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方腊起兵,压死朱勔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官家!宣德门外有大批太学士子叩阙言事!抨击朝廷堵塞言路、因言罪人、重用奸佞……”
八月初的一天,原本对赵佶而言,只是又一个陪一众妃嫔游园的普通日子。
他最宠爱的刘贵妃,此时正在亲手给他剥葡萄,小心翼翼剔除葡萄籽后,再送入他口中。
朝中政务,当然也有需要皇帝处理的,所以梁师成伴驾在侧,趁着皇帝心情不错的时候,挑一些能让皇帝开心的政务陈述。
没想到就在这节骨眼上,却闹出了乱子。梁师成的义子、副相王黼居然颇为慌乱地冲了进来,对着皇帝直接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梁师成的眉毛都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很想教训一下这个没眼色的干儿子,但旋即就忍住了。
王黼上报的事情确实太大、太突然,本来就不好隐瞒拖延。而且梁师成很快也意识到,王黼不愿意担这个干系硬拖,也是有原因的:
蔡京此番复相后,跟王黼又闹了矛盾,两人争权夺利很厉害。
王黼虽然也能从各地的花石纲中捞到好处,但他得到的毕竟是一点边角料的汤汤水水,相比之下,蔡京拿的是最大头,而且当年朱勔与其父朱冲能入朝为官,靠的就是蔡京的门路。
多年前蔡京被贬居钱唐时,想修一座寺阁,朱勔的父亲朱冲就自掏腰包贴钱、帮蔡京把事儿办成了,得到了蔡京的赏识。
换句话说,朱勔一家父子两代,就是靠给蔡京私人当包工头上位的。因为给蔡京当包工头当得好,蔡京才举荐他入朝、给皇帝当包工头,筹措调度各种大兴土木所需的营建材料。
这次赵子称上书,蔡京一系的人已经瞒了半个多月,如今事情被搞砸了,越闹越大,王黼没道理再帮蔡京一系的人隐瞒。
梁师成也是人精,他想明白这一层后,也就懒得再蹚浑水,只是闭目不语。
而原本正在吃葡萄的赵佶,听了王黼突然丢出的重磅消息,直接被震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没有反应过来。
毫无疑问,赵佶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他那远房侄儿言辞激烈的上书,他压根儿没看见过。
“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会闹得如此突然?太学生有事,直接通过有司逐级反应不就好了?朝中执宰都是怎么办事的?”赵佶颇为愤怒,他连此事的当事人都还没搞清楚。
王黼便耐着性子,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前因后果大致描述一番。
“所以……是姑苏知县赵子称、公开献上水泥之法,请朝廷以此物替代奇石、修建艮岳假山、并停花石纲?但是被留中驳回了?这点事,怎么会闹到数百太学生叩阙的?”赵佶不由有些愤怒,他不能理解。
“陛下!关键是朱勔在江南,试图报复那赵子称,已经把赵子称抓了,听说苏州那边民情汹汹,人人痛愤。如今汴京上下都在传言,说朱勔在江南只手遮天、欺上瞒下、目无朝纲、败坏天子德政……
另外,今日还有苏州通判魏宪送来的‘御前投匣’专奏,其中备言其事,苏州当地民情,俱有记载,魏宪还说,若是再任由朱勔胡为,只怕江南将会鼎沸……”
赵佶听了好一会儿,只觉得脑子嗡嗡的,总算大致摸清了情况。
但他还是有些不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太学生一起为赵子称发声,便将这个疑问抛给王黼。
王黼也不敢断定,就只是以常理揣测,告诉皇帝:江南自古文风鼎盛,读书人极多,有钱的士绅又多,所以供得起大量太学生常年滞留汴京求学。
如今太学里面的学生,有近半数来自江南,而花石纲主要搜刮的就是江南的财赋,因此遇到有人因仗义执言请罢花石纲而获罪,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几乎全部江南士子的拥护。
而除了江南士子以外,两淮的士子也同样受花石纲之害,所以也有很多人加入了叩阙。其他地区的太学生,则是因为心中确实觉得是非曲直本该如此,或是凑热闹,王黼也无法一一揣测他们的动机。
赵佶脑子嗡嗡了好一会儿,总算梳理清楚脉络,随后便脸色铁青,还不愿服软。
“朱勔这厮,做事如此肆意妄为!那赵子称好歹也是我大宋宗室,赵家人弹劾了他,他说抓就抓?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
历史在这一刻,也算是稍稍被蝴蝶效应带偏了一些。在原本那个时空,这次上书的应该就是魏宪本人,魏宪也被朱勔打压了,但他毕竟是通判,打压的烈度没那么厉害,同时魏宪就算被打压,赵佶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同情。
但赵子称毕竟姓赵,朱勔一个外姓人欺负到赵家人头上了,赵佶还是有点愤怒的。更何况他是见过赵子称的,对那个远房侄儿印象还不错。
事实上,赵子称去年夏天在樊楼里和赵佶那番闲聊,并没有外人知道,朱勔也绝不知道,连梁师成都不知道。
若是朱勔知道赵子称“简在帝心”,这次他也不敢闹那么大、直接以莫须有的“大不恭”抓人了。
不过,赵佶愤怒归愤怒,他还是非常理智的,在他看来,朱勔放肆是一回事,赵子称请罢花石纲是另一回事。
朱勔这个人个人有问题,可以追究他个人的责任。但不该上升到对应奉局这个机构、乃至花石纲这项业务的清算上来。
花石纲是为他赵佶个人享乐敛财用的工具,还非常好用,怎么能因为一个执行的家奴执行不力,就把工具本身废了呢?
