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311章:挖人

第311章:挖人


尽管胡厂长的介绍含糊不清,但凭借着后世积累的阅历,李辰溪心里已然猜出了个大概。
他在后世生活多年,不少信息在那个时代或许极为隐秘,可在后世早已广为人知。
“没错,磁电式传感器研制成功,就意味着安全气囊能够投入生产了。”李辰溪神色笃定,点头说道。
这段时间,团队上下齐心协力、日夜奋战,如今终于大功告成,想到往后能稍稍松口气,李辰溪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在场的师傅们听闻李辰溪这话,内心的激动瞬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
他们心里都清楚,若不是李辰溪凭借着独到的思路和坚定的引领,磁电式传感器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
“同志,请问这个磁电式传感器能让我们瞧瞧吗?”一位科研人员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磁电式传感器的研发难度极大,否则专业研究所也不会至今都毫无头绪。
要是钢铁厂真能成功研制,那对国家的重大工程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李辰溪毫不犹豫,大方地将手中的磁电式传感器递了过去,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当然可以。”
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接过传感器,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嘴里还不时小声念叨:“不错,的确是磁电式传感器。
只可惜,与我们所需的标准还有差距。”
一旁的叶工等人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这可是他们倾注了无数心血才研制出来的成果,如今却被人这般评价,怎能不让他们感到委屈和不服气。
带队的人察觉到叶工他们的情绪变化,赶忙上前解释,语气中满是歉意:“老黄他不是那个意思,绝无贬低这磁电式传感器的想法。”他对老黄这张嘴实在是无奈,老黄在科研领域堪称一把好手,可就是说话太直,常常无意间就把人得罪了。
叶工等人虽然心里依旧不痛快,但眼前这些人连胡厂长都得毕恭毕敬地招待,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满,也只能强忍着,把情绪憋了回去。
老黄似乎丝毫没有察觉到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自顾自地问道:“这个磁电式传感器是谁研发出来的?”
叶工等人故意装作没听见,他们心里还在为老黄刚才的话生闷气呢。
关键时刻,胡厂长赶忙出来打圆场,脸上堆满了笑容:“这个磁电式传感器是由我们厂的辰溪同志和孔师傅他们共同研制出来的。”
“李股长才是最大的功臣,要是没有他全程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就凭我们三个,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这个磁电式传感器。”孔师傅为人实在,没有丝毫贪功的想法,如实道出了实情。
老黄一听,对这个李股长愈发好奇,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哪位是李股长?”
“我就是。”李辰溪向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老黄上下打量着李辰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就是主导研发磁电式传感器的关键人物。
李辰溪太过年轻的面容,实在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于是,老黄决定考考他:“李股长,你当初是怎么想到研制这个磁电式传感器的呢?”
李辰溪坦然自若,毫无保留地说道:“因为我发明了安全气囊,而安全气囊的运作需要磁电式传感器的支持。
之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将其研发出来。”
老黄和其他科研人员听了李辰溪这番轻描淡写的回答,心里都不禁“咯噔”一下。
在他们看来,磁电式传感器的研发难度极高,可李辰溪却像是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这让他们不禁怀疑,难道如今磁电式传感器的研发门槛已经这么低了?
“李股长,我想请教一下,就我们目前的需求而言……”带队的人开口问道。
“听您描述的情况,似乎需要用到惯性式动圈型电动传感器。”李辰溪略作思考,有条不紊地说道,“惯性式动圈型电动传感器的磁钢与壳体是固定在一起的。
芯轴从磁钢的中心孔穿过,由上下两片柔软的球面弹簧片支撑在壳体上。”
“芯轴的一端固定着线圈,另一端则连着铜质阻尼杯。
由于其惯性质量由线圈、阻尼杯和芯轴共同构成,相对于壳体,所以被称为动圈型。
这种传感器特别适用于测量高频振动。”
老黄原本脸上还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可听着听着,眼神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轻视,慢慢转变为震惊。
等李辰溪一说完,他立刻反应过来,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李辰溪所说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
其他科研人员也被李辰溪的专业知识所折服,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许久的难题,竟被李辰溪三言两语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只要回去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试验,或许很快就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磁电式传感器。
带队的人对李辰溪越发欣赏,当即发出邀请:“同志,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以你的能力,在我们那儿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李辰溪还没来得及回应,胡厂长却抢先一步说道:“同志,您可不能挖我们的墙角啊!”在胡厂长心里,李辰溪就是钢铁厂的“宝贝”,厂里如今获得的诸多荣誉,都离不开李辰溪的努力。
他可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李辰溪被人挖走,哪怕对方是上级领导,他也得据理力争。
“同志,我在钢铁厂工作得很愉快,暂时没有换工作环境的打算。”李辰溪也表态道。
老黄仍不死心,一心想把李辰溪这样的人才招揽到自己麾下。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志,难道您不想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更大的力吗?祖国现在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啊!”以往,很多年轻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热血沸腾,深受鼓舞。
“同志,难道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算为祖国建设出力吗?”李辰溪不慌不忙,巧妙地反问道。
他这一问,可把老黄给问住了。
要是老黄敢说李辰溪现在的工作不算为祖国建设做贡献,那岂不是等于否定了全国千千万万工人的辛勤付出?
老黄刚想开口反驳,带队的人眼疾嘴快,生怕老黄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连忙打断道:“同志,您当然是在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只是加入我们,您能创造出更卓越的成就。”
胡厂长一听这话,心里顿时“砰砰”直跳,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极具诱惑力的话语会打动李辰溪。
他赶忙说道:“我们辰溪同志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可不小。
辰溪发明了许多东西,其中不少都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别的不说,就拿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来说,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还有出口的电饭煲,也在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赚取外汇。”
老黄等人听着胡厂长的介绍,对李辰溪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想要将他挖走的想法也愈发强烈。
不过胡厂长说得也没错,大家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为祖国贡献力量罢了。
在当时,能为国家赚取外汇,那可是了不起的功绩。
国家外汇储备匮乏,想要从国外购买一些先进仪器,常常因为资金短缺而困难重重,美国的经济封锁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钱。
胡厂长见势不妙,当机立断地说道:“同志,你们若有什么想了解的,咱们去办公室详谈,那儿安静,没人打扰。”
老黄等人无奈之下,也只好点头同意,跟着胡厂长往办公室走去。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9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