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262章 战机超重?取消机炮如何?

第262章 战机超重?取消机炮如何?


听到谢威说依然按照原本的采购价格,艾哈默德将军一行人是真的高兴了。

    伊拉克的采购价格,他们是打听到了的。

    至于为什么是原本价格增加50%的价格,艾哈默德等人比谁都清楚:他们向CIA的报价,被泄露出去了。

    在谢威同意价格后,生怕他反悔,艾哈默德直接就按照之前的采购条款签订了合同。

    在要求学校优先供应他们火箭筒遭到拒绝后,只能催着学校尽快转移生产技术。

    “技术资料转移倒是容易,可各种配套的设备、技术人员这方面我们自己都缺啊!现在可是面临两个不同的客户……”

    在学校跟艾哈默德将军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后,江北机械厂的领导终于到了学校。

    刚了解到情况,就感觉天塌了!

    厂里的大批量生产工艺都还没有成熟,泰国那边5000具火箭筒尚未开始交付,巴基斯坦之前也有将近1000具火箭筒的订单。

    现在又增加6600具火箭筒,跟之前生产的火箭筒工艺又有不少区别。

    江北厂压力如何能不大?

    “宁厂长,田总,马调度,从一开始我就提醒过贵单位,这些火箭筒在国际上很有市场,现在总订单达到了12500具,后面随时都可能继续增加……大规模生产,是必须的……为了满足交付期,学校将会先提供1200万的货款。”

    谢威可不管这么多。

    研发搞定了。

    订单也拿到了。

    现在要是说批量生产无法满足交货,那肯定不行。

    “如果只是生产,没有问题,可咱们需要帮着伊拉克跟巴基斯坦建立生产能力,本就紧张的技术人员,现在更紧张了。”

    马原急忙解释。

    不是他们不配合,而是这些订单来得太突然,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

    “技术转让由江北机械厂派遣技术人员,去两个客户境内帮着建设工厂,了解一下他们的配套情况,配套不够的就找国内相关工厂订购设备跟相关生产技术……学校另外支付300万美元的本币。所需外汇你们自己向上级申请。”

    谢威没想过技术转让这块学校把所有利润都吃下。

    240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几乎都是利润。

    生产所需的设备价格并不贵。

    又不是自动生产线,这也能带动配套工厂的技术从客户身上赚一笔。

    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50万,只是派遣技术人员去帮着建设生产线,培训技术人员,根本要不了这么多。

    之前因为没签合同,谢威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从江北机械厂要了300万的入伙费,江北机械厂咬牙给了。

    哪里想到,几个月的时间,这些钱就回来了。

    整个订单将会给江北机械厂带来一千多万的纯利润!

    “谢威,生产周期是多久?”

    田贵荣问谢威。

    “伊拉克的第一批500具在三个月内交付,剩下的需要在18个月内完成交付;泰国方面第一批还有三个月也需要交付……巴基斯坦方面,总订单增加到2500具,三个月内先交付300具……”

    谢威把之前的订单也说了。

    本来在年底不需要交付的,由于对方在合作上没有再整幺蛾子,谢威也就不再在交付期上卡他们,表示后面会持续交付,所有订单在18个月内完成。

    “这意味着年底我们必须交付1300具?”

    马原盘算了一番,为难地向谢威表示,“我们生产线要等到11月才能完成改造啊!”

    “那就把零部件分开,找有相关设备的兄弟单位分别制造各种零配件,江北厂负责总装啊!不然这些订单无法在交付期内完成交付!”

    谢威想都没想就把解决方案告诉了对方。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加快,军费不断削减,各个军工厂订单越来越少,这就导致江北厂一开始就准备自己改造生产线,把所有零部件的生产都掌握在手里。

    配套工厂无法跟着发展起来,谢威自然不干。

    “行,我们先跟学校领导讨论一下。”

    宁俊涛没有反对。

    上千万的经费,是他们之前都不敢想的。

    有条件得按照期完成交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在交付期内完成。

    要不然,以后哈工大有业务,不带他们玩儿,就得不偿失了。

    “你跟江北机械厂谈好了?他们同意把加工业务分给其他的兄弟单位?”

