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263章 提前启动的十爷还没成为小甜甜要夭

第263章 提前启动的十爷还没成为小甜甜要夭


“宋主任,我觉得真的可以考虑一下这问题。航空机炮的炮管、机匣、缓冲器跟弹链等部件,加起来上百公斤,还有配套的弹药……”

    谢威知道自己的提议让这年代有些惊人。

    当然,更多的是他不懂战机具体技术,他了解的也不过是无人机的相关技术,无论气动布局还是动力系统,或是操控系统,跟战机都有着本质区别。

    唯一知道的就是个大概。

    说到底,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谢威所在的时代,已经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连上桌资格都没有的十爷所使用的技术跟结构,网络上都能了解到,核心技术网络上是没有的。

    稍微关注,都能了解。

    十爷的实战成果表明,机炮除了占据不少的重量外,基本上没可能在现代战争中产生击落战果。

    “确实,机炮加上配套弹药,好几百公斤的重量。谢威啊,你知不知道,在五六十年代空空导弹被研制出来后,世界航空界就有过关于是否取消战机机炮的争论?”

    宋总问谢威。

    谢威摇头,对于世界战机发展历史,他还真不了解。

    就知道从歼-20开始,国内所有的新战机都没有机炮。

    高隐身性能跟超视距打击下,机炮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

    总不能让隐身战机在上百公里外打完导弹,冲上前去跟敌机在很近的距离用机炮进行“击剑”吧?

    用机炮对地面目标攻击?

    闹呢!

    要是战机降低高度,用机炮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性能先进的单兵防空导弹、装甲集群中的防控系统会直接让对地攻击的战机变成一团绚丽烟花。

    “世界第一款取消机炮吊舱设计的战机,是美国的F-4战机。65年,这款性能先进的战机仅仅服役4年时,却被紧急加装了机炮吊舱,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谢威摇头。

    越战,他就知道美军深陷战争泥潭,损失惨重,另外就是美军的战机不敢飞越北纬17°线,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在战场上,F-4战斗机携带的导弹打空或失效,就会直接被越军空军战机群扑上去,用机炮追着打,在很短时间就损失了上百架战机……”

    宋主任把当年F-4因为取消机炮而遭到沉重打击,最后不得不重新加装机炮的事情给谢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在宋主任的介绍下,谢威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取消机炮的争论在这年头没有了。

    “还有,米格-25也没有安装机炮,但是这款战机的定位是高空高速截击机以及侦察机,主要用于空中拦截、空中侦察……”

    米格-25是世界第一款双3战机,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最大飞行高度30000米。

    在76年别连科叛逃后,世界才发现,这款战机仅仅只是不锈钢壳子包着发动机,除了飞得高,速度快外,战斗力真不怎么样。

    对于谢威这个学校重点培养、又很好学的年轻人,宋主任还是非常欣赏的。

    虽然谢威没有选择航空专业学习。

    宋主任本以为自己告诉了谢威F-4在战场上遭到的重大损失而紧急加装吊舱后会改变想法,哪知道,谢威感慨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宋总,我还是建议取消机炮!”

    语气很坚决。

    完全是不懂技术的人,瞎建议。

    宋总准备开口让谢威别建议了。

    不等他开口,谢威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宋总心头大为震动:“如果让敌机接近到需要近距离拼刺刀的程度,只能说明我们的空战体系不够先进!在战机技术上我们本就落后苏联跟西方,要是理念还是按照他们的来,想要追上并超越,那几乎是痴人说梦!”

    是的!

    先进的理念引导技术发展,才是弯道超车的正确路径。

    谢威不懂战机技术,却有几十年后PLA成熟的体系作为参照。

    十爷的第一次实战,直接在上百公里的距离拿下阵风的一血,让十多公里射程的近距空中格斗弹都没有用武之地就说明了一切。

    “谢威,理念先进没用啊!咱们基础配套都跟不上……”

    一旁的曲洪涛听不下去了。

    他觉得谢威是不懂装懂,胡乱建议被专业人士用事实反驳,依然还要强行辩驳。

    年轻人面子思想太重。

    要不得!

    谢威看了一眼曲洪涛,见一旁的宋总还在思索自己说的话,没有理会他。

    继续开口说道:“咱们是学校,并不是专门的战机设计、研发单位,如果还按部就班,就失去了从一开始支持项目,建立航空相关专业的目的。”

    “……”

    宋主任回过神来,目光紧紧地盯着谢威。

    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为什么从他们到了学校后,研究战机所需各种先进技术,学校会尽力投入资金,在总体研究跟全尺寸模型制造上,学校一直拖着。

    上当了!

    说好的提供研究先进战机的经费呢?

    曲洪涛有些无语,说这干什么!

    到时候宋总他们都回去了,学校的航空专业怎么办?

    “唉!”

    盯得谢威尴尬得脚指头快要抠出三室一厅了,宋总叹了口气。

    没等谢威开口,轻声说道:“你之前拿出来的模型,以目前的技术很难实现。不管是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还是动力系统……涡扇-6不管如何改进,都达不到需求。”

    “啊?”

