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杀猪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小区的小道上,丁主任的老丈人慢悠悠地踱步而归,手中稳稳提着那只熟悉的鱼篓。虽说是满载而归,可实际上,鱼篓中空空荡荡,一如他过往无数次的钓鱼经历。
身为退休老干部,平日里的生活倒也闲适,钓鱼、下棋便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乐趣所在。
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外出垂钓,一坐就是一整天,可每次都是空手而归,今日也未能例外。
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享受钓鱼的过程,在他看来,那份宁静与悠然才是垂钓的真谛。
“岳父,又出去享受您的钓鱼时光啦?”丁升泰满脸笑意,远远瞧见老丈人,便热情地迎了上去,语气中满是关切。
“升泰啊,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早?”老丈人笑着回应,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对于自己“空军”的战绩只字不提。要是哪天运气好,钓到了鱼,他准能兴奋得像个孩子,滔滔不绝地分享钓鱼的趣事,甚至能说到深夜,连回家的路都给忘了。
“今天厂里出了点事儿……”
丁升泰开始细细讲述在厂里的见闻,从脱粒机的测试到李辰溪的种种表现,事无巨细。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脸上闪过一丝神秘,“岳父,您快瞧瞧这个,绝对让您大开眼界!”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泡沫箱,箱盖掀起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海腥味飘散出来。
只见两只硕大的龙虾在箱内张牙舞爪,活蹦乱跳,粗壮的钳子好似随时准备战斗。一旁,十几个鲍鱼安静地卧着,那圆润的外壳闪烁着独特的光泽。
老丈人原本漫不经心地听着女婿讲述厂里的事,时不时点点头,对李辰溪这个名字也有了些印象,觉得这小伙子挺有本事。
可当他的目光触及那只大龙虾时,不禁猛地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讶与赞叹。
在这个内陆城市,想要弄到如此鲜活的大龙虾,谈何容易!
他在心底暗自琢磨,女婿口中的这位李辰溪,究竟是何方神圣?
既能搞出实用的发明,又有这般神通广大的人脉,能搞到如此稀罕的海货,实在是难得。女婿能有这样的下属,运气着实不错。
“李辰溪同志,是吧?听你提了好几回了,这小伙子挺不错的。以后有空,把他请到家里来吃个饭,咱也好好认识认识。”老丈人思索片刻,开口说道,言语中满是对李辰溪的认可与欣赏。
丁升泰听了,心中暗自欣喜。老丈人的这句话,意味着他对李辰溪的高度赞赏,并且有意结交。
看来,这箱海产算是送对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那两只大龙虾就被老丈人精心包装好,准备拿去送给他认为更重要的人了。
……
与此同时,在李家庄,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一想到即将能吃上猪肉,大家的干劲儿前所未有的高涨。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李辰溪发明的脱谷机。有了这神奇的机器,收割进度比往年快了一大截,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迅速将丰收的喜悦带到大家身边。
次日清晨,天色刚刚放亮,老支书就已经安排好了人手。众人来到村里的养猪场,一番挑选后,相中了一只肥硕无比的猪。
这只猪浑身圆滚滚的,肉嘟嘟的身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肥美。
若不是因为收割小麦这样高强度的劳动,再加上公社的人要来视察,村里还真舍不得杀这头猪。
毕竟,村里总共也就只有十只猪,其中八只都是要上交任务的,能自由支配的就只剩下两只。
要是在养殖期间猪出了什么岔子,完不成任务,那可就麻烦大了。
杀猪,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高深的技术活。在物资匮乏的那个时代,肉可是奢侈品,普通人家一年到头都未必能尝上一口。正因如此,掌握杀猪这门手艺的人并不多见。
自古以来,养猪的意义可不单单是为了日常的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是作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供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频繁的宰杀需求,渐渐催生了专门从事屠宰的职业——屠户。
“杀猪的”这个称呼,也作为一门传统手艺流传了下来。
在冀东地区,这里并非回民聚集地,杀牛羊的作坊相对较少,而杀猪的作坊则较为常见。
毕竟,在当时,猪可是主要的“肉食来源”,家家户户都指望着养猪改善生活呢。
不一会儿,李旭强等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哼哧哼哧地将选中的肥猪运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地方。
这里,早已摆放好了一系列专门用于杀猪的工具。一个结实的扒膛木架,稳稳地立在一旁,仿佛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使命”。
旁边的宰杀桌案,平整而厚实,岁月在它上面留下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痕迹。
煺毛的锅灶里,柴火正烧得旺盛,熊熊的火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已经开始咕噜咕噜地冒着泡。
此外,还有套杆、挺条、刮刨,以及那把俗称“锓条子”或“攮刀子”的杀猪尖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刀刃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锋利。
若是卖猪肉的,还会备有大砍刀和小剔刀。大砍刀又宽又厚,专门用于卸肉,一刀下去,骨肉分离;小剔刀则小巧玲珑,刃口锋利,是剔骨的好帮手,能将骨头与肉完美地分开。
在这些屠宰工具中,要数茨榆坨、甘于庄锻打的最为上乘。尤其是甘正刀,那可是声名远扬,周边的手艺人都对它爱不释手,视为珍宝。
李旭强等人齐心协力,将猪牢牢地捆绑在一张结实的桌子上。
猪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四肢被绳索紧紧束缚,动弹不得,只能发出一声声悲惨的悲鸣,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让人听了心里不禁有些发酸。
只见其中一人动作麻利,“嗖”地一下跳上桌,用一条腿稳稳地压住猪身,那股子稳劲儿仿佛能与大地融为一体。他一只手紧紧地顶住猪的下巴,然后用力向后扳,刹那间,猪的喉咙部位暴露无遗。
另一只手则迅速握住尖刀,毫不犹豫地捅了进去,紧接着顺势翻转刀身,再猛地拔出。
然而,第一刀似乎并未完全命中要害。猪还在微微挣扎,发出微弱的叫声。那人眉头一皱,果断又补了一刀。这一次,猪血如泉涌般喷涌而出,“哗哗”地流进了预先准备好的血盆里。
杀猪人迅速放下手中的刀,双手稳稳地搬住猪下巴,开始轻轻摇动猪头,同时按压猪的腹部。他的动作熟练而又沉稳,每一下都仿佛带着节奏,目的是确保猪膛内的血液能流尽。
毕竟,猪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可不能轻易浪费了。
李旭强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打趣道:“成叔,您这杀猪的手艺是不是退步啦?以前您可都是一刀毙命,今天咋还补了一刀呢?”
