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职业婚恋96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野狗骨头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每次说到这里,都会触碰到李孟的痛处。其实他很想工作,只是这些工作都不是他所喜欢的。他担心,在京都干这么多年,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灰溜溜的滚回家去。每年看到这么多人大包小包的往家赶,李孟也蛮感慨的,或许某一天他也会这样狼狈。为了不让自己输得太惨,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小心经营。人生如同棋局,要布好每一颗子,有时候要舍弃几个子,为了后面的全盘活棋。李孟和李辉下象棋,李孟败多胜少,争强好胜。每次他都死死盯着对方的棋子,看到一个大棋子,以为李辉没看到,乐呵呵的把它给吃掉了。谁知螳螂在前,黄雀在后,李孟的将军没了。
看到别人都在挣钱,李孟心浮气躁起来。孟妈很了解这个儿子的,她劝李孟不要着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要沉得住气。想当年,日寇屠杀我爱国志士,我们为了大局只能忍,把这笔血账记下来,以后让日寇一并偿还。如果心浮气躁,暴露主力,只会造成更多无辜的伤亡,这样坏人的目的便达到了。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猛张飞,脾气暴躁,莽撞蛮横,最终成为他人的刀下冤魂。十年磨一剑的辛酸,又有几人知呢?似乎人们注重结果甚于过程。
十二月份,俞乐跑了过来,说不想干了,老板骂得他难受。李孟很气愤,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自己的梦想难道这样的脆弱吗?李孟看到了俞乐惊人的进步,便要把他写入《美丽新世界》。俞乐这样的放弃,太辜负他的期望了。一直以来,李孟建议他们三人组合成一个乐队,俞乐担任主唱,李辉伴奏,他写词。李辉对这样的一个安排,不感苟同,只是说大家不是一个路上的人,我有我自己的人生安排。李孟写词,找李辉谱曲,李辉能说出用什么样的调式,如何安排,只是沉不住气,坐不下来,谱了两句便丢到一旁,像是失去了很多元气似的,李孟气恼,便接着往下谱。由于没有通过系统训练,乐感很差,只能慢慢摸索。李辉也试图教会他,每次总是很无奈的说,见过乐感差的,没见过像你这样差的。
通过李孟兄弟的一番劝慰,俞乐选择留了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俞乐通过了刘老师的考验,顺利的成为一名鼓手,兼任军乐团的老师。军乐团每次收的学员不是太多,一般都是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子女。俞乐也经常和这些老总交流,他们的孩子也确实很争气,一点就通。俞乐蛮感慨的,如果自己小时候也开始学习音乐,现在肯定会有更大的成就。俞乐的工资是三千,是李辉的一倍多。这三千俞乐全用在了交际上,浙商的精明才渐渐的在俞乐的身上闪现。俞乐不会抽烟,每次都成条成条的买好烟,扔在公司的桌子上,谁想抽随便拿。晚上就是各种各样的酒局,俞乐渐渐学会了喝酒。刚开始,俞乐喝的猛,酒劲上来的时候,他已经不省人事,同事给他开了一个房间,把他丢到了床上。几番几次,俞乐才摆脱了这种烂醉如泥的窘境。
俞乐渐渐的学会了应酬,学会了送礼,对送礼有自己一套心得,李孟觉得俞乐变了,变得势利了。这一招,还真灵,同事们很关心他,到处给他打听,托关系,找门路。俞乐参加了几次,中国知名乐队的演出,开阔了眼界。大港几次的演出,使他收获颇丰,他的下一目标是韩国。韩国一直是俞乐梦想的国度,他一口流利的韩语,会给他带来更多的便利。他的工资因此飙升到五千。俞乐说五千的工资,在他们行业里还是最少的,刘老师一月二三十万。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李辉有些心动,只是望洋兴叹一番,这就是命。还是俞乐说得比较透彻,音乐是用钱堆出来的,音乐是用来玩的。尽管李孟不认同,但却是事实。
刘老师觉得俞乐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他推荐了一名国内知名的声乐老师,该老师建议俞乐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他们开得有班,两年课程,一年七千五,周末两天课程,颁发中央音乐学院相关证书。俞乐因此更加忙碌,除了演出、授课,就是听课。
2010年1月13号,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李孟很伤心,他千防万防,还是没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李孟看到丹华更新了日志,当感情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的时候,我该如何抉择?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李孟一头雾水。他不知道如何劝慰,思索良久,给丹华写了信。
爱情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命题。爱情很奇妙,本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可是在现实面前,情感要复杂的多,有内外在的因素。