    “我带你去其他项目看看吧。”

    从曲洪涛的反应,宋主任发现谢威跑来了解情况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索性带着谢威去各个项目了解情况。

    四余度电传系统的设计方案到现在没有完成。

    以204雷达为基础研究多普勒雷达技术,基本原理搞清楚了,可两者工作原理有着很大区别,加上多普勒雷达对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要求更高,制造技术又不够先进,这方面的进度没有谢威想象的快。

    “涡扇-6的改进工作一直都在持续,我们这边如果继续按照原本的改进,很难有大的突破……学校之前提出的低涵道比、大推力,需要重新论证新的方案……”

    来自611的崔博告诉谢威,在涡扇-6的基础上想要达到涡扇-10的性能指标,基本上没有可能。

    “现在的问题不只是论证新的方案,我们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从火箭发动机项目调过来的吴浩文知道谢威对学校领导的影响力。

    他希望谢威能把动力室的困境告诉校领导,在这方面增加更多经费投入。

    花费了一整天时间,谢威对学校目前的战机项目研究有了直观的了解。

    才发现想要在这年头搞出歼-10的难度有多大。

    他本以为,以歼-10的设计方案作为目标,以国内现有技术成果为基础,往里面砸钱,持续研究下去,即使跟他原本时代的方案有一些差距,性能比起歼-10的原型机也不会差太多。

    结果……

    终究还是他太理想化了。

    涡扇-10核心机,是由GMF56与AL-31F两种核心机结合的产物。

    GMF56需要等到85年波音公司向中国交付波音737-300客机,随附GMF56发动机的生产授权才得到;AL-31F,要等到苏联解体,为了维持生活卖老爹遗产的大毛提供苏-27战机并提供配套的发动机才得到,那已经是92年了。

    现在国内的涡扇发动机,从涡扇-6一直到涡扇-9,不是研制没有成功,就是仿制还没成功……

    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才能真正意识到国家在“引进-消化-改进-自主”这条科研道路上的决策是多么关键!

    “情况就是这样,急是急不来的。”

    从动力设计室出来后,见谢威心情沉重,宋主安慰着他,“要突破各方面的技术难度都很大,都需要时间。”

    需要更多经费,他没说。

    不想给年轻人太大压力。

    “你是准备拿出总体设计方案,寻求国外投资?”

    见谢威沉默,宋主任突然开口问他。

    谢威想要开口否认,在宋主任一直盯着自己的目光下,默默点了点头。

    “这款战机如果真的研究出来,绝对不能卖出去!战机跟坦克与火箭炮不一样!”

    宋总脸上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尤其你之前说,要以先进的理念引导技术发展,如果我们真的选择了这样的道路,更不能卖出去。”

    “那不是说取消机炮嘛。”

    谢威有些尴尬了。

    不卖出去,怎么搞钱持续研究?

    当初也就想着巴基斯坦方面投资,跟611联合研制“超-7”,巴基斯坦提供了研制经费,谢威希望通过利用巴基斯坦的资金来加快国内战机技术发展。

    “不管是否取消机炮,你不能打我们最先进战机出口的主意!现在这些技术,跟歼-7甚至歼-8所使用的,完全不同,研究出来,将会是咱们国家最先进的!而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发更先进的战机,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代差……关系到国防安全的核心武器装备出口,比起现役的,至少应该落后一代!”

    宋主任严肃地向谢威强调。

    学校出口了国内射程最远、最先进的远程火箭炮,即使知道是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宋总等人也是担忧不已。

    战机,确实不同于火箭炮跟火箭筒什么的,甚至跟坦克也不同。

    这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守护祖国领空,避免地面集群遭到轰炸的利器。

    宋主任并不清楚眼前的谢威才是卖出这些先进装备的主导者,只希望谢威能把自己的想法向学校领导转达。

    谢威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谢威,你现在什么打算?”

    回去的路上,曲洪涛问谢威。

    整个过程,他都跟着,也没听到谢威提给战机项目增加经费的事情。

    “什么打算?经费就增加1200万,不能再多了!不只是战机项目经费困难,学校其他项目也缺经费。”

    谢威以为曲洪涛是想帮着要经费。

    到现在,他才意识到,当年有着国家给的研发经费,在歼-10研制过程中,132厂还靠着卖洗衣机来赚经费补贴项目的资金不足有多么不容易。

    “我不是这意思。之前我给学校建议过,咱们直接搞预研,把研制工作交给相关单位就行……”

    “不行!”

    谢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能因为难度大,经费少就放弃。”

    按照历史,宋总要等到82年才在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上提出歼-10初步设计方案;86年国家才批准歼-10立项;94年01号原型机开工制造;98年首飞;03年交付部队。

    从方案提出到交付部队,歼-10用了21年!

    在谢威看来,至少从提出方案到立项的这个时间是可以审下的。

    有着611所等的参与,加上目前尚未引进苏-27,沈飞还没有变成沈霍伊,132厂也没有被称为成洛马,集中的技术力量更强。

    见谢威反对,曲洪涛没有再说。

    他一个堂堂的后勤负责人,就因为之前老是反对李校长的各种项目,直接就被安排来负责协调学校跟合作团队的工作,算是被边缘化了。

    “去那边了解情况了?”

    刘德宝见谢威表情严肃,开口问道。

    “三机部那边就没点表示?”

    “李校长找了很多次,三机部现在经费也缺,目前有不少人提议从美国引进先进战机,然后再进行消化……部队急需先进战机,学校这个项目肯定是要坚持,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空军建设的需要……”

    “部队目前不是还没下结论么!”

    谢威没好气地看着刘德宝。

    之前他一直都不清楚,实际上刘德宝才是负责学校军工科研项目的主要领导!

    也是这次卖坦克跟远程火箭炮后,他才清楚。

    “611跟132那边主要力量在继续改进歼-7,601跟112在搞歼-8大改方案,还有配套的导弹、雷达等关键设备,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学校的三代机工程如果没有让空军动心的成果,有限的经费,学校肯定分不到……”

    刘德宝脸色变得严肃,“你不能把这次卖火箭炮跟坦克的经费大量往资金需求巨大的项目中投入……”

    部队穷。

    空军在没有战机可用的情况下,每年给歼-7以及歼-8的订单都不多,并不只是因为这些战机性能落后,无法满足空军的发展需求。

    更重要的是因为穷!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25322207/678521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