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粮食入窖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一群孩子们正兴高采烈地排着队,他们一个个挺直了小身板,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方,等待着妇女们为他们量身高。
那些还没到入学年龄的小家伙们,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眼神中满是羡慕。
每次看到哥哥姐姐们在学校有新衣服发,他们就满心盼望着自己能快点长大,好早点去学校读书。
在那个年代,很多农村家庭的观念还比较传统,觉得读书没啥实际用处。
和后世不同,那时没有义务教育,读书得交不少费用。
虽说要是能读到中专或者大学,毕业后就能包分配工作,可考上中专谈何容易,竞争难度相当高。
至于考上大学,那更是难上加难,简直是凤毛麟角。
一旦有人考上大学,那在村里可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全村人都会为之骄傲。
李辰溪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满是欣慰。
随后,他转身去找老支书。
这次回来,他还准备了一件大事,打算把村里购买的一万斤粗粮运过来,不过考虑到各种因素,只能等到晚上行动。
找到老支书后,李辰溪开门见山地说:“老支书,今晚等村里外人都走了,我安排人把粮食运进来。
到时候您多叫些人,咱们得尽快把粮食搬进地窖,不能出任何岔子。”
老支书听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好嘞,辰溪。这事我记下了,到时候我把村里能干活的人都叫过去帮忙,保证顺顺利利把粮食入库”经历过上一年的粮食危机,大家都心有余悸,如今有了粮食,心里才觉得踏实。
毕竟,粮食不仅关系到全村人的温饱,现在村里还搞起了养殖,养了不少鸡,虽说不能全用粮食喂,但多少还是得喂一些,所以粮食储备不足的话,全村人都睡不安稳。
今年秋收预留的粮食明显不够吃,不过好在他们在河床那边种了些秋玉米,再过一个月左右就能收获。
到时候,又能有一两万斤粮食入库。
要是仅算村民们日常的口粮,坚持到明年粮食收获季应该没问题。
老支书立刻着手安排人去检查之前挖好的地窖。
要是地窖没什么问题,今晚运来的粮食就能顺利存进去。
他找来了李旭才和另外三个人,一共四个人,让他们去负责检查地窖的各项情况。
四人来到地窖旁,首先检查的就是通风情况。
在使用地窖之前,通风至关重要。
得确保地窖里有充足的氧气,不然人进去很容易因缺氧而窒息。
他们按照以往的经验,用点燃的蜡烛来检测地窖内的氧气含量。
如果蜡烛能在30分钟内正常燃烧,那就说明地窖里的氧气含量可以维持呼吸。
不仅如此,为了安全起见,进入地窖前,必须有人在外面监护,入窖人员得在两侧腋下系好绳索。
一旦在窖内感到头晕、眼花、心慌或者呼吸困难,就得马上示意外面的人把自己拉出去。
而且地窖使用完后,要及时关闭,防止有人不小心误入。
之前村里就发生过小朋友被哄骗进地窖的事,地窖的门从外面关上后,里面根本打不开,小朋友只能被困在里面,直到外面有人发现并打开地窖门。
李旭才他们几人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地窖有任何问题。
“支书,地窖没啥毛病,一切正常。
”李旭才回来向老支书汇报。
老支书点点头,心里记着这事儿,又赶忙去忙别的了。
临近过年,村里大小事务繁多,千头万绪。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水库那边的工程进展顺利,眼看就要完工了。
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把发电机安装到大坝旁边的发电站里。
到时候,李家庄就能通上电,而且这座水库是李家庄独自出资修建的,不用交电费,这对村民们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听说现在城里的电费计算方式还是“包灯制”,就是按照用户家里使用灯泡的数量来算电费。
一个15瓦的灯泡,每月电费0.15元;一个25瓦的灯泡,每月电费0.25元。
电力工作人员上门收电费时,只要数一数用户家的灯泡数量,就能算出电费。
从这也能看出,那个时候普通家庭的电器非常少,基本上就是靠一个灯泡照明,远不像后世那样,根据用电量来计算电费。
很快,夜幕降临。
李家庄的村民们吃过晚饭,静静地等待着双田村的那些外人都离开村子,这才准备开始行动。
如今的李家庄,团结一心,宛如铁桶一般。
但村里时不时会有外人进出,所以做事还是得格外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马虎。
大概晚上七点的时候,李辰溪再次找到老支书,说道:“老支书,可以去搬粮食了。”
“好嘞,我这就组织人手。
”老支书立刻回应,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干劲。
接到老支书的通知,李家庄的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
除了一些老人和小孩子,几乎全村出动。
这可是关系到全村人吃饭的大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其实,不用李辰溪特意通知,大家早就看到运粮食的汽车缓缓开进村子。
众人望着那满满一车的粮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有了这些粮食,明年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大家虽然忙碌了一天,身体疲惫不堪,但一看到粮食,瞬间来了精神,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感觉就算一直搬粮食,都不带喘气休息的。
“要是这些粮食都归我,我这辈子都不用愁吃喝了。
”李旭才看着粮食,忍不住感慨道。
旁边一个村民立刻反驳:“你净瞎想,这些粮食是咱全村人的,可不是你一个人的。”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老支书看到这场景,连忙大声说道:“都别吵了,赶紧动手搬粮食,动作麻利点!”接着,他又看向大队长,叮嘱道:“大队长,你带着村里的治安队守在这儿,一定要保证这些粮食安全,不能出任何闪失。”
大队长拍着胸脯保证:“老支书,您就放一百个心吧!谁敢在这些粮食上动歪脑筋,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得到大队长的保证,老支书这才放心地带着村民们开始搬运粮食,往地窖那边走去。
这么多粮食,一趟肯定运不完,起码得跑好几趟。
主要是地窖不在路边,汽车开不过去,不然也不用这么费劲。
李辰溪之前就提议过,把路修到地窖那边,可修路得占用田地,村民们都舍不得。
农民嘛,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每一寸土地都看得无比珍贵,哪怕现在土地归集体所有,大家也不愿意浪费一丁点。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忙碌,老支书和村民们终于把粮食都安全地存储到了地窖里。
值得庆幸的是,整个搬运过程十分顺利,中途没有出任何意外。
老支书看着辛苦劳作的村民们,心中满是感激,大声说道:“大家辛苦了!明天村里食堂给大伙加餐。”
村民们一听加餐,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李家庄的加餐,一般都会加肉。
之前村里买了五六百斤猪肉,大部分都做成腊肉储存起来了,但村民们时不时还是能尝到肉味。
这样的伙食,可比城里的普通工人好多了。
在四九城,普通工人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肉。
相比之下,李家庄的生活可谓是相当滋润,和其他村子比起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