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冬捕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李大明与李大荣刚一踏入村子,脚步都没来得及停歇,便火急火燎地朝着老支书家奔去。
两人的脸上还带着从山里归来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兴奋劲儿。
一到老支书家,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向老支书讲述起在后山水库看到鱼群的惊人发现。
老支书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听完他们的讲述,微微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大明啊,这事儿光听你们说可不行,我得亲自去瞅瞅。
毕竟老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只有我亲眼看到了,心里才有底,才能琢磨接下来咋做。”
李大明听后,连忙点头应承下来,随即主动站到前面,准备给老支书带路。
李大荣也紧紧跟在他们身后。
此时天色渐晚,三人都明白得赶在天黑前到达水库,否则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于是,他们加快脚步,一路小跑起来。
不得不说,在那个物资匮乏却充满活力的年代,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都很过硬。
就拿他们这一路从村子跑到后山来说,跑完之后,个个脸不红气不喘,仿佛这段路程就跟平时散个步一样轻松。
要是把他们这身体素质放到后世,那可真是远超大多数人。
想想后世的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部分大学生,跑个区区四百米就气喘吁吁,仿佛身体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累得不行,和现在的人相比,身体素质的差距简直一目了然。
没过多久,他们便抵达了后山水库。
老支书一到地方,立刻神色专注地开口问道:“你们俩是在哪瞧见鱼群的?快给我指个地儿。”
李大荣连忙伸出手,指向水库前方不远处的一个位置,一边指一边回答道:“老支书,就在那儿,当时我们一眼就瞅见鱼群在冰面下游动,可明显了。”
老支书快步走到李大荣所指之处,眼睛瞪得老大,在四周仔仔细细地探寻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心想要找到鱼群的踪迹。
没过多长时间,他的眼神中便闪过一丝惊喜,没错,他真的发现了鱼群。
老支书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暗自思忖着,若能把这群鱼成功一网打尽,那收获可不得了。
到时候,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能美美地吃上几顿鲜鱼。
而且,吃不完的鱼还能卖给李辰溪,这样一来,既让大伙的肚子享了口福,又能给村里增加一笔实实在在的收入,可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当下,老支书便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决定立刻通知村民,明天组织一场热热闹闹的冬捕。
另一边,三婶满心热忱地来到李辰溪家。
一进屋,她便瞧见李辰溪正围着灶台,忙得不可开交,各种食材在他手中来回摆弄,正精心准备着菜肴。
三婶见状,哪能袖手旁观,赶忙快步上前,准备搭把手。
“三婶,您今儿个就别忙活了,在一旁歇着就行,这儿有我呢。
”李辰溪察觉到三婶的意图,赶忙开口劝阻道。
三婶一听,立马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略带羞涩的神情,说道:“那可使不得,我们一家来你这儿白吃白喝,我这心里本来就怪过意不去的,哪能还不帮忙呢。
你就让我干点啥吧,心里踏实些。”
李辰溪见三婶态度坚决,实在拗不过,无奈之下,只好让三婶帮忙准备些配菜。
三婶爽快地接过李辰溪手中的活儿,走到水盆边,开始认真地洗菜。
她刚把手伸进水里,就忍不住轻轻咋舌,心里暗自惊叹,这竟然是用热水洗菜!在三婶自己家里,这种事儿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热水那也是得靠烧柴火才能有的,多浪费啊。
在她看来,用冷水洗菜不也一样能洗干净,无非就是洗的时候手冷点儿,咬咬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当然,这些想法三婶只是在心里默默想着,可不会说出口。
毕竟在村里,也就李辰溪家这般“阔绰”,舍得用热水洗菜,换作别家,谁会这么“败家”,断然舍不得如此浪费。
李辰溪在一旁开始熟练地炒菜,有了三婶帮忙备菜,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三婶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把菜洗净,又拿起菜刀,将肉切成均匀的薄片。
切完肉,三婶正准备去洗盘子,李辰溪瞅见盆里的水凉了,便赶忙提醒道:“三婶,水凉了,要不加点热水吧,不然手冷。”
“不用不用,冷水就行,这点儿冷我能受得了。”三婶一听,连忙摆手拒绝。
即便这热水不是用自家的柴火,可她骨子里节约惯了,还是舍不得浪费。
更何况,这些柴火还是她丈夫辛辛苦苦上山砍回来的,她就更心疼了,哪能随意挥霍。
李辰溪心里明白,三婶这种几十年养成的节约习惯,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便也不再多言,专心致志地炒起菜来,锅里的菜肴在他的翻炒下,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就在李辰溪专心炒菜的时候,李旭强小心翼翼地抱着倩倩,带着来福三兄妹来到了他家。
“叔!”李旭强一进门,便恭敬地向老爷子打招呼道。
老爷子正坐在摇椅上,轻轻晃悠着,听到李旭强的声音,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依旧稳稳地坐在摇椅上,没有起身。