内在的因素,包括自身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也包括爱情观,物质观以及自身的审美趋向,有人喜欢胖一些的,可爱一些的、有人喜欢瘦些高些的、有人喜欢朴素一些的、有人喜欢坏坏的酷酷的、有人喜欢老实本分的、有人喜欢白马王子的、有人喜欢内在的、有人喜欢含蓄的、有人喜欢爱干净的……总之五花八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孟曾经问一个朋友,喜欢什么样子的女孩子,你猜他怎么说的,只要是女人就行。我就和他较上真了,年龄大的要不?他直摇头。没有文化的要不?他也摇头。胖胖的他要吗?他也否认。男人婆那种的要吗?他也摇头。这样一下来,他对爱人选择的标准恰恰是苛刻的,没有要求,往往是高要求的。
上面的这些方面,似乎只涉及到了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也很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有人喜欢有钱的、有人喜欢有权的、有人喜欢志杰的、有人喜欢实干的、有人喜欢朋友所喜欢的、有人喜欢父母所喜欢的,当然也有不喜欢父母包办婚姻的、有人喜欢随大众的,大家都成双成对,结婚的,大家都这样自然他(她)也会这样。这些方面受外在影响比较多一些。打个比方说吧,在农村有些有女儿的家庭,会向男方要彩礼。前些年,要个二层小楼,四五万彩礼就够了。可是孟的家乡,他们的要求又翻了一番。要三层以上小楼,电冰箱、洗衣机、彩电、电脑等家电要齐全,彩礼十万。这些加在一起基本上就二三十万了。即使这些都齐全的,还有一个条件,备选,女方先去一家一家的相,看中哪家嫁哪家。有人说这是买办婚姻。女孩子考虑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家里哥哥或弟弟要结婚,女儿养这么大了,对方不能没有什么表示就娶走了。家里孩子多些的还好,现在计划生育,一家只生一个。如果一家只生了一个女孩呢,对方男孩前来迎娶,女孩自然成了男孩家的人,想回个娘家都要向婆婆汇报。那么女方的父母就会成为“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养老,这也是一个问题。要么四个老人接到一起照顾,要么就要偏薄一些。男孩女孩,无论娶还是嫁,都是彼此父母的一半儿女。不要钱吧,又觉得男孩就这样轻易的把女儿给对方,对方不珍惜。这样会向周围大众看齐。你收五万,我少收些三万,多少是要置办置办的,否则是说不过去的。
后面的这些外在的很普遍,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甚至很多源远流长,可歌可泣。上到天上,王母拆散七女婚姻,银河为界;二郎神奉命囚压三圣母,沉香救母。人间的孔雀东南飞,焦忠清,刘兰芝,双双殉情,化为鸳鸯。梁祝,双双化蝶……太多,太多的故事。以前多少有些现实的意义,抗议父母的包办婚姻,控诉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可是个性独立解放的新时代,这些压迫似乎不存在了,人们之间恋爱自由了,可是似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婚姻突然之间变得很脆弱,似乎呈现病态化。
就拿孟来说吧,明明喜欢一个女孩子,却强迫自己去放纵,不停的去伤害着自己。总会为对方受苦,为对方背负十字架,总想用伤痕累累的心,证明着自己的铭心刻骨。明明懂得男女之间,除了情感还有友谊,还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似乎陷入了鱼和熊掌都想两全的艰难的境地。为对方受那样多的苦,彼此间多少有些温暖的催化因子存在。这些散落在情感间的因子,在某些方面催化着萌芽着什么。也许这些因子在以前的情感经验中没有得到,或许曾经拥有过,又丢失了。
不是有句俏皮话吗?老婆都是别人家的好。这个例子很好理解,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当他看到薛宝钗如雪的手臂的时候,他多么希望这双手臂就是黛玉的。这些相差的东西,有时候是无法弥补的,也可能薛宝钗拥有如雪肌肤的时候,同时也失去了身上的某些东西,而薛宝钗恰恰失在了精神层面,这是用易容术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没有黛玉身上的小家子气,是很难纠正宝玉身上的一些毛病。宝玉喜欢吃女孩子唇上的胭脂,袭人很气他恼他,用自己要离开来强迫他改变,都不见效,如果是黛玉,宝玉肯定会改。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许多男孩子身上的毛病,确实令很多女孩头痛。比如以后的藏私房钱,抽烟喝酒伤害身体,不讲究卫生。拿一个例子来说吧,孟的妹妹小锦性格外向,像个男孩子,可是她就能管得住她的男朋友。她男朋友以前是个不良的社会青年,经常在社会上打架斗殴,以暴易暴,孟很不喜欢他的这种品行,总怕妹妹有一天会被他牵连。一个男人无论在外面多么威风,多么霸道,除非他是孤家寡人,就是死于非命,也没有什么挂碍。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你可以黑别人、别人黑不过你,他可以黑你的家人、孩子。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人世间有很多缘分,有些桀骜不驯的人,偏偏败在小丫头片子的手里,被收服住了。这个家伙,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小锦偏偏被他的妈妈中意了,有什么话,也是通过小锦转告。
https://vvadz.cc/book/19160871/67852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