    江北机械厂几位领导找学校相关负责人讨论,刘德宝却在他们刚离开就进了谢威的办公室,开口问道。

    “之前业务不算多,加上他们给了300万的入伙费,不愿意分,情有可原。现在交付期紧张,仅仅是目前的订单,都能给他们带来上千万的利润,他们要是还不愿意分业务给兄弟单位,就不适合跟我们合作了。”

    谢威平静地说道,“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最多也就是搞研究,不可能把精力放到生产上。何况,要想提高技术水平,配套跟不上基本上没有可能。”

    这一点,刘德宝等人都清楚。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是干部,又到了一定的位置,相互之间总得顾及人情。

    之前李瑞跟宁俊涛等人谈,没有结果。

    这次学校领导直接丢给谢威与江北机械厂谈,不然对方没有这么容易同意。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有业务,能带着一些兄弟单位发展,就带着,大家技术都提升,配套的问题才能解决。”

    远程火箭炮获得了36套发射系统、1700多枚火箭弹的业务,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在交付期内完成生产。

    火箭相关又是七机部主要业务,连发射系统使用的特种车辆,七机部下属也有好几个单位负责,谢威直接就让学校去跟相关单位谈。

    在榜一大哥还没来交党费的时候,部队除了战略洲际导弹给了订单,常规的火箭炮、导弹,根本就没有订单。

    七机部下属单位日子好过的不多。

    这次没有帮着部里卖出其他武器,谢威直接把学校拿到的订单分给相关单位生产,也能让上级看到给学校政策的好处。

    “战机项目,真跟西工大那边合作?虽然他们的航空专业比我们有一定的优势,优势也不多。”

    刘德宝没有再去说业务订单的事情。

    学校相关团队研发出来了,谢威也卖出去了,生产的事情即使学校不去安排,部里也会插手的。

    超过2亿美元的订单,那都是七机部的!

    “学校是七机部下属。”

    见谢威不吭声,刘德宝掏出烟,丢给谢威一支,自己点燃喷出一团烟雾后,才认真地说道,“之前学校搞战机项目,上级就有不少领导不满。”

    “学校是国家的学校!”

    谢威把烟拿在手里把玩着,放到鼻子下深吸了一口气,随手把烟放到桌上,才开口说道,“西工大那边的航空专业,终究比我们更专业。”

    随着学校的火箭筒跟远程火箭炮卖出去,坦克无论是技术投资还是订单,也拿到了1.7亿美元的经费。

    短期内,这些钱不可能全部消耗。

    这几天,谢威一直都在考虑,究竟是从其他单位继续往学校挖人,还是由学校跟其他单位合作。

    思来想去,终究还是觉得跟更多单位合作才更符合未来的发展。

    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学校经费变得充足,相关技术项目的研究比历史提前,这就会对未来相关的领域发展造成影响。

    最简单的就是现在学校战机项目,谢威拿出了歼-10的大体方案,在歼-9的技术成果上继续研发,等到国家立项歼-10的时候,基础会好很多。

    而歼-10培养的技术团队,跟历史上会不一样。

    谢威最怕的就是西工大培养的那些让国产战机傲立蓝星的总师们在项目被转移到哈工大后,成长轨迹发生变化。

    比如歼-20总师,歼-40总师,歼-50以及后续的总师,都是西工大毕业,毕业后大部分都参与了歼-10的研发工作……

    原本谢威打算去把那些未来的总师都给忽悠到学校。

    思来想去,觉得这样并不是好事。

    最终决定,还是用合作的方式来加快技术研究。

    “三机部那边可没有经费支持。”

    刘德宝抱怨着。

    “咱们手里现在有钱,这些钱消耗得差不多,校企办应该能提供更多经费,到时候,有了一定的成果,即使上级不给支持,也能从国际市场上寻找投资或是合作。学校需要的是技术研发过程对人才的培养以及积累经验。”

    谢威看着刘德宝,开口说道。

    “你觉得给战机研究那边多少经费?”

