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最强狂少 > 第82章职业婚恋20

第82章职业婚恋20


06年春节很快的来到了,随着《京都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这也是京都烟花沉寂十三年来的第一次解禁,改为定点定量燃放。第一次留在京都过年,没有了往年的守岁,也没有了往年的快乐,一切一切似乎在李孟这里开始沉寂了。春节给家打电话的人很多,话吧的电话马上要被打爆了。李孟兄弟等了片刻,便拨通的家里的电话,给家里拜年。孟妈不停的嘱咐着,要自己弄点饺子吃,春节没有卖菜的,要多买一些,初六初七应该就开市了。问钱够不够用,放假期间,银行会不会关门等等。李辉和孟妈聊了好长一段时间,二十多分钟。聊罢,李辉把电话交给李孟,李孟简短的说了几句,他此时的话很少,似乎有一种东西哽在嗓子里,眼睛湿湿的。话吧里的话费就是低,二十多分钟才六块多钱,李孟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走来路上,眼睛被寒风一吹凉凉的,像要结冰似的。李辉说晚一会再回家,先看看烟花。天空的西北那家真是有钱,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开始放了,两个多小时一直都在放。李辉指着南边的天空,看那里像不像一朵菊花。李孟看去,菊花已经消失在天际,又出现了一朵绿色的,李孟也不由得看痴了。西南天际,红绿黄组成了一个非常好看的椰子树,下面两朵圆圆的,像两只椰子。发呆处,头上又飘来三四片椰子树的叶瓣。叶瓣刚刚飘落,旁边又炸开了花,三个白色的圆环慢慢散去。地面上,升起了一朵黄色的大蘑菇。身旁有孩子在放二踢脚,蝴蝶花。耳边嗖的一声一个急哇子(A市方言,一种可以冲上天,爆炸的烟花),在天际爆炸,一只红杆飘落着。前方又响起了一串鞭炮的声音,像往年这个时候,孟爸开始放关门炮了,大家围坐在电视前看春晚,自从离开家乡来到京都之后,电视迷李孟也不在迷恋电视,似乎见了它心里总会很浮躁。李孟催李辉早些回家,把包好的饺子先下一下。鞋垫还有三天就到期了,晚上抓紧时间赶一赶,至少把三百块钱押金给拿回来。

吃完饺子,两个人便开始忙了起来,还有最后半个鞋垫,李辉先缝,累了李孟接着干。李孟换了一块新煤,把炉盖封上。这是一种两层胆的生铁炉子,比一般的炉子要大,至少肚子很大,像李辉的啤酒肚。那种简易的炉子,公安不让用。李孟便放在了屋里,里面空空的,房东硬不相信,说是点了两个炉子,李孟无语,把炉子扔到了门外,门卫大爷收垃圾,丢给了他。

一切准备停当,李孟也坐进了被窝看书。天太冷了,有炉子取暖也不行,看样今年又是一个严冬了。外面的烟花还在放着,只是李孟装作听不到,他想家了。一阵鞭炮声,李孟问李辉还记得以前在老家时候的快乐时光吗?李辉说怎么不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做鞭炮,做链子枪打小小。那时候不是做细粉嘛,问干哥要了一大块硫磺。一说到细粉李孟总会笑李辉,以前偏偏说是洗衣粉。现在怎么改口了,李辉有些窘。打岔道,我们以前做火药用的是硝酸钾还是氯酸钾?李孟说是硝酸钾吧,我们那里没有卖的,你骑车跑了八九里地,到赵寺买的。李辉好像想起了什么,是呀,那次和一个朋友一起去的,不知道他现在结婚了没有。那次,问了好多地方,都没有卖的,后来在一个卖鞭炮那里搞到了半斤。有了硝酸钾,有了硫磺,混合在一起,效果不明显,又去到邻村的朋友那里去取经。他说少了草木灰,给抓了一大把,包了回来,还从他那里抓了一把炮捻子,看把他心疼的。有了草木灰,试验成功。我们便开始擀炮,用一个大铁钉当芯,把割好的字条裹在上面一层又一层,擀紧它,开口处用糨糊一粘,把铁钉拔出来就行了。然后用一个大铁钉,把炮筒的一头给封上,把火药装进去,塞上捻子,用铁钉把口给封了。当时高兴的不得了,迫不及待的点着了它,一声巨响,把邻居的孩子都吸引来了,缠着要炮完。我就号召他们出去捡炮,二十个换一个。换回来很多小炮,把火药都取出来。结果你想了一个什么点子,做土地雷,把火药全部放进一个坑里,填上土砸实,上面安了一个长长的捻子,我们趴了好远,就那还把我的脸给崩到了,擦破了一层皮。如果当时毁容了,娶不到媳妇,你得负责。兄弟两个人哈哈的笑了起来。

