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职业婚恋95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野狗骨头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李孟回到家以后,全身心的投入到《美丽新世界》的创作中去,甚至晚上做梦都是关于书中的内容。丹华的形象始终在李孟的脑海中飘荡,他想追寻,却无觅处,只好暂时先撇到一旁。
十一月中旬,俞乐来看李孟兄弟。自从回龙观一别之后,一直没有见到他,平时大家只是电话来往。李辉给俞乐搞了一个球球号码,俞乐不喜欢用这种东西,他说平时搞音乐,根本没有时间用球球,有电话足够了。
俞乐在电扇厂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便离开了那里。他说在那里学不到东西,和他喜欢的音乐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不想浪费生命。辞职在家,依旧天天练歌。时不时在赶集网投点简历,都是和音乐有关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该电话是军乐团刘老师打来的,通知他明天去面试。俞乐当然很开心,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进军娱乐圈了。精心准备了一番,来到了军乐团。刘老师当然要先摸摸他的底子,考一下他的乐理知识。刘老师有些头疼,俞乐竟然对乐理知识一窍不通。俞乐说他的唱功不错,刘老师找了一套演出服给他换上,开始试音。俞乐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唱功还是不错的。为了练音,他天天要到回龙观村西侧的银杏林中小跑一圈,找到一片开阔的空地开始练音。这个小树林里,不仅俞乐在练声,还有几个音乐爱好者也到这里练声。其中有一个音乐老师,天天练习美声,他经常会给俞乐指点一二。
一个人练习有些闷,俞乐便拉李辉跟他一起。李辉有些音乐底子,必定上过几天科班。在他两人的感染下,李孟也跟他们一起小跑一圈。早晨小跑一圈确实很舒服,李孟自从到城里读高中,一直很少锻炼身体,只是体育课上活动活动,其余的就是骑自行车了,从家到学校要骑一个多小时。到了大学以后,更是懒得动弹,四五年没有过剧烈运动,走一点小路就喘,希望公交能开到家门口,体质、精力都没有以前好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也没有了,每天晚上都要折腾到凌晨一两点钟。
他们连声的地方,有很多各种形状的石子,李孟蹲在那里仔细的挑选着,他想根据这些石子的形状、纹理,刻一些字上去。其中有一颗白色石头是李孟的最爱,它像一颗逼真精美的心,形状、纹理都吻合。装满了一口袋石子,站在废墟上看天上飞翔的鸽群。这只鸽群为回龙观一家村民所养,每天早晨听到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鸽子开始出去翱翔,到吃食的时候,又是一阵鞭炮,鸽子会乖乖的回来吃东西。
坚持了五天,李孟兄弟便隔三差五的出来跑一圈,俞乐依然坚持。更多的时候,他们三个在一起讨论音乐问题。李孟是业余的,以前觉得音乐是噪音,李辉一弹吉他他就心烦。在俞乐的熏陶之下,李孟竟然也拿起了吉他。李辉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其中《姑娘》是他的最爱,他弹的比较熟练。俞乐觉得蛮好听的,让李辉教他,俞乐也很快的上手了。正是这首《姑娘》改变了俞乐的命运。
军乐团的老师们比较喜欢快节奏的音乐—摇滚,他们觉得只有摇滚才叫真正的音乐。俞乐的唱功很好,刘老师却说他不适合唱歌,建议他改敲鼓。由台前变到了幕后,从有声变成哑巴,俞乐有些不能接受。俞乐也知道他的自身条件,长的还算可以,就是个头太矮了点,偶像派歌手肯定不行,只能做实力派。在音乐圈里,实力派发展太难了,也不大好包装,除非你的音乐表现力特别好,何况现在玩音乐的人太多了,很难脱颖而出。
刘老师很想把俞乐留下来,因为他很喜欢俞乐这个孩子。刘老师架子鼓整整敲了二十年,曾经有很多人跟他学架子鼓,都被他的严厉给逼跑了,有个女孩蛮能吃苦的,最后还是被他给骂的哭着离开军乐团。据说大师级别的,脾气都不大好,像音乐天才贝多芬,他的脾气是天下闻名的,不过他的音乐太美妙了,足以弥补他的不足。提到这个暴君老师,李孟看到了以后的自己。李孟对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是一个完美主义,什么都讲究精益求精,对很多东西是鸡蛋里挑骨头,尖酸刻薄,能把人给说哭。和大家住在一起,倒是很少和俞乐闹矛盾。当然有时候也会和俞乐闹矛盾,俞乐对音乐执着追求。目标单一,自然会遇到很多现实中的挫折问题,不工作,怎么生存呢?有朋友劝他不要太执着。李孟有一个记者梦,他一直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现实让他感到很无奈,有很多人也这样劝说过他,要懂得变通,不能太死板。
