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化肥工业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不仅仅是洋酒,就连这大龙虾,他们恐怕也是李家庄头一批品尝的人吧?
村子里,许多人连帝都这座城市都没走出过,更有甚者,连这十里八乡都没离开过,尤其是老一辈的人。
哪里会有吃大龙虾的机会呢?
想到这一点,李旭强更加感激自己当初的决定,与李辰溪扯上了关系。若是没有那份坚持,他又怎能享受到如今的“福气”呢?
饭后,李辰溪又与爷爷奶奶聊起了科研所采购员的事情。
老爷子沉吟片刻,认为既然是要去科研所当采购员,那最好还是找个有点学问、懂得礼节的人去,以免给李家庄丢脸。
然而,他们李家庄的人,又有几个是有学问的呢?读完初中的人都寥寥无几。
“让志文去吧!他读过初中,为人也圆滑,知分寸。”老爷子最终拍板决定。
李辰溪闻言,略显尴尬。他回到村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村里的人还没有完全认识。
比如爷爷口中的志文,他只知道这是跟他一个辈分的名字,却并不知道具体是谁。
奶奶见状,便解释道:“志文就是哑巴的儿子,以前跟你爹一起读过书,学习还不错,但家里供不起他,只能回家帮忙了。”
一听“哑巴”两个字,李辰溪立刻就想到了是哪家。李家庄只有一个哑巴,他自然知道是谁。
得知对方还跟自己老爹一起读过书,李辰溪更加放心了。
“好!”李辰溪答应得很干脆。在他看来,只要是李家庄的人,给谁去都一样。
“还是我去找他家说吧!”老爷子说着,便站起身来,往门外走去。
很快,老爷子就来到了哑巴的家,直接说明了来意。
哑巴一听,当即就给老爷子跪下磕头,感激涕零。
儿子能有这样的好机会,全是因为老爷子和李辰溪的恩情。
李志文有老婆、孩子,这一刻也跟着自己的老娘给老爷子磕头。
“行了,我还没死呢,磕什么头?”老爷子说道,“科研所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进去后,要谨言慎行,别乱打听,老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给我们李家庄丢脸。”
李志文当即做出保证,一定会好好干,不给李家庄丢脸。
说完正事,老爷子也不再逗留,转身离开了。
恭恭敬敬地将李老爷子送出家门后,哑巴妇女开始用手势向儿子比划起来。
这些手势对于外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这一家人却都能心领神会。
“娘!你放心吧!我以后一定听十六弟的,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李志文满怀感激地说道。
他可不是什么忘恩负义之人,自然能猜出这份工作是十六弟李辰溪为他找的。
和之前那些拿到工作名额的村民一样,他也打算每个月拿出一部分工资来偿还李辰溪的恩情。
……
下午,当李辰溪从午睡中醒来时,发现一群妇女正在他家里包粽子。
“十六弟,吵醒你了?”其中一人略带歉意地问道。
李辰溪笑着摆摆手:“没事,我每天这个点都差不多会醒。你们都包这么多了?一锅煮不完,我挑一些,其余的你们拿到村食堂去吧,那里的锅大。”
妇女们纷纷点头,开始介绍起粽子的种类:“这堆是肉粽子,这堆是……”
李辰溪每样都挑了几个,满意地说:“这就够了,我家吃不了多少。”
他其实并没打算吃太多,一顿就足够了。
将挑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煲煮后,李辰溪让来才负责看火,自己则又出门溜达去了。
望着河床边那一片绿油油的蔬菜,李辰溪心中暗自思量:可惜现在化肥太难弄了,我国严重缺乏化肥资源。
如果能有足够的化肥,不仅能加速作物的生长,还能大幅提高产量。要知道,化肥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那时,人们开始尝试用人工方法生产肥料,以补充或替代天然肥料。
而我国,则是在这世纪初才开始大力发展化肥工业。
建国后,国家深知化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加快了化肥工业的发展速度。
50年代时,我们在吉林、兰州、太原和成都等地建成了四个氮肥厂。
然而,尽管现在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化肥,但产量仍然极其有限,无法大规模使用。
现在农民们主要还是依靠农家有机肥,如牲畜粪便、草木灰等。
其实,氮肥和磷肥还好说,起码在我国的原材料还算丰富。
但钾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西北的水钾盐矿还没有被发现。
提及西北水钾盐矿,李辰溪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自己前世观看过的纪录片。
中国历经艰辛,才终于发掘出那世界上最大的硫酸盐型卤水钾盐矿床。
然而,即便是如此,到了后世,我国的钾肥原材料仍然有大约一半需要依赖进口。
“在想什么呢?”不知何时,老支书已经来到了李辰溪的身边。
李辰溪微微一笑,回应道:“我在想怎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老支书闻言,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这事儿啊,还是得看天。”
在他看来,种田这事儿,全凭老天爷赏饭吃。
要是老天爷眷顾,那就能有个好收成;
像这两年,老天爷不赏脸,大家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李辰溪听后,沉默不语。
即便是在后世,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人类也时常感到束手无策,更何况是在这个年代呢。
后世虽然可以人工降雨,但对于万里无云的天空,人类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地抽取地下水。
修建了那么多大坝,却有不少在干旱时不放水,等到大雨滂沱、水库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才开始放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等收完小麦,我们村也趁着干旱没水,在后山那边建个水库吧!”李辰溪突然提议道。他可不想让村民们就这么闲着。
李辰溪已经仔细观察过地形了,后山那边有一处小山谷,是个建水库的好地方。
建水库的好处多多:一来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劳动力;
二来可以储水以防干旱;三来还可以发电;四来则可以搞养殖。
“建水库?我们村?”老支书闻言一愣。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啊!
虽然不需要建得太大,但质量上一定要过硬,否则一旦水库崩塌,整个村子都得遭殃。
对于后山那处小山谷,老支书自然也是知道的,那是个建水库的绝佳位置。
他还听说,密云那边今年也准备修建一个超大的水库,有些村子的村民还被抽调过去了呢。
李辰溪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看这场干旱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得多做点准备才行。”
老支书听后,心里暗想:也对,反正到时候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干点实事。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0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