李孟有了兴致,他开始说一说如何做链子枪。把自行车的链条一个一个拆下来,有小横柱儿,用钉子给打掉。用钢条给串起来。最重要的是如何做这个头。把架车子上的固定车条的根部给取下来,再找一个小一点的,自行车上的,两个给扣在一起,砸进刚做好的链条索。一个枪基本上就制作完毕,还差一个冲子。找一个天丝捏成一个类似十字架的东西,像一柄剑。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需要一个动力。这个好办,找一个废架车子的内胎,一到两公分处剪掉,自然就形成了一个环,把环拉长,也就是当橡皮筋,把冲子和枪头连为一体。下面的枪把子自己做,上部挖个凹槽。也许会有人问,把冲子拉开了,如何装药,打到手怎么办?在十字架的交汇处,里面有一个洞,也就是捏制的时候,稍微弯一下,不够大,用钉子打一下。这洞是做什么用的呢?就是固定冲子的。在链条的下方不是有个钢丝穿起来的吗。另一头有一个向上的钩,与枪柄是垂直的,把枪冲子挂在那里,上面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把枪头装在凹槽上。(注:农村孩子的一种自制玩具,禁止仿制。)

聊到晚上9点多钟,兄弟二人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很心烦,别人都在团圆,而他们却面对面像两个傻子。李辉什么也不想了,钻到被窝里,不久就打起了呼噜。李孟拿起鞋垫,继续缝着,沉不下心,还是心烦。想起了曾经的过往,想起父亲那充满愁容的脸,想起家里冷冰冰的饭菜,母亲又该守着电视一夜了,晚上凉,父亲会给她盖上厚厚的棉衣吗?想着想着,滴下两滴泪来,滴到了鞋垫上。他擦了又擦,心急如焚,还有两天就要交工了,搞花了怎么办。看着熟睡的弟弟,又不忍心叫醒他。再缝两圈,睡觉,不管它了。李孟感到这两圈好慢好慢,扑通一声,一脑袋撞到了床板上。揉揉脑袋,看看表,才十点多钟了,针尖儿透过鞋垫,正对着李孟。实在是太困了,眼睛都睁不开了,看一看针,差一点刺破自己胸膛。想想刚才的境况,心突突的直跳。男孩做手工活就是不如女孩。女孩手巧、心细,男孩想不到的东西,她们都能想到。古代,女红们平时忙工,误了很多觅知音的机会,乞巧节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圆了这些女儿们的心愿。李孟想起了儿时,男孩女孩们一起跳格子、橡皮筋、耍石子、踢毽子、丢沙包……没有沙包,自己缝给弟弟、妹妹,一次不小心把一根针拉在了床上。李孟往床一坐,马上跳了起来,一根钢针扎在了屁股上。找孟妈给拔针,李辉在一旁乐开了花。拔出来,擦一下碘酒,睡觉的时候趴着,坐着的时候斜着。

缝完两圈,李孟也钻进了被窝,天太冷了,盖了两个大厚被,上面的一个湿漉漉的。经常拿出去见太阳的,只是屋里太潮了。在被窝里,李孟还是流泪了,人世间难免有聚散,这也算是一种成长吧。


  https://vvadz.cc/book/19160871/67852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