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尽管江海市曾试图挽救临江区的颓势,计划将其重新打造为轻重工业的制造生产基地,但无奈临江区距离主市区较远,且清水江虽名含“江”字,实则仅为一条水量充沛的溪流。

这条源自红崖山的河流,自西向东奔腾入海,河床浅窄,最深处不过三米,且河床多砂石,水流湍急,根本不适宜作为内河航运通道。投资未见起色,后来为了保护水源等各项环保政策使的这里更是雪上加霜,一蹶不振。

直至十年之后,江海市开始发掘自身的旅游资源,临江区凭借其毗邻红崖山的地理优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才逐渐有了些许起色。

而这里,曾因是众多国营厂的所在地,加上后续规划的不尽如人意,遗留下了许多闲置的厂房。有的因建设景区而被拆除,有的则因毫无价值,被弃置一旁,任由风雨侵蚀。

郑勇早就通过关系,租下了这家曾经由政府牵头出资,江海汽车集团与雅马哈合资设立的生产摩托车厂。起初,这家工厂也曾红极一时,但很快就因江海汽车集团的破产、雅马哈的撤资以及其他种种缘由,走向了衰败。

如今,厂里只剩下厂房、仓库等固定资产,其余的生产线等早已被拆卸一空,只剩下一个空壳子。

然而,郑勇并不需要那些生产线,他看中的是这里的场地。这个空壳子拥有厂房、宿舍、测试场地和仓库,且道路等基础设施因修建年代较近,依然完好无损,完全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租金便宜!在江海市其他区域,想要找到如此合适的厂房,简直难如登天。即便有合适的,也是价格高昂,租不起。而这家工厂,对郑勇来说,简直是天作之合。

况且,郑勇的养父本就人脉广布,政府也觉得如此庞大的厂房闲置在此,实属浪费,便以每年一百万的租金租给了郑勇。

不过政府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双方只签订了三年的租赁合同,三年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续租。

今日,郑勇早早地便来到了工厂。

昨日,他已去查看过店铺,两个主店需要重新装修,耗时较长。其余的小店,他计划按照前世的乡村模式进行打造,最简陋的甚至无需装修,只需在门口挂出招牌,配备一名店长和两三名店员,便能支撑起店面的运营。

在这种简约的模式中,对员工的初级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员工们需要了解自家商品的主要卖点等信息。

因此,今日郑勇将所有销售人员都召集到了厂区,由设计和组装工人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以及基本的排障维修知识传授。

“总算是小有规模了啊。”郑勇带着秦飞羽在车间里漫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

尽管这只是个组装厂,但采用的是流水线模式,虽然全部工序都由人力完成,几乎看不到任何机械化的影子。尽管规模小、人数少,但郑勇并不打算像巴铁或者阿三那些国家的中小企业那样,将多个工位交给同一个或同一组工人负责。

他深信,自己的工厂绝不会止步于此,也不可能永远依赖人力。

虽然为了组建这条人工流水线,招聘了许多工人,看似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但实际上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https://vvadz.cc/book/99726171/402458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