李旭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老爷子平日里就是这般沉稳的性子,不太喜欢过多的客套和寒暄。
李辰溪的奶奶瞧见李旭强抱孩子的姿势不太稳当,生怕倩倩摔着,赶忙走上前去,满脸慈爱地说道:“倩倩,来,让奶奶抱抱,好不好呀?”倩倩像是听懂了奶奶的话,咯咯地笑了起来,那清脆的笑声瞬间让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奶奶接过倩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逗着倩倩玩耍。
很快,三婶端着一盘香气扑鼻的饭菜从厨房走了出来。
来福三兄妹鼻子一耸,立马闻到了香味,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如同两只饥饿的小狼,立刻跑到饭桌前,规规矩矩地坐下,眼睛紧紧盯着饭桌,严阵以待,仿佛生怕慢了一步,桌上的菜就被别人抢光了。
“你们几个小家伙,坐这儿干啥呢?还不快去洗手!”三婶瞧见孩子们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赶忙说道。
三兄妹一听,这才回过神来,一溜烟地跑去洗手。
李辰溪也手脚麻利地炒完最后一道菜,端着盘子从厨房走了出来。
等大家都在饭桌前坐定,老爷子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开吃吧。”
老爷子说完,慢悠悠地弯下腰,从地上拿起一瓶酒,那是他平日里珍藏的好酒。
他小心翼翼地给自己倒了小半杯,脸上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神情。
没办法,他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每天只能喝这么多,多一滴都怕受不了。
李旭强坐在一旁,眼睛眼巴巴地盯着老爷子手中的酒,那眼神里满是渴望。
老爷子却像是没看见似的,自顾自地摆弄着酒杯,心里想着,自己都不够喝,哪舍得分给别人。
李辰溪瞧见这一幕,笑着从老爷子手里拿过酒,给李旭强倒了满满一杯。
老爷子一看,顿时急了,连忙喊道:“辰溪,够了够了,别倒这么多!这酒金贵着呢。
”看着老爷子心疼酒的模样,众人都忍不住偷笑起来,平日里老爷子总是一脸严肃,此刻这般可爱的反差,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李辰溪便从睡梦中醒来。
只因今天村里要举行冬捕活动,这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他可不想错过。
若不是因为这事儿,以他平时的习惯,这个点儿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呼呼大睡呢。
起床后,李辰溪如同往常一样,雷打不动地打开商店。
只见商店里新刷新出了一批商品,有一百斤鱼饵、一百只白切鸡、一百斤牛肉、一百斤饲料。
李辰溪看到这些商品,眼睛都没眨一下,毫不犹豫地将这四样商品全部抢购下来。
当看到鱼饵时,李辰溪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鱼饵怎么也出现在商店里了?而且白切鸡这道菜,在北方地区似乎不太受欢迎,大家的饮食习惯不同,估计吃不惯。
不过,饲料倒还挺实用的,养猪、养鸡都能用得上。
李辰溪有时候会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该涉足饲料产业。
毕竟在当下,国内的饲料产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即便到了七十年代,大多数养殖户的饲料都是自己动手制作。
全国范围内,仅有寥寥几家国营企业在从事简单的饲料加工业务。
据统计,1978年,全国的饲料产量不过一百多万吨。
这个阶段的饲料工业,才刚刚迈出起步的步伐,企业数量少得可怜,产量也极低,发展极为缓慢。
但饲料对于养殖行业来说,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养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不错过这场“盛大”的冬捕活动,李辰溪连早餐都没顾得上吃,便急匆匆地往后山水库赶去。
他心里想着,要不是怕被人发现,自己高低得在商店里买几个大肉包子,一边赶路一边吃,好歹能填填肚子。
十几分钟后,李辰溪终于赶到了水库。
他原本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可到了地方一看,顿时傻眼了。
水库的冰面上早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这些村民们天还没亮就来这儿集合了。
由于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没有钟表,大家生怕错过集合的时间,误了冬捕的大事,便早早地赶来,在这儿耐心等候。
此时,冰面上已经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有些人正全神贯注地检查着许久未用的渔网,那一张张渔网在他们手中被仔细地翻来覆去查看,查看是否有破洞。
要是发现有破损的地方,他们便立刻拿起针线,开始认真地修补起来。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要是渔网有破洞,捕鱼的时候鱼就会顺着破洞溜走,到时候再想抓到鱼,可就难如登天了。
这类细致入微的活儿,基本都是村里的妇女们在承担。
而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有的手持长杆,在冰面上四处探寻,试图确定鱼群的具体位置。
毕竟想把整个水库都用网围起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来根本没有那么大尺寸的渔网,二来就算有这么大的网,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拉动。
这么大张网,要拉动它所需的力气,简直难以想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