赵佶思忖再三,自以为公私恩怨分明,便吩咐道:“派人去查实一下,朱勔是不是真的如此肆意妄为!若是确凿,就考虑让他提举宫观、阶官不变,再另选人提举应奉局!朱勔是朱勔,花石纲是花石纲,不能混为一谈。
若是太学生还在闹事,就尽快跟他们说清楚,朱勔有不法之举,朝廷自会处置,若是还不散去,那就让太学严肃秉公处置!”
“遵旨!”王黼得令后,立刻便告退去操办。
一旁的梁师成表情凝重,目送王黼离去后,才谨慎地给皇帝做一些心理铺垫:“陛下……此事已经闹大,如此处置,怕是还不能完全消弭民间积累的怨气。”
赵佶嘴角一抽,刚愎自用地一摆手:“朕不是舍不得那点民间贡献,但这种事情,若是几百个太学生闹一闹,朝廷就退缩了。以后天下财赋钱粮,还怎么筹措?是不是谁嫌税负重了都会来闹一闹?此恶例绝不可开!
对那些带头的太学生,还要分化严惩,专挑那几个挑头的严惩!就算事儿最后办成了,挑头的也不能有好下场!”
赵佶想得很明白,他不是稀罕那几棵破树几块破石头。
他要的是天下百姓奋不顾身不计困苦全心全意供奉他。这种供奉必须是毫无保留的。
谁敢挑战这片逆鳞,谁就要付出代价,天子的绝对威严不容质疑。
他内心的这个想法一时还扭转不过来,旁人也就无可奈何,梁师成也不敢再劝。
王黼已经按他的意思去处置了,当天就宣布了朝廷一定会彻查此事、官家也已经知道下情。
“诸生切勿受人挑唆、被人利用!此事陛下已经知晓,并且批示中书省从速处置了!赶快回太学好好用心学业,这些不是你们该操心的!”
王黼的人反复在宣德门外做分化引导的工作,一部分经办官吏还不惜暗示“之前的事儿都是蔡相一党闹的,如今王相定然会还大家一个公道”。
王黼直到这时候,还没放弃他跟蔡京的私怨内斗,趁机夹带私货蛐蛐蔡京的人,而为他自己捞政治上的声望。
这种话往往比直接毫无诚意的公告更有迷惑性,一部分太学生听了之后,也将信将疑散了。其余太学生的请求烈度也稍稍降低了一些,只能慢慢等后续的结果。
毕竟朝廷说了要处置,应该总会处置的,也不能每天十二个时辰什么都不干就在宣德门外盯着。
而这一拖,又是差不多十天半个月的工夫被拖了过去。
可惜,天意似乎也不打算让赵佶就这么糊弄过去。
仅仅半个月后,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江南地区又一桩惊天变故,终于把赵佶的这套和稀泥糊弄策略、彻底击得粉碎。
事情是八月十五发生的,但因为是在浙西的睦州山区首发,当地消息比较闭塞。
一直到事发后三四天,消息才传到邻近的湖州、常州、镇江等平原地区州府。
随后,才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三天内飞奔一千余里,送到东京汴梁。
消息抵达东京这天,是八月二十一。
“睦州贼寇聚众造反!贼首方腊自称圣公,打出‘为江南百姓诛朱勔’旗号,攻破睦州!”
“方腊声言,当今昏庸无道,任用奸邪,绝不可能罢黜朱勔、废止花石纲。江南百姓不要被皇帝的拖延奸计骗了!只有造了狗皇帝的反,才能杀朱勔!”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19065033/678523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