无法指导工厂进行精密加工,更无法支持复杂武器系统的开发。"
电子专家王教授点点头,"确实如此。关键问题是电子管太不可靠了,一台计算机几千个电子管,平均每天都要更换几十个烧坏的。"
"我提议,"李明远环视众人,声音坚定,"利用这次停战窗口,全面冲刺小型计算机研发。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在武器领域的任何突破都将是短暂的。"
当天晚上,一份名为《计算机革命与国防现代化》的报告被紧急送往军部。
第二天,李明远接到通知,他的建议获得了批准,一个代号"星火"的计划正式启动。
……
停战第五天,某机密会议室。
"这不可能完成。"计划委员会的老主任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
"李同志,你提出的《复合型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计划》太宏大了,需要的资源是现有军工体系的三倍多!"
李明远面不改色,
"主任,请允许我解释。传统思路是:要造坦克,就建坦克厂;要造炮,就建炮厂。但现代武器系统不是这样的。"
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大图表前,
"现代武器是一个复合体系。要造好猛龙坦克,不仅需要坦克厂,还需要精密仪器厂提供火控系统,电子厂提供雷达组件,特种材料厂提供复合装甲材料,精密机械厂提供液压系统..."
"这些我们都有厂子啊。"一位老干部插嘴。
"但分散各地,标准不统一,效率低下。"李明远指出,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厂子都缺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他拿出一张照片,是敌国某军工厂的内部景象,工人们操作着各种自动化设备,
"看看敌人的工厂,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精度和效率是我们的五倍以上。"
"那你的方案是?"主任问道。
"建立综合军工园区。"李明远指向计划书最后一页的示意图,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核心,在周边同步布局电子、材料、机械、仪器仪表等配套产业。工厂之间共享标准、技术和资源,形成闭环生态。"
他顿了顿,"最重要的是,每个园区的中心建立一个计算机中心,为整个园区提供计算服务和技术支持。"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这个构想实在太超前了,许多人甚至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
"计算机有那么重要吗?"一位部长困惑地问。
李明远笑了,"三年后您会发现,它比钢铁还重要。"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讨论,李明远的计划在一些妥协后获得了通过。
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以东北某老工业城市为试点,建立第一个综合军工园区。
两天后,李明远踏上了回去的列车。在颠簸的硬座车厢里,他翻看着刚刚获批的园区规划图,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李工,到站了!"列车员的呼喊把李明远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东北的三月依然寒冷,刺骨的风夹杂着零星的雪花,扑面而来。
站台上,李老刘带着十几位穿着厚重棉衣的工厂干部迎了上来。
"李总工,欢迎回来!"老刘热情地握住李明远的手,"厂里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来指挥建设新园区呢!"
李明远环顾四周,这座曾经的老工业城市满目疮痍。
战争的阴影尚未散去,但他能感受到空气中蕴含的希望。
"走,先去厂里看看。"
破旧的吉普车在坑洼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老刘介绍着工厂的近况。
"按照你的指示,我们已经腾空了东区的三个车间,可以立即开始改造。电力系统也升级了,能满足你说的那些'精密设备'的需求。就是技术人员..."
"人才我会解决,"李明远胸有成竹,"已经从全国各地调来了一百多位顶尖专家,再从当地高校选拔一批年轻人培养。"
https://vvadz.cc/book/99722586/386266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