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357章:过年了

第357章:过年了


李辰溪瞧见孩子们那一双双眼巴巴望着鞭炮的眼神,像是一群渴望糖果的小馋猫,心里瞬间涌起一股暖流。
他二话不说,转身快步回屋,再次出来时,手里稳稳拎着两挂五十响的鞭炮。
站在自家院子里,他挺直了腰板,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孩子们,都快过来,排好队啦!”要是放在后世,这样的举动或许会招来诸多质疑和批评。
毕竟,让小孩子玩鞭炮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责任也难以承担。
但在这李家庄,孩子们一听李辰溪这话,眼睛里瞬间闪烁起兴奋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突然亮起的小星星。
他们心里明白,这是要有“福利”降临了,一个个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没过多会儿,队伍就整整齐齐地排好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规规矩矩地站在那儿,眼睛不时瞅瞅李辰溪手中的鞭炮。
李辰溪开始给排队的孩子们分发鞭炮,他的动作十分轻柔,每个孩子能拿到两三个。
虽说数量上比不上来福他们一开始拿到的,可孩子们依旧心满意足,兴奋得小脸通红。
他们纷纷仰起头,脆生生地向李辰溪道谢,那一声声稚嫩的“谢谢”,仿佛带着无尽的魔力,让李辰溪心里甜滋滋的。
狗子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懊悔极了,肠子都快悔青了。
他暗自嘀咕:早知道就不抢那个鞭炮了,要是乖乖排队,说不定也能分到几个,现在可好,啥都没捞着。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说这些也已经晚了。
孩子们拿到鞭炮后,迫不及待地奔向一旁,迅速点燃。
刹那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李家庄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那声音清脆响亮,仿佛是在奏响一曲欢快的新年乐章,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之中。
冬日里,天黑得格外早。
孩子们的鞭炮没放多久,天色便渐渐暗了下来,像是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下。
李辰溪望着逐渐变黑的天空,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自己在后世许久未曾放过烟花的记忆。
念及此处,他当下便决定从商店里购置一些烟花。
在后世,很多城市出于安全和环保等多方面的考虑,纷纷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的规定。
即便在一些允许燃放的地方,也只能在特定的区域进行,远没有此刻这般自由畅快。
他快步走进屋内,看到爷爷奶奶正坐在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节目,眼睛都舍不得多眨一下。
李辰溪走到他们身边,轻轻拉起爷爷奶奶的手,笑着说道:“爷爷奶奶,别看电视啦,快跟我出去,有惊喜哦!”爷爷奶奶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诧异,但还是站起身,跟着李辰溪来到了院子里。
来到院子中,李辰溪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将手中的烟花摆放好,随后掏出火柴,缓缓点燃了烟花的引线。
随着引线“滋滋”作响,发出明亮的火花,李辰溪迅速站起身,退到一旁。
紧接着,只听“嗖”的一声,一束束烟花如离弦之箭般呼啸着冲向夜空,在那漆黑如墨的天幕上绚丽地绽放开来。
五彩斑斓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村庄,红的像火,燃烧着新年的热情;绿的似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紫的如霞,渲染出梦幻般的氛围。
那一朵朵绽放的烟花,仿佛是天空中盛开的花朵,美丽而又短暂。
烟花爆竹,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瑰宝,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国人的灵魂深处。
从古老的岁月一路走来,无论是盛大庄重的国家庆典,还是充满烟火气的民间婚丧嫁娶,亦或是新生命呱呱坠地时的喜悦,以及老人安详辞世时的告别,都少不了烟花爆竹的身影。
它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承载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
对国人而言,春节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那声声爆竹中迎接新年的到来,是延续了千年的浪漫情怀。
烟花爆竹不仅是浓浓的年味象征,更寄托着驱赶年兽、祛病驱邪的美好祈愿,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幸福安康的热切期盼。
李家庄的村民们听到烟花绽放的巨大声响,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走出家门。
不用多想,大家心里都清楚,肯定是李辰溪在放烟花。
在这个物资匮乏,很多家庭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也只有李辰溪家有这份闲钱购置烟花。
不过,村民们倒也十分乐意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他们站在自家门口,或是街巷之中,仰起头,静静地观赏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们也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美丽的烟花了,此刻,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在这绚丽的烟花中消散殆尽。
老爷子和李辰溪奶奶看着夜空中不断绽放的烟花,也被这美景吸引住了,眼睛都舍不得从天空移开,索性顾不上看电视了。
他们站在自家门前,微微仰头,静静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眼神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期许。