    “先给1200万吧,四个子项目,平均每个也才300万……”

    谢威叹了口气。

    战机太烧钱了,如果仅靠学校支撑,根本支撑不起。

    不是不想多给,刘德宝说的对,学校好歹是七机部下属,投入到火箭、导弹相关的技术项目研究,上级领导谁都不会有意见。

    可战机是三机部的项目。

    七机部本身就经费不足,三机部的项目挤占七机部的项目经费,哪个领导能乐意?

    刘德宝嘴唇动了动,想劝谢威,想了想,最终还是算了。

    坦克属于五机部的业务范畴,谢威通过坦克也搞了1.7亿美元经费呢,或许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

    “那你去跟宋主任聊聊吧。”

    刘德宝盯着谢威打量了好一阵,最后丢下这样一句话。

    从把航空的研发团队骗到学校后,李瑞几乎都是躲着,负责项目的宋主任倒也没有找谢威,他不认为谢威能解决缺乏经费的问题。

    谢威没有直接去找宋总,而是先找到负责后勤的曲洪涛,一直都是曲洪涛在跟战机研发团队对接。

    “谢威,你怎么有空来找我?”

    曲洪涛很意外,旋即如同盼着红军来的农奴一样,“学校现在搞了好几亿,要不你给校领导说说,给战机项目这边分一点?我这天天被宋总他们给堵着门要钱啊!”

    他作为后勤主任,实际上并不清楚谢威对学校的经费分配有很大影响。

    校企办的钱,他也不好去打主意。

    现在战机项目,校企办一年支持800万呢。

    “就为这来的。当初是我建议李校长请宋主任他们来学校……目前学校经费虽然不再如同之前那么紧张,也不是非常充裕,得了解一下情况……”

    谢威知道项目有多缺经费。

    虽然是歼-10的方案,除了四余度电传操作系统是从头开始,其他技术又以国内现有技术为基础改进,在学校相关专业的配合下,进度其实很快的。

    这就导致了经费更加紧缺的问题。

    “现在需要制造全尺寸风洞模型……”

    曲洪涛把自己了解的情况都给谢威说了,但是更详细的情况他也不清楚。

    最后带着谢威去找宋总。

    “……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进展不是很大,光敏元件反应不够灵敏,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精度也达不到要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电子技术跟制造工艺跟不上设计,改进后的雷达超重了不少……”

    对于前来了解情况的谢威,宋总倒也没有隐瞒情况。

    一旁的曲洪涛怕宋主任不知道谢威的来意,急忙开口,“谢威来的目的是了解哪方面最缺经费。”

    “每个方面都缺。总体方案已经论证没有问题,现在航电系统跟雷达系统尺寸过大,要么修改气动布局,要么就只能继续等……”

    宋总苦着脸说道。

    之前李校长可是说经费他们解决。

    结果呢?

    “雷达跟航电系统超重?”

    谢威知道,在战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那可都是每个零部件、每个系统都会计算了又计算重量的,想要减轻一公斤的重量,都不是容易的事。

    在涡扇-10没有搞定之前,给歼-9配套的涡扇-6发动机推重比只有6,即使学校金属材料室有谢威“有意无意”提供的高温合金材料,也很难大幅度提升。

    “对,要实现功能,在制造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很多零部件都超重,设计完成后,整体超重了287公斤……”

    宋主任向谢威做了更详细的介绍。

    “如果取消机炮呢?”

    谢威想到,现代空战都是超视距打击,连近程空空导弹的作用都不是很强了。

    用机炮在空中狗斗?

    那是二战使用的。

    “啥?”

    宋总一脸愕然地看着谢威,旋即哭笑不得。

    取消战机机炮?

    果然是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太过想当然!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25322207/678521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