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188章:可以做红薯粉呀!

第188章:可以做红薯粉呀!


最后,李辰溪在包裹的最深处,意外发现了一叠崭新的美钞,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外汇啊!
他仔细数了数,整整2000美元。在当前这个时代,对于绝大多数国民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要知道,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官方汇率是2.46:1,而在黑市上,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还要更高。
换句话说,这2000美元,至少能兑换到5000元人民币。在那个年代,5000元绝对是一笔巨款。
“辰溪,这钱你拿着,我跟你奶奶在乡下也用不上。”
老爷子毫不犹豫地将那2000美元塞到了孙子手里。他们老两口确实什么都不缺,这钱就算现在不给孙子,以后也是留给他的。
毕竟,他们还能给谁呢?总不能给那不争气的儿子吧。
李辰溪也没有客气,直接收下了这笔钱。
他知道,这外汇以后或许会有大用场,所以他并没有考虑将其充值到脑中的那个商超。
外汇在这个时代的作用,那可是不言而喻的。
就连国家领导人都时刻关注着外贸和外汇的情况,他一直在强调要多想办法、采取积极措施来发展对外贸易,争取多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以换取国家建设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
国家太穷了,尤其是外汇储备严重不足。想要发展,就必须引进国外的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但这些都是需要用外汇来购买的。
我们的人民币,人家可不一定认。
在包裹的最底部,李辰溪还找到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家六口人,其中那位笑容慈祥、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太太,正是他的姑奶奶。
看到照片上的姑奶奶,老爷子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随后,老爷子将包裹中的其他物品一一分发。
原本给李辰溪老爹的那套衣服,也给了李辰溪。
说来也巧,姑奶奶给老爹准备的那套衣服,尺寸竟然更适合李辰溪。
而给他自己准备的那套,反而有点小。
这也不能怪姑奶奶,毕竟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李辰溪现在的模样和身高。
至于李旭强一家,这次就没有份了。李辰溪将自己的那套衣服交给了三婶:“先收起来吧,等来福长大了再给他穿。”反正他现在也穿不下,太小了。
老爷子虽然有些不舍,但想到这些衣服留在家里也是浪费,便也没有再坚持。
毕竟,这是大姐千里迢迢寄回来的心意,能物尽其用也是好的。
于是,他说道:“辰溪既然说给来福,那你就收下吧!”三婶听后,脸上乐开了花,一个劲儿地夸赞那套衣服的面料真是上乘。她心里美滋滋的,想着自己的三个孩子真有福气,能有这么一个疼爱他们的大哥。
虽然不是亲生,但胜似亲生,这份情谊比什么都珍贵。
来才和来芳在一旁,虽然眼里满是羡慕,但两个小家伙很懂事,没有吵闹。
他们心里也很想要新衣服,但嘴上却什么也没说,因为他们知道,按照家里的规矩,大哥穿过的衣服,迟早也会轮到他们,只是那时可能不再是新衣服了。
“辰溪,快给你姑奶奶回一封信。”老爷子迫不及待地想要给大姐写信,告诉她这些年家里的变化,尤其是想炫耀炫耀自己的孙子多有出息。
上次跟大姐炫耀,还是儿子考上大学那会儿,那时候也是老爷子最风光的时候。
可谁能想到,儿子后来竟如此不靠谱。
还好,给他们老两口生了这么个乖孙子,既有出息又孝顺,全村上下,无不羡慕。
“对了,我们拍几张照片,到时候一起寄给姑奶奶。”李辰溪提议道。
“啊!对对对!”老爷子连忙点头,一脸兴奋。
既然是拍照,那肯定得好好准备一番,洗个澡,换上一套最好的衣服。
得让大姐知道,他们家现在过得很好,以后不用再往这边寄钱了。
其实,李辰溪心里还有别的想法。他得知姑奶奶在港岛后,便开始琢磨着能不能利用这层关系,为家里做点什么。
老爷子的心情格外舒畅。
李辰溪在村里溜达时,听到有村民吐槽吃红薯吃得胃都反酸了,大家都盼着小麦和玉米能快点收成。
他安慰道:“你们就知足吧!没听说其他村的惨状?别说红薯,红薯藤都没得吃。”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就拿红星公社下辖的庄子、村子来说,大部分村子都有饿死人的现象。
就连他们李家庄隔壁的上水村,要不是用几头猎物换到了红薯和土豆,也肯定很惨。
可以说,李家庄和上水村能过得稍微好点,都是得益于李辰溪。
“我听说,刘家寨还有卖儿子的。”有人感叹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卖儿子的名声虽然不好,但留在家里就是一起等死。
把孩子卖出去,或许还能让孩子有条活路。
“卖儿子?”有人听后,满脸诧异。
一般来说,家里要是真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要卖也是卖女儿的多,卖儿子的倒是少见。这个话题太过沉重,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不语。
“十六叔来了。”
“十六叔,今儿个怎么这么有空啊?”
“十六叔……”
看到李辰溪走近,村民们纷纷和他打招呼。
李辰溪耳朵尖,隐约听到了他们之前的讨论。
他笑着提议道:“要是红薯吃腻了,可以做红薯粉嘛!”
前世,李辰溪可没少吃红薯粉,味道还算不错。而且,红薯粉比红薯更耐存放。红薯要是放久了,要么发芽,要么就坏掉了。
在南方,制作红薯粉可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一点也不复杂。
李辰溪记得,制作红薯粉的步骤是这样的:先把红薯清洗干净,然后粉碎,再用干净的盆子或桶把粉碎的红薯盛起来。
接着连接好水管,向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不能太粘稠。
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红薯粉,就需要粉碎更多的生红薯。一般来说,10斤红薯能产出1斤左右的粉质,当然,这还得根据红薯的品种和质量来决定。
第三步就是过滤了,把清水和红薯渣的混合物倒入滤布里进行过滤。
一次不能倒太多,一桶就够了。
一个人负责倒入红薯渣,另一个人则摇动滤架进行过滤。
过滤出来的红薯渣自然也不能浪费,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
接下来就是沉淀了,让红薯粉慢慢沉淀出来。
沉淀完毕后,就是自然晒干的环节了。
把沉淀好的红薯粉用勺子或锅铲铲下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簸盖里。
为了不让红薯粉沾在簸盖上,下面需要垫一层布。铲的时候尽量铲大块一点。
晒干之后,就是红薯粉了。
“红薯粉?那玩意儿好吃吗?”显然,有人还没吃过红薯粉。
在北方,这种做法可不太流行。红薯直接煮了吃不就好了?简单又方便,而且没有损耗。
“最后可以做成粉条,你们说好不好吃?”李辰溪笑着跟他们说。
那些人一听,顿时咽了咽口水,仿佛已经闻到了红薯粉条的香味。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0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