然而,烟花盛放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很快,烟花燃尽,夜空中又恢复了黑暗。
大家见没了烟花可看,便纷纷转身回到屋里取暖。
在这寒冷的冬日,躺在热乎乎的炕上,那种舒坦劲儿,别提多惬意了。
要是在后世的东北地区,因为有暖气供应,在家里甚至可以穿着短袖,一边吃着冰棍,一边享受着温暖如春的室内环境。
回到屋内,爷爷奶奶重新坐回电视机前,继续观看节目。
李辰溪觉得有些无聊,便也跟着一起看了起来。
没看一会儿,电视节目就播完了,大家一天的劳累也渐渐涌上心头,于是便各自回房休息,准备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大年初一一大早,天还蒙蒙亮,李辰溪就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睡梦中吵醒。
在北方,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有放鞭炮的习俗,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驱邪避灾。
家境殷实一些的人家,会买上响声大、质量好的鞭炮;而家境相对差一点的,就少买一些,鞭炮的响声也会小一些。
在后世的一些城市,除夕夜的鞭炮声常常会响一整晚,热闹非凡,让人难以入眠。
李辰溪刚从床上坐起身,就透过窗户看见老爷子正站在院子里放鞭炮。
那鞭炮被老爷子拿在手中,火光闪烁,响声震耳。
李辰溪赶忙伸手捂住耳朵,可还是能感觉到那股强烈的声响冲击。
没一会儿,鞭炮声像是被点燃的连锁反应,在村子里四处响起,“嘣、嘣”的声音接连不断,此起彼伏,奏响了新年的序曲。
李辰溪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走进厨房。
一进厨房,就瞧见奶奶正弯着腰,用冷水洗着东西。
他见状,连忙快步上前,关切地问道:“奶奶,这么冷的天,咋不用热水洗呀?之前天没这么冷的时候,我就跟您说过,您当时也答应以后用热水洗碗、洗东西的。”
李辰溪曾留意到,村里不少妇女因为常年在天冷的时候用冷水洗东西,手关节都出现了肿胀、变形的情况,落下了病根。
而且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用冷水洗东西,手上很容易生冻疮,还可能引发各种关节疾病。
李辰溪奶奶听到孙子的话,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笑着解释道:“现在天也不算太冷,用热水怕浪费柴火。”
要知道,在当时,无论是烧柴还是烧煤,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烧柴得去山上砍,费力气不说,还得花费时间;烧煤则需要花钱购买,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李辰溪听了奶奶的话,一脸严肃地说:“奶奶,咱家不差这点柴火,以后一定要用热水洗东西。
您看村里那些阿姨、婶婶们,手都因为用冷水洗东西落下毛病了。
您可不能这样,咱得注意身体。”
李辰溪奶奶见孙子说得如此认真,态度坚决,知道这事儿没得商量,连忙点头应道:“好好好,听我乖孙的。”
说着,她放下手中的东西,转身走进屋内,提了一壶热水出来,缓缓浇在装着冷水的盆里,搅了搅,这才继续洗碗,动作也变得更加轻快起来。
在老四九城,大年初一有个极为重要的习俗,那就是吃饺子,而且必须是在早上吃。
民间一直流传着初一不动刀子的说法,所以大年初一的饺子都要在除夕就包好。
老四九城的人十分讲究,除夕晚上,全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了子时,也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后,便开始吃饺子,剩下的饺子则留到初一早上吃。
大年初一这一天,除了吃饺子,大家还要早起去拜年。
同时,家里得提前准备好零食盒,装上各种坚果、瓜子等杂拌儿,用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
李辰溪来到屋外,院子里的寒冷空气瞬间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
在这寒冷的北方,院子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东西放在外面根本不用担心会变质,反而十分方便。
李辰溪从院子里拿出昨晚包好的饺子,饺子被冻得硬邦邦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饺子,走进厨房,将饺子放进锅里煮熟。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起饺子的香气。
很快,饺子煮好了,李辰溪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盛到盘子里,端到餐桌上。
他和爷爷奶奶围坐在一起,准备享用新年的第一顿饭。
一家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聊着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吃完饭后,李辰溪心里不太想去别人家拜年,外面天寒地冻的,他更想留在家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这时,老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满脸笑意地递到李辰溪面前,说道:“辰溪,这是我和你奶奶给你的红包,钱不多,可都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随后,爷爷奶奶又拿出两个红包,递给倩倩。
李辰溪看着眼前的红包,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可是他穿越以来收到的第一个红包,红包的大小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爷爷奶奶这份浓浓的心意。
在那个时候,孩子们都盼着过年去拜年,因为拜年能收到红包,有了压岁钱,他们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鞭炮。
不过,也有些孩子的压岁钱会被父母没收。
在后世,常常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说:“压岁钱先帮你保管,等你十八岁再给你。”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