李成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唉,可能是太久没杀猪,手艺生疏了吧。再加上现在大家吃得都没什么油水,总感觉使不上劲儿。”
在杀猪这一行当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忌杀第二刀。
虽说猪是用来宰杀的“菜货”,本就该受这一刀之苦,但屠户们心里都有个念想,希望能“一刀清”,让猪少受些罪。要是多杀一刀,在他们看来,就算是“造孽”了。
和许多行业一样,杀猪这一行也有自己尊崇的祖师爷。
他们大多尊崇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张飞。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张飞怎么就成了杀猪行业的祖师爷呢?这背后啊,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张飞原本世居涿郡,平日里以卖酒屠猪为生。
他性格豪爽,为人仗义,结交了不少四方豪杰。据说,他卖肉的手艺极为娴熟,一刀下去,割出的肉份量恰到好处,因此在当地得了个“张一刀儿”的绰号。
传说有一天,有位顾客来买两吊钱的肉。
张飞一时疏忽,误割了一吊钱的肉。顾客买完肉回家,发现份量不对,便回来找张飞理论。
张飞一听,豪爽地大笑道:“我可是有名的张一刀儿,一刀下去,份量准没错,从不割第二刀!”顾客见张飞身材魁梧,气势汹汹,心里害怕,也不敢多言,只得委屈地转身离开。
正巧,这位顾客碰上了卖豆腐的关羽。关羽为人正直,见顾客一脸委屈,便询问缘由。
听完顾客的诉说,关羽决定为他讨回公道。
于是,他来到张飞的肉摊前,也买了两吊钱的肉,却只扔下一吊钱在肉案上。
张飞见状,立刻说道:“嘿,你这钱可不够啊!”关羽不慌不忙,从容回应:“我乃有名的关一掏儿,一掏一个准,从不掏第二回!”
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甚至动起手来。就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卖完草鞋的刘备恰好路过。
刘备肩上扛着扁担,见两人打得不可开交,便上前劝架。
他用扁担将两人分开,笑着说道:“你俩也别争什么张一刀儿、关一掏儿了,都看看我刘一挑儿吧!”
三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后相视而笑。这一笑,便化解了之前的矛盾,三人从此结为生死兄弟,共同踏上了成就大业的道路。
刘备后来登基为帝,成为了一方霸主,关羽和张飞则成为了他的得力大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张飞出身于杀猪卖肉之家,因此杀猪的行当便将他奉为祖师爷。在有些地方,甚至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同时供奉,尊称为“三圣”和“三圣财神”,以此来祈求生意兴隆,平安顺遂。
此时,杀猪的地方早已被一群小孩子围得水泄不通。
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只猪,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兴奋,仿佛下一秒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猪肉。他们你推我搡,都想挤到前面去,近距离看看这杀猪的场景。
然而,李成丝毫没有受到周围喧闹的影响。他神情专注,动作熟练地解开了捆绑在猪身上的绳索。接着,在猪后腿蹄寸子处,他拿起刀子,小心翼翼地割开了一个寸余长的口子。然后,他拿起梃条,从这个口子捅了进去。
第一下,梃条直直地挺到猪耳根处,随后慢慢抽回来。接着,李成再次用梃条挺猪的背部和腹部,每一下都用力均匀,动作沉稳。
挺完上面后,他将梃条抽回,沿后裆皮下挺至下边那条腿。
随后,他将猪翻过身来,继续挺另一半身,直到将猪的皮下完全梃活。
然后,李成抽出梃条,从挺猪的口子里向猪的体内吹气。他一边吹,一边用木棒在猪身上轻轻敲打。随着他的吹气和敲打,猪的身体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原本瘦长的身形变得滚胖溜圆,这不仅方便了后续的刮毛工作,也让猪看起来更加肥硕。
李成用麻绳扎紧了吹气口,确保空气不会泄漏。
随后,众人齐心协力,将猪抬上了灶台。杀猪的锅里已经烧满了热水,热气腾腾,仿佛在迎接即将下锅的猪。他们将猪放进热水锅里,迅速地翻转猪身,让猪的全身都能烫遍、烫透。
李旭强瞅准时机,趁热拿起工具,开始仔细地将猪的毛发剃得干干净净。
不一会儿,原本毛发杂乱的猪身变得光滑无比。随后,众人便将猪挂到了一个结实的木架上,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0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