俞乐的年龄比李孟要小,自然要贪玩一些。俞乐会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一些音乐方面的书或碟子。李孟很少看到俞乐翻看过,觉得他这样的治学态度是不可以的。李孟心直口快,自然就和俞乐说了,只是这种语气像是在教训人。俞乐有些生气,脸憋得通红,为自己辩解。曾经的不努力,会错失很多机会,俞乐显然是吃了亏。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刘老师偏偏喜欢上了他,主要还是俞乐弹了《姑娘》这首曲子,恰恰这首曲子是刘老师最喜欢的,加之又是摇滚风格,刘老师觉得俞乐搞摇滚还是蛮有天赋的。个人的好恶,有时候也可以改变他人的一生。
刘老师自然是很严厉的批评了俞乐一番,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是军乐团嗳,有多少真才实学的都进不了门……俞乐这个人的脾气很好,很能忍,你很少能够见到他发脾气,别人的观点他也是有选择性的接受,觉得好的他吸收,不好的引以为戒。人都说浙商是人精,俞乐不像,又喜欢吃面食,他妈妈便说俞乐是投错胎了。被这样的暴君狂轰滥炸一番,俞乐竟然承受了下来。如果换做某些人,可能早就扬长而去,也许是俞乐的老实本分打动了刘老师。
俞乐被骂了一顿,看刘老师不说话,他也不说话,沉默了片刻。刘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希望明天你来上班,我很喜欢你,特别是你的勇气,是我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不会东西咱不怕,我可以帮你补,只要跟着我,肯定让你学有所成。”刘老师把演出服送给俞乐留作纪念。
听说俞乐今天去面试,大家都很关注,李孟早早的发了几条短信过去,问他战况如何。俞乐发信息过来,一切正常。李孟便通知了大家,大家都为俞乐祝福。这一顿请,自然是少不了的,俞乐带大家去了KTV。李孟推脱有事,没有参加,他不大喜欢那种场合。
俞乐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为了能够早些到军乐团,他在军乐团附近租了间一千多块钱的房子,押一付六,一下交这么多钱,李孟兄弟自然是承受不起的。军乐团各种乐器都有,俞乐比较喜欢钢琴,早晨六点多钟就早早的过去了。在公司大部分时间都在敲鼓,一天要敲一万次以上,俞乐感到很疲累。疲累是必须的,后面还有比疲惫更难捱的,就是刘老师的狂轰滥炸。刘老师是一个完美主义,对音乐又很敏感,哪里敲错了,他都能听出来。刘老师对新人的要求是苛刻的,他只会说一遍,只要他说过,你就得会,你不懂,他可以教给你。教给你,你再不会,那是说不过去的。即使这样还不算完,还有任务,他会指定谱子,一周之内必须熟练的敲出来,这样的谱子难度是相当高的。刘老师说,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一个人瞬间成长起来。他说他的一堂课最低八千块钱,这是他二十多年的精华。
在军乐团是没有节假日的,趁晚上下班,俞乐来找李辉想辙,这不是难为人吗?这样的谱子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敲会,还要求很熟练的。李孟看了看鼓谱,和五线谱不同,它只有一根线。李孟觉得一根线,不会太难吧。经过他们两个的分析,李孟发现了难度,这样的频率太高了,还要求均匀。俞乐带了几个鼓槌过来,给他们一人一只,李孟找了一本书,按俞乐的要求在上面敲打。俞乐用笔在书的中间点了一个圆点,要求鼓槌要打在这个点上。有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实践起来确实有难度。就拿吉他来说吧,是没有止境的,只要努力,总会有所提高的。李辉的吉他遇到了瓶颈,怎么也无法突破,隔三差五的弹一弹,有时候太忙,半年都难摸上一把。李辉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一把电箱琴,李孟看吉他放在那里生锈,便觉心疼,拿了出来,边摸索边练习。练习有半年多,觉得弹的不错了,便向李辉炫耀,李辉说他差的还远着呢。李孟自然不服输,不相信你可以考考我。李辉一连说出十几个和弦,李孟竟然连熟悉的都忘记怎么按了。李辉接过吉他,各种指法灵活变动,李孟都看痴了,太优美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地步呢。李辉说很简单,比如C和弦吧,四根指头,每根指头两千遍,也就是八千遍,如果想简省一些可以四个一起按。李孟当然想走捷径,只是手在颤抖,手指像鸡爪子似的。李辉帮他纠正指法,李孟的手指特别僵硬,李辉掰了半天。李孟有些失落,他觉得C和弦是最简单的了,他早已经熟悉了,谁知到换和弦的时候,还是换不过来,琴弦音色低沉杂乱。
在李辉的开导之下,俞乐很快的把这个谱子攻破了。李孟看到俞乐取得了那样大的进步,便揭李辉的短。你还是人家的老师呢?现在学生都要超过老师咯,老师的吉他天天躺着睡大觉。李辉不以为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俞乐家里有钱,买得起乐器,玩得起音乐。我学吉他的时候,花了三百块钱买了一把琴,当时老师推荐买中档琴,咱们家没这个条件,一把烂吉他,能练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李孟拿话堵他,现在不是有钱买琴了吗?努着嘴,看着墙角的吉他。李辉说,你应该找些工作干,不要老是惦记着你的记者梦,该变通变通了,现在什么行业能挣钱就干什么行业。你那自考也甭考了,没用。我得天天去挣钱,要不下个月的房租谁掏。
https://vvadz.cc/book/19160871/6785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